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33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前预习通(二)基础知识达标阅读教材P42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学校大喇叭传出优美的歌声B.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C.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2.如图所示的示波器显示了两种声波的波形图,通过对比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图说明发声体振动时是规则的;(2)图说明发声体振动时是不规则的;(3)由此可知发声体做振动时产生的声音就是噪声。
阅读教材P43页,回答下列问题:3.对“dB”的理解,正确的是()A.0dB说明物体不振动B.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C.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D.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4. 分贝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分贝。
阅读教材P43页,回答下列问题: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6.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减弱噪声的。
二、课堂探究通(一)重难点探究探究一噪声的来源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是的声波图,对比观察声波图,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如果人在休息时,哪个声音会影响人的休息?这又说明什么?总结:甲声波图表明物体规则振动,乙声波图表明物体不规则振动。
说明了乙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
人休息时需要环境安静,因此这两个声音都会影响人的正常休息。
1.噪声的来源:(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2)环保角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以及对人们正常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2.噪声举例(1)砂轮打磨工件的声音。
(2)午夜休息时,练歌房的唱歌声。
例1: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足球比赛时,震耳欲聋的呐喊声B.音乐会上的钢琴声C.工人师傅在一台有毛病的柴油机旁仔细听它发出的声音D.午休时,小明和小华说悄悄话解析: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以及对人们正常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一、设计主体:二、噪声的来源1.通过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们举例生四、控制噪声1.回顾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的相关知识。
(写板书:声源振动→介质传二、类比分析三、个人反思四、参考文献[1] 陈文宏.杠杆教学设计方案[OL]./product/newproduct090422/content/3_2_4/video/wuli/ 02jxzy/1/jxsj1.doc[2] 3eud教育网.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OL]./wl2/Jiaoan_104194.html[3] 第一范文网.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OL]./jiaoan/banianjiwulijiaoan/235910076223591019114 139.htm[4] 新课标第一网.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堂实录[OL]./wuli/chusanwulijiaoan/20100603/jiunianjirenjiaobansi _gongganjiaoan_64374.html[5] 加涅(美).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6] 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 [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7]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5月[8] 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 [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9] 邓艳红.课程与教学论[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10] 李新乡,张军朋.物理教学论(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11] 陈刚.物理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12] 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M] .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13] 余文森,洪明.课程与教学论[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14] 郑金洲.课堂教学的50个细节[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15] 罗斯维尔(美).掌握教学设计流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16] 斯考隆(美).教师备课指南[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2月[17] 姜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18] 廖博琴.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19] 严金铎,郭玉英.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概论[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20]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21] 王力邦.中学物理教师的学习与思考[M] .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五、附录对比教案1来源: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学校陈文宏/jiaoan/banianjiwulijiaoan/235910076223591019114139.htm《噪声的产生和控制》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1)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在对实例的调研、分析和解释中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噪声的产生与控制,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噪声的定义和来源噪声,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烦,真是个讨厌的小家伙!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噪声?无论是城市的喧嚣、车流的轰鸣,还是邻居家那动次打次的音乐,简直像是个不请自来的“八卦朋友”。
噪声不只是让我们耳朵受不了,更是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哎,说到这儿,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就拿早上闹钟的声音来说吧,哪怕它再好听,听多了也会让人抓狂。
想想看,我们的耳朵可是神奇的“接收器”,但一旦接收到过多的噪声,它们就会发出抗议,最终可能影响我们的听力,甚至引发一些健康问题,比如失眠、焦虑,真是得不偿失啊!2. 噪声的危害2.1 对身体的影响首先,噪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真是不小的威胁。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听力可能会受到伤害,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想象一下,如果耳朵“打疲劳战”,你可就要准备好耳鸣、听不清人家说话的尴尬场面了。
此外,噪声也会导致心脏病、血压升高等一系列问题,简直就像是在给我们的身体设下了无形的“陷阱”。
有研究指出,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过高,员工的生产力和注意力都会大打折扣,工作效率瞬间掉到了谷底,真是一石二鸟啊!2.2 对心理的影响再说说噪声对心理的影响。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吵闹的环境中,根本没法集中精力,脑子里只想着“闭嘴!”。
这种情况下,压力水平就会瞬间飙升,整个人都像被按了快进键,心情也会变得烦躁不安。
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简直是让人“心累”的状态。
所以,有些人甚至会选择去“远离喧嚣”,追求那种宁静的生活方式,毕竟,“安静是金”嘛。
3. 噪声的控制3.1 控制噪声的方法好吧,既然噪声如此烦人,那我们该如何控制它呢?首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措施,比如在家里放一些绿植,植物可是天然的“噪声吸收器”,能够帮助减少环境噪声。
此外,隔音材料的使用也能有效降低噪声,真是让人心里一阵安慰啊!当然,还有一些小窍门,比如在窗户上贴上隔音膜,或是在墙壁上挂上厚重的窗帘,创造一个更为宁静的空间,完全是“静谧生活”的开始。
第4节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以及控制噪声的措施【教学难点】结合实际,提出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有条件的学校)、音叉和小锤、泡沫塑料块和玻璃。
学生每组准备:闹钟、报纸、空纸盒、海绵;调查校园和家园周围存在的噪声并提出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来源:1]一、创设情境,激趣诱思——《月光下的凤尾竹》作为礼物,当同学们都沉浸在音乐里时,老师用泡沫塑料块摩擦玻璃发出刺耳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听完这两段声音有什么感受?【导入课题】声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能给人以优美享受的声音,叫做乐音;另一类是令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噪声,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近年来噪声己成为国际公害。
那你想知道有关噪声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播放乐音和噪声,让学生体会到它们的不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热情,彰显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
)感受回答:听音乐时感到轻松、心情愉悦,听到噪声时感到杂乱、烦躁,不愿意听到。
思考,质疑:)(1)噪声是怎样产生的?)(2)它对人体有那些危害?)(3)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弱噪声?认真听老师的讲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问题【过渡问题】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乐音和噪声的波形有什么不同呢?【演示实验】分别用示波器展现敲响音叉时回顾旧知,思考回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噪声的来源1、噪声2、噪声的来产生的声音的波形和泡沫塑料块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示波器的学校直接出示图片)。
涟源金石中学八年级(上)综合组物理科导学案编号:12810204 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型:预+展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
【基础知识】一、噪声的来源:1.从物理学角度讲,叫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和的声音,以及对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人们以(符号是)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2.噪声的等级划分: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3.根据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传播声音——鼓膜的振动引起听觉。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控制噪声:————。
【展示提升】1.有人说,收音机播出的音乐都是乐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2.既然有噪声,我们的生活又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干扰,那么我们休息时多大的声音才不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呢?工作学习中呢?3.噪声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如何来控制它以保证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呢?请找一找生活中的控制噪声的手段。
4.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
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什么?【当堂反馈】1.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B.噪声是无法减弱C.噪声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但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大D.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经过试验,影响人们工作效率的声音强度为()A.40dB以下B.40~70dBC.70dB以上 D.90dB3.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噪声的来源及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噪声的等级一、自主预习【知识回顾】1、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有关,物体振动的,音调就越高。
2、声音的响度一般与声源有关,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受、影响【预习活动】1、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噪声的来源有哪些?2、人们用什么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具体是怎样分的?3、人们又通过哪些途径来控制噪声?二、合作探究(活动一)自学课本P25“噪声的来源”1、以自己对声音的感受,说出什么是噪声:2、小组讨论:举一些生活中产生噪声的例子。
(活动二)阅读课本P25“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完成下列题目:1、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是_________符号________。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_。
3、列举噪声的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1、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控制噪声,我们应从那三个方面着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交流: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弱噪声采取的一些措施,并分析分别属于从哪个方面减弱噪声。
4、小组讨论:噪声总是有害的吗?_________你知道噪声有哪些用途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冰箱中氟利昂的代用品C.在摩托车内烯机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上安装高音喇叭三、精讲点拨物理学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噪声的不同理解四、有效训练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呜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④⑤⑥2.下面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B.某清洁工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的按喇叭D.在高考、中考复习期间,居民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3.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叫做,其波形的。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崇文实验学校马宏佳一、教学目标:1.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3.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学习噪声的知识,开动脑筋想出可行的防控噪声方法。
(二)新课教学用视屏放一段“G20《春江花月夜》+粉碎汽车”让学生指明这是噪声引出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感受噪声与优美乐音的不同。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噪声的定义?在学生阅读时大声播放《命运交响曲》,干扰学生正常阅读。
学生总结噪声定义:1)、优美的歌曲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影响了我们正常休息、工作和学习,这些歌曲也都是噪声。
2)、从物理学角度看无规则振动而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2、讨论展示:我们自己家的周围有噪声吗?(学生讨论时老师要注意把握有代表性的信息)电视声、饭店声、马路上汽车声、广场舞、早晨运动场的声音等。
(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噪声,发现出现矛盾的根源,学会要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一些噪声问题。
3、阅读教材:了解噪声的等级用什么计量?噪声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认识:噪声的计量单位是分贝(dB),也是声音特征中响度的单位。
阅读教材:了解一些常见环境声音的分贝数和人的感觉。
结合视频资料,直观感受不同强度的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一下,老师讲课的声音强度大约为70分贝。
强化记忆:不影响休息声音不超过50分贝不影响学习、工作声音不超过70分贝不影响健康声音不超过90分贝4、思考:你认为应该怎样减弱噪声呢?回顾: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介质(空气)的振动传播声音→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并传入大脑使我们听到声音联系这个物理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找到减弱和消除噪声的方法:提出讨论问题: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几个环节减弱噪声?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防止噪声入耳总结出可以从以上三条途径减弱和消除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