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耕地社会化保护对策与启示_陈美球
- 格式:pdf
- 大小:474.24 KB
- 文档页数:3
孔祥敏(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科研处,山东济南250014)国外的农业保护政策考察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一方面居于基础地位,另一方面又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农业都实行某种程度的保护政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借鉴国外农业保护政策实施的经验,对加强我国农业的发展颇有指导意义。
一、国外农业保护政策的主要措施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状况和自然条件差异,所实施的政策也有很大不同。
总的来看,当前国外在农业保护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农产品价格支持。
这是农业保护政策最初、最明显的途径,也是各国保护农业最常用的手段。
基本做法是政府事先规定农产品的保护价格,包括目标价格和干预价格。
目标价格是在农产品上市季节前规定的,一般高于市场价格,是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上限;干预价格即收购价格,是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下限。
当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由政府按干预价格收购,差额由国家补贴;当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上涨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向市场上投放储存的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
美国2/3左右、欧共体70%的农产品享受保护价。
价格支持有利于保持市场供求平衡,保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稳定农业生产。
近几年我国对主要农产品实施的保护价收购政策,就是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措施的一种借鉴。
2.补贴制度。
即政府通过预算支出给农业生产者补贴,以实现农业部门的收入目标。
农业补贴制度主要分为直接收入补贴和出口补贴两大类。
前者主要包括:(1)针对生产者提供的农产品给予的补贴。
根据这种制度,生产者将得到指定农产品保护价与市场价之间差额的政策补贴。
(2)针对耕种面积和饲养的牲畜数量的补贴。
(3)针对农场和农场主的补贴,这种补贴的基础是农场的规模和市场上收入的多少。
直接收入补贴措施能直接增加生产者的收入,防止他们与其他行业人员收入差距的扩大。
为扩大本国农产品出口,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许多国家都实行国际贸易价格补贴政策,对出口农产品的价格高于世界上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由政府给予补贴。
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问题越来越严峻。
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在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做到严守耕地红线、严把耕地使用关口,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的新题目。
文章提出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探讨了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工作思路。
关键词: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现状及对策引言现行的耕地数量平衡已经在理论解释、信息获取、实施监管、工程技术等多方面远远滞后于实践管理需求。
如何科学认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完善政策体系并强化监督实施,已成为我国耕地保护制度转型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
1.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1.1多停留在耕地数量上的占补平衡,“占优补劣”现象非常普遍现实中“重数量、轻质量”的占补平衡现象普遍。
为了减少“五通一平”的基础建设成本,不少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且土壤质量高、农田基础设施比较齐全的优质耕地,而等量补充的耕地多地处偏远、耕作困难且产出率较低。
“占优补劣”现象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证实,如许丽丽等对 2000—2010 年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建设占用的耕地多适宜农业耕作,而新增耕地只有不到一半适宜农业耕作。
李彦芳等的研究也表明,开垦0.2hm2以上的耕地才能弥补占用0.06hm2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
仇大海指出若按照等级折算系数,福建省占好补差的比例是1∶2.29。
为了解决“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2004 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实行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1]。
为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农业部门先后完成了农用地分等定级和耕地地力评价,以期为按等级折算提供基础支撑,但目前这两项成果都没有很好地运用在耕地占补的按等级折算之中,主要是因为成果覆盖的是现有耕地,可用于评判占用耕地的质量水平,而补充耕地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即使直接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或耕地地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也不合理。
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与其提升对策探讨作者:陈美球刘桃菊周丙娟徐星璐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第01期摘要: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提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重要耕地保护政策,对遏制耕地锐减态势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耕地质量也出现了总体下降趋势。
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真正的耕地保护执行主体,二是耕地保护的外部性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为此,要从营造全社会参与耕地保护氛围、充分调动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强化耕地保护社会化扶持力度、正确协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四方面强化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
关键词:耕地保护;政策制度;社会责任中图分类号:F30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1—0045—05“民以食为天,土为农之本”,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央政府不断强化耕地保护力度,制定了“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各类建设项目对耕地侵占的威胁依然严峻,耕地保护任重道远。
有必要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其经验与不足,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提高耕地保护效果提供参考。
一、我国耕地保护的政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耕地保护方面先后提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标志性政策制度。
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方面,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予以明确规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这是我国耕地保护中的一个根本制度。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我国一个开创先河的制度创新,不仅丰富了土地管理制度,成功探索了建设用地区、耕地保护区的分区规划控制,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经验,而且在我国耕地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①:全国基本农田比例达耕地总量80%以上,数量超过15.8亿亩,切实保护了耕地数量;通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建立保护制度,宣传了基本国策,全民的耕地保护意识显著增强;实行占用基本农田最严格的审批管理,最大限度控制了耕地的减少;在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基础上,加大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投入,提升了耕地质量,特别是随着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的推进,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required joint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作者: 陈美球[1]
作者机构: [1]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45
出版物刊名: 上海国土资源
页码: 95-9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耕地保护;社会责任;保障机制;生态耕种
摘要:加强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基于耕地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以及耕地保护的强烈正外部性,要切实取得耕地保护的实效,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构建耕地保护的社会化扶持机制,形成人人自觉参与耕地保护的社会氛围,并激励耕地实际耕种者的耕地保护行为,奠定耕地质量与生态保护的基石.针对耕地质量与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与优化城镇化环境并举,促进承包地经营权的长期流转;二是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培育耕地质量与生态保护的监管主体;三是推行生态耕种,维持耕地健康的土壤.。
国外保护耕地集约用地概览
陈美球;蔡玉梅;王庆日;孔祥斌
【期刊名称】《资源导刊》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我们大量开发土地,粗放使用土地,以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环境资源破坏严重,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近年来,我国通过严格的用地指标控制、灵活的产业政策和不断强化的区域政策,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陈美球;蔡玉梅;王庆日;孔祥斌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国土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 [J],
2.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强化节约集约用地机制\r——第29个全国土地日主题解读 [J], 王永生
3.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r——写在第29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 [J], 陈建军
4.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J], 滕晓波; 周长武
5.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周英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渭北分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农村土地整治是有效推动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流动,促进城乡产业互动,破除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文试图在乡村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等战略指引下,通过介绍德国、日本、英国和荷兰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历程及成功经验,分析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形势下,从整体性治理视角,从土地整治规划、审批、施工及开发利用多个环节总结经验启示,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经济密度,为农业创新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均衡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治;城乡均衡;乡村振兴;经验;启示DOI:10.33142/sca.v5i8.3159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The Main Experience of Foreign Rural Land Improve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ZHOU YingWeibei Branch of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75, ChinaAbstract: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low of land, labor, capital and other elements,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dustries, break the urban-rural dual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s a whole, such as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Germany, Japan, Britain and the Netherlands in the course of implementing rural land renovation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alysis on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to further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listic governance, from the land management planning,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ultiple link summing up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rural land economic density, upgrade for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urban-rural balance; rural revitalization; experience; inspiration引言综合国内多位学者关于农村土地整治的概念及内涵,本文采用公允标准进行定义。
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机制(上)摘要:耕地资源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实现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耕地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文章在论述耕地保护经济机制缺失的表现及危害的基础上,探究了其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实施耕地价值全面补偿、实施耕地保护分区补贴、均衡耕地转用增值收益分配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等构建耕地保护经济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耕地保护;经济机制;土地利用;农地非农化protection of farmland to build the economic mechanism (on) zhu hongxia, fan zhu abstract: arable land resources is to ensur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is to achieve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issue is all about. land protection is china’s basic national polic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tection of farmland in the absence of economic mechanisms on the basis of performance and risk,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its lack of, and propos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d value of the total compensation, implementation of land protection district subsidies, balance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value-added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improve the rural collective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to protect arable land and other economic mechanisms to buil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farmland protection; economic mechanisms; land use; land conversion一、问题的提出耕地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