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
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 教材分析《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节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以及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从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学习噪声的相关概念,探讨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减少噪声的危害。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征等有所了解。
但噪声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噪声的分类和危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和思考,掌握噪声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掌握控制噪声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噪声的分类和危害。
2.控制噪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和危害。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控制噪声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控制噪声的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有关噪声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实验器材:噪声计、隔音材料等。
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相关预习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生活中常见的噪声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噪声问题。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噪声问题?噪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让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控制噪声的方法。
每组选取一种噪声类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展示给其他小组。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噪声有哪些危害?如何控制噪声?”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介绍一些先进的噪声控制技术,如隔音材料、降噪耳机等。
让学生了解噪声控制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声现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噪声及其来源1.噪声(1)从物理学角度看,物体杂乱无章的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称为噪声。
如:家庭装修时电钻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2.噪声的来源(1)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2)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3)社会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的喧哗声。
(4)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要点诠释:噪声和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属于乐音,但是从环保角度看属于噪声。
如:悠扬的歌声,从物理学角度属于乐音,但是如果在晚上听到这样的歌声,影响了人们的休息,从环保角度就属于噪声。
知识点二、噪声的大小及危害1.噪声的强弱等级分贝(dB):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噪声的危害(1)>150 dB,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丧失听力;(2)>90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引起耳聋、头痛、高血压等疾病;(3)>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
知识点三、控制噪声1.从噪声的产生处防治噪声噪声大的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或架一些消声装置;如: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或摩托车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2.从噪声的传播过程中防治噪声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如: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3.从噪声的接收处防治噪声戴防噪声耳塞、耳罩、防声头盔,或用手指塞住耳朵等。
要点诠释:(1)噪声往往只能减弱,而不是完全的消除,因为在一些生产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噪声的。
(2)噪声的减弱我们常常采取“隔”、“吸”和“消”的方法。
如隔声墙、剧场墙上的吸音小孔、机器减震等。
【典型例题】类型一:噪声及其来源例1.关于乐音和噪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乐音让人听着舒服,它是由发声体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产生的B.凡是由发声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声音都是乐音C.凡是噪音都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D.广场舞的伴奏音乐虽然有的很好听,但是如果响度太大也会成为噪音【解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乐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象是杂乱无章的。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主要内容导学1.噪声的概念(1)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的含义;(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噪声的含义。
2.噪声的来源与危害(1)能举出噪声来源的实例;(2)了解不同分贝数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3.知道从三个方面控制噪声的措施◆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我们判断一种声音是不是噪声,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从看它的振动规则,如果它的振动是不规则的,那么这种声音就是噪声;二是从看是否影响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如果对其他人有影响,则属于噪声。
噪声的来源很多,比如:街道上的汽车声、、建筑工地的机器声、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虽然都是噪声,但它们之间也是有不同级别的,有的强度大,有的却小,我们如何描述噪声的这种差别呢?我们可以将声音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级代表一定的强度。
于是我们就用作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用符号来表示。
○1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2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3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3)控制噪声:由于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所以控制噪声的方法也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控制。
控制噪声的三个方法:○1在控制如:摩托车上的消声器;用光信号代替声信号;提高技术,增加金属间的弹性,研制无声合金等。
○2在控制如: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让树木来减弱噪声;对产生噪声的机器装上隔音罩等。
○3在控制如:戴上耳塞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处理的思维方法(1)本节重点是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
从物理学的角度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能举例说出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危害主要从影响听力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来考虑。
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2)本节难点是噪声的等级。
记住0dB、30-40 dB 、70 dB、 90 dB以上及 150 dB 等级的噪声的特征是处理噪声等级的最好办法。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的定义和来源噪声,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烦,真是个讨厌的小家伙!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噪声?无论是城市的喧嚣、车流的轰鸣,还是邻居家那动次打次的音乐,简直像是个不请自来的“八卦朋友”。
噪声不只是让我们耳朵受不了,更是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哎,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就拿早上闹钟的声音来说吧,哪怕它再好听,听多了也会让人抓狂。
想想看,我们的耳朵可是神奇的“接收器”,但一旦接收到过多的噪声,它们就会发出抗议,最终可能影响我们的听力,甚至引发一些健康问题,比如失眠、焦虑,真是得不偿失啊!2. 噪声的危害2.1 对身体的影响首先,噪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真是不小的威胁。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听力可能会受到伤害,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想象一下,如果耳朵“打疲劳战”,你可就要准备好耳鸣、听不清人家说话的尴尬场面了。
此外,噪声也会导致心脏病、血压升高等一系列问题,简直就像是在给我们的身体设下了无形的“陷阱”。
有研究指出,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过高,员工的生产力和注意力都会大打折扣,工作效率瞬间掉到了谷底,真是一石二鸟啊!2.2 对心理的影响再说说噪声对心理的影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吵闹的环境中,根本没法集中精力,脑子里只想着“闭嘴!”。
这种情况下,压力水平就会瞬间飙升,整个人都像被按了快进键,心情也会变得烦躁不安。
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简直是让人“心累”的状态。
所以,有些人甚至会选择去“远离喧嚣”,追求那种宁静的生活方式,毕竟,“安静是金”嘛。
3. 噪声的控制3.1 控制噪声的方法好吧,既然噪声如此烦人,那我们该如何控制它呢?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措施,比如在家里放一些绿植,植物可是天然的“噪声吸收器”,能够帮助减少环境噪声。
此外,隔音材料的使用也能有效降低噪声,真是让人心里一阵安慰啊!当然,还有一些小窍门,比如在窗户上贴上隔音膜,或是在墙壁上挂上厚重的窗帘,创造一个更为宁静的空间,完全是“静谧生活”的开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一. 教材分析《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危害以及控制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提高生活质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声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噪声的控制方面,可能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噪声的控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2.学会从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提高生活质量。
3.掌握噪声的控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噪声的分类和危害。
2.噪声的控制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噪声问题。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的控制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讲解噪声的危害。
2.准备噪声控制工具,如耳塞、隔音板等,用于展示噪声的控制方法。
3.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噪声实例,如街头噪音、工厂机器声等,引导学生关注噪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和危害。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数据,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演示噪声控制工具的使用方法,如耳塞、隔音板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噪声的控制效果,加深对噪声控制方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讲解噪声的控制方法,如隔、吸、消等。
通过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干扰。
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提高生活质量。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噪声控制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案设计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习目标:1
、我们要能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我们要了解一些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我们要知道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并能区分。
学习过程:
活动1 通过视频和情景感知噪声,然后结合课本第42页“噪声的来源”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噪声是的声音。
从下面甲乙两个的声音波形图可看出,为噪声,为乐音。
甲乙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关于噪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悦耳的音乐声可能是噪声;
B、噪声都是机器工作时振动发出的;
C、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D、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4)议一议,在我们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噪声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活动2 阅读课本第43页“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部分内容回答问题:(1)噪声等级的单位是。
(2)dB为比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过dB;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dB;为了保
护听力,声音不超过dB。
活动3 自主学习课本第44页“控制噪声”部分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控制噪声有哪三个途径?
(2)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种草植树
C.戴防止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止鸣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