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测控电路基础-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102
天大期末试题一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右图所示电路为自举组合电路,其输入电流i为A.0B.u i/10kΩC.u i/20kΩD.u i/30kΩ ( C )2.右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为A. )1/(δδ+=iouuB. )1/(δδ+-=iouuC. )1/(δδ-=iouuD. )1/(δδ--=iouu( D )3.右图所示电路中的R为电感传感器,当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时,该电路输出为A. 调幅信号B. 调相信号C. 调频信号D. 调宽信号( B )A.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B.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C.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D. 二阶有源带阻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D )5.右图所示电路的输入信号u i是代表测量振动幅值的交变信号,该电路可实现A. 负峰值运算B. 正峰值运算C. 峰峰值运算D. 绝对值运算(A )u iT6.一个10bit逐次逼近A/D转换器,其满量程电压为10V, 若模拟输入电压V1u,i其数字输出量的数值为A. 0001100101B. 0001100110C. 0001000110D. 0001010101 ( B )7.在相位跟踪细分电路中,相位基准A. 既是反馈环节,又是细分机构,分频数等于细分数B. 是反馈环节,但不是细分机构C. 是细分机构,且分频数等于细分数,但不是反馈环节D. 既是反馈环节,又是细分机构,细分数是分频数的2倍( A )8.右图是晶体管三相桥式逆变器,对其特点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rrayA. 每一相上桥臂晶体管与下桥臂晶体管各导通1200B. 上、下桥臂晶体管导通状态互相间隔600C. 各相之间相位差为1200D. 换流只能在上下桥臂间进行( D )9.在PWM功率转换电路中,有制动工作状态和不可逆的意思是A. 电路不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和反相电压B. 电路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但不能提供反相电压C. 电路不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但能提供反向电压D. 电路既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又能提供反相电压( B )10.晶闸管的关断条件是A. 阳极接低电平,阴极接高电平B. 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电流小于其维持电流C. 阳极接低电平,阴极也接低电平D. 与阳极和阴极电压无关,仅需门极电压接低电平( B )txOtOu cu sOt二、简答题(30分)1.什么是隔离放大电路?画图并简述光电耦合隔离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一章绪论1-1 为什么说在现代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离不开测量与控制技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
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
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
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特别是当今时代的自动化已不是本世纪初主要靠凸轮、机械机构实现的刚性自动化,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自适应控制与智能化。
越是柔性的系统就越需要检测。
没有检测,机器和生产系统就不可能按正确的规程自动运行。
自适应控制就是要使机器和系统能自动地去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按最佳的方案运行,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检测,检测是控制的基础。
智能化是能在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决策的自动化,决策的基础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掌握,它同样离不开检测。
1-3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
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
第一章测控电路设计实用技术基础测量与控制是认识客观世界和顺应客观规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现代生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益,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而要实现这种控制,就必须对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和状态进行实时有效的测量。
因此,测量是控制的基础,控制离不开测量。
实际上,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测量与控制已经渗透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研究和现代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由于目前电参量在信息转换、处理、传输、存储等方面具有较成熟的技术和手段,多数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以电参量的形式进行,故测量和控制电路在测控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测控电路的作用与基本组成现代测控系统常见的基本构成如图1-1所示。
测控系统的最前级为传感器,其作用是将各类被测量转换成与之具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电量(通常为电压);但是,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量电路即信号调理及数字化等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形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及处理的信号;计算机系统的作用是对数字化了的被测信号进行计算、定标、误差校正或自校准等处理,一方面,经处理的测量结果由显示输出系统显示,由记录系统打印、绘图或由报警系统给出报警信息;另一方面,经算法运算过的控制信号经控制电路驱动执行机构,对测控对象进行控制。
通常我们将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统称为测控电路,它已融入测控系统的各个环节,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测控电路,测控系统是无法实现的。
测量电路担负着信号二次变换的重任,其实质是电位或波形变换,其主要功能是放大有用信号,抑制传感器输出信号中的噪声,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数字化;控制电路担负着实现控制功能的输出驱动信号的重任。
由于被测和被控物理量及其相应传感器和驱动器的多样性,与此相应的测量与控制电路必然具有多样性,因此测控电路在设计上灵活性很强。
从测量准确度的角度来说,测量电路位于系统获取信息的最前级,对测量的准确度起决定作用,控制电路处于系统对控制装置的前级,直接影响控制的准确性及精度,二者均为现代测控系统的关键点,也是设计测控系统的难点,在现代测控技术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