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中文字幕笔记_第十三讲
- 格式:pdf
- 大小:47.87 KB
- 文档页数:10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理学)有关笔记(⽆顺序)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理学)有关笔记(⽆顺序)话题:适应⼒现实教育学习⼀、这个世界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
据调查,成功的⼤学⽣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想做伟⼤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该怎样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不是空话,⽆论在学术还是实践⼯作中,他们勇往直前,做到了了不起的事,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特别善良。
有些⼈只是“⾃我”的⼀代,这⼀代⼈所关⼼的⼀切只是“我要多赚点钱”,“我要买套更⼤的房⼦”,“我要变得成功,取得更多赞誉”,“变得更有威望”。
但有这种想法的⼈,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这些。
他们也不如有崇⾼使命感的⼈成功。
⼆、有时,光有美好愿望,我们还是⽆法发挥全部潜能,甚⾄有些情况下造成的伤害多于帮助。
理想主义远远不够,往往使对⽅陷⼊被动受害者地位,⽽不是帮助产⽣积极的主导⼼态。
(⽪格马利翁)赞扬别⼈,赞扬⼩孩,是有害的。
如果没有分辨地夸奖别⼈,从长远⾓度讲,实际上害⼈⽐帮助⼈更多,⽆论是⾝⼼健康还是成功等⽅⾯。
三、“如果我们对⾃⾝的培养不够,对各种⼈际关系培养不够,就会发⽣个⼈成长失败。
”四、⼼理学家证实了培养乐观精神能预防⼉童和成⼈的抑郁和焦虑,约能将他们两年内患病率减半。
⼈类有些因素可以抵制精神疾病:勇⽓、⾯向未来、乐观、⼈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胸和洞察⼒等。
培养⾃⾝优势、培养能⼒、关注健康、信仰、乐观、⾃信等等,能更好⾯对⽣活困难。
四、冥想可以极⼤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脑,可以帮助产⽣积极的情绪,⽽在痛苦⾯前变得更坚定。
每周三次锻炼,每次三⼗分钟,效果与现有最有效的⼼理药物是⼀样的。
五、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当内部(⼤脑的想法)与外部(现实)不⼀致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
改变的⽅法:1、更新基模2、忽略外部信息3、主动寻找证据4、创造新的现实。
运动员跑跑,开始都不相信4分钟跑完1公⾥,直到⼀⼈提出可以,并且做到,之后很快很多⼈都可以做到。
Lecture 13 set self-concordant goalsSome benefits of self-concordance:1.increasing well being2.resolving internal conflicts, helping us with anxiety, with uncertainty, withexistential questions3.increasing the likelihood of successNo pain, no gain. Do it better with pleasure.Self-concordance has a trickle effect. Potentially identifying self-concordant goals can also help you improve your grades even though they are not related at all, because overall, you are more motivated; you are more excited; you are more interested; and you enjoy life as a whole more in positive emotions.4.health benefits, self-concordance leads to longer lifeValues in action (VIA) and character strengthsPsychologists identified 24 character strengths. The key aspect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at they have moral value.When VIA go together with self-concordance, we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a complete experience of happiness of fulfillment.How to identify our values in action and how to use them? What are your personal character strengths?It’s not we cannot or should not cultivate the other strength but what we need to do is focus mostly on those strengths that are most natural to us, because that is when we get the most bank for the buck.Two practices will help us to identify and apply the character strengths:1.take the questionnaire, take the test:a)Take the top 8 to 12 strengths.b)Read their descriptions—what they mean, what they are about, what theysay about you.c)Then ask yourself which five are the real me? Or which ones when I’mengaging them I feel more energized and motivated. Or which ones do I growand develop most from.d)Then chose any one of the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apply it, meaning everyday for the following 7 days, apply this character strength (for example, youchose love of learning. You need to learn something new every day). Everyday for the 7 days after that apply the next character strength or the samestrength in a different way. Apply whatever it is, whatever your top strengthsare consciously until it becomes a habit.e)Each night describe how you use your strength on that day, and then committo the next day.2.Apply your character strength to solve your problems as they have a trickle effect.a)Identify your top strengthsb)Apply them to your weakness.What may be a helpful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a self-concordant journey as well asoutcome? 将工作作为一种使命而不仅仅是工作或者职业。
幸福课笔记梳理总结先记住以下几点:1. 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
学习没有捷径。
2. “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中仍能前行。
”3. 比物质充裕更能带来幸福的是时间充裕。
所以,找到你真正、真正想做的,再去做。
4. 找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并经营好这段感情。
投入时间,分享、交流。
5. 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水的灌溉,有阳光的照耀,除去杂草,悉心照料。
1.我如何更加幸福幸福不是一个秘诀,我们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总想找到一个秘诀从而永远幸福下去;幸福是一个过程,“我如何更加幸福”是我们经常要问的。
问题缔造现实,关注点影响了认知。
而心理学对积极面和消极面的研究是1:21。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在于促成一个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生活中最糟糕的事,转变为同时关注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
排除极端情况,超出本质需要后的一切对我们的幸福影响很小。
不论有没有获得晋升,还是受伤,一年之后,就会恢复原来的快乐水平。
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基础幸福水平。
2.成为乐观主义者“心理基模”是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主观看法,而“外部基模”是客观世界的固有形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而精神世界追求心理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如果不一致,这会让我们不舒服。
这有四种解决办法:一、改变基模;二、忽视或抛弃不符合基模的外部信息;三、主动验证;四、创造新的现实。
变得更加乐观的三种方法:一、勇于行动,“勇于冒险或许会一时失足,裹足不前只会迷失自我”;二、想象成功,“准备准备,再准备,然后顺其自然”;三、认知疗法,“事件-评估-思想-情感-行动”,干预评估系统(认知)。
而非理性认知的三个陷阱-3M:放大(Magnifying)、隧道视野(minimizing)、虚构(Making up)。
怎样成为乐观主义者?学会感恩。
人类适应环境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但这种适应性也带来了对美好事物的习以为常,对事情麻木,这是负面的。
哈佛幸福课第十三课《面对压力》完整字屏幸福课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Fallen Angerls. 这周六,3月15号,是我们在中心剧场的首次公演,我们将和哈佛Opportunes乐团共同演出,希望能在那时见到你们快乐的脸庞,周六晚八点。
可以在哈佛票务中心买票,也可以找Opportunes团员或者来找你最爱的天使。
演唱“谁知道”,如果有人曾说三年以后,你早已离去,我将站起来将他们推出去,因为他们都是错的,我知道不是这样,因为你说过会陪我,直到永远,谁知道呢,亲爱的我想你,亲爱的谁知道。
我手上有票下课可以找我,每张八美元来找我吧。
抓住眼前,及时行乐。
让我们沿着这个理念再深入一点,讨论一下自我和谐,自我和谐有什么好处呢,自我和谐有很多好处,其中一点非常显而易见,你不需要成为一个火箭科学家或者社会科学家就能理解,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自己在意的事,更加增加了人生旅途的乐趣,第二除了增加幸福感,当然也跟幸福感紧密相关的是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整体上制定目标,但特别制定一些自我和谐的目标,能解决内在的心理冲突。
比如说,它可以帮我们解决焦虑,解决疑惑解决有关存在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在这儿?”如果你思考这些,通常是在那种我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站在十字路口前路迷雾重重的时候,这就是有关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时候,这就是犹豫出现的时候,这就是不快乐出现的时候。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内在心理冲突,我们可以从一个很有趣的角度来看它,也就是将它与人际间的冲突相对比,我们现在讲的是人的内在冲突,是心理内在的,焦虑、沮丧,通常会造成类似的后果,有很多关于人际间冲突的研究。
我在讲到实践唯心主义以及冲突的解决时简单讲过,面对冲突的办法,面对并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一个协调的目标,使得冲突的双方都参与其中,并内在地相互依赖,这样就能够解决人际间或组织间的冲突,这是Muzafer Sherif或Elliot Aronson所做的研究,同理,制定目标有助于解决内在冲突,人内在的心理冲突,因为它能让我们暂时忘却那些关于存在的很重要但通常很难的问题,尤其是不断出现时,它能使我们远离焦虑远离沮丧,我们能集中精力于我们十分想做的事,同时,它还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制订了自我和谐目标的人会更有动力,他们会更努力地工作,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所做的事中去,从长远来看,那些追求自己热爱事业的人都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事乎非常直白,显而易见,简直是常识,但我们常说常识也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很大程度上说,这种在我们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时,成功的可能性的增加重新定义了“不劳无获”的公理,它将其重新定义为如下定理,“愉悦劳作则多获”,如果你要引用,我会否认我说过,如果你给别人看我说这句话的录像,我会说这是我的双胞胎兄弟,但确实是这样。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第五课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信当你习惯地相像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就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
所以,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地信念和期待进行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只要周围的人相信,确信你是优秀的,你就会真的变得优秀---这是心理学反复验证的事实。
所以,你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也要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信心。
如此一来,你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要维持信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就是积极地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工作的行动。
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追求成功,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努力地为之改变。
保持自信状态的三个技能:技能一:行动。
最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对自己做出最有肯定意义的评价。
技能二:想象成功。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取得成功德所有因素当中,其中有56%都是由自信所决定的。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想象成功对自信的影响,这个故事叫魔术手套。
(杰姆)想象成功为何如此重要呢?这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出真实存在的和大脑中映像的区别。
当一个人在不断地想象成功,不断地在模仿真实的场景时,大脑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技能三: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决定一个人行为;当一个事件(Event)发生时,人们就会对此作出判断(Evaluation),并且产生情绪(Emotion),继而导致行动。
比如说,当有一条鲨鱼袭来的时候,首先人们判断它是吃人的,接下来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害怕,所以就会采取行动赶快逃跑。
第六课你在关注什么,决定你能否幸福幸福取决于我们关注事情的哪一面。
幸福感取决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
痛苦,在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而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
哈佛幸福课笔记,幸福课一、二、三、四、六、七2011-02-07 10:04转载自1858wish最终编辑1858wishPS:以下都是由我一点一点一次一次整理的,因为觉得幸福课很长,我把一些要点或者一些我认为重要的话给记下来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纲领~并且无论你是快乐呢,还是不快乐,还是一般般,都要把它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这也是我我作笔记的初衷,为了常常提醒着我们~笔记整理:肖雅锶幸福课《一》总结一下:幸福,自信,积极的态度在痛苦的经历中,允许自己难过伤心一段时间,但要适时的走出,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交一些新朋友,yeah~fresh~让自己的胸襟开阔。
这样说不好理解。
他由此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比如他自己(只说比如,据他说,咱们还不熟,我害羞,不好抛家底)失恋了,被女友给DROP了。
于是乎,它有两种选择:一呢,他会非常的难过,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开始自卑,反省反省反省,然后变成恼羞成怒,怨女友,怨小布什,怨希拉里。
自己的世界变得只有这一件事,看待这件事的眼界只集中在这一点。
二呢,他开始是选择难过一整子(人性中的适当的宣泄室正常的必要的,极端的快乐是真的快乐。
??),然后有一天他走出他的屋子,呼吸新鲜空气,交新朋友,畅谈,去舞会,也许就有了一个新女朋友呢。
是的,不要怨别人,自己承担责任〃〃〃〃着这个故事之前是有个小测试的:你面前有一副画面,你的注意力不可能看到全部的事实,即使图画就在你面前,而你视而不见。
因此那是不全的,有偏颇的。
所以,我们看自己看事不要自画圈圈给自己设限。
不要沉浸在一种感情中,或者一种世界中过度。
那不是全部,那可能是错误的,那可能是偏颇的,就像选择一。
我们可以选择反省,我们可以选择去找自己的优势。
还有一个故事(但小结今天先到这,明天在这里续,glad to share,我得再看一遍再来续)如果大家要看,/v_show/id_XMjIwMDA0NDM2.html(幸福课二)我想等我比较清楚的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和意会后,再做一次整理。
哈佛幸福课(文字版全)幻灯片1●你们觉得什么是心理课是用来干什么的?比如语文课,帮助我们识字,阅读,了解这个世界。
●那你们觉得心理课是用来干嘛的呢?●我希望心理课,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更愉快地生活。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幻灯片2了解自己?●你们觉得怎么样叫做了解自己?●你们觉得了解自己吗?●比如说,我是一个老师,教心理课,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打乒乓球。
●你们觉得老师这样算了解自己吗?不算,喜欢看书的心理老师肯定不只我一个,这样的了解非常不够。
(让学生思考,还需要了解什么)●当我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目标,生存的意义有一个独特的认识,我们才能算是了解自己。
幻灯片3●老师还记得,同学们上节课发现很难说出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你们觉得为什么?●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很难说出自己的优点?●一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被教育要谦虚,说自己的优点有种“不要脸”的感觉。
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会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没什么优点啊。
还有就是我们有的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
想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很少夸奖孩子。
老师印象很深,从小到大,我妈从来不敢夸我,只提醒我做得不好的地方。
你们觉得我妈是怎么想的?●对,一夸就骄傲了,就堕落了,就不思上进了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我亲妈都没夸过我!●当然,我妈是个好妈妈,大家不要误会。
只不过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这种风格的。
●所以,老师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小孩。
幸好老师后来能够越来越完整地看到自己,看到缺点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好的方面。
大家千万要记得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
幻灯片4●知道自己的长处很重要,他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班有人擅长演奏乐器,有人擅长讲故事,有人鬼点子特别多,脑瓜特别灵,有人能让周围的人很快乐,有人阅读能力特别强,有人特别容易和他人相处。
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哈佛1504号心理学课程: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象牙塔及大众间构建桥梁。
伏尔泰:常识并不平常。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物和衍生。
心理学的三大派系:第一势力是行为主义,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
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学,通过潜意识分析,决定如何改善生活。
第三势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该理论认为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来改善人生,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
人本主义缺乏学术严谨性,但引入了很多精彩的理念,比如对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巅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等。
如何解读信息比关注信息更重要。
成功与非常成功的区别:后者更自信(自我实现),且有好奇心(懂得找出问题,而不是找出答案)。
快乐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社会地位和银行存款。
感恩的重要性,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花时间经营爱情,休息,以及简化。
做减法比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得更快。
罗丹心中的大卫。
凿去多余的东西,凿掉束缚,摆脱限制与阻碍。
视频演示:喜剧演员宋飞的栋笃笑(stand-up comedy)孩子们总是在说wait up,stay up,而成年人总是在说calm down,put it down,sit down1:10 帅哥助教sean出镜,他将教你们如何变身幽默达人。
第二讲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问题缔造现实:你的关注点影响你的认知。
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象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
21:1《积极心理学手册》序言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
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通过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培养积极心态。
成功孩子的特质:适应力、意义感、自信、乐观。
举例:Marva Collins(推荐书目:Marva Collins' way)培养健康的长期关系: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阳光的照耀,有水的灌溉,除去杂草和虫害,悉心照料。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第1-2课成功的人的两个特性,第一是极度自信,相信自己能做的最好,能做成任何事。
第二,永远在问问题,不断在问为什么,他们是终身学习者。
这是调查了哈佛大学优等生后得出的结果,并不是瞎说的。
最好的学习就是教授别人。
第3课beliefsno one is coming。
没有人能够帮你,只有你自己,你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
研究最优秀的人,研究精英群体,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第一次提出冥想,老师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他每天冥想15-20分钟。
收入与幸福指数不相关。
不管环境发生什么事,你的幸福指数会最后回归到平常水平。
以前的幸福指数是多少,以后的幸福指数就是多少。
比如瘫痪的人,一年后还是会回到之前的幸福指数。
比如中了彩票的人。
你不能奢望找到一个好工作,升职,加薪,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自己就可以永远幸福下去了。
发生这些事情,只能让你的幸福指数在某一个时间段之内达到峰值,最终还是是会回归平常。
积极心理学就是让你的幸福基线能够提高。
再次强调成功的两个重要的因素:相信自己,不断提问。
大多数自助书籍都想让你这么做。
diss成功学,讲到了《思考致富》,《秘密》这两本书。
开始还在纳闷为什么这个教授也会看这种畅销书,最后才发现他是说这些书说的吸引力法则有点太言过其实了,太强调思想,而忽略了行动。
Permision to be human. 45%的人不允许自己做个凡人。
身体挺直,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在情绪上,想想你走出了屋子,和朋友同学打招呼。
冥想,如果你允许自己做个凡人,你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以身作则第4课Focus暂时性的失败,不要作为永久性的失败。
悲观主义者:我早跟你说了我做不好。
睡前写下自己最感激的5件事,要比写不好的事情好的多。
关注积极的问题,不要关注消极的问题举了半小时的例子,现在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报道消极的问题,让我们的关注点也放到了消极的问题上。
幸福课十三讲Opportunes乐团共同演出,希望能在那时见到你们快乐的脸庞,周六晚八点。
可以在哈佛票务中心买票,也可以找Opportunes团员或者来找你最爱的天使。
演唱“谁知道”,如果有人曾说三年以后,你早已离去,我将站起来将他们推出去,因为他们都是错的,我知道不是这样,因为你说过会陪我,直到永远,谁知道呢,亲爱的我想你,亲爱的谁知道。
我手上有票下课可以找我,每张八美元来找我吧。
抓住眼前,及时行乐。
让我们沿着这个理念再深入一点,讨论一下自我和谐,自我和谐有什么好处呢,自我和谐有很多好处,其中一点非常显而易见,你不需要成为一个火箭科学家或者社会科学家就能理解,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可以让我们更快乐,因为我们在追求自己在意的事,更加增加了人生旅途的乐趣,第二除了增加幸福感,当然也跟幸福感紧密相关的是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整体上制定目标,但特别制定一些自我和谐的目标,能解决内在的心理冲突。
比如说,它可以帮我们解决焦虑,解决疑惑解决有关存在的问题,“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为什么在这儿?” 如果你思考这些,通常是在那种我们不知道该走向何方,站在十字路口前路迷雾重重的时候,这就是有关存在的问题出现的时候,这就是犹豫出现的时候,这就是不快乐出现的时候。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内在心理冲突,我们可以从一个很有趣的角度来看它,也就是将它与人际间的冲突相对比,我们现在讲的是人的内在冲突,是心理内在的,焦虑、沮丧,通常会造成类似的后果,有很多关于人际间冲突的研究。
我在讲到实践唯心主义以及冲突的解决时简单讲过,面对冲突的办法,面对并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就是制定一个协调的目标,使得冲突的双方都参与其中,并内在地相互依赖,这样就能够解决人际间或组织间的冲突,这是Muzafer Sherif或Elliot Aronson所做的研究,同理,制定目标有助于解决内在冲突,人内在的心理冲突,因为它能让我们暂时忘却那些关于存在的很重要但通常很难的问题,尤其是不断出现时,它能使我们远离焦虑远离沮丧,我们能集中精力于我们十分想做的事,同时,它还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制订了自我和谐目标的人会更有动力,他们会更努力地工作,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所做的事中去,从长远来看,那些追求自己热爱事业的人都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事乎非常直白,显而易见,简直是常识,但我们常说常识也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很大程度上说,这种在我们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时,成功的可能性的增加重新定义了“不劳无获”的公理,它将其重新定义为如下定理,“愉悦劳作则多获”,如果你要引用,我会否认我说过,如果你给别人看我说这句话的录像,我会说这是我的双胞胎兄弟,但确实是这样。
如果我们热爱这项事业,就确实能把它做得更好。
在实际生活中,同样也有很多关于这个的研究,你们读到了一些我把某些研究编进了书里,有很多研究显示,当我们沉入自我和谐的目标时,就会更倾向于继续追求其他自我和谐的目标,因为这样很好我们更成功了,我们还不满足,这叫做自我强化,不仅是从生活目标的宏观角度来讲是这样,微观角度也是这样,这其实是种涓滴效应,制定了自我和谐目标的人其实在非自我和谐的方面也做得更好了。
打个比方,比如说你是一个大学生合唱团的成员,你很喜欢这件事,从自我和谐的角度来看,这是你所信仰的事是你喜欢的事,是你感性趣的事,是一件你正在做,因为你确实非常想做的事,换句话说,自我和谐的目标会对你的生活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比如说一门你不怎么喜欢的课,你去上课是因为你觉得你必须要去,而不是你真的非常想去。
因此找到自我和谐的目标其实可以帮助你提高成绩,虽它们似乎毫不相关,因为总体来说,你更有动力了,你更兴奋了,你更感兴趣了,你用更积极的感情,来享受整个人生,这就是涓滴效应。
这个效应可以想象为黑暗房间的蜡烛,通常你不需要点很多灯照亮整个屋子,有时只需一根蜡烛就足以蒋光明遍布房间每一个角落。
自我和谐的目标也是这样,它们具有涓滴效应,选择做我们想做的事同样对健康也有好处,这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之一,同样是由我们学校的Ellen Langer做的研究,她所做的就是去了一个养老院,将老人们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所需要都能得到满足,不管什么需要都能满足,他们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他们想在某些事情上寻求帮助,同样也能满足,所有事情都无需他们动手,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大多数人梦想的养老院。
而第二组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们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常都需要自己动手,比如说,他们必须自己浇花,他们必须自己规划每天做的事,服务没有第一组那么周到,他们需要什么的话必须自己告诉职员,经常需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同样,他们需要自己浇花。
而研究的内容是,Langer创造了这两种不同的情境,然后一年半后再回来,一年半后,第二组,自己浇花的那一组,自己照顾自己的那一组,没有人管顾的那一组跟第一组相比起来,他们没那么沮丧,他们更快乐,他们更有活力更独立也更健康。
更关键的是,一年半后,他们活着的比例比另一组高出一半。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更健康更开心,更高存活率的这组有选择的权利,他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们会询问问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太轻松了,不需要做什么选择,当我们能够选择时,当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是有益于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成功以及我们的健康的,尤其是能使我们更加长寿,小小的差异导致了巨大的差别。
但今天的很多养老院依然是基于“迎合老人所有的需要” “满足他们所有需求” “为他们提供方便” 这样的理念上的。
这其实不好,太过于轻松了,不管是我在书里提到的理念“特权中的非特权”一切过于轻松,我们失败得不够,抑或是老人院里一切过于轻松,不需要做选择,无须挣扎,无需要做决定,而且同样适用于我们之后会讲到的压力的概念,以及它对于培养耐性以及最终获得幸福的重要性,过于轻松不一定是件好事。
最后我们看到压迫政权和民治之间也是这样,人们之所以在民主制度下更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记住,这是少数可以预测幸福的外部条件之一,原因之一就在于民主制度下人们有选择的权利,而在独裁政治下通常人们会被告知“好,你去做会计,你去做工程,你去做运动员”诸如此类。
如果你有选择,那就是快乐的预示。
让我们稍微换一下话题,我要讲一些与自我和谐非常相关的东西,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的,我们要讲行为价值观,缩写为VIA,行为价值观VIA 可以说是积极心理学中最有前景,也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它最先是由图中的Chris Peterson 密歇根大学教授以及Martin Seligman共同提出的。
他们想说明的是积极心理学可以代替DSM,DSM就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其中包括已知所有心理疾病的分类,这是本非常厚的书,非常重要的文件上面讲了。
比如说,他列出了特定的标准,然后说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符合这十条标准中的七条,那他就有重性忧郁症。
如果某人在另一段时间内符合四条标准中的三条,他就有精神分裂症或忧郁症或季节性心理疾病或者我们已知的定义并分类好的精神疾病。
非常重要的文件,而Seligman和Peterson在积极心理学问世之初就说“让我们来造一个代替品,让我们代替掉DSM 不再签别弱点,疾病或者缺陷,相反来签别人的力量和长处。
然后他们定义了24种人格力量,全部囊括在此书中,并进行了解释和描述,他们不仅定义了这些人格力量,还创造了机制方法来测量这些人格力量。
比方说一个网上测试,下周你们会做一个这样的测试,可以作为帮助你签别你的行为价值观的第一步。
你的人格力量是什么; 你的美德是什么;你擅长什么;你热爱什么;。
关于人格力量,他们在签別它们时,确保了他们所签别的是普遍的人格特点,换句话说,并不是特别挑选的,例如:美国白人学术男性,这是在全球范围进行的研究,跨文化签别那些共有的特征,不管是在美国欧洲亚洲的中国日本甚至包括肯伊亚的马萨伊部落,以及北格陵兰岛的因约特人,这是个全球范围的研究课题,因为他们想如果我们能找到所有文化都共有的东西就能找到人类本性的东西,而不是后天养成的,他们承认这是可以随时间变化的,在测量时我们可能会变得老练。
但作为开始,人格力量和美德行为价值观手册和测试是一个好的开始,你会从中受益良多,很快你们就会明白。
这些特点的关键方面在于他们具有道德价值。
例如跑得快的能力,很显然有些人有这些能力,身体各部位动得更快,肌肉更强劲,这是种力量,但不是人格力量,因为它其中不含有道德成分,你可以将力量用于道德相关的事情,但就其本身来说,它并不算是一种道德特点,同理,一样的东西要成为力量就必须是用于道德方面的。
比如说,幽默是一种人格力量,但如果幽默被用来伤害他人,它就不能算作一种力量,所以他必须是用于道德高尚的方面,行为价值观很大程度上是关于自我和谐的过程的,意思是:当我们制定了目标和结果,有一个目的地,对这当然是对整个过程有益的,它通过解放我们来帮助我们,享受现在享受当下,但最终我们关注的是结果,有了行为价值观,我们就能直接关注这个过程,我如何能到达终点我的目的地?是通过大量的学习吗?是通过我可能拥有的人格力量之一,对学习的热爱吗?还是通过领导他人呢?领导也是人格力量之一,是通过精神上的祈祷吗?如果信仰和敬畏是我的人格力量的话,他们能帮助我们享受前往我们认为有价值的目的地的过程,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有自我和谐的目标和自我和谐的旅程,这就是快乐的所在,既包括当下的好处(过程),也包括将来的好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自我和谐的目标很重要,并不说自我和谐的目标对我们享受奋斗的过程没有帮助,而VIA也不能帮助我们得到更好的结果,它其实可以。
然而当他们同时呈现时,我们更能够享受到完整的快乐以及成就感。
很多研究显示如何找到我们的行为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它们,能够使我们得到更高层次的快乐和成功,这不仅仅是相关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你们下周的练习就是使用它,最终可能带你们走向更大的成功以及终极的目标,除了你们即将做的问卷之外,这里也有一些其他的标准来签别,你的个人人格力量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是真的我吗?”我是否觉得这真的是我自己,当我在团体里工作时,当我领导别人时,当我学新东西时,当我祈祷时,当我在看一部喜剧或者讲笑话,听笑话时,我什么时候觉得最是我自己。
十九世纪William Jamess说“我时常觉得定义一个人性格的最好办法就是寻找特定的心理或道德态度,它们出现时,他觉得自己最为积极和活跃,在此时此刻,他内心有一个声音说‘这就是真的我’”。
你的真我在什么时候出现呢?是你表现英勇的时候吗?是你全身心投入认真地做某事的时候吗?是你作为一个审慎的人你的计划,很好地计划了未来的时候吗?这也是一种力量,当你按照你的人格力量行事时,你会觉得充满活力和行动,这是发自内心的很本能的,这是来自你的内心本能的,本质的内在观念,而不是说“所有力量都是我的,我可以培养所有这些力量” 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