水工艺仪表与控制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5
水工艺仪表与控制复习资料一、判断前馈控制一般应用于扰动不可测、扰动不显著的场合。
(×)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分布型控制系统,其控制规律的运算是通过程序实现的。
(√)对纯滞后的调节对象,为克服其影响,可引入微分调节作用来克服。
(×)气动执行器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个部分组成。
(√)比例调节过程的余差与调节器的比例度成正反比,比例度越大则余差越小。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总是希望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当调节过程不稳定时,可增大积分时间或加大比例度,使其稳定。
(√)将传感器送来的测量信号转变为可传递的标准信号的仪表,称为变送器。
(√)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但要求用在对象时间常数较小,系统负荷变化较小的控制过程中。
(√)对象特性放大系数Κm是动特性,时间常数Tm和滞后时间τm是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的静态特性。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自动调节系统常用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
(√)执行器按其能源型式可分为气动、电动、液动三大类。
(√)二、简答PLC控制系统与电器控制系统比较有什么特点?答: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②编程简单实用方便,③功能完善通用性强,④设计安装简单维护方便,⑤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恒压给水系统的压力控制点有哪些设置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①将控制点设在最不利点处,直接按最不利点水压进行工况调节;②将控制点设于水泵出口,按该点的水压进行工况调节,间接地保证最不利点的水压稳定。
一、名词解释:1、传递函数:一个环节或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输出拉式交换与输入拉式交换之比。
P132、余差:控制过程结束,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
P273、软启动:电压由零慢慢升到额定电压,使电机启动的全过程都不存在冲击矩,而是平滑的启动过程。
4、§电位:位移界面--滑动界面上呈现出的电位,即众所周知的§电位。
5、灵敏度:由于仪表输入的变化所引起的输出的变化量∆y与输入变化量∆x之间的比值。
6、比例控制:P30二、填空:1、仪表的性能指标: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及使用方面指标。
2、控制器的控制方式:是指控制器接受了偏差信号(及控制器的输入信号)以后,它的输出信号(即控制器的发出的信号)的变化形式;其基本控制方式由:位式控制、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微分控制。
3、BOD的测定方法有:五天培养法、检压法、库仑法、微生物电极法等。
P944、测定COD的方法常用:重铬酸钾法和酸性高锰酸钾法。
5、水泵的调速方法:①串级调速;②液力耦合器调速;③变频调速。
(恒流、恒压)P1806、胶体电荷测定的测定技术:①ξ电位法;②胶体滴定法;③流动电流法。
7、SCADA系统总体结构包括5个组成部分:公司的控制中心、水厂分控中心、管网测压站、管网加压站、水源井监控站。
P2648、滤池基本控制包括:过滤、反冲洗。
P249自动控制方式:根据各格滤池水位(滤池水头损失)上升到达反冲洗水位的先后顺序进行操作,一次控制滤池的反冲洗。
9、沉淀池的运行控制主要是:沉淀池排泥的控制。
P24410、水处理的氯气投加分为:正压投加、负压投加(余氯反馈控制、复合环控制、流量比例前馈控制)。
P25811、污水处理厂取样方法:常规定时取样、整日连续取样、非常规定时取样、短时间内取混合试样。
P28212、恒压给水控制技术类型:双位控制系统、定值控制给水系统。
13、影响混凝剂需要量的因素:混凝要达到的目标、处理构筑物的性能、原水的水质、混凝剂自身的特性。
工艺用水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工艺用水中,通常所说的“纯水”是指:A. 蒸馏水B. 去离子水C. 反渗透水D. 矿泉水答案:B2. 以下哪种处理方法不适用于提高工艺用水的纯度?A. 活性炭过滤B. 紫外线消毒C. 反渗透D. 离子交换答案:B3. 工艺用水的电导率通常用来衡量:A. 水的硬度B. 水的纯度C. 水的pH值D. 水的温度答案:B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工艺用水的纯度?A. 水源B. 储存容器C. 管道材料D. 处理工艺答案:A, B, C, D2. 工艺用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A. 氯消毒B. 臭氧消毒C. 超滤D. 紫外线消毒答案:A, B, D三、判断题1. 工艺用水的微生物含量越低越好。
答案:正确2. 工艺用水的pH值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
答案:错误四、填空题1. 工艺用水的纯度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答案:电导率2. 工艺用水处理中,______是一种常用的去除水中悬浮物和微生物的方法。
答案:过滤五、简答题1. 简述工艺用水处理的一般流程。
答案:工艺用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包括预处理、初级过滤、软化、活性碳过滤、反渗透、超纯水制备等步骤。
2. 工艺用水中常见的污染物有哪些?答案:工艺用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包括悬浮固体、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溶解气体等。
六、计算题1. 如果工艺用水的电导率为2 µS/cm,计算其对应的电阻值。
答案:电阻值 = 1 / 电导率= 1 / 0.002 = 500 Ω·cm七、论述题1. 论述工艺用水在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性。
答案:在制药工业中,工艺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
纯度不够的工艺用水可能导致药品中微生物污染、重金属离子超标,从而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确保工艺用水的高质量是制药工业的重要环节。
1.自动控制系统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各部分作用是什么?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只要由以下基本见构成:①整定档:也称给定档,给出了被控量应取的值②测量元件:检测被控量的大小③比较档:用来得到给定值与被控量之间的误差④放大元件:用来将误差信号放大,用以驱动执行机构⑤执行元件:用来执行控制命令,推动被控对象⑥校正元件:用来改善系统的动静性能⑦能源元件:用来提供控制系统所需的能量。
2.分析各种典型环节的动态特性极其特点。
①比例环节也称放大环节,特点是当输入信号变化时输出信号会同时以一定的比例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
②一阶环节也称一阶惯性环节,当输入信号做阶跃变化后,输出信号立刻以最大速度开始变化,曲线斜率最大,而后变化速度开始放慢,并越来越慢,最后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
③积分环节:只要有输入信号存在,输出信号就一直等速的增加或减小,随着时间而积累变化④微分环节:微分作用的输出变化与微分相同和输入信号的变化速度成比例而与输入信号大小无关,即输入信号变化速度愈快,微分时间越长,微分环节输出信号也愈大。
⑤纯滞后环节:当输入信号产生一个阶跃变化时,他的输出信号即不是立刻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也不是慢慢的反应,而是要经过一段纯滞后时间以后才等量的复现输入信号的变化。
3.评价自动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有哪些基本指标?答:①最大偏差A②过渡时间ts③余差C④衰减比ψ(5))振荡周期Tp.1.检测仪器有哪些基本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检测仪器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感测器、变换器、显示器以及连接它们的传输通道。
传感器的作用:感受到被检测参数的变化,直接从对象中提取被检测参数的信息,并转换成一相应的输出信号。
变换机的作用: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远距离传送、放大、线性变化货转变成统一的信号,供给显示器等。
显示器的作用:想观察者显示被检测数值的大小。
传输通道的作用:连接仪表的各个环节,给各环节的输入和输出提供通道。
2.检测仪表的性能指标是什么?简述重要性能指标。
仪表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仪表工考试题库及答案涵盖了多种类型的题目,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以下是一些示例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测量温度的常用仪表是:A. 压力表B. 温度计C. 流量计D. 物位计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自动化仪表的基本功能?A. 测量B. 显示C. 记录D. 手工操作答案:D3. 仪表的精度等级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含义是:A. 测量误差的百分比B. 测量范围的百分比C. 测量值的百分比D. 测量误差与测量范围的比值答案:D二、判断题1. 仪表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完全由操作工完成,不需要专业仪表工的参与。
(错误)2. 仪表的校准周期应根据其使用频率和重要性来确定。
(正确)3. 所有仪表在安装前都不需要进行校验。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仪表校准的一般步骤。
答案:仪表校准的一般步骤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仪表是否清洁、完好;选择适当的校准设备和方法;进行实际校准操作,记录校准数据;分析校准结果,确定仪表是否符合精度要求;最后进行校准后的调整或标记。
2. 说明什么是仪表的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答案:零点漂移是指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仪表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量程漂移则是指在满量程输入信号的情况下,仪表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两者都是仪表性能不稳定的表现,需要通过定期校准和维护来控制。
3. 描述自动化仪表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及其可能的原因。
答案:常见的故障类型包括:电源故障、信号传输故障、执行器故障、传感器故障等。
可能的原因有:电源不稳定或中断;电缆连接不良或损坏;执行器内部机械故障或电气故障;传感器老化、污染或损坏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仪表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会根据具体的考试大纲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考生应根据具体的学习材料和指导书进行复习。
供水工艺操作规程试题供水工艺操作规程试题一、选择题1.供水工艺是指供应合格的饮用水的加工过程,包括()。
A.水质检测和处理B.自来水管道的敷设C.用水设备的安装和调试D.供水计量和结算2.目前,常见的供水工艺包括()。
A.慢滤工艺B.深井水工艺C.混凝絮凝处理工艺D.一氯化锰工艺3.下列哪一项不是水质检测的目的?A.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B.控制水源污染C.维护供水设备D.指导水处理工艺4.供水工艺中混凝絮凝处理工艺的主要作用是()。
A.去除水中浑浊物B.去除微生物C.去除异味物质D.去除重金属5.供水工艺中的慢滤工艺,其主要特点是()。
A.操作简便B.投资费用低C.处理效果稳定D.效率高速二、判断题1.供水工艺操作中,水质检测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供水工艺中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氯气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3.供水工艺中过滤工艺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颜色和异味物质。
×4.供水工艺操作中,混凝絮凝处理工艺一般在净化水源之后进行。
√5.供水工艺中的脱盐处理工艺主要是去除水中的硬度和溶解性盐类。
×三、简答题1.请简述供水工艺的主要内容。
供水工艺是指供应合格的饮用水的加工过程。
主要包括水质检测和处理、各类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及供水计量和结算等。
其中,水质检测和处理是供水工艺的核心环节,通过对原水进行检测,了解水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水达到安全规定的饮用水质量标准。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包括自来水管道的敷设以及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供水计量和结算是指对供水过程中的水量进行计量,并按照规定进行结算,确保供水过程的公平和合法性。
2.简述水质检测的流程及仪器设备。
水质检测的流程一般包括取样→样品处理→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和评价。
具体流程如下:1)取样:根据检测要求和采样点位置,选取适当的取样容器,并进行标记。
2)样品处理:根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如过滤、酸碱调整等。
3)指标检测:根据检测要求,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进行水质指标的检测,如COD检测仪、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1. 过程控制系统中,需要控制的工艺设备(塔、容器、贮糟等)、机器称为被控对象。
(√ )2. 扰动量是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答案:扰动量是除控制变量外作用于生产过程对象并引起被控变量变化的随机因素。
3. 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干扰通道。
(×)答案:由调节器输出至被调参数间的所有环节称为调节通道。
4. 过程控制系统的偏差是指设定值与测量值之差。
(√ )5. 由控制阀控制,能使被控变量恢复到设定值的物料量或者能量即为控制变量。
(√ )6. 按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是否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 )7.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答案:在闭环控制系统中,按照设定值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
8. 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动态。
(×)答案:在一个定值控制系统中,被控变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衡状态,也即被控变量变化率等于零的状态,称为系统的静态,静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9. 对一个系统总是希翼能够做到余差小,最大偏差小,调节时间短,回复快。
(√ )10. 时间常数越小,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被控变量的变化越慢,达到新的稳态值所需的时间也越长。
11. 时间常数指当对象受到阶跃输入作用后,被控变量达到新稳态值的63.2 %所需要的时间。
(√)12. 对干扰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答案: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干扰的影响和缓,控制就容易。
13. 放大倍数K 取决于稳态下的数值,是反映静态特性的参数。
(√ )14. 对于控制通道来说希翼τ 越大越好,而对扰动通道来说希翼τ 适度小点好。
工艺用水监控管理规程培训试题姓名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40分)
1. 工艺用水包括:、。
2.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要求,每年送市卫生防疫中心次,每月按企业制定的《饮用水质量标准》检验次。
3.制水现场每隔小时对、、进
行电导率、酸碱度。
4. 取样点为送水点。
5. 工艺用水制定和。
6. 警戒线一般为法定标准的;纠偏线一般为法定标
准的。
7. QC每周对、、按照
进行检验,每个月之内对车间的每个出水口
进行一次检测。
二、简答题(60分)
1.简述警戒线定义:
2.简述纠偏线定义:
答案:1.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
2. 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标准要求,每年送市卫生防疫中心全检
一次,每月按企业制定的《饮用水质量标准》检验一次。
3. 制水现场每隔两小时对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储水罐口进行电导率、
酸碱度。
4. 取样点为饮用水送水点。
5.工艺用水制定警戒线和纠偏线
6.警戒线一般为法定标准的60%;纠偏线一般为法定标准的80%。
7. QC每周对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储水罐口按照《纯化水质量标准》进
行全项检验,每个月之内对车间的每个出水口轮回进行一次全项检测。
定义:1.警戒线: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纠偏限度,需要引起警觉,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2. 纠偏线: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
施的限度标准。
给排⽔⾃动控制与仪表试题⼀、填空的重点复习题1、如果能够对⽣产⼯艺过程进⾏控制调节,使其始终处于正常的⼯作状态,就能够保证所⽣产产品的数量与质量。
2、由⼿动操作完成的过程控制,成为⼈⼯过程控制3、将传感器送来的测量信号转变为可传递的标准信号的仪表,称为变送器4、受控过程及其⾃动控制系统会经常处于动态状态。
5、⼀个良好的⾃动控制系统,必须具备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好、反应快速、准确性⾼的控制特点。
6、在⼯程实际中,调节器主要⼯作参数的整定常采⽤⼯程定法来进⾏。
7、可以在受控对象本⾝不⼗分清楚的条件下,⼈⼯在闭合控制系统中进⾏参数整定。
8、数字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较容易改变,这是模拟系统⽆法⽐拟的。
9、传感器送出的信号,⼀般情况下仍为连续的反映受控参数变化的信号。
10、任何⼀个测量系统,就其测量过程⽽⾔,必须由传感器、变换器和显⽰装置三个基本环节组成。
11、显⽰装置的作⽤是向测量者显⽰被测参数的量值。
⼆、判断的重点复习题1、如果当浊度、流量、液位的变化偏离了所允许的正常值时,使⽤⼿动⽅法对过程参数进⾏调整,使其恢复正常值,则该过程为⼈⼯过程控制。
2、⾃动控制系统就是⽤仪表与控制设备装置来代替⼈的感官、⼤脑与动作的功能,完成对⽣产过程进⾏控制的系统3、能够感受过程参数的变化,并能将变化情况转变成可传递信号的仪器称为传感器。
4、在很多调节器中,为使⽤⽅便,往往⾃带内给定信号功能,⽽⽆须再由外部输⼊给定值。
5、例如,某管⽹⽤⽔规律是随机的,且要求⽔泵供⽔必须随时恰好满⾜管⽹的⽤⽔要求,则可采⽤变频调速供⽔系统向管⽹变压供⽔。
6、控制指令不随时间的改变⽽改变,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此种状态即为系统的静态。
7、确定调节器的⼯作参数的过程,称为调节器⼯作参数的整定。
8、变换器: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般很微弱,不能直接驱动显⽰或控制装置。
9、测量精度是测量误差的反义词,即是指测量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10、压⼒是垂直作⽤在单位⾯积上的⼒,在物理学中称为压强。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30513830 课序号:0 课程名称:水工艺仪表与控制任课教师:李晋川成绩:适用专业年级:给排水学生人数:印题份数:学号:姓名: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
本题 2 页,本页为第 1 页
2 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A4纸打印
(a)(b)
五.在水处理工艺中需要使用多种形式的传感器,例如电阻式、电容式、电磁感应、超声波、电化学反应、光电式、机械式等等。
这些传感器统称为一次仪表,不同的传感器需要与不同的测试仪表相匹
1.根据题意,补充完整电路图(10分);
2.如果需要在现场和总控室都有手动启动、停止按钮,请画出电路(10分);
3.如果自动排水T时间后仍不能达到低水位,则报警并继续排水,请画出电路图(10分)。
本题2 页,本页为第 2 页
教务处试题编号:
一.变介质电容传感器如图所示,介质块A移入电容中的距离为a,推导C的表达式。
(15)
二.为了提高灵敏度,把压敏电阻接成如图所示的惠斯
登全桥,即阻值增加的两个电阻对接,阻值减小的两个
电阻对接,使电桥输出最大。
当有应力作用时,两个电
阻增量为ΔR,另两个对接电阻减小量为-ΔR。
此外,
由于温度的影响,使每个电阻都有ΔR T的变化量。
(1)试推导输出U0的表达式(10分)
(2)如果将图中的桥源改为恒流源,再推导U0的表达
式并分析两种供电模式下输出的特点(10分)
三.如图所示,被测介质中放入两个同心圆柱形成极板1和极板2,若容器内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1,容器内液体介质上面的气体介电常数为ε0,R1为圆柱形极板1的半径,R2为圆柱形极板2的半径;h为电容器的高度;x 为被测液面的高度。
在当容器内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极板1和极板2之间的电容量就要发生变化,设容器中的介质是非导电的,试推导电容器式也面计电容C的公式(20分)
1. 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1460转/分,则该电机的极对数为。
2.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是由决定的。
3. 交流供电电路的短路保护应采用。
A. 热继电器
B. 熔断器
C. 交流接触器
D. 组合开关
4.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利用可以实现欠压、失压保护。
A. 热继电器
B. 熔断器
C. 交流接触器
D. 组合开关
5. 定子绕组作三角形联接的电动机采用Y —Δ起动的目的是。
A. 减小起动电流
B. 增大起动电流
C. 延迟起动时间
D. 防止热保护继电器过热
6. 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很大,在多台大功率电动机起动时应。
A. 同时起动
B. 分别起动
C. 分组起动
D. 任意方式起动
7. 零压保护(失压保护)是指当电网停电后,电网恢复供电时,电动机。
A. 会自动起动
B. 会反向运转
C. 不会自动起动
D. 工作方式不确定
8. 三相异步交流电机调速可以通过改变来实现。
A. 极对数或负载大小
B. 频率或负载大小
C. 极对数或频率
D. 电压或电流
9. 当电源有一相断线时,电动机会。
A. 不能启动或转速比额定转速低
B. 不能启动或转速比额定转速高
C. 正常运转
D. 高速运转
10. 电动机过载时会发生现象。
A. 急剧发热或冒烟
B. 转速加快
C. 自动停机
D. 反向转动
11. 三相电源缺相是指。
12. 变频恒压供水系统通过检测管道中的来调节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实现恒压供水。
A. 温度值
B. 含氧量
C. 电导率
D. 压力值
13. 变频器设置回避频率是为了避免的发生。
A. 机械共振
B. 误操作
C. 断电现象
D. 电流过大
14. 变频器驱动电机调速是通过改变输出来实现调速的。
A. 电压
B. 电流
C. 频率
D. 功率
15. 可编程控制器PLC用取代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中的大量触点和接线,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A. 开关
B. 二极管
C. 晶体管
D. 软件
16.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
P203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