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导入
- 格式:pdf
- 大小:59.33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研究摘要:全球的经济一体化要求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及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导入内容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本文结合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及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文化导入语言教学文化缺失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交流活动中,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跨文化交际中来,由于合作双方不了解彼此的文化而引起文化冲突,使交际受阻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彼此的合作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损失。
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
近年来, 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向纵深发展,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 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已经成为一项迫切而现实的任务, 愈来愈受到外语学界研究者以及教育参与者的广泛重视。
这也相应地提高了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要求。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现状语言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中的客体,它与思维、文化和交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语言学家借鉴文化学、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语言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语言学的跨学科特点更加明显。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植根于语言,将两者的关系分割会导致二者在意义上的不完整。
语言学的研究为语言教学的发展提供了养分,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曾说过:“培养学生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是培养能说流利语言的傻瓜的最好方式。
”因此,要转变教学模式,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将其与跨文化交际学结合,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丰富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宽容的情感, 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英语的教学实际就是英语文化的引入,没有了文化,交际也不会顺畅。
在英语教学进行中引入一定的文化内容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
文化的导入不仅仅能够提高他们在英语方面的能力,提高文化意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东西方文化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减少因不了解文化带来的一些误会和冲突,方便学生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英语交际方面的能力。
它一直在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注重学生正确文化观念的形成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表达,也是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语言是不能离开文化的。
语言方面的差异其实也是文化方面的差异。
语言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去努力掌握文化方面的一些背景知识,就不能把一门语言教好。
其实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要懂一些文化的模式和准则[1]。
英语和汉语首先是两种不同国家的文化。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关键是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如果不了解要学语言的背景文化,在交际的时候就会闹笑话,产生误会和冲突。
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偏重语法和翻译方面的教学,忽视了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以学生在语言学习上侧重的是用词和用语的准确。
结果在考试的时候,做书面文字题特别是语法题感觉非常得心应手,在这部分内容的考察上有很多学生会得高分。
可是进入了实际交际,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就会有所不足。
要想改善这样的情况,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对西方文化辨识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使用语言的能力。
2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原则2.1 实用性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历史的沉积,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和包罗万象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全部传递给学生是不太现实的。
了解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为了掌握并且使用他们的语言,而语言则是为了交际而存在。
在教学中就要有一些侧重点,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本文从外语教学的意义,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实现合理的跨文化交际的需求等方面入手,说明并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强调从对课文的讲解入手在社交礼仪,词汇以及习语典故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文化导入的对策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差异文化导入跨文化研究一、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必要性1.外语教学的意义语言学家robert lado (1964) 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目标是:使用这门语言的能力,从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理解它的意思及内涵[1](p24)。
我国语言学家胡文仲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和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即文化能力(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2 tence)[2]。
中外学者都对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给予了强调。
而我国于1999年颁布的新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应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即语言能力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这一交际工具,为表达和交流思想服务。
这个新大纲也强调了以英语为媒介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结合中外语言学家对于外语学习的目标的各种论断和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上的概述,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通过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渗透为中国学生打开一扇天窗以方便他们用丰富的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多元化的社会与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美国语言家edwardsapir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英国语言学家l.r.palmer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发展。
”由此看来,语言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一定的体系。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学习一种语言必须了解它所承载的文化,语言学习也是文化学习,这也是语言教学领域中所达成的共识。
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以及所要导入的内容,并提出了加强文化导入的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关键词】语言文化导入重要性方法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实践教学,学会合理的使用英语。
但要真正学好英语,能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还必须多了解西方语言文化。
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民族、语言文化,即使发音再标准,语法掌握得在娴熟,也很难熟练的运用英语。
1语言与文化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因此,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保存、传播和继承,所以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2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基础。
没有语言,便没有文化。
每一种语言都有与之对应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共通性。
对于外国语言的学习,学生必须同时了解与其相通的外国文化,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理解。
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对外国文化进行学习和了解的过程,可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
根据大纲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适时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2009年第2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82期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导入蔡红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江苏 南京 211168)摘 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学习和运用一种语言,必须了解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深刻认识文化知识导入的重要性,掌握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内容与方法,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适时、适当地导入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知识导入中图分类号:G 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2009)02-0090-03 长期以来,由于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法学说的影响,第二语言教学也一直只重视语言结构的教学,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影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功能法、跨文化交际学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改变了原有的语言教学模式,开始认识到学习一种语言,单学习语言本身还不够,还要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这一点对跨文化交际尤为重要。
其实,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要学习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文化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我们学习语言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外,还要适时、适当地进行英语文化知识导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一、文化知识导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现代外语教育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并不等于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并不等于语言运用,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是第一位的。
”[1]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这种跨文化语言交际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必须学习相应的文化知识,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英汉两种文化差异的存在,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产生偏误,并形成障碍。
例如,“狗”在英语国家里是“忠实、真诚的朋友”的意思,英美人士很喜欢这种动物,把它当作自己的精神伙伴,关于“狗”的英语习语也多数表达中性义或褒义,如“a lucky dog ”;而在汉语里,“狗”多用作贬义,如“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等。
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进行英语文化知识导入是必要的。
文化的差异主要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东西方文化鸿沟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逢年过节,人们总是喜欢穿红色衣服,用红色用具。
在西方国家,红色却常带有贬义,如“see r ed ”表示大怒的意思,“in the r ed ”表示负债,“red tape ”表示繁文缛节等。
因而在英语教学中,学生如果不了解相关的知识,就会在学习语言时产生障碍,甚至闹出笑话。
因此,适当导入相关文化知识是必要的。
由于从出生开始,我们大多数人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容易形成母语文化思维定势和优越感,因而会造成在学习外语时,对异国文化抱有成见。
例如,中国人在打招呼时经常使用“你吃饭了吗?”如果中国学生在与英语国家人士打招呼时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have you ea ten?”英语国家人士听了就会很纳闷,甚至会不高兴,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跟他人无关的私事。
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进行英语文化知识导入,这对纠正学生的偏见,——3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蔡红艳(—),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助教。
09:2009-01-24:1980使其正确掌握语言是非常必要的。
二、文化知识导入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育学科,决定了它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应的文化教学,文化成为语言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也应适当增加文化知识的导入。
具体为:(一)文化知识导入要具有阶段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导入的文化知识要与教学阶段相适应,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需要;要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导入文化知识时,要根据课堂教学时间的安排,适时、适当地导入必要的文化知识,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对于初级阶段的英语学习,教师只能先从简单易懂的文化知识导入开始,随着语言学习难度的加大,逐渐扩大其范围,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文化知识导入要具有实用性教师在课堂上导入的文化知识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紧密联系,与日常涉及的内容密切相关,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adve rtising”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查找一些优秀的广告词,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广告表演,然后再找其他学生对该广告的效果进行评价,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广告相关知识的印象,教学效果很好。
(三)文化知识导入要具有指导性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因而在课堂上所导入的文化知识是有选择的。
教师只能选择一些直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若不进行导入就会对课文理解产生障碍的文化知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而其他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只能给予提示,并指导学生课后学习。
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外文化学习的指导者,应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和实践,以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
三、文化知识导入的内容 语言的文化因素是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接触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
陈光磊把这种文化因素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导入也主要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具体为(一)语构文化知识的导入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英汉两种文化在语构上的差别,主要是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式,而英语却相反。
英语中用许多不同的形态变化、时态变化来表达复杂的语法关系。
并列句要根据语句内容使用相应的并列词,复合句也要根据分句与分句的关系,使用不同的连词。
因此,适当语构文化的导入,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思想时能避免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从而达到自由交际的目的。
(二)语义文化知识的导入语义文化主要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含义。
这是语言中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广泛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
英汉两个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使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产生了大量的不对等。
例如“dragon”在汉语里代表权力、吉祥的含义,而在英语里却是邪恶的象征。
因此,在大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语义文化知识导入,以免学生产生误解。
(三)语用文化知识的导入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民族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决定的。
具体包括称呼、问候、道别、道歉、致谢、褒奖、辞让、宴请、送礼、禁忌、隐私等。
以道谢为例,西方人即使是亲属之间,获得了帮助都要说“谢谢”,而中国人用“谢谢”一词的频率大大低于西方人。
原因就是“谢谢”一词在汉语里是礼貌、客气用语,家人之间一般不用,用了就让人觉得生分、别扭。
因此,适当的语用知识的导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四、文化知识导入的方法我们知道,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就是大学英语课堂,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输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政治、历史背景知识、俗语、典故甚至日常用语知识等进行导入,以此让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化内容和背景知识,懂得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与价值取向等。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导入方法:(一)注释法指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中学生——2:19理解有困难的词或短语,在课前或课后以注释的方式专门加以讲解,或者引导学生自己搜索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讲解之后教师再进行补充。
这种方法简便、灵活,是大学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二)实践法指大学英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写等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具体可以采取情景对话、场景模拟等方式。
(三)对比法对比法是文化知识导入的一种重要方法,只有通过比较,学生才能发现母语即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使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特殊性,最终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达到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目的。
(四)联想法当今,大学英语课本中的课文内容十分丰富,通常涉及历史、文学、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
大学英语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根据文章的内容,适当导入文化背景知识,调动学生发挥其丰富想象力,联想相关知识。
(五)视听法“‘视听’就是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展示给学生一个直观、生动的接近真实语言环境的一个场景,使学生在更加逼真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3]文化导入中的视听法就是以多媒体手段,将文化知识融入语言教学中,从而达到文化知识导入的目的。
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视听法包括很多途径,现在大学英语教师经常使用的手段就是在听说课上适当导入图片、英文歌曲、英语短剧或电影片段等。
由于视听法直观、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1]傅艺.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导入[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92.[2]陈光磊.关于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7,(1):35.[3]冯志静.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天津教育,2007,(12):43.[责任编辑:罗 香]D iscussi on about the C ultur e In tr oduct i on i n the Tea ch i n g of C ollege En glishCA IHong-ya n(F oreign La nguage D epa rt ment,J i a ngs u Voca ti ona l and Technica l Institut e of E cono m ics and Co mm erce,N a nji ng211168,J i a ngsu,China)Abstrac t:The language is closely related t o the culture.To study and use a kind of language,we m ust study the cultur e loaded with that language at the sa m e ti m e;the more you know the tar get cultur e,the mor e you cultiva te and i mpr ove you ability of cr oss-cultur al comm unicati on.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 should realize the i mpor2 tance of culture intr oduc tion,ma ster the p rinc i p le,content and m ethods of cultur e intr oducti on and then intr oduce the target culture ti m ely and p r operly as well as nurture the ability of language ability,in order to i mp r ove the students’cr oss-cultural ability.Key wor ds: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cr oss-cultural comm unica tion;cultur e intr oducti on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