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31.95 KB
- 文档页数:1
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7-03-20T16:52:31.1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作者:吴飞[导读] 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
滨州大生不孕不育研究所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由于社会、医疗、环境等因素,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较高,社会心理因素虽不是直接的病因,但是大量文献显示患者具有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结果。
护理人员应该结合社会心理因素,尊重患者的隐私,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她们的妊娠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孕不育;社会心理;护理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妇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医学调查分析显示,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传统观念总是将生育的责任归咎于女方,其实夫妻双方都对生育力有影响。
在不能生育家庭中,女方因素占40%~50%,男方因素占20%~30%,而男女双方因素占30%~40%〔1〕。
对正常夫妇来说,不孕不育不但严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带来后续诸多社会问题,所以分析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探讨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分述如下。
1.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压力来源一对夫妇结婚以后,自然就面临着生儿育女的问题,孩子将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一旦被确诊为不孕不育症,也就被剥夺了主动选择的权利。
同时,社会对生育儿女有关行为所持的态度是积极保护的;相反,那些不孕不育患者,常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与同情,甚至在某些社会是不允许自愿选择不生育的。
所以,不孕不育患者通常都怀有复杂的心情,普遍反应在被确诊后承受了很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有以下几个来源:1.1自身的生育要求渴望生育的孩子,同时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常人具有常人的生育能力。
1.2来自身边的亲属、周围的同情或鄙视。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
郑艳芳;张利岩;王颖;高敏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4(021)012
【摘要】不孕症是指夫妇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怀孕者,约占已婚夫妇的10%。
医学研究表明不孕原因女方占35%,男方占35%,夫妻双方都有关占20%,其余10%为原因不明者。
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页数】2页(P80-81)
【作者】郑艳芳;张利岩;王颖;高敏
【作者单位】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39;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39;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39;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3
【相关文献】
1.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护理体会 [J], 罗伟梅
2.高龄女性不孕症患者常见负性心理反应及干预措施 [J], 覃丽锦
3.高龄女性不孕症患者常见负性心理反应及干预措施 [J], 覃丽锦
4.女性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J], 朱艳蓉
5.整合护理与阶段式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的效果对比 [J], 程露瑶;梁玉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的心理护理作者:祝利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对不孕不育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临床妊娠。
方法:对不孕不育患者存在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适时采用宣教、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护理。
结果: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接受治疗,增加受孕机会。
讨论:分析了可能造成患者负面情绪的原因,有针对的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不孕不育;护理;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368-01据WHO统计,近年来不孕不育症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约有15%的夫妇患病。
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对患者造成心理痛苦,破坏夫妻感情,甚至影响整个家族和社会的和谐发展[1]。
不孕不育是一种身心疾病,致病原因除病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和辅助生殖过程中,还要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2,3]。
本文分析了不孕不育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生殖中心自2010年以来行监测排卵指导同房和人工授精治疗患者354例。
年龄22岁-48岁。
文化程度最高为硕士,最低为初中文化。
不孕年限1-13年。
不孕原因:原发不孕134例,继发不孕220例。
治疗次数:第一次接受治疗患者118例,二次及二次以上患者236例。
1.2 临床患者心理状况分析1.2.1 害羞患者婚后多年未孕,担心受到别人的耻笑和家族的压力,羞于谈论自己的病情,不敢去医院检查治疗,而迷信偏方,延误病情,错过许多生育的时机。
1.2.2 抑郁、焦虑心理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像,一些患者在发现患有不孕不育症后,心理压力极大,产生负罪感,怕受歧视,不愿交流,自我封闭,负面情绪长久积聚造成抑郁、焦虑心理。
1.2.3 急迫、通常认为生育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婚后想要孩子的时候发现患有不孕不育,患者很难接受这种情况,他们会四处求医急迫的寻求各种帮助。
不孕症妇女护理
一概述
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12个月而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
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原发性不孕症。
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12个月未孕者称继发性不孕症。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
2.自尊紊乱。
3.社交孤僻。
4.慢性疼痛。
5.焦虑/恐惧。
三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在诊治过程中要帮助男女双方解除思想顾虑,消除紧张心理。
保持健康心态。
劝告男女双方做必要的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要鼓励患者坚持接受较长时间的治疗。
2.一般护理:保持健康状态、注意饮食规律、加强营养,如戒烟、限酒,注重营养、减轻压力、增强体质锻炼。
3.协助医生实施检查治疗方案。
四健康宣教
1.护理人员应教给妇女一些提高妊娠率的方法:
(1)避免性生活过频,精液过稀,教会病人通过基础体温测定预测排卵期,提高
妊娠率,并注意经期卫生。
(2)选择适当的日期性交,可以在排卵期增加性交次数。
(3)勿在性交前、中、后使用阴道润滑剂或进行阴道灌洗。
(4)不要在性交后立即如厕,而应该卧床,并抬高臀部,持续20~30分钟,以使
精子进入宫颈。
(5)不孕不育的患者要注重加强营养,宜多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品,如奶
制品、豆浆、肝、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利于性激素的合成。
2.用平实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生育的知识及引起不孕的原因,使之能客观评价生育与不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合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不孕不育症患者中综合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诊治的不孕不育症患者70例,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选用综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情况优于参照组;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在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不孕不育症患者综合心理护理,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还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孕不育症;综合心理;护理满意度不孕不育症是指以性生活正常为前提,超过一年没有进行任何避孕措施却未能成功妊娠,主要含有继发不孕以及原发不孕。
不孕不育症较为常见,包括男性不育、女性不孕[1-3]。
该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含有排卵异常、免疫学不孕、精液异常以及内分泌异常等。
对于不孕不育症治疗而言,以人工授精、对症治疗为主,然而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难以确保治疗效果,进而给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压力[4]。
在治疗过程中,也应提高对护理干预的重视程度,为提高妊娠率创设良好条件。
本次研究对综合心理护理应用于不孕不育症的价值进行探究,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用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本院诊治的7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运用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处置,分成2组,即参照组、研究组,每组35例。
参照组年龄23至37周岁,均值(29.64±2.17)周岁,结婚时间1至13年,均值(7.31±2.64)年;研究组年龄24至38周岁,均值(29.77±2.64)周岁,结婚时间2至13年,均值(7.09±2.54)年。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对比,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入选要求:患者确诊为不孕不育症;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并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不孕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生育问题,对于不孕症患者来说,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从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干预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干预方法与技巧、对患者效果评价以及持续性与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增加治疗成功率。
本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对于心理护理的启示和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性。
可以得出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为不孕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和支持。
【关键词】不孕症,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技巧, 持续性, 稳定性, 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不孕症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有15%的育龄夫妇面临不孕症困扰。
不孕症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给患者带来焦虑、抑郁甚至自我否定等负面情绪。
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不孕症患者常常承受着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他们往往会陷入情绪低落和自我负面评价的漩涡中。
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减轻焦虑情绪,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护理干预也有助于提高不孕症治疗的成功率,因为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更易于配合治疗计划,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为不孕症患者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摆脱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育成功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不孕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探讨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旨在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
本研究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以及评价其对不孕症患者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
通过对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完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提供借鉴。
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问题分析与护理干预【摘要】近年来我们与不孕(育)症患者的接触中,发现造成不孕(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环境因素、自身疾病原因,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自身心理因素。
实际上,心理因素对不孕症的治疗至关重要,心理护理成为辅助生殖医学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
良好的心理护理及恰当的心理干预可使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树立科学的观念,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提高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不孕症患者;心理问题;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6-0001-01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孕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
目前不孕症发生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占8~17%[1],我们与不孕(育)症患者的接触中,发现造成不孕(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环境因素、自身疾病原因,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自身心理因素[2]。
有资料显示,82.7%~86.5%的不孕症患者有孤独感、愤怒感、负罪感和失落感等负面情绪,其中31.7%~33.3%的患者上述情绪反应特别强烈[3]。
1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我们通过在就诊过程中与患者夫妇交谈,获得有关患者心理状态的信息,了解到心理因素在不孕症中的作用是复杂的,几乎所有的不孕症患者均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经综合判断分析,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1内疚和无价值感中国妇女传统意识较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没有孩子的家庭即为不完整家庭,为不能传宗接代深感内疚,自身价值感降低。
1.2焦虑感不孕患者每一次治疗后,都在焦急的盼望与等待中生活。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的生活,一些夫妻感情受到影响,生活上出现障碍。
1.3恐惧感部分不孕的夫妇怕见医生,怕检查,见到医生就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
这种心态往往造成内分泌紊乱、失调,直接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
1.4孤独感在人们对女性的母亲形象期望普遍较高的社会中,不孕患者自我及社会评价可能会损害其自尊心。
不孕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不孕症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首先介绍了不孕症的心理影响,随后阐述了心理护理干预的定义及其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
接着详细解释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结论部分强调了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心理护理对不孕症患者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见。
【关键词】不孕症, 心理护理, 干预效果评价, 心理影响, 方法, 重要性, 价值, 研究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不孕症是指夫妇同房1年以上未遂怀孕。
不孕症的发病率很高,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除了生理原因外,不孕症也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不孕治疗的效果。
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目前,对于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已经被广泛提倡和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支持、心理教育、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压力,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成功率。
关于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本文旨在探讨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治疗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不孕症是导致许多夫妇面临心理困扰的常见问题。
不孕症的心理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夫妇关系和家庭幸福造成深远影响。
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压力和抑郁情绪,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评价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患者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心理健康和治疗结果的影响。
通过系统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心理护理干预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和建议。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研究摘要:不孕不育指的是夫妻结婚后同居一年,性生活正常,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不能怀孕。
在今几年中,不孕不育的病症逐年上升,它虽然不是一种大的疾病,据有关报道研究分析,不孕不育会成为临床中仅次于肿瘤等一些疾病的第3大疾病之一,它为患者极大痛苦的同时也成为夫妻双方感情破裂与家庭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使患者遭受巨大生活压力与社会压力。
国外有关文献研究表明,不孕不育患者会因为不孕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找寻病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指导,两者结合,降低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不孕不育;发病率;效果一、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1、情绪方面不孕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焦虑、忧郁等情绪,在有关研究中显示,大部分不孕症患者在诊断病症后均容易出现紧张、愤怒、冲动等情绪,正常育龄妇女的焦虑、忧郁情况明显低于不孕症妇女,也有专家研究表明,不孕症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会导致家庭对其失望,丈夫不亲近等状况的发生。
2、性生活和生活的满意度方面当不孕不育患者把生育当做生活的重点时,夫妻间自然对双方的态度持一种失望、疑虑等心理,随之对婚姻的满意率下降,而且极易出现家庭不和睦、夫妻争吵等情况。
有报道研究发现,在治疗的前期,夫妻双方是配合度比较高的,但由于后期长时间未见成效,不孕不育患者的关系就会处于极其紧张的状态。
二、不孕症患者产生特殊心理的原因在经济快速上升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对于临床中的各类疾病,临床医学在进一步研究的同时也会因为一些外加因素导致临床诊断率下降。
例如对近几年的不孕不育患者来说,不孕患者自身疾病缠身的同时,还要面对家庭不和睦,以及丈夫的不支持等多方面状况。
1、缺乏家庭成员的支持不孕患者如果出现焦虑、忧郁等情况没有诉说对象,长时间压抑、得不到精神上的释放就会出现痛苦、失望等情绪,这种情绪不益于受孕对象。
有关研究报道,有97%的不孕患者心理焦虑是来自家庭压力,患者就会因此,家庭应当给予不孕患者精神上的支持,患者丈夫应当在妻子出现忧郁情况时进行安慰、轻松聊天,避免患者产生极端情绪。
2232017.08护理经验不孕症患者心理及护理特点张婉婷 车亚亚 俞喜凤 杜 娟 刘 超银川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摘 要】近些年不孕症的发生率持续升高,临床上对其的治疗很大程度上采用药物和手术的方式,而忽视了心理因素对成功妊娠的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文将依据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的心理:轻松自如、压力紧张、失望伤心和感情破裂,分析不孕症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及常用的护理措施,发现家庭、疾病及患者的思想状态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对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维护患者的自尊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及进行减压治疗等心理护理,从而提高不孕症患者整体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成功妊娠的概率。
【关键词】不孕症;心理;护理不孕症是指婚后有正常的性生活,并且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仍未能怀孕。
不孕症虽然不是致命性疾病,但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既对患者本人和夫妻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导致夫妻间感情破裂,最终使得家庭破裂。
在生育年龄妇女中,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8~17)%,并且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当前对不孕症的病因和治疗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辅助生殖实验室条件的改善、药物的应用研究以及治疗方式多样化的研究,但是对于心理因素的影响作用却很少关注。
在不孕症的治疗过程中,医患更多的是关注实验室条件、技术操作以及药物对妊娠成功的影响,常常忽视心理因素对成功妊娠的重要作用。
实际上,心理因素对不孕症的成功治疗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有些患者在多次辅助生殖治疗都失败后,怀有放弃的心态,精神放松后反而自然怀孕。
心理护理是辅助生殖医学进行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对患者开展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树立科学的观念,更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本文将就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进行心理护理的措施进行详细的探究。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0-04-29T09:37:07.967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杂志作者:郭淑清孟庆艳
[导读]
郭淑清孟庆艳
四平市妇婴医院(吉林 1360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08)3-0086-02
不孕症是指夫妻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受孕者。
近年来,我国青年人结婚及生育年龄普遍后延,加之环境污染、社会因素、性传播疾病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使不孕症患者明显增加,不孕夫妇占育龄夫妇的10%~15%医学研究表明不孕原因女方占35%,男方占35%,夫妻双方都有占20%,其余10%为原因不明者。
不孕症是一种心身疾病,病因除病理因素外,明显地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障碍是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在《不孕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1995)中将不孕症的诊断年限确定为1年,并已逐渐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同。
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妻感情破裂。
所以我们本着既治病:又治人的整体护
理观念.我们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解除和减轻了患者的精神痛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们的生活质量。
首先由于患者缺乏不孕、不育的相关知识以及性生活的基础知识,有些患者不懂又不好意思问,有些患者只是知道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闹出了很多笑话,反而加重了心理负担。
如患者张某,婚后半年未孕,即来到医院检查,结果检查发现该患者处女膜未破,尚是未婚状态,找来其丈夫仔细询问,方知他们同房的部位不对,经过耐心的解释指导,让他们回去三个月后传来喜讯,张某怀孕了。
所以护士在患者入院、就诊初期,即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讲解,指导患者做好各项检查、试验应做的准备,教会患者基础体温的测定和预测排卵的方法,性交次数适当,避免过稀过频,以保证精子质量,掌握同房的最佳时机,增加受孕几率。
再则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常需暴露身体的隐蔽部位,使自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且各项治疗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我们在操作中均用屏风遮挡,减少暴露部位,操作时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多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痛苦的同时了解患者的情况,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鼓励其爱人也到医院检查,查出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使其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患者因为婚后长时间不生育,致使家庭成员对其有偏见,患者本人盼子心切,不了解病情或经济原因等诸多因素,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我们会根据其心理承受能力,让患者不同程度的了解病情,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沟通。
患者耿某,婚后三年未孕,其婆婆对其冷嘲热讽,丈夫也对她日渐冷淡,耿某住院后,经常以泪洗面,护土们了解情况以后,就每天找她丈夫谈心,与她婆婆沟通,给他们讲解疾病的原因、过程、治愈的希望,介绍成功病例。
经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教,婆婆的态度转变了,丈夫对她又象新婚时一样了,耿某的脸上也有了笑容,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耿某出院后,仅两个月就怀孕了,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婆婆和丈夫都乐坏了。
对于治愈出院的患者,我们也会定时随访,告诉他们不要过于紧张,要学会放松。
例如:患者刘某,在治愈出院半年后还未孕,夫妻二人非常紧张,到后期两人已经不能有正常的性生活了。
护士知道后,给予细心劝导,让他们夫妻去外地旅游散心,暂时忘了孩子的事,放松的玩一玩,换一下心情,结果在回来一个月后,检查知道竟然在旅游途中怀孕了。
从而得知,患者心理因素对受孕有很大影响。
通过我们给患者介绍疾病及治疗知识,经常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使患者产生安全舒适感,并向她们介绍成功病历,鼓励其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等一系列措施,使我们的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心理护理在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