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13级《视觉设计基础》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课程将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设计案例为引导,对商业美术设计的理论及设计实践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释与分析。本课程由两大部分组成,共5章,内容包括设计概念、设计构成、基础图案、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基础理论水平与实战能力,对实际商业美术设计案例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阐释与分析,本课程是学生修读后续课程重要的基础。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利用多种媒介传达信息的当今社会,视觉传达所特有的规律和方式。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有关传达和视觉传达的基础概念。

2.掌握视觉传达的重要要素。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视觉要素完成设计。

4.掌握科学的设计流程并进行传达设计。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有关传达和视觉传达的宏观和微观概念。

2.灵活运用视觉要素完成设计创意的准确传达。

3.部分学生能够创造出有鲜明个性的视觉符号以帮助设计信息的准确传达。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开设的,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可以将它比喻成视觉传达方向专业这款大树的树干部分,其知识涵盖范围广,涉及的面很宽泛,在课程讲授中要把握课程的脉络和思路,切勿泛泛而谈。注意课程中各个枝节的联系和关系,重点讲述。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宫六朝主编,山花文艺出版社,本课程课时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1)了解平面设计的概念;

(2)掌握平面设计的基础元素、文字、图形、色彩;

教学内容:

§1-1 平面设计的概念

一、什么叫平面

二、对平面设计的认识

三、平面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1-2 平面设计的基础元素

一、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

二、设计的重要点

三、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3 平面设计中的文字

一、如何给平面设计添加文字

二、平面设计中文字的编辑

三、美化设计中的文字

§1-4 平面设计中的图形

一、如何给平面设计添加图形

二、平面设计中图形的编辑

三、美化设计中的图形

§1-5 平面设计

一、如何美化平面设计

二、平面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教学建议:

1、本课程程主要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开设的,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可以将它比喻成视觉传达方向专业这款大树的树干部分,

2、知识涵盖范围广,涉及的面很宽泛,在课程讲授中要把握课程的脉络和思路,切勿泛泛而谈。

3、注意课程中各个枝节的联系和关系,重点讲述。

第二章:设计素描

教学要求:

1、掌握掌握素描的定义、特点、设计素描和素描的差异;

2、了解设计素描的目的和分类。运用视错觉。

教学内容:

§2-1 素描的定义

一、什么是素描

二、素描在绘画的应用

三、学习素描的重要性

§2-2 设计素描的定义和特点

一、素描是设计的基础

二、认识设计素描

三、了解设计素描的特点

§2-3 设计素描和基础素描的差异

一、设计素描的概念

二、基础素描的概念

三、理解设计素描与基础素描的区别

§2-4 设计素描的目的

一、设计素描是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综合体

二、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设计表现形式

三、设计素描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素描教学

§2-5 设计素描的分类

一、设计素描在美术中的运用

二、设计素描的类别

教学建议:

1、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开设的,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

2、在课程讲授中要把握课程的脉络和思路,切勿泛泛而谈。注意课程中各个枝节的联系和关系,重点讲述。

第三章:设计构成

教学要求:

1、了解三大构成的概念;

2、掌握三大构成基本应用技巧;

教学内容:

§3-1 设计构成总述

一、设计构成的要素

二、设计中注重的问题

三、设计的美化

§3-2 平面构成

一、平面构成要素

二、如何做好完整的平面

§3-4 色彩构成

一、色彩构成要素

二、如何配好色彩构成

§3-5 立体构成

一、立体构成要素

二、如何做好立体构成

教学建议:

1.多准备设计构成的素材,便于学生理解

2.建议学生多注意生活各处的设计构成

第四章:基础图案

教学要求:

1、了解收集的图案素材能为专业所用;

2、掌握图案的组织形式、艺术法则;

教学内容:

§4-1 图案的概述

一、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案

二、图案的设计

三、图案的各方面应用

§4-2 图案的素材收集

一、如何收集图案

二、如何获取好的图案素材

三、选择好的图案素材便于使用

§4-3 图案的组织形式

一、怎样组织好图案

二、图案的分布形式

三、注意图案组织形式问题

§4-4 图案的艺术法则

一、理解艺术法则

二、图案的艺术法则规定

教学建议:

1.掌握图案设计的概念及设计

2. 理解图案的艺术法则,图案组织形式,图案的分布形式

第五章版式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手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5-1 版式设计

一、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版式设计学习目的

三、版式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四、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

§5-2 版式设计的编排原则与艺术规律

一、编排与版式设计的概念

二、编排与版式设计与艺术设计各课程的关系

三、编排与版式设计的原则

§5-3 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

一、文字,图形,色彩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的视觉要素

二、文字在版式设计中显得尤其的要

三、在版式设计中图形元素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4 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一、骨格型

二、满版型

三、上下分割型

四、左右分割型

§5-5 版式设计的实践应版面编排设计中的视觉流程

一、视觉流程

二、版式的基本类型总结

三、设计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创造出新的风格形式

§5-6 版式设计中的网格系统

一、版式设计中注意问题

二、什么是网格系统

三、网格系统的构建

§5-7 版式设计的实践应用

一、版式设计在工作中的应用

二、版式设计的实践使用

教学建议:

1.查看多个网站设计版式,从中学习

2.理解版式设计的生活中各个应用

第六章标志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标志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标志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

§6-1 标志设计的概念与分类

一、生活中标志的使用

二、标志设计的认识

三、标志设计的分类

§6-2 标志的历史

一、认识标志

二、了解标志的发展历程

三、标志的发展发现

§6-3 标志的作用

一、企业标志的使用

二、商品标志的应用

三、标志的重要作用

§6-4 标志设计的要求和原则

一、如何做好标志设计

二、为商业做标志设计

三、商业标志设计要求和规定的原则

§6-5 标志设计的形式、法则及表现手法

一、标志设计的形式分类

二、标志设计的规定法则

三、标志设计的表现手法

§6-6 标志设计程序

一、标志设计要素挖掘

二、标志设计开发

三、标志设计修正

§6-7 标志的色彩

一、标志色彩的配置

二、标志图形的色彩配置着重应考虑到各种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

三、三是补色配合

§6-8 标志的发展

一、标志的应用

二、标志的作用

三、标志的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建议:

1、对学生提出希望,和强化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

2、安排作业、强化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

第七章招贴设计

教学要求:

1、理论上认识招贴设计

2、掌握招贴设计的基本分类、设计思路及视觉表现

教学内容:

§7-1 招贴设计概述

一、招贴的定义

二、招贴的设计类型

三、招贴的发展历程

§7-2 招贴设计的分类与职能

一、招贴的特征

二、招贴的分类主要分为五大类

三、招贴设计在企业中的职能

§7-3 招贴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如何做好招贴设计

二、招贴设计的步骤

三、招贴设计的注意问题

§7-4 招贴设计的视觉表现

一、招贴设计的视觉在生活中的体现

二、招贴设计视觉表现形式

教学建议:

1、本课程主要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开设的,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

2、知识涵盖范围广,涉及的面很宽泛,在课程讲授中要把握课程的脉络和思路

3、注意课程中各个枝节的联系和关系,重点讲述。

第八章包装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包装设计;

2、掌握包装设计流程;

3、掌握包装设计的视觉化表现;

教学内容:

§8-1 包装设计概述

一、包装的使用的设计

二、包装设计理念

三、包装设计的认识

§8-2 包装设计流程

一、包装设计色彩

二、包装设计注意问题

三、包装设计的流程步骤

§8-3 包装设计的视觉化表现

一、包装设计视觉色彩

二、包装设计视觉注意问题

三、包装设计视觉化的流程步骤

教学建议:

1、接触商品的包装设计的模样,了解其中的应用

2、多了解企业包装设计意图

第九章企业形象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企业形象基本理论知识;

2、了解CI\VI\MI;

教学内容:

§9-1 企业形象概论

一、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二、企业形象的影响力

§9-2 CI的作用

一、认识CI

二、CI的应用

三、CI在企业的作用

§9-3 CI导入的方式

一、如何导入CI

二、CI导入的各种方式

§9-4 理念识别

一、什么叫理念识别

二、理念识别的应用

§9-5 行为识别

一、什么叫行为识别

二、行为识别的应用

§9-6 视觉识别MI/BI/VI的区别与联系

一、理解视觉识别

二、视觉识别MI的认识

三、视觉识别BI的认识

四、视觉识别VI的认识

教学建议:

1.理解视觉识别的应用,区别

2.掌握视觉识别MI/BI/VI

第十章书籍装帧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书籍装帧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能独立设计完成整套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教学内容:

§10-1 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一、如何做好书籍装帧设

二、书籍装帧设计的方式

三、认识书籍装帧设计概述

§10-2 书籍装帧设计的系统构成

一、书籍装帧设计的系统具备要素

二、如何书籍装帧设计的系统构成

§10-3 书籍装帧设计的开本与装订

一、如何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开本

二、如何做书籍装帧设计的开本

三、做一个完整的书籍装帧

教学建议:

1.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开本和装订

2.理解书籍装帧设计在生活中各处的应用

第十一章企业形象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命题创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教学内容:

§11-1 命题创作练习

一、分章节题来命题

二、各章中的重点命题

三、命题创作的作用

教学建议:

1.掌握章节重点知识及更好地应用

2.对学得不太好的应加强练习

第十二章企业形象设计

教学要求:

掌握对作品的点评

教学内容:

§12-1 调料包装设计

一、调料包装设计的颜色选取

二、调料包装设计的外观

三、如何设计完整调料包装

§12-2 饮品商业海报设计

一、饮品商业海报设计颜色选取

二、饮品商业海报设计的外观

三、如何设计完整饮品商业海报

§12-3 机械生产、加工企业标志设计

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设计完美的企业标志

§12-4 “生活经历”书籍装帧设计

一、收集“生活经历”书籍装帧

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设计完美的“生活经历”书籍装帧

教学建议:

1、本课程主要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专业开设的,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

2、知识涵盖范围广,涉及的面很宽泛

3、在课程讲授中要把握课程的脉络和思路,切勿泛泛而谈。注意课程中各个枝节的联系和关系,重点讲述。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A0702035 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 任务: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学时分配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第二部分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第三部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2.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概念,现代设计的萌芽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工艺美术运动”的个发展过程及影响。 难点:“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过程及影响。 (二)第二章: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共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3)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4)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第二部分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难点: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三)第三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共6学时) 1、教学内容

物流采购管理教学大纲

《物流采购管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对象 本课程大纲适用于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 二、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学时68课时,4学分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专业课 课程属性: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 采购环节的研究,优化采购过程,提高采购组织和管理水平等,对提高整个物流运营质量和效率 都有重要意义。 目的和任务:利用科学的采购理论方法指导采购运作,形成企业采购优势,保证生产需求和 供应,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动力。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主要先修: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现代物流管理 后续课程: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 六、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 教学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物流业和采购业发展现状;国外先进的物流和采购理念、技术和管理思想;掌握采购管理的基础理论、采购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操作规程;采购业 务中的谈判和风险控制及绩效评估等内容。使学生对采购的计划预算、组织管理、质量控制、操 作过程和技巧、风险控制与绩效评估等有系统的认识,并能根据课程的内容,结合现实情况和相 应的教学案例,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好这门课程,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性知识。 第一章采购管理概述 【目的要求】 1. 掌握采购的种类、基本环节和程序、各种采购制度;了解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2. 熟悉采购决策与管理的内容; 3. 了解采购的定义和内容,物流及物流相关概念以及物流在采购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采

购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采购的定义和内容; 2. 物流及物流相关概念; 3. 物流在采购中的地位和作用 4. 采购组织与机构的形式、采购的职责、采购部门的组建; 5. 采购决策与管理; 6. 采购的种类、基本环节和程序、各种采购制度以及采购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章采购计划与预算管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影响采购计划的主要因素和编制采购预算的原则;采购业务预算的过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 2. 熟悉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基本概念;采购计划的主要环节; 3. 了解采购计划与预算的基本概念;采购分析的含义和基本方法。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1. 采购分析的含义和基本方法;采购的定义和内容; 2. 影响采购计划的主要因素和编制采购预算的原则; 3. 采购业务预算的过程; 4. 预算编制的方法和流程。 第三章采购质量的管理 【目的要求】 1. 掌握采购质量分析的内容;采购质量管理的内容和原则;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2. 熟悉采购质量管理保证体系的构成和主要内容; 3. 采购质量以及采购质量管理的定义。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南川东胜北固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重庆市南川区北固、东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一、规划范围 东胜、北固工业园区位于南川城区东部,总面积约11.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2平方公里的工业片区已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本次规划将对剩余的用地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北固、东胜工业园区(以下简称规划区)规划用地南以渝湘高速公路为界,北至工业园区起步区,西临花山,东以自然山体为界,总面积约为9.36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及开发态势 (一)自然环境: 1、气象水文 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春旱、夏热、秋多绵雨、冬季多雾的特点。据南川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6.93°C,极端最低气温-1.5°C(2000年2

月10日),最高气温41.4°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8毫米,但雨量在时间上分布不均,5—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5—70%,且多大雨、暴雨。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为94.4毫米。 区内河流较发育。位于规划区中部的龙岩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规划区,属常年性河流,由南向北流注入大溪河,为大溪河一级支流。河面最宽处25.0米,最窄处8.0米。在规划区南东侧土桥附近,常年水位533.28米,最高洪水位537.17米(1999年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多年平均流量4.73立方米/秒,平均纵坡降0.5%。 位于规划区西北部的凤咀江为龙岩河的一级支流,由南向北在规划区北西部的薜家嘴角塘注入龙岩河,属常年性河流。河面最宽处9.0~30.0米,最窄处5.0米。在规划区北西侧薛家嘴附近,常年水位497.87米,最高洪水位500.76米,多年平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平均纵坡率0.7%。 2、地形地貌 规划区属于南川区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城三片中的东胜片区和北固片区,处于两山之间的盆地之内。 规划区南高、北低,区内海拔最高点位于南部观山顶,最高点高程为607.2米,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内龙岩河的末端,最低点高程为490.3米。区内除有观山坡等三处集中的山体之外,其余用地均较为平坦,用地建设条件优越。 规划区内观山坡等山体植被情况良好,其余大部分为农地。 (二)社会经济环境: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国际货运代理》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有关问题说明 1、课程的性质 国际货运代理课,是物流管理类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提高对未来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货物运输管理规律的掌握,为进一步学习管理原理及物流管理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2、《国际货运代理》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采购与库存管理系大学第5学期所开设。它是在承接以往的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后的专业课,同时也需要运用一些高等数学知识,是高数知识在物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同时,该课对未来的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毕业设计的选题内容之一。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的分配 国际货运代理课程的课内学时为32学时,学分为2个,课程讲授方式为面授,讲授周课时为2课时。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第一章国际货运代理概论(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代理的含义,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 2、理解运输代理的含义,了解四种运输代理 3、了解货运代理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我国货运代理开展的历程 4、掌握货运代理的定义,熟悉货运代理提供的服务种类 5、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概念、性质和职能 教学内容 一、代理的基本含义 二、代理的类型及划分 (一)大陆法系的代理类型 1.根据代理人是否基于代理权而为法律行为,可分为有权代理和无权代理 2.根据代理人主动为意思表示或受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积极代理和消极代理 3.根据代理权的发生是否基于本人的意思表示,将代理分为法定代理和一定代理 4.根据代理权的范围有无特定的限制,分为一般代理和特别代理 5.根据代理人是否以本人名义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将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二)英美法代理的类型 三、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从主体、行为、关系三方面分析代理的法律特征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4)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3102223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课程类型职业选修课 学分数 2 学时数 32 第一部分总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内容涉及物流管理方案的制定、组织、运行和改善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物流管理指的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课程在介绍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沿革及其作用,物流系统、物流战略等内容的基础上,讲述物流客户服务、第三方物流管理、物流组织与绩效控制、物流管理发展趋势等专题内容。其教学目的是: (1)熟悉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2)把握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3)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内容与专题内容; (4)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企业经营管理、统计学基础 后续课程:物流管理、企业经营模拟、ERP理论与实务、沙盘实务等 二、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理论(60%)实践40%

三、推荐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陈俊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与实训,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张佺举主编,物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李东贤,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李剑主编,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施丽华、刘娜,现代物流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6.(美)道格拉斯·兰伯特.张文杰等译,物流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美)约翰·科伊尔等著.陈志杰等译,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第7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美)罗纳德·H·巴罗等著.王晓东等译,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的规划、组织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9.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10.翁心刚主编,物流管理基础,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四、大纲执行说明 1.本大纲为教学指导性文件,所列内容只是基本内容,只表明教学的范围及深度,具体教学安排应按具体教学计划执行。 2.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顺序上作部分调整。 第二部分理论教学 一、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从社会组织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设计、优化物流管理体系的理论及方法,培养学生能综合掌握先进的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技术,具有在物流系统的应用、管理、维护、开发,在现代物流管理服务中拥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工作中能不断学习、胜任参与现代物流设施的规划、物流系统的设计及开发、物流企业的组建、现代物流发展的决策等方面的工作。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物流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同时考虑到现代企业竞争对物流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授知识,但不采用传统的“灌输”教学方法,而是针对要传授的知识,首先提出一个来自于实际物流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交互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地解决该问题,在该过程中讲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故在教学过程中企业现场观摩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并加大从知识性教学为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连云港市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 城市中心区是市级公共设施相对集中、人流、物流活动频繁的公共活动地段,是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信息的中心,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焦点。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理念,加强城市中心区的综合效益,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区环境。 城市新区是集市级行政、文化娱乐、教育和地区性的商业、金融、居住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的新城市中心区。 规划从历史的演进角度把握住连云港“山——海——城”为一体的城市格局,突出“新城区、新形象、新人文”的规划主题,将绿色生态融入新区,塑造出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充满人性空间的新城市形象,为新城区创造出新的人文环境。 一. 区域条件分析 规划新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的东南侧,是老城区与新浦东区的结合部。规划范围东起宁连公路,西至瀛州路,南起海宁路,北至苍梧路,规划用地面积675.5公顷。 区内有三条东西向的城市主干道即苍梧路、朝阳路、海宁路,四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即瀛州路、郁州路、科苑路和学院路,并有宁连公路从该地段东侧通过,苍梧路与宁连公路交叉处规划部分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交通十分便捷。从区位角度分析,新区处在一个联系历史与未来城市空间的过渡地段;从环境景观概念角度分析,该区域是将连云港花果山风景区以及远处的凤凰山自然景观引入城市的纽带;从城市空间、城市轮廓线的角度分析,该区域作为新城区将是城市重心所在,将集中城市较多的高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因此将该区域作为城市新中心区来建设,其区域条件是十分优越的。 二. 现状概况 新区内现状,已建成地区主要以居住用地为主,其中苍梧小区、博纳花园小区均是新建的居住区,其建筑造型、小区绿化环境、小区配套设施均体现了连云港市居住区的较高水平。沿瀛州路和朝阳路西端有少量行政办公用地,苍梧路两侧则以大专学校用地为主。现状用地范围内有体育运动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正在建设的新海高级中学,苍梧路北侧还有连云港的最高 花果山及远处的凤凰山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 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世界现代设计史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大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2016-01-15 08:30 《世界现代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属高等 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开 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学习世界现代设计史的目的在于借鉴西方现代设计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了解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风格潮流,对“功能主义”、“国际风格”、“民族特色”等语汇的认识,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做出正确的定位。有助于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设计,有助于我们发展自己的设计风格和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发展道路。 对已修课程要求如下: 1、《中外美术史》课程,介绍基本的艺术时期中典型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并对时代背景有一定了解。 2、《素描》、《色彩》等专业基础课,使学生了解相应的艺术创作实践经验。 3、《版式设计》、《会展设计》、《标志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专业创作课程,使学生有相关专业创作经验,可以加深对设计作品的理解。 为后续课程服务方面如下:对后面的艺术专业创作课程提供理论支持,令学生可以从较深的艺术专业理论层面理解专业创作。 课程名称:世界现代设计史/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 课程编码:3 总学时数/学分数: 48/3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所属部门:艺术学院 课程负责人:刘芳 制定日期:2014年4月

二、教学目标 1、熟悉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潮流及其特点。 2、了解一些着名设计国家和地区如北欧、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3、了解现代世界设计史中一些着名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4、能够辨别和简单画出重要设计思潮中的设计作品,并能够说明其特点和风格。 三、课程规范要求 1、课前通知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课上准备教材、笔记本。 2、上课检查督促学生按时出勤上课,凡学生无故迟到、旷课次数超过学校教务相关文件规定的次数时,根据教务相关文件规定严格处理。 3、课中教导学生认真听课,勤作笔记,文明举止,禁止喧哗、闲聊,禁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有事需请假。 4、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勤学好问,科学钻研,不弄虚作假、不敷衍了事。 四、教材、参考书和阅读材料 1、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着中国青年出版社 2、参考书: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英文名称Electro nic Commerce Logistics Man ageme nt 课程代码141102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60 学分 3 所属学科电子商务适用专业电子商务制(修) 订时间 2009.6 先修课程无 大纲执笔人召B贵平大纲审批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相关概念、理论、方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掌握现代物流的管理方法。本课程结合各种应用的案例和成熟的TPL产品,使学生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掌握TPL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为将来参与企业物流运作 和管理做准备。 本大纲依据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而编制。 [知识目标] 1. 了解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2. 掌握需求预测与库存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3. 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4. 掌握客户服务管理的方法与相关知识 5. 掌握运输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6. 掌握仓储管理的方法与基础知识 、课程的教学目标

7. 掌握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基础知识 8. 掌握第三方物流管理的方法与内容 9.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与绩效评估 10.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1.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本量利分析方法 12. 掌握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基础知识完成物流流程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2.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存储与配送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存储与配送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3.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运输管理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运输管理优化设计的能力 4.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包装、装卸搬运和流 通加工优化设计的能力 5.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管理知识向用户推荐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能力 6.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知识完成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初步优化设计的能力 7.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信息系统知识完成物流流程的信息系统优化设计的能力 8.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成本知识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简单的核算、本量利分析和预算管 理的能力 9. 通过学习,具备能够利用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完成现代企业优化物流运作模式的能力 10. 通过实践操作,具备第三方物流管理软件的应用能力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习严谨的学风.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科学求学态度 3. 进一步懂得懂法守法和互助合作职业素养的意义 4. 理解提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

某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

****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成都分院2008.02 1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关系及规划范围 1、区位关系 **区位于**镇镇区东西两侧,是**镇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318国道穿境而过,西距天全12公里,东距雅安市区26公里。2、规划区用地范围 **区分为**片区和思经片区,**片区用地范围北至土地堂,西至**大桥,东至切山三级水坝,南至盐水岩,面积2.58平方公里。思经片区用地范围北至思经河,东到思经路,西邻思经乡,南到思经路,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二、现状概况 1、**区基本情况。区属于山地丘陵地带相间地带,**片区自然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地形整体起伏变化不大,局部有陡坎,平均海拔在650~720m,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规划区内现有**110kV变电站,沿凤阳大道两侧形成汽车修配及商业小店铺。**城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已将**镇作为建材及食品加工区。同时工业区也是未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经片区现状用地属思经河冲击平地,主要为农田、村镇用地,现有思经乡政府、思经小学等单位,基础设施主要有思经水厂、35KV变电站等。

2、天全工矿企业基本情况:区内现有工矿企业有年产量70万吨的治权水泥厂、年产量为20万吨的二郎山水泥厂、琼雅工业硅等20多家工矿企业,年产值约2亿元。三、**区开发建设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A、区位优势。**区地处雅安与**城的经济发展轴上,地理区位优越。 B、资源优势。**镇周边矿产资源丰富,同时区靠近天全河,取水方便,并能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区内已建成**110kv变电站,电力得到保证。 C、依托旧镇,开发新区。**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及生活服务设施由**镇统一安排。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并能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D、用地较平坦,有满足区用地规模,且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2、不利因素 A、**区涉及部分拆迁企业和居民区,拆迁补偿投入资金较大。 B、**110kV变电站虽能对工业区开发建设有利,但高压线走廊对用地布局有一定影响。 第二章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大纲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对象:电子商务专业三年制 总学时:56 讲授学时:28 课内实践学时:28 独立实践学时:0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课程的性质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也蓬勃兴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流通领域也不例外。以网络经济为平台的电子商务正在引发和推动着一次新的“流通革命”。电子商务为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使得物流本身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创立自己的物流模式和管理方式,有效的开展经营活动,寻找新的商机,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已成为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政府来说,如何在网络时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物流政策,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属于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得学生具备运用电子商务技术手段开展物流活动的能力。 2.课程的任务 ①本课程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电子商务物流》是为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三年制学生而开设的56课时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以电子商务物流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重点突出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新进展、新观念和新动向,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物流管理业务能力。通过实操项目和中海2000物流教学系统(以下简称为中海物流系统)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运作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和该专业的其他课程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和专业其他课程如《配送中心管理》、《仓储与包装管理》、《国际货物与运输》、《条形码技术应用》等课程一起,相辅相成,重点培养学生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进行物流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和谐发展。 ③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本课程安排在三年制第五学期完成,先修课程为大部分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毕业实习和论文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本理论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了解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了解物流活动的全过程,掌握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了解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库存控制和管理,对电子商务下物流供应链管理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了解和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管理信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世界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成教)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76课时,其中理论26课时,实践10课时,自学40课时 学分:4学分 考核方式: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一)概论 1、什么是设计; 2、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 3、了解现代设计教育; (二)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1、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情况; 2、掌握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 (三)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2、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3、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与亨利.凡德.维尔德; 4、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与安东尼.高帝的贡献; 5、苏格兰新艺术运动和马金托什以及格拉斯哥四人设计集团; 6、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7、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四)装饰艺术运动 1、装饰艺术运动的基本概念; 2、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发展; 3、美国与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五)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1、了解现代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 2、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基础; 3、现代主义运动在欧洲的发展; (六)包豪斯 1、包豪斯成立的宗旨; 2、格罗佩斯的设计影响; 3、魏玛时期的包豪斯; 4、迪索时期的包豪斯;

5、泛政治化时期—迈耶时期; 6、米斯.凡德诺的设计影响; (七)工业设计的兴起 1、美国工业设计兴起; 2、“有计划废止制度”的建立与流线型风格; 3、消费主义与流行样式; (八)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 1、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背景; 2、国际主义风格的代表设计家; (九)世界现代设计 1、日本的设计发展 2、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发展 3、意大利、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与瑞士的设计; (十)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1、国际主义的衰退; 2、后现代主义设计; 3、其它设计风格; 三、参考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外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编写依据: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名称(中英文):物流管理概论Logistics Management 课程编号:6 学时学分:48/3 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分配:48:0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开设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管理学 开课单位:商学院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物流专业的专业入门主干课程。本课程通过老师引导性教学、物流工作流程和大量的实训操作结合,训练学生具有能从事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物流方案分析设计的基本能力。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学生在通读指定教材的同时,还至少需要阅读翻译的教材一本(或国外原版教材),经常浏览我们所提供的物流网址及报纸期刊中的物流相关信息和文献,时时关注国内外物流管理的运作,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动态,并要求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课程教学要求 “教”的要求:(1)结合案例讲解创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强化实践应用,从实践锻炼中提高学生的创意创新创造能力;(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的要求:(1)熟悉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2)把握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3)全面了解物流管理的基础内容与专题内容;(4)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物流概述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理解物流基本概论,掌握物流与商流的关系,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并能结合实践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

XX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说明

目录 腾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说明 第一章规划概况 (1) 一、项目背景 (1) 二、区位 (1) 三、规划范围 (1)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 (1) 一、自然条件 (1) 二、土地使用现状 (2) 三、现状基本特点 (2) 四、现状建筑高度 (2) 五、现状建筑质量评定 (2) 六、现状道路交通 (3) 七、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3) 八、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目标与重点 (3) 一、规划依据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目标 (4) 四、规划重点 (4) 第四章规划范围、规模与功能定位 (4) 一、规划范围 (4) 二、规划规模 (4) 三、功能定位 (4) 第五章规划理念 (4) 一、基本单元理念 (4) 二、缓冲带理念 (5) 三、城市设计理念 (5) 第六章用地布局规划 (5) 第一节规划结构 (5) 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 (6) 一、规划原则 (6) 二、居住单元划分 (6) 三、居住人口预测 (6) 四、社区中心规划 (6) 五、中小学规划 (6) 六、表6-2-5 小学用地和建筑标准 (7) 七、幼儿园规划 (7) 第三节公共设施规划 (7) 一、规划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便利中心的建设模式 (7) 第四节工业用地规划 (7) 一、工业布局原则 (7) 二、规划布局 (7) 三、就业岗位推估 (7) 第五节道路广场用地规划 (8)

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8) 第七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8) 一、物流用地 (8) 第八节绿地、特殊用地与其他用地规划 (9) 一、绿地用地规划 (9) 二、特殊用地规划 (9) 第七章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9) 一、现状分析 (9) 二、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10) 三、产业择定 (10) 四、产业布局规划 (11) 五、工业发展政策 (11) 六、都市工业发展理念 (12) 七、工业发展实施措施 (13)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13) 一、规划原则 (13) 二、对外交通规划 (14) 三、道路系统规划 (14) 四、道路衔接规划 (18) 五、城市交通瓶颈解决措施 (18) 第九章绿地系统及水系规划 (18) 第一节绿地系统规划 (18) 一、绿地规划原则 (18) 二、规划措施 (18) 三、绿地系统规划 (18) 第二节水系规划 (19) 一、规划目标 (19) 二、规划布局 (19) 三、规划策略 (19) 第十章城市设计引导 (19) 第一节城市设计原则 (19) 第二节城市设计控制要素 (20) 第三节景观规划 (20) 一、景观规划原则 (20) 二、景观带规划 (20) 三、景观节点规划 (20) 四、城市景观轴线 (20) 五、滨水景观建设 (20) 六、居住景观设计 (21) 七、工业区景观 (21) 八、标志系统 (21) 九、桥梁景观规划 (22) 第四节广告规划控制 (22) 第十一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2) 第一节给水工程 (22) 一、现状概况 (22) 二、规划依据 (22) 三、规划原则 (22) 四、规划用水量 (22) 五、水源选择 (23) 六、给水管网规划 (23) 七、消防用水 (23)

国际物流实务(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学时数:_____4__ ____ 学分: ______64_______ 适用专业:_____物流管理__ 一、课程性质 国际物流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物流的国际化,该门课程的学习领域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技能之一。课程中各学习内容包含了相关国际物流技能的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通过对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国际物流货运保险、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进出口报关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国际物流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它以《物流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后续课程是《报关实务》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本门课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其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完成国际物流过程中涉及的工作任务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教、学、做、评”一体化展开,同时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64。以基于工作过程得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以国际物流过程中常用的贸易方式(包括CIF、FOB等)、运输方式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以及设计师作品的分析讲授, 使学生对人类在造物史方面的发展线索、各个运动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达到以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为设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二)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概况,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56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或论文形式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内容 第一章现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设计师与独立制作的手工艺人的区别 二、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1831-1901年)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出现前的设计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矛盾的实验性规划设计 三、新专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设计潮流——维多利亚风格 第三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出场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七节装饰主义运动(Art Deco)1920—1935年 一、装饰主义运动所源之影响方面 二、代表地区及人物、作品 第八节现代主义(Modernism) 一、主要设计师 (一)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下简称格氏) (二)密斯(Mies Van der Rohe) (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四)赖特(Frank Wright) (五)阿尔托(A.Alto) 二、主要设计风格和流派 (一)荷“风格派”运动 (二)表现主义 (三)德意志制造同盟 (四)俄——1918至1925年间的构成主义 第三章包豪斯BAUHUASE(1919—1933年) 德语Bauhuase意为“建筑房子”。格罗皮乌斯创立,她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和改造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快速提高德国设计水平,满足战后的物质需求。 第一节魏玛时期(1919—1925年) 一、课程改革 第二节德骚时期(1925—1933年)——其中1925-1927年为黄金时期

2016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大纲详解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20503)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 (二)学制:全日制3年,弹性学制2-5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随州市及周边地区,具有物流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编制和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良好的职业道德高质素、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服务行业及其他行业,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等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需学习经济、会计、贸易、管理、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物流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专门知识,具备物流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计划与规划能力、物流市场开发能力和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创业能力,成为初、中级物流人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能力目标 1.具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及经济法规等分析、经营管理能力; 2.具备一定的物流市场开发能力; 3.具备物流信息系统开发、设计、利用的基本能力; 4.能进行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熟悉物流系统的基本活动环节; 4.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发展的动态。 (三)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遵纪守法、热爱劳动、艰

苦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和礼仪素养; 2.初步掌握现代管理学原理的知识目标,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3.具备系统的现代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对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进行现场组织管理的能力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能力; 4.具有商品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客户关系管理等能力。 四、课程结构与主要实践环节 (一)课程结构 1.必修课程 (1)基本素质类课程群(共10门,602学时) 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人文英华;计算机应用基础+语言;大学英语;体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 (2)专业素质类课程群(共6门,384学时) 经济学实务、经济法实务、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实务、管理学原理技术、商品基础。 (3)岗位技能类课程群(共8门,576学时) 市场营销、物流成本管理实务、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基础会计、物流配送运输、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4)专业拓展类课程群(共2门,144学时) 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 2.选修课程 (1)公共人文选修课程(共18门,324学时) 音乐欣赏、书画鉴赏、口语训练、现代实用礼仪、实用美学、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伦理学、实用文写作、创新策略与方法、中外文学名著赏析、现场急救、摄影技术、美容化妆、法律与生活、营养与健康、大学生心理健康。 (2)专业任选课程(共6门,216学时) 客户关系管理、服务营销、网络营销、商业公文写作、分销渠道管理、连锁经营管理 (二)主要实践环节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案例分解

大寨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1.概况 1.1地理位置 杨陵区位于东经108°—105°07′,北纬34°12′—34°20′之间;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安—宝鸡的中间位置。杨凌东隔漆水河与武功县相望,西、北与扶风县相连,南以渭河为界与周至县相邻。 大寨镇位于杨凌区北部偏西,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邻,西至隋文帝杨坚陵与五泉镇接壤,北以韦河与武功镇隔河相望,南以陇海线与李台乡相邻。 1.2历史沿革 大寨镇是杨陵区下辖镇。1984年建大寨镇。辖蒋家寨、周家村、官村、陈家沟、黎张沟、杜家寨、大寨东、大寨西、西小寨、孟家寨、东卜、西卜、南卜、梁氏窑14个村委会。 大寨镇属于杨凌区,杨凌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在农业方面这里一直以来主产小麦、玉米、苹果、猕猴桃等。 1.3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规划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区内属典型的河谷地貌类型。本区域系河流冲积平原,土地比较平坦,相对高差不大,地面平均坡度1.12%。 (2)水文气候 大寨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春暖多风、夏热多雨、秋热凉爽而多连阴雨、冬寒干燥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特征。东风和西风为区内常年主导风向,最大风速21.7米/秒。区内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干旱、连阴雨、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等,其中干旱是本区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 杨凌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7亿立万米。其中地表水资源28.2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8.26%;地下水资源0.34亿立方米,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18%;大寨镇内也有水系穿越,水资源相对也是比较丰富的。 (3)土壤植被 地面组成物质以第四纪黄土为主,其土层深厚,成土速度较快。土壤肥沃,耕性良好,灌溉方便,宜于农作物生长,属比较优质而宝贵的地资源。 大寨镇自然植被属森林草原带,自然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植被所替代。植被类别主要是河滩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沟坡水土保持防护林、道路村镇防护林等。 2.现状综合 2.1土地利用现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