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第5课开辟新航路一、东方的诱惑1.原因(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益强烈,《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使西欧人向往东方。
(3)直接原因: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2.条件(1)政治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3)技术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二、新航路的开辟时间航海家方向开辟的新航线支持国家1487年迪亚士向东第一次到达好望角葡萄牙1492年哥伦布向西发现美洲西班牙1497~1498年达·伽马向东绕非洲到达印度葡萄牙1519~1522年麦哲伦向西其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西班牙三、走向会合的世界1.对欧洲的影响(1)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
(2)商业革命的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价格革命的出现: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的影响(1)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轻巧识记] 新航路的开辟[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资产阶级的“黄金热”不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其目的是积累原始资本,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进取思想。
(2)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内在的经济发展即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高额的利润;次要原因是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等。
学校临清市第二中学学科历史编写人高泽峰审稿人闫明刚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
本科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教材前后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后果;了解四次重要远航经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作答—分析的引导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不断思考、独立学习的思维能力;通过探究学习,扩宽学生学习知识面,指引学生深入学习。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通过对开辟新航路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和对其评价问题四.学情分析对于本节课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背景,掌握起来相对容易。
建议教师把重点放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中。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下设置疑问导学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练习。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师: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的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同学们知道这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吗?生:略师(说教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水平(1)了解扩张时代的时间和含义(2)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客观条件(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引导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
(2)引导学生分析殖民扩张的不同结果,培养学生使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从而对学生实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2)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美的血腥掠夺,一方面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打断了其发展,造成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落后,另一方面促动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
三、教学方法:新航路的开辟,为促动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地理方面的便利,是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条件,所以本课应该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和影响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可层层设疑,实行问题探究。
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贯彻面向全体的原则。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另外,新航路的开辟属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应引导学生放眼世界,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变化。
四、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歌曲导入:为学生播放美国乡村音乐《I am sailing》,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曲中航海家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思乡之情,由此引出本课所要接触到的航海家。
教学过程:首先解题:新航路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西欧各国开辟的由欧洲通往亚洲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图说历史]多媒体展示: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思考:从两幅图中,你能看出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比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多了什么地方吗?由此引出美洲是因新航路的开辟而发现的。
第五课新航路的开辟预习学案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
1.原因:
①经济(根本原因):
②社会:③政治
④宗教:
2.条件: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葡萄牙(向东)支持下的远航
1487年_______率船队抵达_________;1497-1498年__ ___率船队到达_______ __。
2.西班牙(向西)支持下的远航
______年,哥伦布率船队抵达_________;______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贵族______率领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地理大发现:
(2)
2.对欧洲: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促进了
(1),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_______转移到
(2),依靠地租为生的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实力上升
2.对美洲:美洲的遭到灭顶之灾,为欧洲积累做出了贡献
3.对非洲:非洲成为猎获的场所,开创了贸易
4.对亚洲:欧洲殖民者侵占了亚洲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
商品经济的发展;、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东半球。
5.对世界:开始出现,全球逐渐形成了以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1)世界各地结束,人类开始,(2)各地文明,各地商业联系
四、探究问题
1、14世纪中国航海史上发生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与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二者之间有什么差距?并作出评价?
2、新航路开辟后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第5课《开拓新航路》一、课标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拓新航路的史实,熟悉地理大发觉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同学,他们思想活跃,爱好广泛,擅长思量,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
但因为他们对学问的把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同学自主探索的办法,既符合同学的心理进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拓是影响人类历史进展进程的重事件件。
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
因为新航路的开拓和“新大陆”的发觉,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制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人类历史。
因此,让同学充分了解这一历史大事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一)学问与能力: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客观条件;达·伽马开拓直通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拓通往美洲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拓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二)过程与办法: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立足当今社会,密切联系现实,充分调动同学参加,举行研究式教学。
采纳情境设置、饰演角XXX、设题引思、探索互研、体验感触的模式。
引导同学分组研究、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动。
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辟同学的思维,也有助于同学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新航路开拓的缘由和条件的分析,使同学熟悉新航路的开拓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
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拓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将爱国主义教导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同学的民族骄傲感,激发同学奋勉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新航路开拓过程的分析,使同学熟悉到勇于探究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头走向整体世界。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和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2、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从而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分析、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3、通过与郑和航行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4、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比较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
【重点难点】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难点: 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纪念地理大发现,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塔古斯河口矗立了一个纪念碑。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都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终于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各大陆和各大洋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准备了条件。
地理大发现也是充满血腥事件的近代殖民地掠夺和殖民地瓜分的开始。
【讲授新课】一、东方的诱惑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
”该国王褒奖这18位勇士的主要原因是他们(B)A.最早绕过非洲最南端,开辟了通往东方的航路B.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C.第一次到达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3、新航路开辟过后,人类开始发现“世界”。
这个“世界”较恰当的含义是(B)A.地域辽阔的世界B.连成一体的世界C.丰富多彩的世D.生机勃勃的世界(3)检测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3、加分标准:全部回答正确的小组分别加1分。
4、时间:3-4分钟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历史地理大发现展开了世界文明史转折的序幕,1500年之前,是先进的东方,落后的西方;1500年之后,是先进的西方,落后的东方。
——《大国崛起》自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最终走上了闭关锁国的不归路,其后的几百年间,曾经如神话般的中华帝国衰落了,而自哥伦布始,西方资本主义开始了殖民扩张。
——《西方文明进程》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重读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悟?(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反思)→世界那么大,应当去看看!(点题,首尾呼应)1、完成方式:有感情地朗诵这两段材料,通过教师引导的方式点明主题,感悟此段历史。
2、设计目的:(1)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2)首尾呼应,点题。
3、时间:1-2分钟第五环:课后巩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大影响?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1、完成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本课的知识体系梳理。
2、设计目的:(1)体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3)培养学生打造知识体系框架的能力,使知识更具系统化、条理性。
3、加分标准:对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加1分。
4、时间:5分钟。
第五课开辟新航路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先把教材翻到第二单元的导读部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单元要学习什么?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也就是我们第二单元要学习的这四课,第一课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世界各地性对独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第二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是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三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四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开辟新航路。
2、介绍新航路什么是新航路呢?就是指在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又称为“地理大发现”。
二、过程本节课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
1、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开辟新航路?也就是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2、第二个问题新航路是怎么开辟出来的?3、第三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一)首先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背景主要包括原因和条件,原因呢就是他们为什么要去开辟新航路,偏于主观的。
条件就是他们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属于客观方面。
就比如说现在让所有人类都移民外太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现在还没那个条件。
1、首先我们来探寻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同学们把教材翻到22页,看一下教材第一部分,给你们时间仔细阅读,然后总结是原因让他们去开辟新航路呢。
(提问同学来回答)。
对,大家总结的都很好。
结合刚刚这几位同学的回答基本上就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了。
好,我们再结合材料具体来看一下。
(1)看一下这幅图,这是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咱们教材上也有这幅图片吧。
我们看他们的眼神的都在盯着钱币看,眼神非常的痴迷是吧,女主人手下是什么?书。
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志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
这幅画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那么引发该现象的根源何在?他们为什么如此的渴望金银呢?接下来看一下这两则材料,同学们来浏览一下,从恩格斯和阿诺斯的材料中寻找关键词,人们为什么如此渴求黄金呢?大家一起来说一下有没有从这两则材料中找出一个共同点,人们为什么如此的渴求黄金?原因是什么?找到了没有,看材料一恩格斯他讲是什么使得人们对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呢?对,是十五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那么斯塔夫里·阿诺斯谈到了资本主义萌芽,我们知道在十四、十五世纪最早在欧洲在意大利这个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那么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得商品的交换日益增多,商品交换活动增多了那就需要货币,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和权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是什么?(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出现)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出现使得人们对金银的渴求越来越强烈,那么到哪里去寻找贵金属金银呢?我们书上有提到一本书《马可·波罗行纪》,我们来看一下书中提到的一段材料?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时候,他是跟着他的父亲和叔叔来到中国,看材料它把中国描绘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遍地是黄金)史学界对马可·波罗到底来没来过中国是存在争议的,但是十五世纪欧洲人对《马可·波罗行纪》深信不疑,他们想要寻找黄金盯着一个目的地那就是东方。
所以社会根源就是《马可·波罗行纪》激发西欧人到“东方”的寻金热。
(3)那么去东方可以走原有的商路呀,为什么不走呢,原有的商路受到了阻碍,我们来看一幅地图,新航路开辟之前,原有的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从我们中国出发,红色的线我们应该不陌生吧,是陆上丝绸之路,从北京出发,途径河西走廊,经过中亚,经过黑海,最终到达意大利的罗马,这是路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经由东南亚,进入印度洋,然后又两条线路,一条是经过波斯湾,已调试是经过红海然后进入到欧洲,在东方和西方这原有的商路中,是哪两个地方的商人起到中转的作用?在十五世纪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他们占领了地中海动东部的广大地区,阻碍了东西方原有的商路。
商品本来就少还贵,还收到了阻碍,他们要想赚钱,就得开辟新的航路。
所以直接原因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他们占领了地中海动东部的广大地区,阻碍了东西方原有的商路。
(4)除了上面的三个原因还有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开辟新航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传播天主教。
(5)我们说开辟新航路除了这些主观原因之外,还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这就是我们研究的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也就是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使远航成功?。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23页“历史纵横”以及第一部分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相关内容分析,开辟新航路在当时具备了那些客观条件?提问同学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开辟新航路的条件。
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这两个国家濒临海洋,希望获得海外财富,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所以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还有就是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比如,罗盘子在航海方面的运用,造船技术先进,采用多桅多帆的海船,速度快,可以逆风航行,还有就是当时的人们地理知识的进步,相信“地圆说”。
这一切都是为航海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小结:开辟新航路的背景包括原因和条件,原因有······,条件是·······。
过渡:我们说原因也就是动力有了,条件也具备了,现在就可以扬帆远航了。
二、我们来探讨一下开辟新航路的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人开辟了几条航路?同学们看教材新航路的开辟这一部分,我们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完成学习。
首先我们通过示意图来感受一下各位航海家的开辟新航路经过。
提问同学,在1487年,葡萄牙的航海家迪亚士沿非洲西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坑是西班牙国国王希望能给西班牙带来好运,所以后又改名为好望角,我们说迪亚士没有真正到达东方吧,但是他为后来的人穿过好望角到达东方奠定了基础;1497年葡萄牙的航海家达·伽马经过好望角来到印度;1492年8月,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一路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来到美洲大陆,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我们要知道他的目的地其实是亚洲,他以为自己是到达了东方的印度,但是他并没有到达;后来意大利的航海家亚美利哥她也来到了美洲,他提出这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新的大陆,所以后来这块大陆以他的名字命名为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
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三是我们要知道麦哲伦本人是死在了菲律宾,是由他的船员完成整个环球航行的,证实了地圆说。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表格,根据刚刚的是示意图以及教材知识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提问同学。
这就是开辟新航路的整个过程,我们知道这四位航海家被后人记住,但是我们要知道当时行航路的开辟的过程是非常的艰辛,迪亚士他的出航船队是100多人,最后生还的只有几十人,麦哲伦船队出发有200多人,生还只有18人,整个过程是非常的艰辛。
三、第三块我们来看一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将会产生什么的影响呢?同学们看一下教材25页最后一部分走向会合的世界,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考虑,我们知道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开辟新航路的国家,这两个国家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然后看一下对世界的影响,第三个对欧洲的影响,最后看一下对亚、非、拉的影响。
现在你们根据教材来总结一下,你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好。
首先我们看一下对西、葡的影响,提问同学,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金银,所以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就是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财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有没有转化为资本呢,没有,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会知道,西、葡两国的王室把这些财富用来挥霍,所以未转化为资本。
这是第一点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对世界的影响。
提问同学。
总结的非常到位。
对世界的一个影响就是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我们说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方和西方之间有往来,但是这种往来毕竟比较少,而而且商业贸易往来都是比较间接的,主要通过意大利任何阿拉伯人的中转比较间接地、比较少的进行贸易,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一些他们原来不知道的地方像是美洲,后来到了17世纪的时候荷兰人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州叫什么?大洋洲,他们开辟了一些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发现了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所以推动了地理大发现,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越来越多,使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以一个整体。
这是第一个,我们再根据教材,结合这幅图看看对世界还有什么影响?这幅图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物种的传播,大家看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茶叶、丝绸、瓷器,非洲主要是黄金、象牙,还有南美洲的一些粮食作物比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那欧洲主要就是马、牛、橄榄、葡萄等。
就是这些地方的物种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些商品主要是通过哪一个州的人传播出去的呢,对视欧洲人。
所以新航路开辟之后一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就开始出现了。
接下来看对欧洲有什么影响?看教材最后一段,提问同学。
总结的很好。
我们一起来看这段材料。
在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是怎么经营的?公司的资金来源是怎么来的?通过发行股票,社会上任何人只要有钱就可以购买公司的股票,以前欧洲人做生意可是一个人开公司或是合伙开公司,那么现在呢股份公司向全社会发行股票,是资金来源扩大了。
股份公司处置后就会出现证券交易所,因为证券交易所是买卖股票的,所以新航路开辟之后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接下来看这段材料,看对欧洲还有什么影响?黄金价格上涨对谁不利呢?对封建主是不利的,对资产阶级是有利的,这样呢就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我们知道不仅对欧洲世界有影响,对亚非拉一些被开发的地方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大量的财富和原料被掠夺,土著居民被屠杀,成为欧洲一些国家的殖民地。
这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提到。
以上这些就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本课学完了我们来做个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