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研究生课程总目录(公共课和专业课)
- 格式:xls
- 大小:472.00 KB
- 文档页数:4
天津大学全国统考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程大纲课程编号:850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深刻理解暖通空调制冷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第一部分空气调节(90分)(一)考试范围::1、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i-d图;2、人体热舒适基本原理3、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4、空气的热湿处理;5、空气调节系统;6、室内气流组织7、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8、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二)考试要求:1、熟悉湿空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湿空气含湿量、水蒸汽分压力、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焓、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各个状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应用I-d图表示湿空气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
2、了解人体热舒适的评价指标,建筑室内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与人体热舒适相关的人体散热机理。
3、了解确定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及综合温度的概念,了解得热量及冷负荷的概念和区别,了解设备、人员、灯光等室内热源散热、散湿及其形成的冷、湿负荷,熟练掌握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方法。
4、了解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了解用喷水室和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的方法及两者的不同之处,了解空气的其他加热、加湿及减湿方法。
5、掌握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空气平衡的原理,熟练掌握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一次、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熟悉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了解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6、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方法,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相关的理论及实验方法,风口性能分析原理及模拟方法。
7、能够论述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系统的调节方法,了解风机盘管系统、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其它空调形式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课表(2011级)
使用时间:2011-2012第2学期(2012年2月~ 2012年6月)排课时间:2011年12月
使用说明:
1.课表中标志◆的为本院专业课,其他为校选课。
2.全校性活动按校历进行,课表内周次与校历一致上。
3. 由于本学期课程多,教室安排紧张,请任课教师不要轻易调课,避免课程冲突。
4.凡未参加“教学实践”的同学由导师安排,本学期末必须完成并填写相关表格。
5. “课程设计一和二”由导师安排本学期末完成,格式要求见本班级的qq邮箱或群共享中的“硕士教务表格”。
6. 《中国古建筑测绘与研究》课程安排在第18周,每天半天,具体时间由吴葱老师安排,另行通知。
7.《区域规划实践及解析》、《住房经济与政策》课由于选课人数较少,已停开,选此课的同学改选其他课。
8.请任课老师在结课时,向研究生提出明确要求:提交结课论文的截止时间,并交到指定作业箱内。
9.上课周次:外语类课程(1-15周)、其它公共课课程(1-8周)。
10.课程名称前的数字为该课程的班级在选课系统中的教学班号。
自动化学院研究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专业课表(2012级电气工程)
1、“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课程由杜伯学老师安排,
2、“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不安排,请换选其它课程
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课程由董峰老师安排,“面向工业控制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由刘迎澍老师安排 ;“优化技术”课程由石季英老师安排;
“现代电子电路和系统”课程由王萍老师安排;“软开关技术”课程由石季英老师安排;“图论及其应用”课程由张强老师安排;
4、“电机与电器”专业课程由王晓远老师安排;
5、“电机调速技术”实验课程由修杰老师安排;“高电压与绝缘实验”实验课程由杜伯学老师安排;“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实验课程由贾贵玺老师
安排;“电力系统EMS及保护RTDS实验”实验课程由李斌老师安排;“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基础实验”实验课程由杨挺老师安排;“控制系统设计、检测系统设计、模式识别系统设计实验”实验课程由吴爱国、张涛、王萍大老师安排;“工程应用实践及实验技能”实验课程(控制工程专业)由本人指导老师安排;(电气工程专业) 由张炳达老师安排
6、以上课程请学生开学一周内与任课教师联系,
7、选其它学院课程的学生,请到开课学院查询。
研究生教育办公室 陈垚天 津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2014级 硕士(博士) 第一学期 (2014年09月 至 2015年1月)一二 三 四 五 六 日1 公共课公共课公共课公共课公共课2 3 45 ①《线性振动》(S201G010)丁千(3-11周)26A-504②《非线性振动》(S201G015)竺致文(12-19周)26A-504③《先进制造技术》(S201R009)张冠伟(3-11周)23-308④《热力学循环分析与前沿发展》(S201G016)李敏霞(12-19周)26A-413⑤《内燃机电控原理与应用》(S201G009)谢辉(12-19周)23-308公共课①《常微分方程组与运动稳定性》(S201G011)丁千(3-11周)26A-505②《固体力学基础》(S201G012)蔡宗熙(12-19周)26A-303③《桥梁与隧道力学》(S201G022)李林安(3-11周)26A-506④《工程中的测试理论与方法》(S201R007)姜楠(12-19周)23-508⑤《智能诊断与动态测控技术》(S201E012)王国锋(3-9周)26A-413⑥《机械噪声的测试分析与控制技术》(S201E009)王太勇(10-15周)26A-413 ⑦《内燃机废气净化技术》(S201E029)何邦全(3-9周)23-508⑧《现代热力发动机设计》(S201E088)张俊红(10-15周)地点自行安排⑨《高等内燃机概论》(S201E032)汪洋(4周)(16-19周)26A-413⑩《流体的热力学性质》(S201E051)王怀信(3-11周)26A-415 ⑪《多相流与传热》(S201E046)戴传山(12-19周)26A-415公共课①《桥梁结构试验检测原理与技术》(S201G011)刘习军、李林安(12-19周)26A-506②《流体力学基础》(S201EP01)姜楠、汪洋、李敏霞(3-11周)26A-413③《声波、水波与重力内波》(S201E017)黄章峰(12-19周)26A-507④《反求工程》(S201E070)李佳(3-8周)26A-415⑤《现代机械工程学》(B201A022)林彬、郭伟、王太勇、王树新、张大卫(10-19周)26A-415⑥《内燃机的流体运动》(S201E064) 宋金瓯(3-10周)26A-417⑦《先进发动机性能优化与控制》(S201E083)胡春明(11-16周)26A-41767公共课身边的学术(6-19周)26A-4178晚课①《内燃机燃烧过程分析》(S201E031)王天友(12-17周)26A-417 ②《医疗服务机电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S201E085)宋智斌(12-19周)26A-403①《燃料电池技术》(S201E082) 尹燕(12-17周)26A-413②《现代机电系统原理》(S201E084)康荣杰(12-19周)26A-403①《桥梁振动力学》(S201E062)刘习军(3-11周)26A-505①《流体力学实验技能》(S201R003)姜楠,时间地点自行安排;②《汽车动力学》(S201E042)毕凤荣,时间地点自行安排;③《现代声学理论基础》(S201E043)毕凤荣,时间地点自行安排;④《热能工程实验》(S201R013),汪健生,时间地点自行安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5级硕士生公共课课表(卫津路)(更新1)
1、公共课上课周次:各门英语课3-17周,《应用泛函分析》3-13周,《数理方程》、《应用统计学》3-11周,理论课分为两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12周,《自然辩证法概论》13-17周。
其他课程下学期开设。
2、课程名称前的数字表示该课程班在选课系统中的教学班号。
3、《学术交流英语》、《高级听说》、《英语翻译》、《数理方程》、《应用泛函分析》、《应用统计学》面向学术学位硕士生,《工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面向专业学位硕士生,理论课面向各类学生。
4、《工程应用英语》、《商务英语》总学时40学时,一学期结课,部分节次单双周上课,详见课表。
(单)表示单周上课,(双)表示双周上课。
5、《学术交流英语》、《高级听说》、《英语翻译》总学时40学时,每周2学时,第二学期结课。
6、卫津路校区《工程数学基础》课、信息学院硕士生的《高级听说》课在春季学期开课。
一学期结课。
7、由于“十一”国庆放假影响,商务英语W1-W7、W9、W11班是在第3周第一次上课,工程应用英语W8、W10班第一次上课为第4周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