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89.60 KB
- 文档页数:2
不孕不育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目的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方法抽取我院一定数量不孕不育患者,分析其心理护理过程。
结果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使得498例患者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增强其接受护理的自信息。
结论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不孕不育患者所出现的心理问题。
标签:不孕不育;心理护理;自信心相比于其他疾病,不孕不育具有其独特的特性,不孕不育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伤害,影响家庭和睦和夫妻关系。
通过临床数据表明,只有很少一部分不孕不育患者是由于生殖系统异常所造成的,大多数不孕不育患者是由于其心理问题以及缺乏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所造成的,当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后能够有效的治愈患者的疾病,因此目前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心理护理来治疗患者的不孕不育疾病。
本文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心理护理治疗的49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发现效果比较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498例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2岁,患有不孕不育疾病的时间在10~60年。
其中有273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不育,225例患者为继发性不孕不育。
在所有患者中输卵管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有64例,152例患者是由于卵巢疾病造成的,68例患者是由于子宫内膜异位造成的,其中有123例患者为男性,不明原因的不孕患者有91例。
1.2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征1.2.1焦虑和抑郁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患有不孕不育的患者心理上压力比较大,再加上长辈对于孩子的期待,很多不孕不育患者将自身的疾病归结于人生的因果报应,患者会对长辈产生负罪感,在这种压力的长期作用下,很多患者的情绪变得焦虑和抑郁,除了家庭方面的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很多来到医院治疗的患者都比较担心受到歧视,由于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得不到释放,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带来严重的后果[1]。
不孕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生育问题,对于不孕症患者来说,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干预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干预方法与技巧、对患者效果评价以及持续性与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增加治疗成功率。
本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对于心理护理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可以得出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和支持。
【关键词】不孕症,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技巧, 持续性, 稳定性, 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15%的育龄夫妇面临不孕症困扰。
不孕症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甚至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
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不孕症患者常常承受着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他们往往会陷入情绪低落和自我负面评价的漩涡中。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减轻焦虑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护理干预也有助于提高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因为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更易于配合治疗计划,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为不孕症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育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不孕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探讨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旨在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评价其对不孕症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
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借鉴。
不孕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不孕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首先介绍了不孕症的心理影响,随后阐述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定义及其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
接着详细解释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结论部分强调了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
【关键词】不孕症,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影响, 方法, 重要性, 价值, 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不孕症是指夫妇同房1年以上未遂怀孕。
不孕症的发病率很高,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除了生理原因外,不孕症也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不孕治疗的效果。
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对于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已经被广泛提倡和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支持、心理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压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成功率。
关于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不孕症是导致许多夫妇面临心理困扰的常见问题。
不孕症的心理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夫妇关系和家庭幸福造成深远影响。
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心理健康和治疗结果的影响。
通过系统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建议。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研究摘要:不孕不育指的是夫妻结婚后同居一年,性生活正常,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不能怀孕。
在今几年中,不孕不育的病症逐年上升,它虽然不是一种大的疾病,据有关报道研究分析,不孕不育会成为临床中仅次于肿瘤等一些疾病的第3大疾病之一,它为患者极大痛苦的同时也成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与家庭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使患者遭受巨大生活压力与社会压力。
国外有关文献研究表明,不孕不育患者会因为不孕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找寻病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指导,两者结合,降低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不孕不育;发病率;效果一、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1、情绪方面不孕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焦虑、忧郁等情绪,在有关研究中显示,大部分不孕症患者在诊断病症后均容易出现紧张、愤怒、冲动等情绪,正常育龄妇女的焦虑、忧郁情况明显低于不孕症妇女,也有专家研究表明,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会导致家庭对其失望,丈夫不亲近等状况的发生。
2、性生活和生活的满意度方面当不孕不育患者把生育当做生活的重点时,夫妻间自然对双方的态度持一种失望、疑虑等心理,随之对婚姻的满意率下降,而且极易出现家庭不和睦、夫妻争吵等情况。
有报道研究发现,在治疗的前期,夫妻双方是配合度比较高的,但由于后期长时间未见成效,不孕不育患者的关系就会处于极其紧张的状态。
二、不孕症患者产生特殊心理的原因在经济快速上升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对于临床中的各类疾病,临床医学在进一步研究的同时也会因为一些外加因素导致临床诊断率下降。
例如对近几年的不孕不育患者来说,不孕患者自身疾病缠身的同时,还要面对家庭不和睦,以及丈夫的不支持等多方面状况。
1、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不孕患者如果出现焦虑、忧郁等情况没有诉说对象,长时间压抑、得不到精神上的释放就会出现痛苦、失望等情绪,这种情绪不益于受孕对象。
有关研究报道,有97%的不孕患者心理焦虑是来自家庭压力,患者就会因此,家庭应当给予不孕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患者丈夫应当在妻子出现忧郁情况时进行安慰、轻松聊天,避免患者产生极端情绪。
2232017.08护理经验不孕症患者心理及护理特点张婉婷 车亚亚 俞喜凤 杜 娟 刘 超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摘 要】近些年不孕症的发生率持续升高,临床上对其的治疗很大程度上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式,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成功妊娠的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文将依据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的心理:轻松自如、压力紧张、失望伤心和感情破裂,分析不孕症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及常用的护理措施,发现家庭、疾病及患者的思想状态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进行减压治疗等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不孕症患者整体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成功妊娠的概率。
【关键词】不孕症;心理;护理不孕症是指婚后有正常的性生活,并且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仍未能怀孕。
不孕症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既对患者本人和夫妻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导致夫妻间感情破裂,最终使得家庭破裂。
在生育年龄妇女中,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8~17)%,并且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当前对不孕症的病因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辅助生殖实验室条件的改善、药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治疗方式多样化的研究,但是对于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却很少关注。
在不孕症的治疗过程中,医患更多的是关注实验室条件、技术操作以及药物对妊娠成功的影响,常常忽视心理因素对成功妊娠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心理因素对不孕症的成功治疗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患者在多次辅助生殖治疗都失败后,怀有放弃的心态,精神放松后反而自然怀孕。
心理护理是辅助生殖医学进行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对患者开展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树立科学的观念,更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本文将就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探究。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里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的心里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探讨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
结论不孕不育患者一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必要加强其心理护理,帮助减少负性心理,树立生育的信心。
【关键词】不孕不育;心里状态;护理对策当今社会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它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离婚等。
而对于不孕不育患者来说心理健康非常关键,因为它会引起恐惧、焦虑等情绪,加重病情,减少患者的生育几率。
我们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探讨有效护理措施,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将2009年9月-2011年10月我院门诊就诊的68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以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
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为26.14±9.1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33例、高中学历10例、初中学历20例、小学学历5例;无工作14例、个体9例、职员33例、农民l2例;继发不孕30例、原发不孕38例。
排除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无一例有精神疾病。
1.2 方法由专人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本组针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进行了评价,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自愿参加调查,当场回收,回收率为100%,并探讨有效心理干预措施。
2. 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等因素scl-90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
医院不孕症患者护理常规一、不孕症概述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妊娠者,称不孕症。
婚后未避孕从未妊娠者称原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
(一)原因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卵巢要排出正常卵子;精液正常并有正常形态和数量的精子;精子和卵子要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结合成为受精卵,而后在宫腔着床发育。
导致不孕的原因也很复杂。
【女性不孕的因素】约占60%,以输卵管及卵巢因素为多。
1.排卵障碍常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全身性疾病、卵巢病变等导致无排卵。
2.输卵管因素是不孕症最常见的原因,如输卵管炎症、输卵管发育异常等。
3,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黏膜下肌瘤、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症、宫腔粘连及内膜分泌反应不良等,可致孕卵不能着床或着床后早期流产。
4.宫颈因素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或宫颈炎症时,子宫颈粘液的性质和量发生改变,影响精子的活力和进入宫腔的数量,宫颈息肉、宫颈口狭窄等均可导致精子穿过障碍而不孕。
5.阴道因素先天性无阴道、阴道横膈、处女膜闭锁、各种原因引起的阴道狭窄都可能影响精子进入,严重阴道炎症可缩短精子生存时间而致不孕。
6.免疫困素不孕妇女的宫颈粘液内产生抗精子抗体或血清中存在透明带自身抗体,都阻碍精子和卵子的正常结合。
【男性不孕因素】约占40%,主要为生精障碍与输精障碍。
1.精液异常指无精子或精数过少,活动力减弱,形态异常。
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发育异常、全身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7.精子运送受阻多因炎症致使输精管阻塞,阻碍精子通过。
阳痿或早泄患者往往不能使精子进入阴道。
8.免疫因素男性体内产生对抗自身精子的抗体,或射出的精子产生自身凝集而不能穿过宫颈粘液。
4,内分泌功能障碍如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垂体功能减退等。
(二)检查与治疗【体格检查】除一般常规检查外,应注意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
妇科检查内外生殖器的发育情况,有无畸形、炎症、盆腔包块等。
常规作盆腔B超以进一步了解内生殖器及盆腔内有无异常,胸片及血沉可排除结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