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绕口令》课件【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38.92 KB
- 文档页数:5
幼儿园大班《绕口令》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练掌握三个绕口令的发音、节奏和韵律。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敏捷性。
3. 激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培养他们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三个绕口令的发音、节奏和韵律。
难点:引导幼儿快速、准确地完成绕口令的朗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绕口令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
2. 录音机:播放绕口令音频,让幼儿模仿。
3. 小卡片:写有绕口令的文字,用于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引入绕口令,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绕口令的发音、节奏和韵律,让幼儿跟读。
3. 例题讲解:以“小猫钓鱼”为例,分析绕口令的节奏,引导幼儿模仿。
4.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绕口令比赛,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绕口令》2. 内容:三个绕口令的文字、图片及重点节奏标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三个绕口令,并尝试自己创作一个简单的绕口令。
示例: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绕口令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绕口令学习,共同体验语言游戏的乐趣。
同时,鼓励幼儿参加各类语言表演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讲解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5. 作业设计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讲解1. 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绕口令背后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慢速、清晰地示范绕口令,让幼儿跟随模仿,确保发音准确。
3. 通过图片、动作等辅段,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含义,提高记忆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针对本课件,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 熟练掌握三个绕口令的发音、节奏和韵律,能独立完成朗读。
绕口令优质课件(含内容(全文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四十四只石狮子是死的。
2. 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红鲤鱼和绿鲤鱼追着驴走。
3.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4. 会上天,会下地,会吃饭,会喝水,会跑会跳会唱歌。
5. 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绕口令的基本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记忆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快速、准确地朗读绕口令,区分易混淆的音素。
2. 教学重点:绕口令的基本技巧,如何正确地朗读和记忆绕口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绕口令录音、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绕口令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绕口令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五个绕口令,分析每个绕口令的特点和技巧。
3. 示范:教师示范朗读绕口令,让学生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绕口令,教师巡回指导。
5. 检测:挑选几名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7.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绕口令优质课件2. 内容:(1)绕口令一: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四十四只石狮子是死的。
(2)绕口令二: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驴,红鲤鱼和绿鲤鱼追着驴走。
(3)绕口令三: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4)绕口令四:会上天,会下地,会吃饭,会喝水,会跑会跳会唱歌。
(5)绕口令五:哥哥弟弟坡前坐,坡上卧着一只鹅,坡下流着一条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本节课学习的五个绕口令分别练习10遍,并尝试创作一个自己的绕口令。
答案示例:绕口令一:五是五,十五是十五,五十五只石狮子是活的。
绕口令二:黄狗与黑狗与猪,黄狗和黑狗赶着猪走。
绕口令三:吃苹果不吐苹果皮,不吃苹果倒吐苹果皮。
绕口令四:会画画,会写字,会唱歌,会跳舞,会跑会跳会玩游戏。
幼儿园大班教案绕口令三篇大班教案绕口令三篇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gu)、醋(cu)、布(bu)、兔(tu),初步学会朗诵绕口令《打醋买布》,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绕口令三篇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绕口令教案一:绕口令《打醋买布》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绕口令《打醋买布》,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gu)、醋(cu)、布(bu)、兔(tu)。
3、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头脑反应灵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人手一份绕口令《打醋买布》的图夹文、教师使用的图夹文一份。
2、图片道具:老爷爷、鹰、兔;实物道具:醋、布。
3、字卡:顾、醋、布、兔。
4、小鼓一只;幼儿已会做“百家姓”的游戏。
幼儿园大班绕口令教案二:大班绕口令《翻跟斗》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内容,能区分绕口令中“六、漏、右”的字音,认真倾听同伴的发音。
2、体验念绕口令“绕口”“快速”的乐趣。
【活动准备】“翻跟斗”图文结合的文字图片、音乐节奏、肚兜、绕口令。
【活动过程】一、讨论“绕口令”。
师:你知道什么是“绕口令”吗?你会念绕口令吗?二、玩玩“绕口令”。
(一)教师展示“翻跟斗”。
1、师:我念的怎么样?你听清楚我说的吗?它说了一件什么2、教师出示图示:小妞妞围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围过兜兜吗?(教师出示肚兜,介绍肚兜是中国特有的)师: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是什么意思?(二)幼儿初步尝试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练习。
1、大家已经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我们试着念一念?2、相近字音反复念:这个绕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较容易说错?(鼓励幼儿找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三、赛赛“绕口令”(小组挑战)1、教师幼儿分组朗诵,幼儿互评。
2、加上节奏,让幼儿集体挑战。
师:(教师敲打节奏)我们和这个音乐节奏,也能说清楚吗?(集体朗诵)4、个人挑战赛。
幼儿园大班教案绕口令三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绕口令三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绕口令黑猫白猫》含反思活动目标:1、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毛"、"白猫"、"黑猫"。
活动准备:猫图片、绕口令PPT、白猫与黑猫头饰活动流程:一、谜语导入老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我们来玩猜谜语游戏,看看哪个小朋友回答的最快?谜语1: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幼儿答不出时进行第二个谜语)2:头像老虎不是虎,脚穿软鞋捉老鼠,夜里眼睛圆又大,说话好像小娃娃。
小朋友们快快动起你们小脑袋,好好想想。
预设答案:a、"是猫。
""哇哦!!对了,是猫。
我们班那位小朋友家里养了猫啊!"教.案来自:"好,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小猫咪哦!"(出示图片,进入下一环节)b、"不知道或是其他。
""我们在想想,这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抓老鼠的哦,想到了没有?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
"(出示图片,进入下一环节)二、出示黑猫白猫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图片1、出示第1、2张PPT,"周老师将小猫们带来了,我们一起看看"让幼儿独自观察图片2、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颜色不同""......"(对小朋友的回答做个总结,根据当时情况而定。
)3、今天周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猫的绕口令,等下老师要听听那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
三、出示《黑猫白猫》PPT并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读绕口令1、出示第3张PPT,题目《黑猫白猫》2、出示第4张PPT,"有只/黑猫/长黑猫"并引导幼儿一起朗读,(要求:慢读、吐字清楚、有节奏。
幼儿园大班《绕口令》课件【】一、教学内容1. 红鲤鱼与绿鲤鱼2. 四是四,十是十3.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绕口令的基本特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快速准确地朗读绕口令,注意区分相似音。
教学重点:掌握绕口令的基本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绕口令录音、卡片。
学具:绕口令练习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绕口令比赛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激发他们对绕口令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三个绕口令的发音、节奏和韵律,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并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抽取一张卡片,然后全组共同完成卡片上的绕口令任务。
4. 竞赛环节(15分钟)举行绕口令比赛,评选出“最快口齿”和“最佳团队协作”两个奖项,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绕口令》2. 板书内容:1)红鲤鱼与绿鲤鱼2)四是四,十是十3)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自己朗读绕口令的视频。
2)结合所学绕口令,创作一首新的绕口令。
2. 答案:1)视频提交至班级群,教师会进行点评和指导。
2)创作的新绕口令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注意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幼儿进行绕口令互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可在课后组织相关活动,如绕口令表演、绕口令创作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3. 竞赛环节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创新与实践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通过录音、模仿、重复等方式,让幼儿熟悉绕口令的发音和节奏。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是整理分享的幼⼉园⼤班《绕⼝令》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打醋买布】 活动⽬标: 1、初步学会朗诵绕⼝令《打醋买布》,理解绕⼝令的主要内容。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顾(gu)、醋(cu)、布(bu)、兔(tu)。
3、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令的趣味性。
4、培养幼⼉吐字清晰、⼝齿伶俐、头脑反应灵活。
5、发展幼⼉思维和⼝语表达能⼒。
活动准备: 1、幼⼉⼈⼿⼀份绕⼝令《打醋买布》的图夹⽂、教师使⽤的图夹⽂⼀份。
2、图⽚道具:⽼爷爷、鹰、兔;实物道具:醋、布。
3、字卡:顾、醋、布、兔。
4、⼩⿎⼀只;幼⼉已会做“百家姓”的游戏。
【翻跟⽃】 【活动⽬标】 1、理解内容,能区分绕⼝令中“六、漏、右”的字⾳,认真倾听同伴的发⾳。
2、体验念绕⼝令“绕⼝”“快速”的乐趣。
【活动准备】 “翻跟⽃”图⽂结合的⽂字图⽚、⾳乐节奏、肚兜、绕⼝令。
【活动过程】 ⼀、讨论“绕⼝令”。
师:你知道什么是“绕⼝令”吗?你会念绕⼝令吗? ⼆、玩玩“绕⼝令”。
(⼀)教师展⽰“翻跟⽃”。
1、师:我念的怎么样?你听清楚我说的吗?它说了⼀件什么 2、教师出⽰图⽰:⼩妞妞围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围过兜兜吗?(教师出⽰肚兜,介绍肚兜是中国特有的) 师: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是什么意思? (⼆)幼⼉初步尝试念“翻跟⽃”——相近字⾳的练习。
1、⼤家已经弄清楚是怎么⼀回事,那我们试着念⼀念? 2、相近字⾳反复念:这个绕⼝令中,哪些字⾳⽐较容易说错?(⿎励幼⼉找出“妞妞、兜兜和⾖⾖”、“漏、六、右”的字⾳) 三、赛赛“绕⼝令”(⼩组挑战) 1、教师幼⼉分组朗诵,幼⼉互评。
2、加上节奏,让幼⼉集体挑战。
幼儿园大班《绕口令》课件【三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绕口令《打醋买布》,理解绕口令的主要内容。
2、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顾(gu)、醋(cu)、布(bu)、兔(tu)。
3、在游戏表演中体验绕口令的趣味性。
4、培养幼儿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头脑反应灵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预备:
1、幼儿人手一份绕口令《打醋买布》的图夹文、教师使用的图
夹文一份。
2、图片道具:老爷爷、鹰、兔;实物道具:醋、布。
3、字卡:顾、醋、布、兔。
4、小鼓一只;幼儿已会做“百家姓”的游戏。
【翻跟斗】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能区分绕口令中“六、漏、右”的字音,认真倾
听同伴的发音。
2、体验念绕口令“绕口”“快速”的乐趣。
【活动预备】
“翻跟斗”图文结合的文字图片、音乐节奏、肚兜、绕口令。
【活动过程】
一、讨论“绕口令”。
师:你知道什么是“绕口令”吗?你会念绕口令吗?
二、玩玩“绕口令”。
(一)教师展示“翻跟斗”。
1、师:我念的怎么样?你听清晰我说的吗?它说了一件什么
2、教师出示图示:小妞妞围兜兜,兜兜是什么?你围过兜兜吗?(教师出示肚兜,介绍肚兜是中国特有的)
师:左边翻个六,漏了九颗豆,右边翻个九,漏了六颗豆,是什么意思?
(二)幼儿初步尝试念“翻跟斗”——相近字音的练习。
1、大家已经弄清晰是怎么一回事,那我们试着念一念?
2、相近字音反复念:这个绕口令中,哪些字音比较容易说
错?(鼓励幼儿寻出“妞妞、兜兜和豆豆”、“漏、六、右”的字音)
三、赛赛“绕口令”(小组挑战)
1、教师幼儿分组朗诵,幼儿互评。
2、加上节奏,让幼儿集体挑战。
师:(教师敲打节奏)我们和这个音乐节奏,也能说清晰吗?(集体朗诵)
4、个人挑战赛。
师:有没有小朋友觉得不服气的,你觉得假如你自己一个人念这个绕口令速度还要快,可以上来挑战一下的。
四、活动延伸。
师:有小朋友还要挑战的吗?一会回教室后,可以寻你的朋友挑战一下。
绕口令《翻跟斗》
小妞妞,围兜兜,
兜兜里头装豆豆。
吃了豆豆翻跟头,
左边翻个六,
漏了九颗豆;
右边翻个九,
漏了六颗豆。
问你翻了几个大跟头,
漏了几颗小豆豆
【天上有星】
活动意图:
《天上有星》是一首儿歌,这首儿歌非常好听,也非常有节奏,说快了就会绕口,所以它又叫“绕口令”。
在该语言教育活动中,依据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念准“星、鹰、灯、钉”四个后鼻音,熟读绕口令。
2.熟悉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同伴合作学习的欢乐。
活动预备:
1.分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
2.黑色展板四块(35厘米×60厘米),展板上分别贴有“图+单字”的标示;花泥四块,分别插着1、2、3、4的数字(作桌牌用);“笑脸花”奖品若干;投影仪,电脑;PPT课件(见图)。
活动过程:
一、玩图片,说单字
1.看图说字。
师:每人一张图片,放在桌子上的篮子里。
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台灯。
师:“台灯”是两个字,是用“台”好呢?还是用“灯”好呢?
众幼:灯!
师:请拿“灯”的小朋友把图片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灯”。
幼:我的是螺丝钉。
师:螺丝钉用一个字怎么说?
众幼:钉。
师:同组人交换图片,这一次你会拿到什么?
幼:灯/星/鹰/钉。
师:请拿“灯”“钉”“鹰”“星”的人举起图片。
师:把自己拿到的图片上的东西用一个字大声说几遍。
2.组内合作排序,组间竞赛说字。
师:同组四个人给图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第四组:鹰,钉,星,灯。
师:把图片换个位置再试试看。
师:有不一样的说法吗?
第一组:鹰,星,灯,钉。
第三组:星,鹰,灯,钉。
第二组:星,灯,钉,鹰。
师:各组依据自己排的顺序把四个字连起来说说看。
众幼:灯钉星鹰/星鹰灯钉/星灯钉鹰……
师:交换字的位置再说说看,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
各组先自由说,等会儿来竞赛。
为说得准、说得快、有合作意识的小组发放“笑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