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文本和说明书内容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9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 (1)第三章 (1)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A市A区十字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制分图图则的用地面积:10.5公顷。
第1.1条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规划片区的土地,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落实规划分图图则规定的控制要求,提出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制定《A市A区十字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1.2条《A市A区十字路口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A 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A 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A 市人民政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建设文件和专家与相关部门审议意见、A 市规建纪〔2003〕4号文、A 市规建纪〔2003〕6号文、 A 市规委纪〔2003〕7号文等而编制的,其内容深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
第1.3条本规划成果包括文本、分图图则、规划图和说明书四个部分,主要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编制,文本与分图图则是该区建设与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二者须同时使用,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1.4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开辟的原则。
第1.5条本规划文本涉及的指标是根据国家、A 市和A 区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条例、准则以及A 市实际情况、结合长远发展要求而制定的。
对于本规划文本及图则未涉及的指标、技术规定,均应参照国家、 A 市和A 区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准则执行。
第1.6条本规划合用于规划区内各地块和各类别用地的土地使用、各类建造物新建及改扩建的管理工作,是下层次修筑性详细规划编制、建造和市政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2.1条规划范围规划片区是指武陵大道以东、柳叶大道以北、沙港路以南、芙蓉路以西的区域。
一、总则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没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同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
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经过划定的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控规说明书一、前言控规,即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简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规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规划目标,对城市的用地分区、用地总量、用地结构、城市形态、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进行控制和规划的文件。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控规的作用、编制标准、内容要求以及编制流程。
二、控规的作用控规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施工具,它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确定用地分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用地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
2. 控制用地总量:控规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控制城市用地总量,防止过度扩张和浪费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规划城市形态:控规通过规定建筑高度、容积率等要素,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使城市具有较好的景观和环境品质。
4. 保护生态环境:控规在规划设计中考虑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绿地、水体、生态廊道等,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5. 统筹协调发展:控规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社会、环境等,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三、控规的编制标准编制控规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控规编制的主要标准:1. 法律法规:编制控规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导则》等。
2. 规划要求:控规编制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实现总体规划的目标和指导原则。
3. 技术要求:控规编制需要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和专业标准,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
4. 专题研究:控规编制还需要进行一些专题研究,如交通研究、环境评价等,以提供科学依据和分析结果。
四、控规的内容要求控规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和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基础数据:控规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基础数据,如土地利用现状、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数据等,以提供规划设计的依据。
总规、控规、详规的区别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
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全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在国外比较常见,它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概念规划。
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或局部地带的层面和规划范围。
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
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概念规划的编制要求更灵活和富有弹性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详细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详细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划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详细规划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2)详细规划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3)详细规划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详细规划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成果与深度要求1、规划用地的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主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情况。
2、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现状图、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2)人口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3)建筑物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建筑)类型、位置、等级、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分布等情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1:2000)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的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标明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位置、等级、规模,以及主要控制指标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型、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围合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长、坡度,标明各地块规划规划标高。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的平面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整理第一章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城市用地分类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4小类。
1、框架2、控规的涵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定性、定量、定位、定界: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⑴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⑵与管理结合、与开发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⑶体现城市设计的构想⑷城市政策的载体第二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程序:①项目准备阶段②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③方案设计阶段④成果编制阶段⑤上报审批阶段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⑴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⑵确定各地块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⑶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⑷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⑸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⑹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3、控制指标: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公建配套项目、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用地边界、社会停车场库、配件停车场库、地块出入口方位、数量和允许开口的路段、建筑形体、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内容。
主要控制指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中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层数、绿地率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
第一部分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控制指标解释与规定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用地性质代码第四章用地规划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七章绿化规划第八章“五线”规划控制第九章土地使用及建筑规划管理规定第十章图则说明第十一章实施管理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深化、落实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功能布局,统筹安排各项设施,指导城市片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特编制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原则:1、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充分体现局部服从整体的原则;2、体现分期实用性原则;3、体现土地利用级差的原则;4、体现市政、公共设施建设中的合理性及实施性原则;5、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荆州市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1.0.3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年9月5日)6、《湖北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1998年4月1日)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8、《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9、《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8—2020年)》10、1:1000数字化地形图11、国家相关规范及荆州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设计要求第1.0.4条规划目标:以新修编的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划确定古城片区的战略发展目标为“调整功能、疏散人口、整体保护、有机更新”,将古城片区发展的重点放在改善环境、提升功能,强化古城片区作为城市商业、娱乐、文化旅游中心的城市职能,保护与更新相结合,赋予古城片区新的活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第1.0.5条规划范围及规模:1、古城片区位于荆州市中心城区西北部。
2、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987.92公顷。
规划区共分13个街区,354个基本地块。
3控制性具体规划旳编制内容深度与成畢规定3.1深度规定3.1.1基本规定既能深化、补充、完善贯彻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意图,又能贯彻到每块具体用地上;土地租让、招(议)标、标底条件和管理旳根据与建设旳指引;直接指引修建性具体规划和个案建设(规划设计条件)。
3.1.2内容深度按照我国《都市规划编制措施》中旳规定,控制性具体规划旳内容深度要求如下:(D拟定规划范畴内不同性质用地旳界线,拟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容许建设旳建筑类型。
拟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拟定公共设施配套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规定。
提出各地块旳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都市设计指引原则。
'(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拟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他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旳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根据规划建设容量,拟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旳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拟定地下空间开发运用品体规定。
制定相应旳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总体而言,控制性具体规划应以用地旳控制和管理为重点,因地制宜,以实行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旳意图为目旳,成果内容重点在于规划控制指标旳体现。
D掌握合适旳规划编制内容和深度,一般按《城乡规划法》及《都市规划编制措施》旳规定完毕。
此外,还应体现都市规划强制性内容规定2)控制性具体规划成果应当涉及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
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构成,规划阐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3.2控制性具体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规定规划用地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
标明规划用地在都市中旳地理位置,与周边重要功能区旳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重要旳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状况:规划用地现状图(1 : 1000〜1 : )。
标明土地运用现状、建筑物现状、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第四章详细规划的编制第二十一条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二十二条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第二十三条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二)规定各地块建设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三)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四)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座标和标高;(五)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六)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第二十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一)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
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
图纸比例1/1000-1/2000。
第二十五条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第二十六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六)竖向规划设计;(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二十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一)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第三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一、xx要求(一)基本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市总体规划各项指标能够落实的保证,是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
其成果表达深度应满足以下三方面要求:1.既能深化、补充、完善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意图,又能落实到每块具体用地上。
2.土地租让、招议标底条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控制城市开发在规划意图内有序进行,提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或具体城市开发项目的规划条件。
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控制条件、指标与具体要求落实到相应的建设地块上进行控制,作为土地招议标底条件,在建设中付诸实施。
3.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个案建设(规划设计条件)《(城市规划法)解说》第二十条指出:“详细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两种类型。
〃第二十五条指出:“在城市规划区内,应根据旧区改建和新区开发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和综合开发、土地有偿使用的依据。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以上规定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对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个案建设的指导地位。
(二讷容xx按照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的要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深度要求如下: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等要求;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要求;4.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揭西⼯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录前⾔ (1)第⼀章规划依据与原则 (1)⼀、规划依据 (1)⼆、规划原则 (1)第⼆章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2)⼀、现状概况 (2)⼆、问题分析 (3)第三章规划⽬标 (4)⼀、规划⽬标 (4)⼆、功能定位 (4)三、发展规模 (4)第四章⽤地布局 (5)⼀、规划构思 (5)⼆、⽤地规划布局 (5)三、功能分区 (5)四、规划⽤地分类 (5)第五章地块划分与细分 (6)⼀、划分依据和原则 (6)⼆、地块划分 (6)第六章地块控制 (6)⼀、建设⽤地性质 (6)⼆、建设⽤地使⽤强度 (7)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7)⼀、道路交通现状 (7)⼆、道路交通规划 (7)第⼋章竖向规划 (8)⼀、现状概况 (8)⼆、规划原则 (8)三、标⾼确定 (8)第九章绿地系统规划 (9)⼀、现状概况 (9)⼆、规划原则 (9)三、绿地系统规划 (9)四、绿地布局 (9)第⼗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现状概况 (10)⼆、规划⽬标与标准 (10)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第⼗⼀章市政公⽤设施规划 (11)⼀、给⽔⼯程规划 (11)⼆、排⽔⼯程规划 (11)三、供电⼯程规划 (12)四、电信⼯程规划 (12)五、环卫设施规划 (13)六、综合防灾规划 (14)第⼗⼆章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16)⼀、环境特征分析 (16)⼆、规划原则 (16)三、城市设计指引 (16)第⼗三章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16)⼀、规划管理措施 (16)⼆、规划实施步骤 (17)附图前⾔受揭西县政府的委托,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揭西县⼯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任务。
规划考虑到园区总体⽤地中占⽤基本农⽥⾯积较⼤,本着不占⽤农⽥的原则,本次规划将结合城区总体规划中的西部⼯业组团进⾏布置,建议将西部⼯业组团整体纳⼊园区建设⽤地。
本次规划将落实⼯业园区总体规划,将电⼦、⾷品加⼯、汽车配件等富有本地特⾊的产业纳为规划的重点内容。
羊口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一、总体规划主要内容与深度要求(一)总体要求规划要结合《寿光市城乡总体规划》要求,提出羊口镇域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及交通等统筹规划。
要处理与农业特色产业规划、旅游业规划的关系,统筹安排功能布局、资源利用、产业布局、镇村体系等。
(二)具体要求1、镇域规划(1)在对羊口镇整体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提出镇域内镇村发展目标和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与保护要求,划定空间功能分区,并制定管制措施。
(3)确定镇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预测镇域总人口规模和就业岗位。
(4)明确镇区性质、职能和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5)确定镇村体系布局和发展要求,确定各保留村庄人口规模、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6)确定镇域内交通发展策略和镇域市政基础设施布局,重点研究与周边重要交通要道的衔接、利用。
(7)统筹布局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基本农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和基本农田规划。
(8)划定建设用地增长边界。
2、镇区规划(1)提出镇区规划范围、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2)分析镇区职能,提出镇区发展目标。
(3)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结构。
(4)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和镇区道路系统规划,明确道路走向和红线宽度。
(5)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别要保证公益性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内容和措施。
(7)确定规划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目标。
(8)确定市政设施布局、管线走向,强调综合协调原则,注意近期建设阶段的实用性和近期发展的前瞻性。
(9)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
(10)确定控制和引导镇区近期建设的原则和措施,提出强制性规定内容。
二、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规划应在《寿光市总体规划》及《寿光市城镇体系规划》及相关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第一部分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土地使用第三章交通控制第四章空间环境设计第五章建筑控制第六章市政设施附录:名词解释与技术规定图则索引查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顺利实施河南省农科院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促进基地开发建设,特制定本规划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河南省农科院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范围内各街坊、地块及各类用地建设的规划管理工作,并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依据,但不能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第三条本细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图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四条河南省农科院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项目,均应符合本细则和分图图则的规定和要求。
第五条本细则和分图图则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河南省有关技术规定。
第六条本细则的解释权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各种问题的协调处理,由河南省农科院负责。
第二章土地使用第七条规划区内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分类代号采用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的规定。
第八条规划用地布局采用横向并排分区方式。
西部以农田建设为主,中段以环境建设为主,东部以产业园区建设为主。
第九条规划范围内依据功能的不同,共划分为A、B、C三个区。
A区为农业科学试验区,B 区为现代农业展示区,C区为农业科技中间试验项目区。
第十条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现实原因或特殊要求,确需变更规划用地性质时,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大类性质禁止变更;中类性质变更需要有相关分析论证,经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变更;小类性质变更必须经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一条以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时,街坊内各地块的用地边界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其规模和配套设施项目必须符合分图图则所规定的指标要求。
第三章交通控制第十二条各街坊、地块周边道路网系统、交通设施、配建停车、机动车出入口位置等应符合分图图则的规定。
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 第二章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及控制........................ - 2 -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 2 - 第四章建设开发控制.................................. - 5 - 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 8 - 第六章园林绿地系统及空间景观系统规划................ - 8 -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 9 - 第八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 10 - 第九章防灾减灾工程规划............................. - 12 - 第十章地块编码与规划分图则......................... - 12 -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与规划管理规定..................... - 12 - 第十二章附则....................................... - 13 - 附录一、名词解释.................................... - 13 - 附录二、主要相关附表................................ - 13 -宜昌市紫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引导紫阳片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完善路网骨架,落实各项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特编制《宜昌市紫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适用于规划范围内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建设和规划管理等工作,并为下层次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项目设计等提供依据,但不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依据。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基本内容要求1、总则(规划的目的、依据、规划原则、规划范围、适用范围、执行主体和管理权限等内容)(1)规划背景、目标简要说明规划编制的社会经济背景与规划目标,一般是就规划地区与周边环境的目前经济发展情况与未来变动态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应的社会结构变化和城市土地资源、空间环境面临重大调整,城市开发需求与规划管理应对等情况予以说明,突出在新形势下进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明确规划的经济、社会、环境目标。
(2)规划依据、原则简要说明与规划区相关联并编制生效使用的上级规划规划,各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政府文件和技术规定,这些都是规划内容条款制定必须或应当遵照参考的依据;规划原则是对规划内容编制具体行为在规划指导思想和重大问题价值取向上的明确和界定。
(3)规划的范围、概况简要说明规划区自然地理边界;说明规划区区位条件,现状用地的地形地藐,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对规划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
(4)文本、图则之间的关系、各自作用、适用范围、强制性内容的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与图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要实现规划控制的意图,单靠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文字性控制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图图则图形化控制都不能达到理性的效果,所以,一般应当将两者结合使用。
此外,文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那些方面使用,也要说明,即说明文本的适用范围。
同时,规划文本、图则的法律地位、强制性条款指标内容设置也要明确说明。
(5)主管单位、解释权规划文本的技术性和概括性较强,所以需要明确规划实施过程中,由谁来对各种问题的协调进行处理和解释,明确规划实施主管单位和规划解释主体的权限。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确定的规划区在一定区域环境中的功能定位,确定规划期内的人口控制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规模,提出规划发展目标,确定本规划区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明确主要用地的分布、规模。
3、土地使用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划分地块,明确细分后各类用地的布局与规模。
对土地使用的规划要点进行说明,特别要对用地性质细分和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原则和措施加以说明,确定各地块的规划控制指标。
同时,需要附加如:《用地分类一览表》、《规划用地平衡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土地使用兼容控制表》等土地使用与强度控制技术表格。
4、道路交通明确对规划道路及交通组织方式,道路性质、红线宽度、断面形式的规划,对交叉口形式,路网密度、道路坡度限制、规划停车场,出入口、桥梁形式等其他各类交通设施的控制规定5、绿化和水系标明规划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分类以及公共绿地的位置,确定各级绿地的范围、界限、规模和建设要求;标明规划区内河流水域的来源,河流水域的系统分布状况和用地比重,提出城市河道“蓝线”的控制原则和具体要求。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明确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结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对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进行说明。
7、六线规划对城市六线提——红线、绿线、黄线、蓝线、紫线、橙线提出控制原则和具体要求。
8、市政工程管线(1)给水规划①、预测总用水量、提出水质、水压的要求②、选择供水引入方向③、确定加压泵站、调节水池等给水设施的位置和规模④、布局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及水压⑤、选择管材(2)排水规划①、明确排水体制②、预测雨、污水排放量③、确定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设施位置、规模和卫生防护距离④、确定雨、污水系统布局、管线走向、管径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出水口位置⑤、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3)供电规划①、预测总用电负荷②、选择电源引入方向③、确定供电设施(如变电站、开闭所)的位置和容量④、规划布置10KV电网及低压电网⑤、明确线路敷设方式及高压走廊保护范围(4)电信规划①、预测通讯总需求量②、选择通讯接入方向③、确定电信局、所的位置以及容量④、确定通讯线路位置、附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⑤、确定规划区电台、微波站、卫星通讯设施控制保护措施以及重要通讯干线(含微波、军事通讯等)保护原则(5)燃气规划①、预测总用气量②、确定储配气站位置、容量以及用地保护范围③、确定储配气站位置、容量以及用地保护范围④、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管径(6)供热规划①、预测总热负荷②、选择热源引入方向③、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9、环卫、环保、防灾等控制要求(1)环境卫生规划①、估算规划区内固体废弃物产量②、提出规划区的环境卫生控制要求③、确定垃圾收运方式④、布局各种卫生设施,确定其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隔离措施等(2)防灾规划①、确定各种消防设施的布局以及消防通道间距等②、确定地下防空建筑的规模、数量、配套内容、抗力等级、位置布局、以及平站结合的用途③、确定防洪提标高、排涝泵站位置等④、确定疏散通道疏散场地布局⑤、确定生命线系统的布局,以及维护措施10、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主要明确地下空间的使用,包括地下空间的使用性质、地下通道的布置。
11、城市设计引导(1)在上一层次规划提出的城市设计要求基础上,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和整体结构框架,补充、完善和深化上一层城市设计要求(2)、根据规划区环境特征、历史背景和空间景观特点,对城市广场、绿地、水体、商业、办公和居住等功能空间,城市轮廓线、标志性建筑、街道、夜间景观、标识以及无障碍系统等环境要素方面,重点地段建筑物高度、体量、风格、色彩、建筑群体组合空间关系,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出控制,引导的原则和措施。
12、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包括土地使用规划、建筑容量规划、建筑建造等三个方面控制内容(1)土地使用规划控制①、对土地使用的规定②、对规划用地在细分的管理规定(规划街坊、地块划分)③、对土地使用兼容性和何种用地适建性的规定(2)建筑容量规划控制①、对规划街坊、地块建筑容量控制规定②、对规划街坊、地块建筑密度控制规定③、对规划街坊人口容量和密度的规定④、对规划街坊和地块容量和密度变更调整的规定(3)建筑建造规划控制①对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Ⅰ、对规划街坊及地块建筑限高的一般规定Ⅱ、对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和沿路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Ⅲ、对涉及优秀历史建筑、文物及历史文化风貌区域内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Ⅲ、对其他待定地区的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Ⅳ、对涉及城市主要景观视线走廊、微波通道、机场净空等地区的建筑高度的控制规定②对建筑后退的控制规定Ⅰ、对建筑后退的道路红线的控制规定Ⅱ、对建筑后退地块边界的控制规定③对建筑单体面宽的控制规定④对建筑间距的控制规定13、其他包括公众参与与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包括说明规划成果的组成、附图、附表与附录等三: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规划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规划编制以及规划审批和管理实施,规划全面的技术依据。
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可分为11个方面:1、前言:阐明规划编制的背景以及主要过程。
包括接受委托、编制的整个过程,方案论证、公开展示、修改和审批的全过程,鸣谢协作单位等。
2、概况:通过分析论证,阐明规划区位环境的优劣和建设规模的大小,对规划区建设条件进行分析。
需要对用地坡度、高程、地质、水文以及风向、植被、土壤等现状因素进行分析,在各类分析的基础上,对用地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
3、背景、依据阐明规划编制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背景条件,阐明规划编制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和技术依据。
对文本相关规定进行具体阐述和解说。
4、目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对规划区发展前景作出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近、中期发展目标;阐明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阐明规划区在区域环境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深化落实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规定;阐明规划区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与功能布局,明确主要用地的分布、规模5、土地使用规划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划分地块,明确细分后各类用地的布局与规模。
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和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原则和措施进行说明,合理确定各地块的规划控制指标。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阐明各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用地规模、服务半径、对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进行说明。
7、道路交通规划(1)对外交通说明铁路、公共、航空、港口与城市道路的关系以及保护控制要求(2)内部交通①、阐明现状道路、准现状道路红线、坐标、标高、断面以及交通设施的分布与用地面积等②、调查旧区交通流量,在城市专项交通规划指导下新区交通设施的分布与用地面积等③、确定规划道路功能构成及等级划分,明确道路技术标准、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工作图精度采用1/500地形图)④、道路竖向及重要交叉口意向性规划及渠化设计⑤、布置公共停车场(库)、公交站场⑥、明确规划管理中道路的调整原则8、绿地、水系规划详细说明规划区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以及公共绿地的位置,确定各级绿地的范围、界限、规模和建设要求;分析规划区内河流水域基本条件,结合相关工程规划要求,确定河流水域的系统分布,说明城市“河道”其两岸须控制使用的用地,而者合成区域的边界线,控制原则和具体要求。
9、市政工程规划说明各项市政工程设施的问题;提出各项市政设施的定量要求,如供水量、供电量、燃气量等;明确各类市政设施安排的各项要求,如各项市政设施用地规模,市政设施管网的布置标准。
(1)给水规划①、说明现状用水情况,调查周边水厂、调节池、加压站、水压和管网情况②、选取用水标准,预测总用水量③、分析选择供水引入方向④、确定加压泵站、调节水池等给水设施的位置以及规模⑤、布局给水管网,计算输配水管管径,校核配水管网水量与水压、选择管材(2)排水规划①、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包括现状汇水面积,防洪标准及管网情况②、明确排水体制,计算汇水面积,确定防洪标准,污水量③、确定雨、污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相关设施位置、规模和卫生防护距离④、确定雨、污水系统布局、管线走向、管径复核、确定管线平面位置、主要控制点标高、出水口位置⑤、拟定雨水利用措施,对污水处理工艺提出初步方案(3)供电规划①说明现状电力情况,存在的问题(包括现状用地情况、周边变电站、开闭所和现状电力线情况)②、选取用地标准,预测总用电负荷③、分析选择电源引入方向④、确定供电设施(如变电站、开闭所)的位置和规模⑤、明确线路敷设方式及高压走廊保护范围⑥、规划设计10KV电网及低压电网(4)电信规划①、说明现状电信情况(包括电信线路、周边电信局设置的情况等),分析存在问题②、分析选择通讯接入方向③、选取电信预测标准,预测通讯总需求量④、分析确定局(所)位置及容量,阐明通讯线路位置、附设方式、管孔数、管道埋深等⑤、明确微波通道走向宽度和对构筑物的控制保护措施、高度限制要求等(5)燃气规划①、说明现状管网、储配气站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②、选取用气标准,预测总用气量③、分析选择气源引入方向④、确定储配气站的位置,容量及用地保护单位⑤、布局燃气输配管网,计算管径(6)供热规划①、说明现状管网、供热设施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②、选取供热标准,预测总热负荷③、分析选择热源引入方向④、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计算管径10、环卫、环保、防灾等(1)环境卫生规划①、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估算规划区内固体废弃物产量②、分析确定垃圾收运方式,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方式及其他环境卫生控制要求③、分析垃圾箱、废物箱、垃圾收集站点、公厕、环卫管理机构等布局规划要求,提出防护隔离措施等(2)防灾规划①、分析城市消防对策和标准,确定各种消防设施通道的布局要求等②、分析防空工程建设原则和标准,确定地下防空建筑设施规划,以及平站结合的用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