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研究生课程总目录(公共课和专业课)
- 格式:xls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课程编号:850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深刻理解暖通空调制冷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第一部分空气调节(90分)(一)考试范围::1、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i-d图;2、人体热舒适基本原理3、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4、空气的热湿处理;5、空气调节系统;6、室内气流组织7、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8、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二)考试要求:1、熟悉湿空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湿空气含湿量、水蒸汽分压力、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焓、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各个状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应用I-d图表示湿空气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
2、了解人体热舒适的评价指标,建筑室内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与人体热舒适相关的人体散热机理。
3、了解确定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及综合温度的概念,了解得热量及冷负荷的概念和区别,了解设备、人员、灯光等室内热源散热、散湿及其形成的冷、湿负荷,熟练掌握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方法。
4、了解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了解用喷水室和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的方法及两者的不同之处,了解空气的其他加热、加湿及减湿方法。
5、掌握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空气平衡的原理,熟练掌握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一次、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熟悉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了解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6、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方法,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相关的理论及实验方法,风口性能分析原理及模拟方法。
7、能够论述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系统的调节方法,了解风机盘管系统、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其它空调形式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课表(2011级)
使用时间:2011-2012第2学期(2012年2月~ 2012年6月)排课时间:2011年12月
使用说明:
1.课表中标志◆的为本院专业课,其他为校选课。
2.全校性活动按校历进行,课表内周次与校历一致上。
3. 由于本学期课程多,教室安排紧张,请任课教师不要轻易调课,避免课程冲突。
4.凡未参加“教学实践”的同学由导师安排,本学期末必须完成并填写相关表格。
5. “课程设计一和二”由导师安排本学期末完成,格式要求见本班级的qq邮箱或群共享中的“硕士教务表格”。
6. 《中国古建筑测绘与研究》课程安排在第18周,每天半天,具体时间由吴葱老师安排,另行通知。
7.《区域规划实践及解析》、《住房经济与政策》课由于选课人数较少,已停开,选此课的同学改选其他课。
8.请任课老师在结课时,向研究生提出明确要求:提交结课论文的截止时间,并交到指定作业箱内。
9.上课周次:外语类课程(1-15周)、其它公共课课程(1-8周)。
10.课程名称前的数字为该课程的班级在选课系统中的教学班号。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专业课表(2012级电气工程)
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课程由杜伯学老师安排,
2、“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不安排,请换选其它课程
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由董峰老师安排,“面向工业控制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由刘迎澍老师安排 ;“优化技术”课程由石季英老师安排;
“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课程由王萍老师安排;“软开关技术”课程由石季英老师安排;“图论及其应用”课程由张强老师安排;
4、“电机与电器”专业课程由王晓远老师安排;
5、“电机调速技术”实验课程由修杰老师安排;“高电压与绝缘实验”实验课程由杜伯学老师安排;“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实验课程由贾贵玺老师
安排;“电力系统EMS及保护RTDS实验”实验课程由李斌老师安排;“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基础实验”实验课程由杨挺老师安排;“控制系统设计、检测系统设计、模式识别系统设计实验”实验课程由吴爱国、张涛、王萍大老师安排;“工程应用实践及实验技能”实验课程(控制工程专业)由本人指导老师安排;(电气工程专业) 由张炳达老师安排
6、以上课程请学生开学一周内与任课教师联系,
7、选其它学院课程的学生,请到开课学院查询。
研究生教育办公室 陈垚天 津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2014级 硕士(博士) 第一学期 (2014年09月 至 2015年1月)一二 三 四 五 六 日1 公共课公共课公共课公共课公共课2 3 45 ①《线性振动》(S201G010)丁千(3-11周)26A-504②《非线性振动》(S201G015)竺致文(12-19周)26A-504③《先进制造技术》(S201R009)张冠伟(3-11周)23-308④《热力学循环分析与前沿发展》(S201G016)李敏霞(12-19周)26A-413⑤《内燃机电控原理与应用》(S201G009)谢辉(12-19周)23-308公共课①《常微分方程组与运动稳定性》(S201G011)丁千(3-11周)26A-505②《固体力学基础》(S201G012)蔡宗熙(12-19周)26A-303③《桥梁与隧道力学》(S201G022)李林安(3-11周)26A-506④《工程中的测试理论与方法》(S201R007)姜楠(12-19周)23-508⑤《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S201E012)王国锋(3-9周)26A-413⑥《机械噪声的测试分析与控制技术》(S201E009)王太勇(10-15周)26A-413 ⑦《内燃机废气净化技术》(S201E029)何邦全(3-9周)23-508⑧《现代热力发动机设计》(S201E088)张俊红(10-15周)地点自行安排⑨《高等内燃机概论》(S201E032)汪洋(4周)(16-19周)26A-413⑩《流体的热力学性质》(S201E051)王怀信(3-11周)26A-415 ⑪《多相流与传热》(S201E046)戴传山(12-19周)26A-415公共课①《桥梁结构试验检测原理与技术》(S201G011)刘习军、李林安(12-19周)26A-506②《流体力学基础》(S201EP01)姜楠、汪洋、李敏霞(3-11周)26A-413③《声波、水波与重力内波》(S201E017)黄章峰(12-19周)26A-507④《反求工程》(S201E070)李佳(3-8周)26A-415⑤《现代机械工程学》(B201A022)林彬、郭伟、王太勇、王树新、张大卫(10-19周)26A-415⑥《内燃机的流体运动》(S201E064) 宋金瓯(3-10周)26A-417⑦《先进发动机性能优化与控制》(S201E083)胡春明(11-16周)26A-41767公共课身边的学术(6-19周)26A-4178晚课①《内燃机燃烧过程分析》(S201E031)王天友(12-17周)26A-417 ②《医疗服务机电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S201E085)宋智斌(12-19周)26A-403①《燃料电池技术》(S201E082) 尹燕(12-17周)26A-413②《现代机电系统原理》(S201E084)康荣杰(12-19周)26A-403①《桥梁振动力学》(S201E062)刘习军(3-11周)26A-505①《流体力学实验技能》(S201R003)姜楠,时间地点自行安排;②《汽车动力学》(S201E042)毕凤荣,时间地点自行安排;③《现代声学理论基础》(S201E043)毕凤荣,时间地点自行安排;④《热能工程实验》(S201R013),汪健生,时间地点自行安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5级硕士生公共课课表(卫津路)(更新1)
1、公共课上课周次:各门英语课3-17周,《应用泛函分析》3-13周,《数理方程》、《应用统计学》3-11周,理论课分为两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12周,《自然辩证法概论》13-17周。
其他课程下学期开设。
2、课程名称前的数字表示该课程班在选课系统中的教学班号。
3、《学术交流英语》、《高级听说》、《英语翻译》、《数理方程》、《应用泛函分析》、《应用统计学》面向学术学位硕士生,《工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面向专业学位硕士生,理论课面向各类学生。
4、《工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总学时40学时,一学期结课,部分节次单双周上课,详见课表。
(单)表示单周上课,(双)表示双周上课。
5、《学术交流英语》、《高级听说》、《英语翻译》总学时40学时,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结课。
6、卫津路校区《工程数学基础》课、信息学院硕士生的《高级听说》课在春季学期开课。
一学期结课。
7、由于“十一”国庆放假影响,商务英语W1-W7、W9、W11班是在第3周第一次上课,工程应用英语W8、W10班第一次上课为第4周周四。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工程硕士专业课程设置
一、机械工程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机械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与控制、使用及维修、计划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毕业生应能独立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与研制,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工程项目的开发与组织。
领域范围:
机构学、机械传动、机械动力学、啮合理论及应用、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企业信息化、切削理论与精密制造技术、制造企业信息化、切削理论与精密制造技术、智能诊断与动态测试、工业陶瓷及其加工技术、质量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应用、智能机器人、流体传动与控制、车辆设计与制造、汽车动力学、车辆排放与净化。
注:以上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根据需求作适当调整.。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适用专业代码:120100 120120 120121 120122 081103适用专业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工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统工程适用专业代码:020208 020209 120202 120203 120204 120405适用专业名称: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编号:832 课程名称:运筹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应能对运筹学的基本内容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的掌握比较牢固并能融会贯通,基本方法和运算熟练。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50分)1.线性规划模型、图解法、单纯形法原理、单纯形表计算、对偶理论、灵敏度分析、运输问题、线性目标规划和线性整数规划模型。
2.动态规划基本概念与基本方程、离散型与连续型问题的基本解法、主要应用类型。
3.图与网络分析最小部分(支撑)树、最短路、最大流、网络方法在计划中的应用(包括CPM、PERT、资源与费用优化等)。
4.排队论基本概念、M/M/1系统、M/M/c系统5.存储论基本概念、确定型与随机型存储模型。
6.决策论基本概念、风险型决策问题:先验分析(期望值准则、效用期望值准则、完全信息期望值、决策树)、后验分析、预后分析。
7.随机模拟基本概念、系统的模拟。
8.对策论基本概念、矩阵对策的最优纯策略、混合策略。
其中第1-3部分的比例不低于50%,第4-8部分的比例不高于50%。
此外,考生还应对运筹学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填空、简答、选择。
2.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计算题、证明题、综合应用题。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1.吴育华、杜纲编著,管理科学基础(修订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2.杜纲、吴育华编著,管理科学基础学习要点、习题案例、英汉词汇、教学课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3.《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胡运权主编,运筹学习题集(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6.Hamdy A.Taha, Operations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72,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 7.Frederick S. Hillier,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8e. McGrawHill, 2005六、专业课无辅导、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考生应能对运筹学的基本内容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基本概念清楚,基本理论的掌握比较牢固并能融会贯通,基本方法和运算熟练。
天津大学0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课参考书目课程编号:830 课程名称:材料加工基础1、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2、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张文钺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课程编号:862 课程名称: 金属材料科学基础1.侯增寿、卢光熙,金属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石德珂,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课程编号:813 科目名称:半导体物理与电介质物理1.《电介质物理导论》李翰如,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 《电介质物理学》金维芳,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编号:814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l.《现代通信原理》,沈保锁、侯春萍,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年2.《通信原理》,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2001年-----------------------------------------------------------------课程编号:815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1、吴大正主编。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2、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课程编号:831 课程名称:宏微观经济学1.陈通,宏微观经济学(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2.陈通,宏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3.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宋承先、许强,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课程编号:832 课程名称:运筹学基础1.吴育华、杜纲编著,管理科学基础(修订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2.杜纲、吴育华编著,管理科学基础学习要点、习题案例、英汉词汇、教学课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3.《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胡运权主编,运筹学习题集(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6.Hamdy A.Taha, Operations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72,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37.Frederick S. Hillier, Introduction to Operations Research, 8e. McGrawHill, 2005-----------------------------------------------------------------课程编号:833 课程名称:应用经济学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上、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天津大学研究生专业目录
1、农业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园艺、
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林学、动物科学、水产类、艺术设计
2、建筑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3、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科学、资源环境
4、管理学:工商管理、经济管理、会计学、材料管理、公共管理、物
流管理、电子商务
5、环境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6、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物联
网工程
7、数学与统计学:数学、统计学
8、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应用力学
9、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
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10、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机与电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理
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1、自动化:计算机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适用专业名称:建筑学课程编号:355 课程名称:建筑学基础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考试内容包括《建筑历史》(含中、外建筑史)和《城市规划原理》两个部分。
考试出题以主要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为主,不出偏题怪题,但需要考生在参考书范围内能够触类旁通,关联理解,按研究生考试要求体现学习中自我提高的能力。
1.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满分80分。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考生应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叙述、绘图与综合分析能力;既能从特定历史阶段角度,又能从发展演变角度认识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既能叙述与描绘具体建筑思想与作品特点,又能具备历史传统对当今建筑起到怎样影响的知识。
2. 城市规划原理:满分70分。
要求考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城市规划原理教材和外国城市建设史教材以及有关参考书目中学到的关于城市规划学科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有关技术经济等问题。
考生应在掌握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有关城市规划的相关杂志和文献的新观点的理解,具有良好的叙述与综合分析能力以及通过文字或结合绘图的表达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试卷题型及比例1.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部分(1)考试内容及要求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两大部分一般都含有简答或名词解释、绘简图、叙述和评析等内容。
在许多情况下绘图和述评可能是综合要求的,需要学生认真审题。
(2)试卷题型①中国建筑史:简答或名词解释与绘图主要内容包括著名建筑和建筑技术、重要建筑史实;典型建筑平面、立面、剖面(结构)、屋顶和建筑类型形象及著名建筑作品形象。
阅读理解与思考述评题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建筑,亦可包括近现代建筑同古代传统的关联。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适用专业代码:080101、080102、080103、080104、081406、080120、080121、080122、适用专业名称: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分析与计算力学、工程测试与强度分析、振动与控制课程编号:414 课程名称:理论力学(含一个自由度机械振动)考试总体要求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程度。
要求运用力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练进行研究对象受力分析、静力学平衡问题求解;运动分析、各运动量求解;动力学分析及动力学综合问题求解。
考试内容及比例静力学(20 ~40%):(1) 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类型。
对物体系统能熟练地进行受力分析。
(2) 熟练计算力投影和力矩、力偶。
(3)应用各类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物体系统和平面桁架平衡问题(主要是求约束反力和桁架内力问题)。
(4)考虑滑动摩擦时平面物系平衡问题。
运动学(20 ~40%):(1)理解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特征。
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求解定轴转动刚体上各点速度和加速度。
(2)掌握点合成运动中基本概念。
熟练应用点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平面问题中运动学问题。
(3)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特征。
熟练应用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速度。
能熟练应用基点法求平面机构上各点加速度。
动力学(40 ~60%):(1)熟练计算力功和质点、质点系、平面运动刚体动能。
应用质点和质点系动能定理求解有关动力学问题。
(2)能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
熟练运用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刚体绕定轴转动等动力学普遍定理综合求解动力学问题。
(3)掌握刚体平动及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简化结果。
应用达朗伯原理(动静法)求解动力学问题。
(4)应用虚位移原理求解问题。
(5)计算单自由度系统振动问题试卷类型及比例综合计算题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为笔试。
天津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2023一、外国语言文学1、英语语言文学2、日语语言文学3、德语语言文学4、法语语言文学5、俄语语言文学6、阿拉伯语语言文学7、意大利语语言文学8、西班牙语语言文学9、瑞典语语言文学10、荷兰语语言文学11、汉语国际教育1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文学1、中国古典文学2、中国近现代文学3、英美文学4、英语语言与文学5、法国文学6、俄国文学7、文艺学8、新闻学9、散文诗歌三、历史学1、中国史2、外国史3、世界史4、考古学四、哲学1、逻辑学2、伦理学3、美学4、宗教学五、经济学1、理论经济学2、应用经济学3、财政学4、金融学5、国际经济与贸易六、法学1、宪法学2、行政法学3、经济法学4、民商法学5、诉讼法学6、国际法学7、司法管理学七、教育学1、教育学2、教育技术学3、艺术教育4、体育教育5、学前教育八、管理学1、管理科学与工程2、企业管理3、行政管理4、公共管理1、数学2、物理学3、应用物理学4、化学5、应用化学6、数理逻辑7、光学工程十、工学1、材料科学与工程2、机械工程3、車輛工程4、冶金工程5、服装设计与工程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7、控制科学与工程8、飞行器制造工程9、化工设计与工程10、电子科学与技术11、信息与通信工程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测控技术与仪器十一、农学1、园艺2、植物保护3、园林4、林学5、兽医学6、草业科学7、森林保护十二、医学2、临床医学3、口腔医学4、预防医学5、中医学6、药学7、医学技术十三、社会学1、社会学2、社会工作3、心理学十四、政治学1、政治学理论2、政治经济学3、国际政治十五、数学与计算机科学1、数量经济学2、统计学3、信息与计算科学4、应用数学。
城乡规划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校内编号:一级学科:培养单位:一、学科简介与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一级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本专业1963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研究生,1981年首批经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点。
城市规划系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0人(含博士生导师)。
本专业在研究生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的大量科研成果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好评。
本专业研究生教育秉承天津大学“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原则,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中注重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社会,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有:区域发展与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管理等。
二、培养目标城乡规划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素养为目标,在研究方向上聚焦学科发展前沿,聚焦社会重大需求,为国家培养从事科学研究、高端技术管理、建设策划与咨询、国家高等教育师资等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或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采用课程学习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学习年限:本专业硕士生培养年限为2.5年,课程学习时间为1.0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少于28学分。
其中,核心课不少于15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3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其中,本科为四年制非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3学分。
其中,核心课不少于15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8学分(补修本科专业课程5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
五、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写作应符合天津大学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关规定,必须独立完成。
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当前城乡规划学科前沿和导师研究方向,并应了解国内外学科最新动态,要有创新意识,开题应在第三学期末以前完成,用于论文写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