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60 KB
- 文档页数: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肌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考场编号:考生号:监考老师:计分:项目内容及评分标准得分
评估准备20分1.转抄医嘱,核对注射卡;签名2
2.
患者
评估
核对患者信息2
问候患者并告知准备注射1
告知注射的药物及作用3
评估患者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及注射部位3
3.环境评估:清洁、光线充足、保护隐私2
4.自身评估:洗手,戴口罩,着装规范4
5.用物评估:物品齐全、符合要求、摆放有序3
操作要点60分1.再次核对注射卡;检查药物4
2.无菌盘准备:铺盘规范;注明铺盘人和有效时间4
3.消毒安瓿、砂轮;酒精棉签去屑;纱布包裹折断4
4.抽吸药液;安瓿套于针头上;第二人再次核对;置无菌盘内9
5.用物带至床旁,对床号、ID号,反问式询问姓名2
6.保护隐私,屏风或隔帘遮挡2
7.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确定注射部位(示范臀大肌注射定位两种方法)12
8.消毒3
9.再次核对,排尽空气2
10.注射和推药:快速垂直进针,深度适宜;抽回血;缓慢均匀推药;注意观
察并询问患者反应
4
11.快速拔针、按压2
1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2
13.洗手,取口罩2
14.再次核对药物;签执行时间及姓名3
15.健康教育: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不适时请按铃呼叫,主动巡视3
16.用物及垃圾分类处理2
效果评价20分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4
2.手卫生正确6
3.操作流程熟练、流畅,方法正确(操作顺序颠倒,不影响效果不扣分)4
4.护患沟通好;体现人文关怀(动作轻柔、保护隐私)4
5.操作时间分钟,不超过8分钟2。
技术二十一肌内注射术
(一)目的
通过肌内注射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二)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
2.了解过敏史、用药史。
3.评估注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组织状况。
4.了解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三)操作要点。
1.核对药物和患者,协助采取适当体位,暴露注射部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消毒皮肤。
3.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垂直快速刺入肌内。
4.抽回血,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5.快速拔针,轻压进针处片刻。
(四)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注射时配合事项如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时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2.告知患者药物作用和注意事项。
(五)注意事项。
1.遵医嘱及药品说明书使用药品。
2.观察注射后疗效和不良反应。
3.切勿将针头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4.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5.出现局部硬结,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
6.长期注射者,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并选择细长针头。
(21)肌内注射术考核评分标准(100分)。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肌内注射法
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及神经较远处。
其中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是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的定位方法有两种: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骼峭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
(2)连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线,其外1/3处为注射区。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骼嵴下缘处,在骼峭、示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其示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的手指宽度为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
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上10cm,宽度约7.5cm的范围。
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流程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准备查对记录1.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齐全。
3.按医嘱备药。
1.常规消毒皮肤。
2.再次查对床号、姓名。
3.排气,以拇指和示指绷紧皮肤,另一手将针头迅速刺入,固定针栓,抽回血,无回血后注入药液。
1.查药名、剂量、浓度及有效期;对光检查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或絮状物,安瓿有无裂缝。
2.按规定弹、消、锯、消、折安瓿。
打开注射器抽吸药液,排尽空气后放入无菌巾内。
根据情况选择注射部位。
(1)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
(2)俯卧:两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x 床xx,您好,我是护士xx ,由于病情需要现在给您肌肉注射xx ,以利于xx ,请做好准备,这样的体位舒适吗?那我们开始了。
1.查对床头号、姓名。
2.解释并告知注射药物的名称、用药目的。
x 床xx,现在要给您注射了,可能有些痛,我会尽量轻一点,请您不要紧张。
检查配置药液注射完毕,用无菌棉签轻压进针处,迅速拔针,继续按压片刻。
1.整理患者及床单位。
2.观察患者主观反应,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解释评估拔针选择部位消毒注射我帮您盖上被子吧,觉得这样可以吗?没有什么不舒服吧。
您有什么需要帮助,请及时按这个呼叫器,我也会随时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
整理解释观察1.洗手,查对床头牌。
2.在医嘱本上签名,记录执行时间。
二人查对请您上腿伸直下腿弯曲(帮助患者摆体位,注意保护隐私)。
x 床xx,注射已经结束了,请您放松。
注:评分等级为A 级表示动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病人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B 级表示动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不够自然;C 级表示动作欠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病人沟通较少;D 级表示动作欠熟练、有4处以上缺项,与病人没有沟通项目 标准分值 质量标准评分等级 A B C D 准备10分 3 1.着装符合要求,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 2 1 0 3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
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一)目的:通过肌内注射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二)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了解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及患者注射部位状况。
2. 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做好准备C(2) 携用物至患者旁,帮助患者做好准备,取合适体位,为患者进行遮挡,暴露注射部位。
(3)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抽取药液,排尽空气,消毒注射部位皮肤,进行注射。
(4) 推注药液时观察患者反应。
3. 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使药液顺利进入肌组织,利于药液的吸收。
(2)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三、注意事项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3.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
4. 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肌内注射法操作评分标准口述和提问K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⑴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分散其注意力,取合适体位,便于进针。
⑵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⑶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选用细长针头,进针要深。
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先注射刺激弱的药物,后注射刺激强的药物。
2、臀大肌注射法的部位选择:⑴十字法:自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平线,然后从骼悄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部位。
⑵联线法:取骼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外1/3处为注射区。
3、注意事项:⑴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辰。
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⑶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
⑷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⑸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便从根部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