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篇第06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篇第06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篇第06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篇第06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六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一节甲状腺摄碘试验显像剂与方法

方法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第五节放射性核素肾上腺髓质显像

第二节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药物、仪器与方法临床应用

结果分析与意义第六节放射性核素激素分泌性肿瘤显像

放射性核素甲状腺血管造影原理与显像种类

亲甲状腺肿瘤药物显像PET显像

甲状腺放射免疫显像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三节放射性核素甲状旁腺显像第七节放射性核素骨骼显像

显像剂与方法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临床应用图像分析与临床意义

第四节放射性核素肾上腺皮质显像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尤其在内分泌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提供较全面和较精确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信息。例如,放射性核素激素测定能定量分析各种激素的水平,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远远超过其他生化和生物学方法。放射性核素显像既能确定内分泌腺的解剖形态,又可反映腺体或其局部的血液供应、代谢和功能状态。

近年来,由于放射性核素药物及探测仪的迅速发展,核医学在内分泌学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和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放射性核素显像,实际上是将获得的有关数据、曲线和图像信息融为一体的影像诊断学技术,其原理都是基于内分泌腺的功能和代谢变化,所获得的图像反映了内分泌腺的功能和代谢状况,故又称功能显像或代谢显像(function imaging或metabolic imaging)技术。这些技术已成为许多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

第一节甲状腺摄碘试验

口服(或静脉注射)示踪剂131I(或99m Tc)后,用放射性核素探测器在颈部的甲状腺部位测量甲状腺对示踪剂的摄取率可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摄131I率与血浆碘的浓度,甲状腺对碘的清除率及甲状腺内碘贮量有关。甲状腺摄131I率的检测方法较多,所用的核素除常用的131I外,尚有123I、125I、132I及99m Tc等。131I的放射性活度用量可小至37~74kBq(1~2μCi),或大至3700~11100 kBq (100~300μCi)。观察方法有一次法、多次动态法和早期摄取法等。探测仪器有闪烁探头和核素多功能测定仪等。

【方法】

一、试验前准备

1. 甲状腺摄131I测定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因本法主要测定甲状腺摄131I功能,而影响摄131I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以含碘食物和药物的影响为突出,见表1-3-1。

表1-3-1 影响甲状腺摄131I率的药物和食物因素

名称影响结果通常停用时间含碘物质

药物

复方碘溶液、碘化钾、碘酊、喹碘仿、胺碘酮等↓2~6周

食物

各种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蜇、海鱼等。↓2~4周

中草药

↓2~6周

昆布、海藻、淅贝、川贝、香附、木通、夏枯

草、常山、玄参、丹参、连翘、黄药子等

碘油造影剂↓1年或更长

其他X线造影剂↓4周或更长作用于甲状腺的药物及其他物质

硫脲类、甲巯咪唑(他巴唑),卡比马唑(甲亢平)等

治疗数周↓2~4周

治疗数月↑4~6周

甲状腺激素↓2~4周

抗甲状腺药物停药后3~4周↑2~4周

含溴药物,如丙胺太林(普鲁苯辛)↓2~4周

硫氰酸盐(过氯酸盐、硝酸盐)↓1~2周

激素制剂(糖皮质激素、ACTH、避孕药等)↓2~4周

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2~4周

长期服用钴制剂

注:“↑”代表增加吸131I率,“↓”代表降低吸131I率。

二、检测方法

(一)药物准备

1. 口服131I-碘化钠应事先按照131I的物理半衰期计算总药量,并按一定比例进行稀释,放置24h,使之均匀弥散。然后按照受试者应用剂量和相同的标准源分装药物,并一一在核素活度计上核准。如果无核素活度仪测定其放射性活度,可用甲状腺摄131I率功能测定仪或核素多功能测定仪进行标定。

2. 口服131I-碘化钠的示踪剂量一般口服131I-碘化钠74~370 kBq (2~10μCi)。正常人服131I-碘化钠370 kBq(10μCi),甲状腺平均接受的幅射剂量为5~10Rd,甲状腺吸131I试验的剂量不应大于此剂量。但是,近年来认为这个剂量仍偏大,1980年制定的临床核医学检查规程中规定,甲状腺摄131I率测定一律服用74kBq(2μCi)。

3. 口服剂量常以液体形式给予,除了测定早期摄131I率(服示踪剂后2h)外,亦可服用131I胶囊,非特殊情况下不应以静脉注射方式给予131I-碘化钠。

第篇第06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六章内分泌放射性核素显像 第一节甲状腺摄碘试验显像剂与方法 方法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第五节放射性核素肾上腺髓质显像 第二节放射性核素甲状腺显像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药物、仪器与方法临床应用 结果分析与意义第六节放射性核素激素分泌性肿瘤显像 放射性核素甲状腺血管造影原理与显像种类 亲甲状腺肿瘤药物显像PET显像 甲状腺放射免疫显像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第三节放射性核素甲状旁腺显像第七节放射性核素骨骼显像 显像剂与方法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临床应用图像分析与临床意义 第四节放射性核素肾上腺皮质显像 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尤其在内分泌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提供较全面和较精确的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信息。例如,放射性核素激素测定能定量分析各种激素的水平,其灵敏度和特异性远远超过其他生化和生物学方法。放射性核素显像既能确定内分泌腺的解剖形态,又可反映腺体或其局部的血液供应、代谢和功能状态。 近年来,由于放射性核素药物及探测仪的迅速发展,核医学在内分泌学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和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放射性核素显像,实际上是将获得的有关数据、曲线和图像信息融为一体的影像诊断学技术,其原理都是基于内分泌腺的功能和代谢变化,所获得的图像反映了内分泌腺的功能和代谢状况,故又称功能显像或代谢显像(function imaging或metabolic imaging)技术。这些技术已成为许多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方法。 第一节甲状腺摄碘试验 口服(或静脉注射)示踪剂131I(或99m Tc)后,用放射性核素探测器在颈部的甲状腺部位测量甲状腺对示踪剂的摄取率可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甲状腺摄131I率与血浆碘的浓度,甲状腺对碘的清除率及甲状腺内碘贮量有关。甲状腺摄131I率的检测方法较多,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