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通风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9.60 MB
- 文档页数:102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运行方式,提高学生对通风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通风系统设备,掌握通风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通风系统基本原理(1)通风系统概述:通风系统是指将空气从外部引入室内,通过管道输送至室内各处,再将室内空气排出的系统。
通风系统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降低能耗、改善室内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通风方式:根据通风气流的方向,通风方式可分为全面通风、局部通风和混合通风。
全面通风是指将室内空气全部更换,局部通风是指针对局部污染源进行通风,混合通风则是两者的结合。
2. 通风系统组成(1)通风设备: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通风管道、风口、阀门等。
风机是通风系统的动力源,通风管道用于输送空气,风口用于引入和排出空气,阀门用于调节通风量。
(2)通风控制系统:通风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
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外环境参数,控制器根据设定参数进行调节,执行器执行控制器的指令。
3. 通风系统运行管理(1)运行参数监测:对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参数进行监测,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要求。
(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检查、清洗、润滑等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能耗管理:优化通风系统运行参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实训过程1. 观察通风系统组成及结构:实地观察通风系统各组成部分,了解其功能和作用。
2. 学习通风系统原理:通过查阅资料、学习课程,掌握通风系统基本原理。
3. 操作通风设备:在指导下,学会操作风机、通风管道、风口等设备。
4. 搭建通风系统模型:按照实训要求,搭建通风系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
5. 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验证通风系统运行效果。
6. 总结实训心得: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训结果1. 成功搭建通风系统模型,验证了通风系统基本原理。
暖通人的必备的基础知识暖通人的必备的基础知识中央空调: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
也就是说所有房间的冷暖气都由它来供应,各个房间中只有送风机,而原本制冷的外机全都整进一个箱子。
中央空调系统:有主机和末段系统。
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和半集中式。
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可分为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一次回风二次回风)。
主要组成设备有空调主机(冷热源) 风柜,风机盘管等等。
制冷剂:制冷剂即制冷工质,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的对象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被冷凝成液休体。
制冷机借助于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制冷量: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低压侧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常用单位为W或KW。
热泵制热量: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热泵辅助电加热器应同时运行)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
性能系数:制冷(热)循环中产生的制冷(热)量与制冷(热)所耗电功率之比为性能系数。
制冷时称为能效比,用EER表示:制热时称为性能系数,用COP表示。
载冷剂:载冷剂是指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传送冷量的中间介质。
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冷却,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环境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被制冷剂重新冷却,如此不断循环,以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
风机盘管:集中央空调系统中常用的换热设备,由肋片管和风机等组成,载冷剂流经风机盘管(管内)时与管处空气换热,使空气降温。
风机盘管属于空气冷却设备。
水冷冷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属于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制冷机组部分,其载冷剂为水,称为冷水机组,而冷凝器的冷却为利用常温水的换热降温来实现,故称为水冷机组。
与水冷机相对的称为风冷机组,风冷机组的冷凝器由与室处空气的强制通风换热达到冷却目的。
工业通风基本基础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1.1标准大气压= 101325 Pa= 760 mm汞柱≈ 10 m水柱。
2.全面通风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节约能源和投资。
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则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和机械相结合的联合通风。
3.凡是散发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优先考虑布置局部通风系统。
4.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
5.排放污染物企业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区域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
6.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
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
7.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
8.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30%。
9.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4m 。
如低于4m 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10.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11.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
12.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13.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
14.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
15.高温、热加工车间或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16.控制或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保障达到接触限值的根本措施是去毒害化或低毒害化。
17.设置集中供暖且有排风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应考虑自然补风的可能性。
2024年安全及风机基础知识
2024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份,安全及风机领域正迎来许多新趋势和创新。
对于安全及风机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以确保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
在安全方面,理解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基础素养。
在工作中要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做好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只有深入了解安全常识和操作技巧,才能有效地防范潜在的风险和危险,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而对于风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则是应对风能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
风机是利用风力来发电的装置,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风机的基本参数和性能特点,可以更好地进行风电项目规划和运营管理。
同时,对于风机的维护和保养也至关重要,只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转和发电效率。
总的来说,安全及风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点。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才能做到预防于未然,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对于风机的了解和运用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的技能,只有深入了解风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才能更好地参与和推动清洁能源事业的发展。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安全及风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建设更加安全和环保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 1 页共 1 页。
工业通风基本基础知识测试题一、填空题1.1标准大气压= 101325 Pa= 760 mm汞柱≈ 10 m水柱。
2.全面通风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以节约能源和投资。
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要求时,则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和机械相结合的联合通风。
3.凡是散发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优先考虑布置局部通风系统。
4.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5.排放污染物企业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被保护区域的上风侧,符合防护距离要求。
6.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选择在易扩散污染物地段,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上风侧.非生产区布置在全年最小风频的下风侧,辅助生产区布置在二者之间。
7.高温车间纵轴与夏季主导风向夹角大于45°,热源尽量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
8.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汽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规定接触限值的30%。
9.夏季自然通风的进气窗其下端距地面不应高于 1.2m,以便空气直接吹向工作地点。
冬季自然通风用的进气窗其下端一般不低于4m 。
如低于4m 时,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有效措施。
10.当工作地点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11.高温的测量:常年从事高温作业,在夏季最热季节测量,不定期从事高温作业,在工期内最热月测量;从事室外作业,在最热月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测量.12.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大气压低于98.8 kPa和高于103.4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13.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应布置在当地夏季最小频风向的被保护对象的上风侧.14.厂区总平面布置:生产区宜选在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好的地段。
15.高温、热加工车间或有特殊要求和人员较多的建筑物应避免西晒16.控制或消除有毒有害物质、保障达到接触限值的根本措施是去毒害化或低毒害化。
17.设置集中供暖且有排风的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应考虑自然补风的可能性。
《通风系统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通风系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的空气,还能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异味和有害物质,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从古老的自然通风到现代的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通风系统的基本概念1. 定义通风系统是指为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而设置的一系列设备和管道的组合。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室内空气流速等。
2. 组成部分通风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进风口:用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2)排风口: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3)通风管道:连接进风口、排风口和通风设备,输送空气。
(4)通风设备:如风机、空气过滤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冷却器等,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净化空气和调节空气参数。
(5)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运行,如启停风机、调节风量等。
3. 分类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通风动力分类: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压和热压实现空气流动,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机械通风则是依靠风机等动力设备驱动空气流动。
(2)按通风范围分类: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以改善室内整体空气质量;局部通风是针对特定区域或设备进行通风,如厨房炉灶上方的排油烟机、实验室的通风柜等。
(3)按通风目的分类:可分为换气通风、降温通风、除湿通风、排烟通风等。
三、通风系统的核心理论1. 空气流动原理通风系统的核心是空气的流动。
空气流动的原理主要包括自然风压和热压。
自然风压是由于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空气压力差,促使空气流动。
热压是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产生的空气浮力,使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流动。
机械通风则是通过风机产生的压力差驱动空气流动。
工业通风手册一、通风基础知识1.通风的定义和作用:介绍通风的基本概念,说明其在工业生产和环境控制中的重要性。
2.通风原理:阐述通风的基本原理,包括气流组织、压力差等基本概念。
二、通风系统设计1.通风系统类型:介绍不同类型的通风系统,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
2.设计原则与流程:说明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布局、设备选型等。
三、通风设备与部件1.通风设备:介绍各种通风设备,如风机、阀门、消声器等。
2.部件与材料:说明通风系统中常用的部件和材料,如过滤器、管道、保温材料等。
四、通风测量与评估1.测量方法:介绍测量通风系统性能的方法和工具。
2.评估标准:说明评估通风系统性能的常用指标和标准。
五、通风安全标准1.安全规定: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
2.健康与环境影响:评估通风系统对工人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六、工业污染控制1.污染来源与影响:分析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来源及其对环境和工人的影响。
2.控制技术与方法:介绍工业污染控制的主要技术与方法,如废气处理、噪声控制等。
七、通风系统维护与管理1.日常维护:说明对通风系统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故障诊断与排除:介绍常见的通风系统故障及其诊断和排除方法。
3.性能优化:提供优化通风系统性能的建议和措施。
八、通风案例分析1.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通风系统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2.案例分析:对所选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系统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状况等方面。
3.案例总结:总结案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九、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探讨当前和未来通风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节能化等。
2.法规与标准:分析未来工业通风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矿井通风基本理论知识概述1. 矿井通风的重要性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矿井内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通风系统,及时排除矿井内的尘烟、有害气体和热量等有害因素,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矿井开采效率:通过控制矿井内的气体组成、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调节矿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保证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通风系统,为矿井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2.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利用气流来实现矿井内外气体的交换,达到通风的目的。
2.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依靠自然气流作用实现的通风方式,通常通过矿井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压力差驱动气流的流动。
自然通风的原理是:当矿井出口的风压大于进口的风压时,气体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形成气流。
这种压力差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冷气下沉使进口处的气体密度增大,而热气上升使出口处的气体密度减小,从而形成气流。
强制通风是利用机械设备,如风机、排风机等,通过外部能源来实现气体的流动。
强制通风通常采用关于通风系统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在矿井中产生压力差,驱动气流的流动。
强制通风的原理是:通过安装风机在矿井入口处产生高压气体,使矿井内形成压力差,进而气流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
这种压力差主要是由于风机产生的气体流速与矿井内气体流速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
3.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通风井是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风井的作用是引导和调节矿井内的气流,促使气体在矿井内的流动。
通常,通风井分为主井和副井两种类型,主井负责进风,副井负责排风。
3.2 风机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产生气流和压力差。
根据使用的工作介质和机械原理的不同,风机可分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混流风机等多种类型。
3.3 排风机排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排除矿井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
Website:通风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基本计量单位:(法定单位)二、全面通风1、按照通风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按对有害物控制的不同,全面通风分为:2.1 稀释通风:用新鲜空气把整个房间、车间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
通风量大,控制效果差。
Website:2.2 单向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控制有害物的扩散和转移,保证工作区达标。
通风量较小,控制效果较好。
2.3 均匀流通风:利用送风气流在均流室内形成的均匀气流把室内污染空气全部压出室外。
控制气流速度0.2-0.5m/s。
通风量较大,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2.4 置换通风:(与我公司采用的分层送气原理相同)。
条件:a) 有余热,较封闭,高度方向具有稳定的温度梯度。
b) 送风量大、风速低。
V<0.2-0.5m/sc) 送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2-4℃特点:与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
3、全面通风设计原则:3.1 有效散热,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用局部通风不能达到卫生标准,应辅以全面通风或采用全面通风。
3.2 宜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和投资,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应采用机械全面通风。
3.3 根据卫生标准,排出空气经净化处理后,如其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室内最后允许浓度的30%,可返回车间再循环利用。
4、全面通气流组织设计:4.1 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质源,以便迅速排出。
4.2 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
(清洁空气)4.3 在整个通风间内,应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质在局部地区的积累。
4.4 要求清洁的建筑物,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
使室内保持正压.对于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周边相邻建筑时,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负压,一般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5、全面通风换气次数:L=nVfL:全面通风量m3/h n:换气次数次/hVf :建筑物体m3 Vf=长×宽×高Website:三、空气幕1、空气幕是利用条形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幕状气流,封闭大门、通道等,减少或隔离外界气流侵入,阻挡粉尘、有害气体进入。
2023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单选题(共40题)1、在进行集中热水供热管网水力设计计算时,正确的应是下列哪一项?A.开式热水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时,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的静水压力B.当热力网采用集中质一量调节时,计算采暖期热水设计流量,应采用各种热负荷在冬季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热网流量曲线叠加得出的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C.热水热力网任何一点的回水压力不应低于50kPaD.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答案】 C2、当选择地下水水源热泵作为居住区的冷热源时,水源热泵系统必须确保的要求,应是下列何项?( )。
A.回灌水的水温不高于室外空气平均温度B.回灌水的流量等于抽水量C.回灌水不破坏不污染所使用的水资源D.能效比不小于分体空调机的能效比【答案】 C3、某办公楼采用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系统配置粗、中效过滤器,为两管制的变风量系统,为符合节能标准,系统的风压应选下列哪一项?A.不大于1300PaB.不大于1200PaC.不大于1000PaD.不大于900Pa【答案】 B4、某购物中心采用热水吊顶辐射板供暖,辐射板的安装高度为6m,购物中心顶棚面积为200㎡,辐射板面积为60㎡,则辐射板的最高平均水温应为( )。
A.87℃B.75℃C.69℃D.不确定【答案】 B5、以下变风量空调系统主要节能机理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房间负荷变小后,房间需冷量减小,只有采用变风量系统才能够节省冷源设备的能耗B.房间负荷变小后,需要冷水流量减小,因此采用变风量系统能够节省水泵的能耗C.房间负荷变小后,送风温度可提高,因此采用变风量系统能够节省空气处理的能耗D.房间负荷变小后,送风量可降低,因此采用变风量系统能够节省空气输送的能耗【答案】 D6、供暖工程中应用阀门的做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软密封蝶阀用于高压蒸汽管路的关闭B.平衡阀用于管路流量调节C.闸阀用于低压蒸汽管网和热水管路的关闭D.旋塞、闸阀用于放水【答案】 A7、非单向流洁净室的室内噪声级(空态)不应大于下列何值?A.60dB(A)B.62dB(A)C.65dB(A)D.70dB(A)【答案】 A8、下列关于空调器选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通风安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通风系统的组成;2. 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掌握通风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要求;4. 理解通风系统在预防灾害、保障生命安全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不同场景下通风系统的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 学会使用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通风系统的模拟与优化;3. 能够对通风系统进行简单的施工和维护,解决实际问题;4. 具备对通风系统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安全学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通风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通风安全领域的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在通风安全学领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安全学基本概念:空气流动原理、通风类型及通风方式;2. 通风系统组成:风机、风管、风口、控制系统等;3. 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地下车库等;4.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空气流量计算、风管尺寸确定、系统布局设计;5. 通风系统施工与维护: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系统调试、日常维护;6. 通风安全学案例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7. 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应用:通风系统模拟、性能评估及优化。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通风安全学基本概念、原理及通风系统组成;第二周: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及通风设计原则;第三周:通风系统施工与维护,案例分析;第四周: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应用及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通风安全学领域的核心知识,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风及风管系统基础知识常用的通风方法可分为两类: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前者是利用室外风力或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密度差为动力进行通风换气;后者则依靠机械动力(如风机风压)进行通风换气。
(一)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1、全面通风只有当局部通风无法适用时才考虑全面通风。
在设计全面通风系统时应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应将干净空气直接送至工作人员所在地或污染物浓度低的地方。
常用的送、排风方式有上送上排、下送上排及中间送、上下排等多种形式。
2、局部通风局部通风包括局部送风与局部排风两类。
局部送风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空间、人员分布不密集的场合。
(二)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气流速度无严格要求的场合,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三)置换通风置换通风是基于空气的密度差而形成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的原理实现通风换气的。
低速、低温送风与室内分区流态是置换通风的重要特点。
(四)通风系统的设备与构件1、风机风机是输送空气的动力装置。
在空调工程中常用的风机有离心式。
轴流式、混流式和贯流式等几种。
2、风管(1)风管材料。
可用作风管材料的有薄钢板、胶合板、纤维板、砖及混凝土等。
薄钢板是最常用的材料,它分普通钢板和镀锌钢板两种,一般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厚度为0.5-1.5mm的钢板。
聚氯乙烯板也可作为风管材料,它光洁,不积尘,耐腐蚀,在净化空调工程中有时被采用。
但其造价和施工安装费用大。
近处来,还有用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板作风管材料的,它兼有消声和保温的效果。
l)薄钢板风管。
用薄钢板制作风管,以采用低碳钢板为宜,以冷轧钢板最适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
厚度在1.2mm以内的薄钢板风管采用咬口连接,厚度2mm以内时采用焊接。
根据有关规定,薄钢板风管与镀锌钢板风管,当矩形风管边长≥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800mm,其管段长度在1.2mm以上的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一般使用角钢加固风管,边有采用起高接头(立咬口〕或在风管管壁上滚槽压出凸棱等加固方法。
一通三防重要基础知识点
一通三防是指通风、防火和防爆,是现代建筑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
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一通三防的基础知识点的介绍:
1. 通风要点:
- 通风是为了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流通,防止空气污染和病菌传播。
在建筑设计中,通风系统应考虑到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应合理布
局通风装置,确保通风效果。
- 对于有毒气体或粉尘较多的场所,应采取相应的通风措施,如设置
排风装置、防护罩等,以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
2. 防火要点:
- 防火是为了保护建筑及人员财产安全,防止火灾发生、蔓延和造成
严重损失。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灭火设备等,保证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控制和扑灭。
- 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和室内装修材料要选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以
阻止火势蔓延。
此外,还要合理设置防火通道、疏散通道,保证人员
能够快速逃生。
3. 防爆要点:
- 防爆是在易燃易爆场所建筑物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这些场所,应该合理选择防爆材料和设备,防止火源引发爆炸。
- 防爆要点包括合理设置通风设备,以控制气体浓度;设置可燃气体
泄漏报警系统,及时发现泄漏;设置静电消除装置,防止静电引发爆
炸等。
总结起来,一通三防是建筑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点。
通风、防火和防爆都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及人员的安全而设计的重要措施。
对
于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来说,熟悉并正确应用一通三防的知识点,是确保建筑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