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1)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四章生产管理一单选题1在易飞ERP系统中,录入产品工艺路线是在(D)子系统中进行。
A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B工单管理子系统C工艺管理子系统D产品结构子系统2在易飞ERP系统的主生产排程子系统中,排程来源有(B)A采购单和客户订单B客户订单和销售预测C销售预测和BOM用量D客户订单和工单3在易飞ERP系统的主生产排程子系统中,决定MPS的运行依据的模块是(A)A录入排程来源模块B录入每日主资源信息模块C生产采购计划模块D生产排程计划模块4在易飞ERP系统的物料需求计划子系统中,完成运行MRP的基础参数设置的模块不包括(B)A设置MRP参数模块B生产物料需求计划模块C设置间距编号模块D设置计划条件模块5在易飞ERP系统中,产品结构子系统与采购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关联的单据是(A)A请购单B订单C报价单D采购单6在易飞ERP系统中,工单子系统和存货子系统的信息关联的单据不包含下列哪个(A)A进货单B生产入库单C领料单D退料单7在易飞ERP系统中,生成物料需求计划需要的基础信息中属于存货管理子系统的是(D)A采购单/请购单B假日表信息C客户订单/销售预测D品号信息8在易飞ERP系统中,与批次需求计划子系统相关联的信息不属于生产管理系统的单据是(C)A工单信息BBOM用量C采购单/请购单D产品工艺路线9下面哪两种特征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特征(D)A按订单装配和按订单设计B按订单生产和按订单设计C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装配D按库存生产和按订单生产10在ERP的计划层次中,哪些计划是微观计划的开始,是具体的详细计划(D)A主生产计划B车间作业控制C战略计划、经营规划和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11在ERP的计划层次中,下列哪个计划是宏观向微观过度的层次(D)A物料需求计划B生产规划C能力需求计划D主生产计划12在展开ERP进行物料需求计算时,计算的顺序是(D)进行的。
A从左到右B从上到下C从左到右D从上到下13能力需求计划是把(B)需求转换为(B)需求。
2023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学习笔记第四章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一、本章考情分析以2023年真题、2023年真题、2023年真题为例,有关第四章内容旳考点分值分布如下:考情分析:单项选择题平均9个,多选题平均2.67个,案例分析题平均5个,第四章在三年旳考题中平均占有旳分数是24.33分,属于重点章节。
二、本章教材构造:第一节:生产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第三节:生产控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控制第五节: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旳措施第一节:生产计划本节重要内容:生产能力、生产计划旳概念与指标、生产计划旳编制、产品生产进度旳安排、本节重要考点:生产能力旳计算、生产计划旳指标、产品生产计划进度旳安排一、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概念广义: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旳综合。
技术能力包括:人旳能力和生产设备、面积旳能力。
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员旳管理经验成熟度、应用管理理论与措施和科学态度与能力。
狭义:企业在一定期期内,在一定旳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所有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旳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旳最大数量。
包括三个方面旳含义:1、企业旳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与生产旳固定资产来计算旳2、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旳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络3、生产能力反应旳是一年内旳实物量。
(二)生产能力旳种类1、设计生产能力(企业长期计划)指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献中所写明旳生产能力。
2、查定生产能力(企业长期计划)指企业没有设计生产能力资料或设计生产能力资料可靠性低状况下,根据企业既有旳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原因,而重新审查核定旳生产能力。
3、计划生产能力(企业年度计划、季度计划)也称现实生产能力,是企业在计划期内根据既有旳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原因所可以实现旳生产能力。
直接决定了近期所做生产计划。
2023年真题:新企业在进行基本建设时,所根据旳企业生产能力是( )。
A、查定生产能力B、计划生产能力C、设计生产能力D、现实生产能力参照答案:C【答案解析】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献中所写明旳生产能力。
提供精准面授押题:一建、二建、咨询、监理、造价、招标、环评、经济师、安全、房估、消防、物业、职称英语等第三节生产控制【本节考点】1、生产控制的概念2、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3、生产控制的方式【本节内容精讲】【考点】生产控制的概念指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调节的系列活动。
广义:指从生产准备开始到进行生产,直至成品出产入库为止的全过程的控制。
它主要包括计划安排、生产进度控制及调度、库存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等。
狭义:指对生产活动中生产进度控制,又称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控制既要保证生产过程协调地进行,又要保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它是一种协调性和促进性的管理活动,是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即通过生产控制,使企业的生产活动既可以在严格的计划指导下进行,实现品种、质量、数量和时间进度的要求,又可以按照各种标准来消耗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以及减少资金占用。
加速物资和资金周转,实现成本目标,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真题:单选题】生产控制的目的是()。
A.提高产品价格B.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C.提高客户满意度D.提高生产产量【答案】B【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四章第三节:生产控制的概念相关内容。
生产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故选B。
【考点】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生产控制包括三个阶段:测量比较、控制决策、实施执行。
(一)确定控制标准可以用实物数量表示,也可以用货币数量表示1、类比法。
参照本企业的历史水平制定标准,也可参照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定标准。
该方法简单易行,标准也比较客观可行。
【真题:单选题】企业参照自身的历史水平或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定生产标准,这种制定生产标准的方法是()A.标准化法B.定额法C.分解法D.类比法【答案】D【解析】类比法的方法主要是企业企业参照自身的历史水平或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定生产标准。
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第四章模拟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指导: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 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车间生产面积2000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3平方米,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1.5小时,则该车间的生产能力是()件。
A.3556B.5333C.8000D.320002. 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是()。
A.M=(F?A)/(a?t)B.M=(a?t)/(F?A)C.M=(F?a)/(A?t)D.M=(t?A)/(a?F)3. 已知设备组有机器10台,每台机器一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是12小时,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50件产品,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是()。
A.500B.1200C.6000D.70004. 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是()。
A.M=F?S?PB.M=F?SC.M=F?PD.M=F?P/t5. 直接决定了近期所作生产计划的生产能力是()。
A.设计生产能力B.查定生产能力C.计划生产能力D.解决生产能力6. 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来计算的。
A.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B.直接参加生产的流动资产C.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D.间接参加生产的流动资产7. 综合反映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直接关系能否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A.技术能力B.管理能力C.财务能力D.生产能力8. 生产控制的核心是()。
A.进度管理B.在制品控制C.库存控制D.生产调度9. 生产进度管理的目标是()。
A.减少浪费B.零在制品C.降低成本D.准时生产10. 通过获取作业现场信息,实时地进行作业核算,并把结果与作业计划有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提出控制措施。
这种生产控制方式是()。
A.事前控制B.事中控制C.事后控制D.全员控制11. 制定生产控制的标准中,根据权威机构制订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控制标准,这种方法叫()。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职业培训教育网职业人的网上家园
中级经济师考试辅导《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第四章第五节讲义1
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一、MRP、MRPⅡ和ERP
(一)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MRP)
1.物料需求计划(MRP)概述
20世纪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
订货点法能保证稳定均衡消耗情况下物料需求不出现短缺。
现实限制条件:
· 现代生产制造零部件数量成千上万,手工制订计划的工作量很大,效率极低。
· 企业环境条件总在变化,意外情况随时发生,修改计划也很困难。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应用,MRP才逐渐出现,20世纪60年代中期。
· 基本MRP或开环式MRP:没有考虑生产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和采购条件约束,计算出的物料需求的时间可能由于设备、原料或工时等原因无法针对相应物料进行生产。
· 闭环式MRP: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供应商、生产现场取得信息反馈,将采购计划、生产能力计划、车间作业计划等纳入MRP。
2.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原理:“反推法”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原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遵循以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导出所需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根据各相关物料的
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确定该物料开始生产(订货)时间。
综述:生产计划推出物料的需求(时间和量),然后再根据订货周期确定订货时间。
3.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结构。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产和生产系统1、生产是人们创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有组织的活动,将投入的生产要素转换成有效用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便可称为生产。
2、生产系统模型:第二节生产管理及其发展历程1、制造企业的基本职能:营销、生产、财务2、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制造业服务业产出的产品有形的无形的投入的主体物料人力转换过程资本密集型劳力密集型第三节工业企业生产系统的构成1、生产过程规划的职能:(1)长期能力规划:涉及所有生产线,一般由生产主管负责。
内容:厂址及设施选择、生产规模和能力设定、资质或外购策略、只要资源供应商的选定、生产过程中生产流程和新自动化体统的选择等。
(2)中期规划:面向产品族,称之为综合计划,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
内容:生产资源配置,编制各项资源计划,包括人力计划、库存计划、动力需求计划、材料供应计划和设备改造计划等。
(3)短期计划:只管某一项产品,由工厂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称之为主生产计划。
内容:规定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数量及时限。
(4)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系统:由制造部门的生产管理人员负责。
内容:编制零、部件生产计划、材料采购计划、作业计划。
2、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系统的设计:(1)水池式:生产控制着眼于保持库存量以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2)推动式:着眼于提前期信息,用以管理和控制物流。
推动式是提前准备好材料和零部件,按需求发送到下一个生产环节或仓库,按计划来推动生产过程的物流。
MRP (3)拉动式:着眼于降低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储备量。
准时制生产(JIT)(4)同步制造:同步制造的理论基础是哥德纳特提出的约束理论,整个生产系统绩效取决于生产作业中的瓶颈环节。
第二章企业制造战略第二节产品赢取订单要素的确定1、赢单要素:指企业的竞争优势重点所在,反映该企业锁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
2、达标要素:则是魔球竞争优势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制造过程选择1、生产过程结构的分类:(1)连续生产:连续生产是根据需求而常年无间歇性地生产产品,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过程自动化,如炼铜、化工、炼钢等行业。
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考情分析:本章为重点案例章节。
主要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
历年平均分约20分。
主要内容第一节生产计划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第三节生产控制第四节生产作业控制第五节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的方法第一节生产计划一、生产能力二、生产计划的含义与指标(盈亏平衡)三、生产计划的编制四、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一、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概念(熟悉)(二)生产能力的种类(重点,案例分析考点)(三)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重点,案例分析考点)(四)生产能力核算(重点,案例分析考点)(一)生产能力的概念(熟悉)1.生产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市场需要。
★说明:生产能力的体现在本章都以产品的数量表示。
(1)广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①技术能力人的能力:是指人员数量、实际工作时间、出勤率、技术水平、思想觉悟等因素的组合。
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是指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水平、开动率、完好率等因素的组合。
②管理能力包括: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成熟程度、应用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水平和提高效率的能力等。
(2)狭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能力。
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是指狭义的生产能力。
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2.生产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熟悉)(1)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
说明:不包括已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设备、企业备用的设备。
(2)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
企业制订的是年度生产计划,必须以企业年度能够拥有的技术组织条件为基础,即计划能力。
(3)生产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
(二)生产能力的种类生产能力分为三种(重点,案例分析考点)(1)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写明的生产能力。
第四章生产管理与控制本章绝大部分是新增内容,主要讲述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控制、生产作业控制以及现代生产管理与控制方法。
本章有很多计算内容,主要是针对制造性企业的生产运作的管理等内容。
第一节生产计划考试目的:了解考生能否理解生产能力的含义、能否科学地进行生产能力的计算,能否掌握生产计划的内容、生产计划指标含义及制定计划的影响要素,并掌握生产计划编制的流程;是否掌握产品生产进度安排的常规方法。
考试内容:生产计划概述,具体包括生产计划的内容与影响因素,生产计划的编制、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
一、生产能力(一)生产能力概念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内部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能否满足市场需要。
企业的生产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能力是指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综合。
技术能力包括:人的能力和生产设备、面积的能力。
狭义的生产能力主要是指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能力。
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是指狭义的生产能力,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生产能力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三个方面含义:(1)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按照直接参加生产的固定资产来计算的。
(2)生产能力必须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相联系。
(3)生产能力反映的是一年内的实物量。
【例题·单选题】企业在一定的生产组织技术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或所能加工处理某种原材料的最大数量是指()。
A.管理能力B.技术能力C.生产能力D.固定资产生产效率【答案】C(二)生产能力的种类生产能力按其技术组织条件的不同可分为设计生产能力、查定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能力三种。
1.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所写明的生产能力。
2.查定生产能力。
查定生产能力是指企业没有设计生产能力资料或设计生产能力资料可靠性低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而重新审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它为研究企业当前生产运作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在企业确定生产规模,编制长远规划和确定扩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术措施时,以设计生产能力或查定生产能力为依据。
3.计划生产能力。
计划生产能力也称现实能力,是企业在计划期内根据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
它直接决定了近期所作生产计划。
在编制企业年度、季度计划时,以计划生产能力为依据。
【例题·单选题】在编制企业年度生产计划、季度生产计划时,企业的直接依据是()。
A.设计生产能力B.查定生产能力C.设备生产能力D.计划生产能力【答案】D(三)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影响企业生产能力的各种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有:固定资产的数量、工作时间和生产效率。
1.固定资产的数量。
固定资产的数量是指计划期内用于生产的全部机器设备的数量、厂房和其他生产性建筑的面积。
设备的数量应包括正在运转的和正在检修、安装或准备检修的设备,也包括因暂时没有任务而停用的设备,但不包括已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设备和企业备用的设备。
生产面积中包括企业厂房和其他生产用建筑物的面积,一切非生产用的房屋面积和场地面积均不应列入。
【例题·多选题】确定计算生产能力时设备的数量应包括()。
A.正在运转的设备B.企业备用的设备C.正在检修、安装或准备检修的设备D.因暂时没有任务而停用的设备E.已报废的、不配套的、封存待调的设备【答案】ACD2.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是指按照企业现行工作制度计算的机器设备的全部有效工作时间和生产面积的全部有效利用时间。
3.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机器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生产面积占用额。
【例题·多选题】影响企业生产能力大小的主要要素有()。
A.固定资产的数量B.产品市场占有率C.固定资产的成本D.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E.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答案】ADE(四)生产能力核算企业生产能力的核算,是根据决定生产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在查清和采取措施的基础上,首先计算设备组的生产能力,平衡后确定小组、工段、车间的生产能力,然后各车间进行平衡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
1.单一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对于品种单一、批量大的企业,生产能力常用产品的实物量表示,通常可以直接按设备组生产能力、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对于流水线生产则可以依据节拍进行计算。
(1)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式中:M——设备组的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P——产量定额(效率),也称“工作定额”,是在单位时间内(如小时、工作日或班次)规定的应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应完成的工作量;t——时间定额,即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工人或班组生产一定产品或完成一定的作业量所需要消耗的劳动时间。
【例题1·单选题】已知设备组有机器20台(设备数量S),每台机器一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是15小时(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F),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60件产品(产量定额P),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求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是()。
A.12 000件B.1 200件C.18 000件D.80件【答案】C【解析】M=F·S·P=15×20×60=18 000(件)【例题2·单选题】已知设备组有机器10台,每台机器一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是15小时,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50件产品,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设备组一个工作日的生产能力是()。
A.5 000件B.6 500件C.7 500件D.8 500件【答案】C【解析】M=F·S·P=15×10×50=7 500(件)【例题3】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车间共有车床10台,全年制度工作日为250天,两班制,每班工作7.5小时,设备计划修理时间占有效工作时间的10%,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0.5小时(消耗时间或占用时间),那么该设备组的年生产能力是多少?(2)作业场地生产能力的计算式中:M——生产面积的生产能力;F——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A——生产面积;a——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t——单位产品占用时间。
【例题】某车间单一生产某产品,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单位面积有效工作时间),车间生产面积1 000平方米(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2.5平方米(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每生产一件产品占用时间为2小时(单位产品占用时间),问该车间的生产能力?解:(3)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式中:M——流水线的生产能力;F——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r——流水线节拍。
【例题】某齿轮生产企业的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流水线每生产一件齿轮需10分钟,求该企业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解:M==48(件)(注意单位换算)2.多品种生产条件下生产能力核算在多品种生产条件下,企业生产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代表产品法和假定产品法两种。
(1)以代表产品计算生产能力这种方法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然后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选定代表产品。
代表产品是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较多、产品结构和工艺上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步骤2: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M d——以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t d——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
步骤3:计算其他产品换算系数。
计算公式如下:(i=1,2,……,n)式中:K i——第i种产品换算系数;t i——第i种产品的时间定额;t d——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
步骤4:计算其他产品的生产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①将具体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
计算公式如下:Q di=K i .Q i式中:Q di——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K i——第i种产品换算系数;Q i——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
②计算各具体产品产量占全部产品产量比重(以代表产品为计算依据)。
计算公式如下:(i=1,2,……,n)式中:w i——第i种占全部产品产量比重;Q di——第i种产品的计划产量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
③计算各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i=1,2,……,n)【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各种产品在铣床组的台时定额分别为40台时、60台时、80台时、160台时;铣床组共有铣床12台,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年节假日为59天(一年为365天),设备停修率为10%;计划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年产量为100台、200台、300台(产量最大为代表)、50台。
试求铣床组的生产能力?解:以丙产品为代表产品,则铣床组的生产能力为:相关计算如下表所示。
设备负荷系数(η)=600/660=0.909,因为η<1,即铣床组能力大于计划产量。
表代表产品法生产能力计算表产品名称计划产量(台时)Q i单位产品台时定额(台时)t i代表台时定额(台时)t d换算系数ki=t i/t d折合产量(台)Qdi=k i Q i产量比重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台)甲100400.50500.083110乙200600.751500.250220丙3008080 1.003000.500330丁50160 2.001000.16755合计600在企业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种产品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时,可采用以假定产品计算生产能力的方法。
假定产品通常是同系列或同类产品的一种假定综合产品。
计算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t j。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W i——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比重;t i——第i种产品的台时定额。
步骤2:计算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M j——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F——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S——设备数量;t j——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步骤3:根据设备组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计算出设备组各种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计算公式如下:M i=M j.w i式中:M i——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M j——以假定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w i——第i种产品占产品总产量比重。
【例题】某机械加工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各产品在钻床组的台时定额及计划产量如表4—2所示。
设备组共有钻床16台,每台钻床的有效工作时间为4 400小时,试用假定产品计算钻床组的生产能力。
解:详细计算及结果见下表:产品名称计划产量(件)各种产品占总产量的比重(%)在钻床上的台时定额(小时)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小时)生产假定产品的能力(台)折合成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台)甲75025205880乙600202554400×16704丙1200401O4201408丁45015406528合计300010020 3 5203520二、生产计划的概念与指标(一)生产计划的概念生产计划是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