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脾亢术后患者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50
八月份护理查房时间:2010—08—30地点:学习室参加人员:谢萍张灿薛伟佳陈娟经燕刘慰刘婷张在萍王静陈沛周云霞周士敏陈莉周慧勤主讲人:张灿内容:丙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谢萍护士长:今天我们对16床张荣明这病人进行一次护理查房。
下面请张灿为大家介绍一下病史张灿:我为大家介绍一下16床张荣明的病史现病史:患者张荣明男55岁泗洪人。
因右上腹疼痛不适3天于2010-08-1408:00 收住入院。
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一般,食钠一般、睡眠好,无明显腹痛,无恶心,无呕吐,小便无异常,大便每天1-2次,成形,无里急后重感,无黏液脓性分泌物,肛门每天排气,体重未明显减轻。
在当地医院B超示:胆总管结石。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于2010—08—21 13:40在全麻下行脾切除+肝总管切开去石+胆道镜探查+肝总管狭窄整形+t管引流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260ml于19:15术毕回室,全麻清醒,术区敷料少量渗血,生命体征平稳,氧气吸入3L/分,心电监护,BP130/87mmhg,P70次/分,R20次/分。
.医嘱给予补液,抗炎,止血,保肝等治疗。
腹腔引流管二根,左侧一根于2010-09-02拔除,t管一根,留置尿管一根于2009-12-11拔除。
腹腔引流管于08-22、08-24引出血性液体有1000ml医嘱行急查血常规,血常规示Hb52g/L,hct0.16,考虑腹腔有活动性出血。
患者术后体温波动于36.3-39.0℃。
患者现术后13天神志清,精神萎,无腹胀,大便呈糊状,今晨体温37.5℃,腹腔引流管一根每日引出血性液体200ml左右,引流管周围每日约有50ml血性液体渗出,T管一根每日引出金黄色胆汁400ml,既往史:,否认高血压,。
否认肝炎,结核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有糖尿病史二年,自服二甲双胍片,血糖控制一般。
过敏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史饮食:一日三餐,以米面为主休息与睡眠:平时每天睡眠时间大于7小时。
脾功能亢进护理查房科室:六病区主持人:何学兰 2016年 08月26日主讲人:李平平参加人员签名:脾脏: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
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
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指各种各种原因造成的伴随脾脏肿大及血细胞过度消耗的临床综合征,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血倾向。
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诊断:1脾大,肋下未触及脾者,脾区B型超声显像检查供临床参考2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可以单一或同时减少,增生性骨髓象3脾切后可使血细胞数接近或恢复正常4询问有无肝炎、血吸虫病慢性寄生虫感染等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对继发性脾亢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有时候使脾缩小,脾功能亢进减轻,甚至消失。
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病允许,可以考虑切脾,手术切除脾指针:①脾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②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③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若血小板正常或轻度减少,切脾后可发生血小板增多症,甚至有血栓形成,不宜切脾④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仅限于少数病人何学兰:最近我科收治了一位因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脾功能亢进患者。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坏。
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脾功能亢进是一种综合征,引起的原因很多,今天我们这个病例主要是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
临床表现为脾大,血细胞减少可出现贫血,感染和出现出血倾向。
脾切除后血象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缓解。
下面我们请责任护士简单介绍下病情李平平:39床患者刘存喜、男、50岁(住院号1614657)因“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于2016年08月10日08:30收治入病区,步入病区,主诉左胁胀痛伴乏力纳减三年加重三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