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晶体结构的缺陷(第4讲)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39
主讲人:王准网学天地概述网学天地()版权所有网学天地( )版权所有存在于晶体结构中的缺陷,按几何特征可分为:•零维—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复杂离子。
•一维—线缺陷:各类位错。
•二维—面缺陷:各类晶界,表面及层错等。
实际晶体中常存在各种偏离理想结构的区域,即晶体缺陷。
晶体缺陷对晶体的性质起着重要作用。
一、分类网学天地( )版权所有1. 点缺陷。
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2. 线缺陷。
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位错Dislocation 。
3. 面缺陷。
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网学天地( )版权所有1. 根据缺陷相对于晶体尺寸或其影响范围的大小,缺陷可以分为几类?简述这几类缺陷的特征。
(03年)2. 叙述常见的晶体缺陷。
(09年)答:点缺陷。
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线缺陷。
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其具体形式就是晶体中的位错。
面缺陷。
在三维空间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晶粒数量级),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各类晶界,表面及层错等。
真题网学天地( )版权所有点缺陷:在三维空间各方向上尺寸都很小,在原子尺寸大小的晶体缺陷。
1. 点缺陷的类型(1)空位。
在晶格结点位置应有原子的地方空缺,这种缺陷称为“空位”。
(2)间隙原子。
在晶格非结点位置,往往是晶格的间隙,出现了多余的原子。
它们可能是同类原子,也可能是异类原子。
(3)异类原子。
在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晶格中,不同种类的原子替换原有的原子占有其应有的位置。
二、点缺陷网学天地()版权所有网学天地()版权所有网学天地( )版权所有平衡空位浓度:体系的自由能最低时,晶体处于平衡稳定状态,晶体中存在的空位浓度。
56第二章 晶体结构缺陷我们在讨论晶体结构时,是将晶体看成无限大,并且构成晶体的每个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都是在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这样的理想结构中,每个结点上都有相应的粒子,没有空着的结点,也没有多余的粒子,非常规则地呈周期性排列。
实际晶体是这样的吗?测试表明,与理想晶体相比,实际晶体中会有正常位置空着或空隙位置填进一个额外质点,或杂质进入晶体结构中等等不正常情况,热力学计算表明,这些结构中对理想晶体偏离的晶体才是稳定的,而理想晶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结构上对理想晶体的偏移被称为晶体缺陷。
实际晶体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自然会对晶体的性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晶体缺陷不仅会影响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还会影响发生在晶体中的过程,如扩散、烧结、化学反应性等。
因而掌握晶体缺陷的知识是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
晶体的结构缺陷主要类型如表2—1所示。
这些缺陷类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点缺陷,也是本章的重点。
表2—1 晶体结构缺陷的主要类型2.1 点缺陷研究晶体的缺陷,就是要讨论缺陷的产生、缺陷类型、浓度大小及对各种性质的影响。
60年代,F .A .Kroger 和H .J .Vink 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缺陷研究理论——缺陷化学理论,主要用于研究晶体内的点缺陷。
点缺陷是一种热力学可逆缺陷,即它在晶体中的浓度是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等)的函数,因此可以用化学热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晶体中点缺陷的平衡问题,这就是缺陷化学的理论基础。
点缺陷理论的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度,当缺陷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大约在0.1原子%左右)时,由于缺陷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广泛缺陷(缺陷簇等)的生成,甚至会形成超结构和分离的中间相。
但大多数情况下,对许多无机晶体,即使在高温下点缺陷的浓度也不会超过上述极限。
缺陷化学的基本假设:将晶体看作稀溶液,将缺陷看成溶质,用热力学的方法研究各种缺陷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
也就是将缺陷看作是一种化学物质,它们可以参与化学反应——准化学反应,一定条件下,这种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缺陷种类名称点缺陷瞬变缺陷声子电子缺陷电子、空穴原子缺陷空位填隙原子取代原子缔合中心广泛缺陷缺陷簇切变结构块结构线缺陷位错面缺陷晶体表面晶粒晶界体缺陷孔洞和包裹物第二章晶体结构缺陷我们在讨论晶体结构时,是将晶体看成无限大,并且构成晶体的每个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都是在自己应有的位置上,这样的理想结构中,每个结点上都有相应的粒子,没有空着的结点,也没有多余的粒子,非常规则地呈周期性排列。
实际晶体是这样的吗?测试表明,与理想晶体相比,实际晶体中会有正常位置空着或空隙位置填进一个额外质点,或杂质进入晶体结构中等等不正常情况,热力学计算表明,这些结构中对理想晶体偏离的晶体才是稳定的,而理想晶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结构上对理想晶体的偏移被称为晶体缺陷。
实际晶体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的存在自然会对晶体的性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晶体缺陷不仅会影响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而且还会影响发生在晶体中的过程,如扩散、烧结、化学反应性等。
因而掌握晶体缺陷的知识是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
晶体的结构缺陷主要类型如表2—1所示。
这些缺陷类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是点缺陷,也是本章的重点。
表2—1 晶体结构缺陷的主要类型2.1点缺陷研究晶体的缺陷,就是要讨论缺陷的产生、缺陷类型、浓度大小及对各种性质的影响。
60年代,F.A.Kroger和H.J.Vink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缺陷研究理论——缺陷化学理论,主要用于研究晶体内的点缺陷。
点缺陷是一种热力学可逆缺陷,即它在晶体中的浓度是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等)的函数,因此可以用化学热力学的方法来研究晶体中点缺陷的平衡问题,这就是缺陷化学的理论基础。
点缺陷理论的适用范围有一定限度,当缺陷浓度超过某一临界值(大约在0.1原子%左右)时,由于缺陷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广泛缺陷(缺陷簇等)的生成,甚至会形成超结构和分离的中间相。
但大多数情况下,对许多无机晶体,即使在高温下点缺陷的浓度也不会超过上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