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夜莺的歌声 3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3
人教版l四年级下册:13、夜莺的歌声183;教案学习目标①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汉子、烧毁、木屑、蘑菇、呻吟、宛转”等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③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收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历史背景、有关故事)②没见过“夜莺”的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③预习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A案第一课时●谈话导入①同学们,你们了解“夜莺”吗?谁来说一说。
②教师过渡:体态小巧玲珑,叫声清脆宛转,每当月上高楼,它就会放开歌喉纵情歌唱。
今天,就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一起走进1941年的苏联卫国战争,走近一只勇敢的夜莺,去聆听他神奇、机智的歌声吧!(板书课题)●学情调查①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②对于前苏联的卫国战争,你了解多少?●初读课文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③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小夜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交流读后印象。
●精读课文①过渡:是呀!读罢课文,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地跃入我们的脑海。
那么,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捕捉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呢?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下这些地方。
②学生边读边的出相关句子。
③研读重点句子。
a.要求:读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夜莺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德国官兵看见他这样说、这样做会怎么想。
b.形式:先自读自想,再与同桌交流。
第二课时●交流讨论①交流、讨论内容。
下列句子应组织全班学生讨论。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种新的劲头唱起来。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3.夜莺的歌声(课堂实录)生1:第三十七自然段“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婉转的夜莺的歌声。
”这是第三次。
“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有什么两样。
”这是第四次。
师:这两个句子,在一处出现,应该算一次。
不错,你找到了三次,都非常准确,再一次把掌声送给她!还有吗?生2:第二十自然段,“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师:好,非常准确!掌声送给他!还有吗?仔细找找看。
生3:二十九自然段,“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师:找得好!生4:第三十四自然段,“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林中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师:很好,我们找出了六处出现“夜莺的歌声”,我们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标上序号吧。
生标注序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句,齐读句子。
生:(1)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了起来。
师:夜莺的歌声指的是什么?生:小男孩学夜莺叫的声音。
师导: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突然进攻苏联,罪恶的战火烧跑了人民,烧焦了树林,烧毁了村子。
满目疮痍的村子变得格外安静,一点儿声音也没有。
这样的安静,静得让我们的心有种沉重的感觉,用课文里哪个词最能反映当时的这种情景?生:沉寂!师:能把它换成“寂静”吗?为什么?生:不能。
沉寂,静的程度更深。
师:对,“沉寂”静的程度比“寂静”静的程度更深。
而且,我们还感受到,沉寂的静,是我们所不喜欢的、不想要的静。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小黑板出示:寂静平静宁静沉寂1.小船在( )的湖面上行驶。
2.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 )。
3.美丽的草原,夜晚多么( )啊!4.枪声打破了林中的( )。
(1.齐读词语;2.生自填;3.交流汇报;4.齐读句子。
)(设计辨析近义词填空练习,适时拓展,有效辨别,扎实理解、灵活运用。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3)一、1. 看拼音写词语。
2. 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沉寂________注视________盘问________大概________(2)写反义词。
轻蔑________曲折________新鲜________战争________。
3. 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________(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________(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________(4)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________。
4. 课外阅读。
小英雄于连据今几百年前的一个晚上,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百姓们与入侵的敌人进行了殊死博斗。
战胜了侵略者。
就在人们欢庆民族战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潜藏的敌人趁大伙儿不注意,悄悄潜入市政厅地下室试图搞破坏。
当时,市政厅地下室正好堆满了火药。
他见四处无人,便放好炸药包,用一根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点燃导火线跑掉了。
他刚走,一个叫于连的小孩子到院子里玩,他很快看见了燃着的导火线。
情况非常紧急,找人已经来不及了,他急中生智,赶紧撒尿淋湿了导火线,浇灭了火花。
布鲁塞尔人民后来知道了,特地请艺术家为他塑了一尊裸体撒尿铜像,以表彰和纪念这位拯救城市和人民的小英雄。
(1)根据下面的解释,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①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财富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________②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________③救。
________(2)画线的句子有两处错误,请改正过来。
________改成________________改成________(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当________(填地点)的人们庆祝胜利的时候,没想到,有一个敌人把炸药包放在了________(填地点),试图搞破坏。
但________(填人名)急中生智,用尿把导火索浇灭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夜莺的歌声》课文原文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
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
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
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
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
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喂。
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
“呶(náo),让我看看!”军官说。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
“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
”军官点了点头。
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我自己学的。
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
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
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夜莺的歌声生字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夜莺的歌声》生字1【削】读音:xiāo巧记:悄悄把心换做刀(刂),铅笔见它变尖了。
字义:用刀平着或斜着去掉物体外面的一层组词:削铅笔刀削面削苹果皮造字:形声法造句:妹妹已经学会自己削铅笔了。
笔顺:形较小,“冃”第一笔为垂露竖。
字歌:削皮要用刀山峰多陡峭张嘴吹口哨月儿挂树梢2【喂】读音:wèi巧记:问心(口)生“畏”。
字义:①叹词,打招呼时用②把食物送进人嘴里组词:②喂饭喂奶造字:形声法造句:妈妈每天按时给妹妹喂饭。
笔顺:末笔力量由轻渐重,到捺脚处顿笔出锋。
字歌:用口喊喂找人依偎说出称谓勇敢无畏3【哨】读音:shào巧记:销(肖)售(口)一半。
字义:①一种小笛②警戒防守的岗位组词:①吹哨②哨兵哨卡放哨造字:形声法造句:我的哥哥是守卫边疆的哨兵。
笔顺:“口”偏小居上;“肖”上部小,笔画间要紧凑。
字歌:口吹哨山陡峭人俊俏水来消4【挺】读音:tǐng巧记:手(扌)扩庭院广无边(廷)。
字义:①副词,很②笔直③支持组词:①挺巧挺好②挺立笔挺挺然屹立造字:形声法造句:几棵老松树挺立在山坡上。
笔顺:左窄右宽。
“廴”捺舒展,托住被包围部分。
字歌:和睦小家庭外出划小艇雷霆忽响起挺身护蜻蜓5【斯】读音:sī巧记:一“共”“二”“斤”。
字义:①文言代词,这,这个,这里②文言连词,乃,就组词:①斯人斯时造字:形声法造句:笔顺:“其”窄长;“斤”第一笔撇短,悬针竖稍长。
字歌:做人莫欺瞒斯文人称赞期望早成功其实并不难6【甩】读音:shuǎi巧记:一用即弯。
字义:①抡,扔②抛开,抛弃组词:①甩胳膊甩袖子②甩车甩掉造字:指事法造句:他用力甩胳膊以引起妈妈的注意。
笔顺:第一笔竖撇应长些,竖弯钩竖长,弯钩右伸。
7【枪】读音:qiāng巧记:树(木)边一座“仓”,一开啪啪响。
字义:①发射子弹的武器②刺击用的长矛组词:①步枪枪林弹雨②长枪红缨枪造字:形声法造句:这位老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立了大功。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夜莺的歌声生字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夜莺的歌声》生字1【削】读音:xiāo巧记:悄悄把心换做刀(刂),铅笔见它变尖了。
字义:用刀平着或斜着去掉物体外面的一层组词:削铅笔刀削面削苹果皮造字:形声法造句:妹妹已经学会自己削铅笔了。
笔顺:形较小,“冃”第一笔为垂露竖。
字歌:削皮要用刀山峰多陡峭张嘴吹口哨月儿挂树梢2【喂】读音:wèi巧记:问心(口)生“畏”。
字义:①叹词,打招呼时用②把食物送进人嘴里组词:②喂饭喂奶造字:形声法造句:妈妈每天按时给妹妹喂饭。
笔顺:末笔力量由轻渐重,到捺脚处顿笔出锋。
字歌:用口喊喂找人依偎说出称谓勇敢无畏3【哨】读音:shào巧记:销(肖)售(口)一半。
字义:①一种小笛②警戒防守的岗位组词:①吹哨②哨兵哨卡放哨造字:形声法造句:我的哥哥是守卫边疆的哨兵。
笔顺:“口”偏小居上;“肖”上部小,笔画间要紧凑。
字歌:口吹哨山陡峭人俊俏水来消4【挺】读音:tǐng巧记:手(扌)扩庭院广无边(廷)。
字义:①副词,很②笔直③支持组词:①挺巧挺好②挺立笔挺挺然屹立造字:形声法造句:几棵老松树挺立在山坡上。
笔顺:左窄右宽。
“廴”捺舒展,托住被包围部分。
字歌:和睦小家庭外出划小艇雷霆忽响起挺身护蜻蜓5【斯】读音:sī巧记:一“共”“二”“斤”。
字义:①文言代词,这,这个,这里②文言连词,乃,就组词:①斯人斯时造字:形声法造句:笔顺:“其”窄长;“斤”第一笔撇短,悬针竖稍长。
字歌:做人莫欺瞒斯文人称赞期望早成功其实并不难6【甩】读音:shuǎi巧记:一用即弯。
字义:①抡,扔②抛开,抛弃组词:①甩胳膊甩袖子②甩车甩掉造字:指事法造句:他用力甩胳膊以引起妈妈的注意。
笔顺:第一笔竖撇应长些,竖弯钩竖长,弯钩右伸。
7【枪】读音:qiāng巧记:树(木)边一座“仓”,一开啪啪响。
字义:①发射子弹的武器②刺击用的长矛组词:①步枪枪林弹雨②长枪红缨枪造字:形声法造句:这位老战士在枪林弹雨中立了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