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振动
- 格式:ppt
- 大小:6.54 MB
- 文档页数:66
结构自由振动法的实验原理
结构自由振动法是一种常用于测量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方法。
其原理是基于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由于初始位移和速度而产生的自由振动。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待测结构以一定的方式振动,如采用冲击或其他激励方式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初速度和位移。
随后观察结构的振动过程,并记录下结构的振动时间历程或振动信号。
然后,利用信号处理方法对记录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提取出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
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傅里叶变换,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结构的固有频率。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振动信号进行对数减滤波或半对数减滤波,提取出结构的阻尼比。
最后,通过对多个自由振动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平均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并作为结构的特征参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设计。
第二章自由振动2.1 引言本章讨论1自由度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即振系在受到初始激扰后的振动。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列出确定这种振动规律的微分方程,说明其求解方法,得出位移与速度的表达式以及频率与周期的公式。
对理想的无阻尼振系,还应用了能量守恒原理,列出微分方程,或者不通过微分方程而直接导出预率与周期的公式,无阻尼振系的自由振动是简谐运动。
振动一经开始后,就可以无限期地进行,振幅大小不变。
实际的系统都是有阻尼的。
本章中假定阻尼力与相对速度成正比。
如果阻尼达到或大于某一临界值,系统的自由运动就不是振动。
只有阻尼小于临界值,自由振动才可以发生,但这时振系的机械能不断耗散,振幅不断减小,以至振动完全停息。
有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是衰减振动。
2.2 简谐振动工程中一些简单的振动向题,有时可以简化为图2.2—1所示的弹簧—质量系统的运动问题。
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物体,质量为m,由螺旋弹簧连至定点D。
弹簧重量可以不计,在不受力时为长度为0l,轴线成水平。
沿弹簧轴线取坐标轴x,以弹簧不受力时的右端位置O为原点,向右为正。
假定物体只限于沿坐标轴x进行直线运动,则物体在任一瞬时的位置都可以由坐标x完全确定。
这是1自由度系统。
图2.2-1作用于物体的力,除重力与光滑水平面的反力互相抵消外,只有弹簧力。
在原点O,弹簧力等于零,这是物体的静平衡位置。
当物体从这位置偏离x时,设在O的右侧,x有正值,弹簧受拉伸,它作用于物体的力水平朝左;设在O的左侧,x有负值,弹簧受压缩,它作用于物体的力水平朝右。
可见弹簧力总是指向原点O,力图使物体回到静平衡位置,这种力称为恢复力。
假设用手把物体从位置O向右拉至距离x后,使它静止,则在放手后,物体将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左加速运动;回到位置O时。
弹簧力变为零,但物体具有速度,由于惯性将继续向左运动;越过原点O后,弹簧力使物体减速,直到速度等于零,此时弹簧力又使物体开始向右运动。
这样,物体将在平衡位置的附近进行往复运动。
理论力学中的杆件的振动分析杆件是理论力学中经常研究的一个重要物体。
它可以是直杆、曲杆或者弯折杆。
振动分析是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对于杆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力学的角度出发,对杆件的振动分析进行探讨。
一、杆件的自由振动杆件的自由振动是指在无外力作用下,杆件在某一固有频率下产生的振动。
对于直杆而言,自由振动可以通过解杆件的振动微分方程来求解。
对于曲杆或弯折杆,由于其几何形状的复杂性,需要借助数值求解方法进行分析。
自由振动的频率可以通过求解杆件的固有值问题得到。
根据杆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可以导出杆件的振动微分方程。
然后,通过合适的边界条件,解出振动微分方程的特征方程,进而求解杆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二、杆件的受迫振动杆件的受迫振动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杆件产生的振动响应。
外力可以是静力荷载、动力荷载或者周期性激励力,例如谐振激励力。
在杆件的受迫振动分析中,需要建立动力学方程,考虑杆件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等影响因素。
对于直杆而言,可以利用振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求解出杆件的受迫振动响应。
对于曲杆或弯折杆,受迫振动的分析较为复杂。
通常需要借助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杆件的动态响应。
在模拟前,需要对杆件进行网格划分,并设置适当的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
通过求解有限元方程,可以得到杆件的受迫振动响应。
三、振动分析的应用理论力学中的杆件振动分析在工程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结构设计优化:通过对杆件的振动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动态性能,从而优化设计。
例如,在桥梁工程中,振动分析可以用于评估桥梁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
2. 装配工艺分析:在装配过程中,杆件的振动响应可能会引起误差或者装配不良。
通过振动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装配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动力学仿真:在机械系统或者工艺设备中,杆件的振动会对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杆件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与模态分析引言:杆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
在设计和分析杆件系统时,了解其自由振动频率和模态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杆件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与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自由振动频率自由振动频率是指杆件系统在没有外部激励的情况下,由初始位移或初始速度引起的振动。
杆件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与其结构的刚度、质量和几何形状等因素有关。
1. 结构刚度杆件系统的刚度决定了其自由振动频率的大小。
刚度越大,自由振动频率越高。
刚度可以通过杆件的截面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杆件的长度等参数来描述。
2. 结构质量杆件系统的质量也会影响其自由振动频率。
质量越大,自由振动频率越低。
质量可以通过杆件的密度和体积来描述。
3. 几何形状杆件系统的几何形状也会对其自由振动频率产生影响。
例如,杆件的长度、截面形状和连接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自由振动频率的大小。
二、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一种研究杆件系统振动特性的方法,通过计算和分析杆件系统的模态参数,可以了解其在不同模态下的振动特性。
1. 模态参数模态参数包括自由振动频率、振型和模态质量等。
自由振动频率是模态分析的核心参数,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或实验测试获得。
振型描述了杆件系统在不同模态下的振动形态,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或实验观测得到。
模态质量描述了杆件系统在不同模态下的质量分布情况,可以通过数值计算或实验测试获得。
2. 模态分析方法模态分析可以通过数值方法或实验方法进行。
数值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元法和模态超级位置法等。
有限元法是一种常用的数值方法,通过将杆件系统离散成有限个单元,利用数值计算求解杆件系统的模态参数。
模态超级位置法是一种基于振动测量的实验方法,通过在杆件系统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杆件系统在不同模态下的振动响应,进而得到模态参数。
三、应用与意义了解杆件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和模态分析对于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结构设计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通过自由振动频率和模态分析可以了解杆件系统的振动特性,从而选择合适的结构参数,避免共振和破坏性振动的发生。
什么是自由振动、受迫振动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是描述振动系统行为的两种基本类型。
1. 自由振动(Free Vibration):
•定义:自由振动是指振动系统在没有外部干扰或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发进行的振动。
一旦振动系统受到初位置或初速度的扰动,它将以自身的固有频率振荡。
•特点:
•自由振动的特征频率由系统的固有属性(如质量、弹性系数)决定。
•在自由振动中,系统的能量在势能和动能之间交换,且振幅随时间逐渐衰减,这种衰减被称为阻尼。
2. 受迫振动(Forced Vibration):
•定义:受迫振动是指振动系统受到外部驱动力的作用,系统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振动。
外部驱动力通常有一个固定的频率,可以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或不同。
•特点:
•外部驱动力引起了系统的振动,并且系统的振幅和相位角可能受到外力的影响。
•当外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匹配时,共振现象可能发生,振幅会急剧增大。
总体而言,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是描述振动系统行为的两种基本情况,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由振动常见于没有外
部扰动的自然振动系统,而受迫振动则常见于系统受到外力驱动或激励的情况,如机械振动、电路振动等。
自激振动、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转]自激振动:结构系统受到自身控制的激励作用时所引起的振动。
自由振动:定义1:激励或约束去除后出现的振动。
定义2:引起振动的激励除去后,结构系统所保持的振动。
自激振动系统为能把固定方向的运动变为往复运动(振动)的装置,它由三部分组成:①能源,用以供给自激振动中的能量消耗;②振动系统;③具有反馈特性的控制和调节系统。
在振幅小的期间,振动能量可平均地得到补充;在振幅增大期间,耗散能量的组成,被包含在振动系统中,此时补充的能量与耗散的能量达到平衡而接近一定振幅的振动。
心脏的搏动、颤抖、性周期等一些在生物中所看到的周期现象,有许多是自激振动。
自由振动:在外力使弹簧振子的小球和单摆的摆球偏离平衡位置后,它们就在系统部的弹力或重力作用下振动起来,不再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振动叫做自由振动。
简单说自激振动初始状态为不动或只有些微的振动,由于外界驱动下可以自发的激励起来某个模式或多个模式,随着耗散和驱动而其中一个或几个模式增长,其他消亡。
自激振动的频率一般就是自由振动频率,但是由于要维持振动就必须有能量的输入,一般说来自激振动是非线性过程。
常见的自激振动如机械表、风吹过某腔体而发声等;自由振动指无外加驱动,当系统偏离平衡状态而引起的振动,这个例子很多,如钟摆拉离平衡点引起的摆动,扔块石子在水面后引起的水波自由振动等。
区别:一个有持续或多次能量馈入,有耗散,振动可维持,一般为非线性过程。
一个可以称之为只有一次能量馈入,当有耗散时最终振动会停止,自由振动只是与系统自身相关,可能线性也可能非线性。
自由振动和自激振动的本质区别在于,自由振动的激励来自外界,并且只在初始受激励;而自激振动的激励来自自身,并一直存在。
受迫振动:线性阻尼系统对简谐性激励的长期响应。
为了弥补阻尼造成的机械能损失,使振动持续下去,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的激励。
自激振动就是一种在单方向(即非振动型)的激励作用下,振动系统的响应。
自由振动法自由振动法是一种用于计算结构动力学响应的方法,它适用于结构体系的线性动力学分析。
在该方法中,假设结构受到某种激励,它将以一种自由振动的方式响应,即它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自由振动。
自由振动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结构分解为一系列振动模式,然后在每个模式上分别计算响应,然后通过这些模式的组合来确定结构的总响应。
在自由振动法中,结构的振动模式是自由振动方程的解。
自由振动方程是一个二阶常微分方程,它描述了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振动行为。
这个方程可以通过求解结构的本征值和本征向量来得到。
本征值和本征向量表示了结构振动的频率和振动模式。
在自由振动法中,结构的响应可以表示为每个本征振动模式的叠加。
由于每个本征振动模式都是线性的,因此可以将它们分别考虑并计算响应。
然后将每个模式的响应加起来,得到结构的总响应。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使用线性代数进行计算。
自由振动法有一些优点。
首先,它适用于大型结构,并且可以处理任意复杂的结构形状。
其次,它可以计算结构在任意时间内的响应,不仅仅是在特定时间的响应。
最后,它可以用于预测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如地震、风等。
但是,自由振动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它只适用于线性结构,并且无法处理非线性结构。
其次,它无法考虑结构体系的非均匀变形。
最后,由于其计算复杂度较高,因此需要配备强大的计算机来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自由振动法通常用于计算结构的稳定性和响应。
例如,在地震工程中,自由振动法可以用来计算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响应,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航空工程中,自由振动法可以用于计算航空器在飞行中的响应,以评估其结构安全性。
总之,自由振动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结构动力学分析的方法,它可以用于预测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响应,包括地震、风等。
然而,在使用自由振动法时需要注意其限制,以便得出准确的结果。
振动自由度的公式振动自由度是描述分子振动特性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要理解振动自由度的公式,咱们得先从分子的振动说起。
想象一下,一个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分子,就像是一个复杂的小机器。
这些原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相连,它们可不是老老实实地待着不动,而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振动。
比如说,咱们拿二氧化碳(CO₂)分子来举例。
它是一个线性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
在考虑它的振动时,就像是一根直直的杆子在晃悠。
对于一个线性分子,它的振动自由度公式是 3n - 5 。
这里的 n 代表分子中原子的总数。
为啥是 3n - 5 呢?这是因为对于线性分子,有 3 个平动自由度(就是沿着三个坐标轴方向的移动),还有 2 个转动自由度(就像你转一根棍子那样),所以振动自由度就得用总的自由度(3n)减去平动自由度和转动自由度(5)。
那要是非线性分子呢?振动自由度的公式就变成了 3n - 6 。
比如说水分子(H₂O),它可不是一条直线,形状有点像个弯弯的牛角。
这种非线性分子的转动自由度是 3 个,所以就得从 3n 里减去 6 才是振动自由度。
我记得有一次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调皮的小家伙举起手问我:“老师,这公式记不住咋办呀?”我笑着说:“你就想想那些分子像是在跳舞,跳的花样就是它们的自由度,多琢磨琢磨,就记住啦!”那孩子眨眨眼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和计算中,振动自由度的公式可太有用啦。
比如说,通过计算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我们可以推测分子的光谱特性,了解分子在不同能量状态下的振动情况。
这对于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比如说,在研究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时,不同的振动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吸收峰。
而振动自由度的多少决定了可能出现的吸收峰的数量。
通过对光谱的分析,我们就能够知道分子中存在哪些化学键,以及它们的振动情况。
总之,振动自由度的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用心去理解,结合实际的例子去思考,就能掌握它的奥秘,为我们探索分子世界的奇妙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自由振动自由振动是指一个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力影响下,仅受系统内部力的作用下做的振动。
在物理学中,自由振动是一种基本的振动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自由振动的定义、特点、数学模型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定义自由振动是指一个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不再受到外部激励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
这种振动是系统内部力的结果,系统自身的固有性质将决定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自由振动通常包括一个物体或结构受到扰动后在无外部强制力的情况下的振动现象。
特点自由振动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固有频率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决定了自由振动的频率,该频率是系统固有特性的体现,是系统的天然频率。
2.系统自由:自由振动不受外部强制力的干扰,完全由系统内部的固有力决定振动的模式。
3.振动幅度有限:在自由振动中,振动幅度通常随时间衰减,最终趋于稳定,而不是无限振动。
4.振动迅速减弱:受到能量耗散和制约,自由振动的振幅会随时间迅速减弱,终止振动状态。
数学模型自由振动可由简单的谐振子数学模型来描述。
考虑一个单自由度弹簧振子系统,其运动方程可以用二阶微分方程表示:$$m\\frac{d^2x}{dt^2} + kx = 0$$其中,m为质量,k为弹簧刚度,x为位移。
通过对该微分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振动解,并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式。
工程应用自由振动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结构工程、机械设计以及控制系统方面。
1.结构工程:在建筑和桥梁等结构设计中,自由振动的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式,从而合理设计结构以减少振动影响。
2.机械设计:在机械系统设计中,自由振动的考虑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系统的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振动和噪音。
3.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对系统的自由振动特性的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综上所述,自由振动作为一种基本的振动形式,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理解自由振动的特点和数学模型,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一理论,优化设计和改进系统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