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矿井通风系统基础知识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91
一、名词解释1.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的进、回风井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网路和风流控制设施的总称。
2.矿井气候条件: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
这三个参数的不同组合,便构成了不同的矿井气候条件。
3、风机工况点:以同样的比例把矿井总阻R曲线绘制于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图中,则风阻R曲线与风压曲线交于A点,此点就是通风机的工况点或工作点4.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者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
5.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各种气体的总称。
6.自然风压:矿井由于自然条件产生的通风压力7.矿井等积孔:假定在无限空间有一薄壁,在薄壁上开一面积为A的孔口,当孔口通过的风量等于矿井风量,而且孔口两侧的风压差等于矿井通风阻力时,则孔口面积A成为该矿井的等积孔。
8.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日产一吨煤同期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是m3/t.9.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很短时间(数分钟)内,从煤(岩)壁内部向采掘工作空间突然喷出煤(岩)和瓦斯的动力现象,人们称为煤(岩)与瓦斯突出,简称瓦斯突出或突出。
10.矿井火灾:在矿井或煤田范围内发生,威胁安全生产、造成一定资源和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燃烧事故。
11.上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上流动。
下行风: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高于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下流动。
12.循环风:当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大于全风压供给设置通风机巷道的风量时,则部分由局部用风地点排出的污浊风流,会再次经局部通风机送往用风地点,故称其为循环风。
13.可控循环通风:在低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位于矿井边远地区,原通风系统不能满足供风需求,且回风质量较好时,可以考虑在局部通风系统进回风间安设通风设备、设施和监控设施,,对回风进行合理循环控制加于利用,以增加用风地点的实际风量。
矿井通风基本理论知识1第一章矿井空气1.1第一节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矿井空气主要由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组成,它们的体积百分比分别是20.96%、79%、0.04%1.1.1一、氧气(O2)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略重(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05)能助燃和帮助人呼吸。
《煤矿安全规程》第103条规定: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的风量不得少于4m3 ;第100条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人在一般情况下,在休息时的需氧量为0.2~0.4L/min ;在工作时的需氧量为1~3L/min 。
O2浓度为17%时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呼吸困难心跳强烈15%时呼吸及心跳加快,无力进行劳动10-12%时失去知觉,昏迷,有生命危险6-9%时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呼吸停止,死亡1.1.2二、氮气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相对空气密度为0.97,矿井中主要用于灭火。
矿井中的主要来源于井下爆破、有机物腐烂以及煤岩中涌出。
1.1.3三、二氧化碳CO2CO2无色、略带酸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常积聚于巷道的底板,易溶于水,略带毒性。
当空气中CO2浓度增高时会降低O2浓度使人窒息。
主要来源:人员呼吸、氧化、燃烧、爆炸、煤岩中涌出《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CO2浓度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巷中,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中浓度超过1.5%时,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4四、矿井空气的检测方法取样分析法用气相色谱仪在化验室进行,精确但操作复杂、时间长,一般用于井下火区成分检测或需要精确测定空气成分的场合。
快速测定法便携式仪器(O2);比长式检测管1.2第二节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矿井中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氨气(NH3)、氢气(H2)、甲烷(CH4)等。
矿井通风知识概述矿井通风是一项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它不仅可以帮助矿工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有效预防矿井中产生的有毒气体积聚,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矿井通风知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 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作用矿井通风系统主要的作用是为矿工提供新鲜空气和排除有毒气体,保持矿坑空气环境流畅和洁净。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由进风系统、排风系统和通风主机等组成。
其中,进风系统是将新鲜空气引进矿坑内,排风系统是将矿坑内排放的废气排出矿井之外,通风主机则是整个通风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
2. 通风系统的类型从通风系统的角度来看,通风系统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就是靠矿井本身的自然条件进行通风,比如痰孔、井道等,没有人工干预。
而机械通风则是借助通风机等设备强制将新鲜空气引入矿井并排出废气,以维持矿井内部的空气环境。
3. 矿井的通风方式矿井的通风方式主要有并列通风式、并排通风式、单向通风式和反向通风式等几种。
并列通风式是指将入井风道和出井风道并排布置,通过不同的风门控制进出风量,以达到平衡通风的效果。
并排通风式是将同一根风道既作为进风道,又作为出风道,通过风门的掌控切换进出风状态,辅以支路风道来控制矿井通风。
单向通风是将入井口和出井口分置两侧,进出风不交,效果相对稳定。
反向通风是将进出风道的流向相反,广泛用于自燃煤矿井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矿井通风方式。
4. 通风系统的结构通风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包括主通风机、副通风机、风门、风机、散热器等多个组成部分。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矿井构造、地质条件和工况环境来进行,通风系统的设置要保证各部分紧密协调,达到最佳通风效果。
5. 矿井通风安全通风安全是矿井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矿山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的安全规范。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测通风系统的运行状况,严格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等运行参数。
保证通风系统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确保通风设备可以长期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介绍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矿井通风不仅可以提供矿工们所需的氧气,还能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矿井温度、稀释浓度高的煤尘和爆炸性气体,从而维护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的基础知识,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方式、通风效果及相关设备。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入风井口:入风井口是矿井通风系统的起点,其主要作用是引入新鲜空气。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入风井口的位置通常选择在矿井的风口附近。
2.风流导向器:风流导向器的作用是引导新鲜空气在矿井中的流动方向,以确保新鲜空气能够覆盖整个工作面。
3.风井:风井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
风井通常配备有风机、风门等设备。
4.主通风道:主通风道是连接风井和工作面的通道,其作用是将新鲜空气从风井送到工作面。
5.辅助通风道:辅助通风道是连接主通风道和其他部分的通道,其作用是为矿井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新鲜空气。
6.出风井口:出风井口是矿井通风系统的终点,其主要作用是排除井下的废气,包括有毒有害气体和煤尘等。
通风方式矿井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的方式。
它依赖于矿井的自然形状和地势,通过通风道和存在的气压差来实现。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简单、经济,但通风效果不稳定,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通风的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正压通风: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使矿井中保持一定的正压。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小的矿井和需要控制矿井气流方向的情况。
2.负压通风:通过风机将矿井内的废气抽出,形成矿井的负压。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煤尘的情况。
3.局部通风:主要是为了对工作面进行局部通风,降低工作面的温度和浓度。
常用的设备包括局部通风机、湿帘等。
通风效果矿井通风的效果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通风量:通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道的空气量。
矿井通风基本知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矿井通风基本知识一、矿井通风概述(一)矿内空气矿内空气是矿井井巷内气体的总称。
它包括地面进入井下的新鲜空气和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浮尘。
矿内空气的主要来源是地面空气,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因而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在性质上和成分上均有较大差别。
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由于煤岩中涌出各种气体以及可燃物的氧化,其成分发生变化。
风流在经过采掘面等用风地点之前,气成分变化不大,称为新鲜空气或新风;风流经过采掘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后,其成分发生较大的变化,称为污浊空气或乏风。
1.矿内空气主要成分矿内空气与地面空气的成分尽管不同,但其成分仍是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另外包含少量其它气体。
2.矿内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一氧化碳毒性很强,吸入人体后会引起中毒、窒息,浓度为0.4%就可使人致命中毒。
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火灾、爆破工作、瓦斯和煤尘爆炸。
(2)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微甜、带有臭鸡蛋味的气体,能燃烧,有强烈的毒性。
对人的眼睛、黏膜及呼吸系统有强烈刺激作用。
浓度为%时,半小时内人失去知觉、痉挛、死亡。
硫化氢的主要来源:有机物腐烂、硫化矿物水解、老空积水中释放、煤岩中放出。
(3)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硫磺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积聚在巷道底部。
二氧化硫对人体影响较大,能强烈刺激眼和呼吸器官,使喉咙和支气管发炎,呼吸麻痹,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
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含硫矿物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4)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褐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它与水结合形成硝酸,对眼睛、鼻腔呼吸及肺部组织起破坏作用,引起肺水肿,但起初只感觉到呼吸道受刺激、咳嗽,经过6~24小时后才出现中毒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