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精神。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次认识了——(齐读课题)。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示:霍金是————————。
(学生写词)2、师:这么多归根结底是——。
板:非凡的科学家3、课文哪个自然段对这种结论有集中的表现?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更因为他是……。
他不断……感动了大众。
”1、读第一句。
板:物理天才生活强者2、问:这两个方面着重强调的是哪个方面,为什么?(不仅……更……)二、研读课文1、他是一个物理天才他到底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就呢,用“——”画出。
哪些地方证明了他是一个生活强者,用“﹋”画出。
写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写好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三、学习课文的第1自然段。
(你想谈哪方面)1、生:他撰写的…拥有无数的读者。
出示资料:这是霍金1988年撰写的一部优秀的天文科普小说。
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吃惊的是,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齐和美妙。
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经达到2500万册,被翻译成近40种语言。
1992年耗资350完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
四、学习课文3——7自然段2、出示: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一种……如蚕吃桑叶般地逐叶阅读。
3、出示:“虽然,……黑洞。
他在……时间有没有尽头。
” (1)你感受到什么?:①这是一句排比句,“飞出了、飞出了、飞出了、飞到了、飞向了”这些词写出了霍金虽然身体不能动,但他的思维却非常活跃,越飞越远。
(读好排比句)②联系“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让我们感受到病魔能禁锢霍金的躯体,但阻止不了的是霍金的思维。
2024年《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霍金的主要成就和对物理学、宇宙学的贡献;2.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身体条件下的科学家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了解霍金的科学研究成果;2.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一个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霍金在面对逆境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霍金的主要成就和对物理学、宇宙学的贡献。
难点:从文本中感受霍金面对逆境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三、教学过程1.回顾导入:上课开始,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霍金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了解霍金的主要成就和对物理学、宇宙学的贡献。
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评价霍金,讨论霍金在面对逆境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文本,体会霍金的品质。
4.课堂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合作探究的过程和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和建议。
6.课后作业: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难点补充:1.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霍金的主要成就和对物理学、宇宙学的贡献,以及他如何克服身体上的障碍,成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2.难点: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感受霍金面对逆境时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学过程对话设计:1.回顾导入对话: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霍金的生平经历,谁能告诉我,霍金最著名的科学成就是什么吗?学生:霍金最著名的成就是关于黑洞和大爆炸的理论。
[《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轮椅上的霍金》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重点难点: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霍金。
2006年6月21日,霍金教授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请看屏幕。
(播放霍金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录像)看了这段录像,霍金教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主交流)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进一步走近霍金,去感受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感受标志性形象,体会命运的残酷1、(课件出示霍金图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霍金教授,当你看到他静静地坐在轮椅上,脸上露出恬静的微笑,你能用课文中的一段话来描述一下他的特点吗?(生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霍金标志性形象的句子)2、(课件出示描写霍金标志性形象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3、通过朗读,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找出描写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
三、抓住重点句子,感受生活的强者1、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后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她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打开课本,读一读看是什么问题。
(生读,出示)谁来模仿这位女记者向霍金发问?(生读)那位女记者是怎么来说这句话的?这里的悲悯什么意思?你能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之中再好好读读吗?2、齐读这一句话,读出女记者对霍金的悲悯。
3、是啊,在女记者的眼中,命运让他失去太多了:他不能,不能4、同学们,在一般人如果遭遇如此残酷的命运,可能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指名说)5、但是霍金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却成了一个生活的强者,你能找出文中的这一句话吗?读一读。
课件出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教事例六年级语文教课设计师: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到了轮椅上的霍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段③让我们再来认真的端量我们的霍金。
生:(读)师:这段文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生:(病魔带给霍金的摧残和难过、他的命运这样凄惨,这样不幸……)师:这就是霍金,他身患卢伽雷氏症,病痛的摧残,身体的残破,已经清清楚楚的写在了他的脸上、身上。
你们知道么?医生以前诊疗霍金患有绝症,只好活两年!这样一个诊疗,放在任何身上都是晴日凶讯,此时此刻,假如霍金脆弱了,惧怕了,那么或许就没有今日的霍金。
可是霍金却坚强的活了下来,两年过去了,很多的两年过去了,到此刻已经是四十多年过去了,霍金却仍旧“活着”!(板书活着)师:霍金不只活着,人们还送给了他好多称呼,请大家迅速的阅读课文找找看人们送给他那些称呼,用笔把找到的称呼圈出来。
生:(边读边圈点)“宇宙之王”“科学巨人”和“物理天才”……师:他被人们称为“ 宇宙之王”“科学巨人”和“物理天才”,这样的称呼和一个不可以说话,不可以行动,浑身上下只有三个手指能动的人联系在一同,给你如何的感觉?生:(特别震惊、震惊、敬重、惊讶、不敢相信……)师:要拥有关于一般人来说已经特别磨难,更况且是浑身上下只有三个手指能够活动的人呢!那么,霍金是怎么做到这全部的呢?请同学们拿起书,迅速阅读4—6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能够自由朗诵或默读,俗语说,不动笔墨不念书,边读边用笔录一记、画一画。
师:你来说一说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原由,或许答案。
生:(固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走开过轮椅,可是,他的思想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奇莫测的黑洞。
)师:这里面有三个“ 飞出了”,这是一个排比句,它让你感觉到了什么?生:(固然他被病痛摧残被监禁在轮椅之上,可是,他的思想是活跃的,他越飞越远,越飞越深了。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轮椅上的霍金》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课时为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包括:霍金的生平简介、科学成就、与病魔抗争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重点学习霍金的科学成就及其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霍金的生平和科学成就,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霍金身残志坚、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霍金的科学成就及其在物理学领域的贡献。
2.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感悟霍金的精神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霍金的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霍金的关注,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重点词汇和句型,了解霍金的生平和科学成就。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解答疑惑。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1) 霍金的科学成就:黑洞理论、宇宙起源等。
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身残志坚”、“勇攀科学高峰”等。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2. 内容:1) 生平简介2) 科学成就:黑洞理论、宇宙起源3) 精神品质:身残志坚、勇攀科学高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霍金的科学成就。
2) 仿写一句话,描述霍金的精神品质。
2. 答案:1) 霍金的科学成就:黑洞理论、宇宙起源等。
2) 示例:霍金身残志坚,勇攀科学高峰,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先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轮椅上的霍金》一文,主要围绕文章的第三、四章节进行深入学习。
详细内容包括:霍金的生平介绍、科学成就、面对病痛的勇气和毅力,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理解他的科学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
2. 学习霍金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毅力,培养学生们坚强的意志品质。
3. 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激发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霍金的科学成就,如黑洞理论、宇宙起源等。
重点:学习霍金面对病痛的勇气和毅力,培养学生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霍金的照片和简介,引发学生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学生自主阅读第三、四章节,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和科学成就。
b. 教师讲解霍金的科学成就,如黑洞理论、宇宙起源等,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克服困难,从而引出霍金面对病痛的勇气和毅力。
4. 例题讲解:讲解霍金在面对病痛时的心态调整,如何坚持科学研究,为人类做出贡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2. 主要内容:a. 霍金的生平事迹b. 霍金的科学成就c. 霍金面对病痛的勇气和毅力d. 学习霍金,做生活的强者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做法,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们课下阅读关于霍金的更多资料,了解他的科学研究,拓展知识面。
同时,关注其他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5.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难点:理解霍金的科学成就,如黑洞理论、宇宙起源等。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轮椅上的霍金》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围绕文章的第二课时内容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霍金生平介绍,特别是他在轮椅上的生活与科学探索;对霍金科学研究成果的解读,尤其是黑洞理论和宇宙起源的研究;以及霍金面对逆境的乐观态度和坚强意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使学生理解霍金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乐观、坚强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霍金的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解。
教学重点:霍金的人格魅力和面对逆境的乐观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霍金的照片和名言,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回顾上节课内容,简介本节课教学目标。
3. 第一环节:霍金的生平介绍(10分钟)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霍金的生平。
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霍金生平的了解程度。
4. 第二环节:霍金的科学研究成果(20分钟)a. 教师讲解霍金的黑洞理论和宇宙起源研究。
b.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霍金的科学研究成果。
c. 举例说明霍金的研究成果对现代科学的贡献。
5. 第三环节:霍金的人格魅力(15分钟)a. 学生分享霍金面对逆境的乐观态度和坚强意志的例子。
b.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霍金的精神品质。
6.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b. 学生谈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2. 主要内容:a. 霍金生平简介b. 霍金的科学研究成果黑洞理论宇宙起源c. 霍金的人格魅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内容,以“我心中的霍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2. 答案要点:描述霍金的生平事迹、科学研究成果和人格魅力,表达自己的感悟。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详细内容如下:1. 回顾第一课时内容,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2. 研读课文第二、三段,分析霍金在面对病魔时的坚韧与勇敢;3. 探讨霍金在科学研究上的贡献;4. 学习霍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霍金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坚韧、勇敢的精神品质;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宇宙、物理等科学领域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霍金在科学研究上的贡献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的传递;2. 教学重点:霍金面对病魔的坚韧与勇敢,以及他在科学研究和人生道路上的积极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回顾第一课时内容,让学生简要介绍霍金的生平事迹;(2)提出问题:“霍金在面对病魔时,展现出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2. 新课内容:(1)研读课文第二、三段,分析霍金在面对病魔时的坚韧与勇敢;(2)教师讲解霍金在科学研究上的贡献,引导学生学习霍金的科学精神;(3)探讨霍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设想自己面临困境时,如何借鉴霍金的精神品质去应对;(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4. 例题讲解:(1)针对霍金的科学贡献,设计相关选择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2)教师讲解答案,并对学生进行点评。
5. 随堂练习:(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分享,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2. 主要内容:(1)霍金面对病魔的坚韧与勇敢;(2)霍金在科学研究上的贡献;(3)霍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霍金坚韧、勇敢品质的理解;(2)以“学习霍金,做生活的强者”为主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一篇:《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山东省高密市姜庄小学陈凤池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课前准备:搜集霍金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轮椅上的霍金》,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霍金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说一下你心目中的霍金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起走进这位特殊的伟人,深入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二、精读分析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边读边画出不懂得地方或写出自己的感受。
2、这篇文章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教师板书:物理天才生活强者借机提问:为什么说他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学生思考后笼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加深体会。
用“霍金不能不能只能”来总结引导学生谈感受:看到这样的霍金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回答。
借机提问:你觉得霍金为什么能取如此非凡的成就?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借机小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我们该怎么办?是退缩不前还是迎难而上?对!我们就应该像霍金那样,坚强、积极、奋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什么说霍金更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度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工作认真生活强者热爱家庭教师板书关心学生乐观感恩教师小结:逝去的不可挽回,我们应该珍惜拥有,心存感恩,感谢我们现在拥有的这一切。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但他乐观面对珍惜又有,感谢:手指还能活动,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他战胜了生活的磨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学后感悟学生谈感受:面对一个残疾的霍金,非凡的霍金,值得敬重的霍金,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第二篇:《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徐市中心小学章肃宽教学目标:1,通过相关语言文字,感受霍金命运的残酷。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分析:《轮椅上的霍金》一文讲述的是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分·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的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的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故事,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人肺腑。
教学目标:1.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2.教育学生学习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的读音,词语的听写。
2、过渡:霍金,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人称“宇宙之王”。
但他又是一个不幸的人!正当他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
这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疾病啊!命运对他又是何等残酷!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命运对霍金的残酷。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互动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霍金命运的残酷?(21岁的时候就患上了卢伽雷氏症,不久就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彻底剥夺说话的功能”中“彻底”一词)(“身体彻底变形”中“彻底”一词,说说身体各个部位的变形,重点指导读好这段文字。
再读“不能看书”,感受看书的困难师过渡:是啊!命运对霍金真是太残酷了!从课文的字里行间、点点滴滴我们都能感受到这种不幸。
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读课文第三节。
3、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4--7自然段走近物理天才。
1、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
那么他的魅力究竟在那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过渡句,它高度赞美了霍金取得的伟大成就。
2、学生找过渡句3、交流填空:“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朗读这句过渡句,讴歌了霍金哪两方面的魅力。
《轮椅上的霍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真朗读课文,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霍金不仅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是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教学难点:霍金面对困难不屈服,坦然面对残酷命运的乐观而又豁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人物——霍金,请你谈一谈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敢于向命运挑战、不断求索等)
2、是啊,有人这样评价(出示小黑板)
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练习感情朗读)
3、霍金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的巨人,被称为轮椅上的勇士,正是在于他的魅力。
昨天我们已经感受了他的魅力之一:从轮椅上走到了遥远的宇宙,被称为“宇宙之王”。
他还有什么魅力?(做生活的强者)
板书:魅力
二、创设情境
1、在一次学术报告会结束之际,有一位女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
请同学打开书读一读。
2、练习朗读。
师:怎样才能读好这句话?(体会女记者的心情,抓住“悲悯”“失去太多了”等)从“悲悯”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命运太不公了、同情霍金……)
3、命运究竟让霍金到底失去了什么?在文中有没有写到?(课文第3自然段)
三、感受“失去”(课文第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要求: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
2、学生交流;师适当点评概括出:
(1)命运让霍金双腿瘫痪、(2)剥夺了他的说话功能、(3)身体彻底变形师:命运让霍金双腿瘫痪、剥夺了他的说话功能、让他身体彻底变形,在文中作者用一个词很好的概括出了霍金命运的悲惨:“残酷”。
那这残酷的命运究竟意味着什么?
板书:失去
3、出示:霍金先生,病魔使你失去了_______________,你看别人_____________,而你呢?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是啊,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霍金先生。
同学们的话语中,有敬佩,有同情,有悲伤,其实,这就是那位女记者的心声。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那位女记者的话。
4、练习感情朗读。
(提示:女记者提问时带着怎样的感情?“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
师:这就是一种说话的分寸,说话的情感。
但是在这样的场合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引读第9小节)
四、体会“拥有”
1、(小黑板出示霍金的话)谁来读一读。
2、学生评价(你从他的朗读中体会到了什么?在霍金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真的带着这样的感情吗?)自读课文第11自然段前半部分,找出最关键的一个词。
3、学生交流:“恬静的微笑”,从这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一切名利,平和的心态)
4、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教师适当评议)
5、霍金的这些话是源自于他的心灵深处的,那么你们能从他的这些话语中读出些什么?(满足、幸福、拥有得很多)
教师适时地划出关键词语;板书:拥有
6、练习朗读这段话,注意这些加点的词,一起来体会这位伟大的学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7、课堂小练笔:女记者认为霍金失去得太多。
但没料到霍金认为自己拥有的很多很多。
这多么的耐人寻味。
现在,如果女记者就在现场你想对记者说些什么?
五、小结作业
1、霍金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人身处在逆境当中,也应该充满希望,只要有不懈追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成功一定会属于他。
这个身患绝症,曾被医生断言只能活两年的伟大学者——霍金,至今仍然在从事着他一生的事业,仍然在剑桥大学执教。
2、这时候,让我想起这样一句名言: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
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松下幸之助
3、本单元我们课外阅读的主题就是——逆境与成才,在教室后的课外书中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请同学课后去读一读这些故事。
板书:轮椅上的霍金
魅力
失去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