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基础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0.69 MB
- 文档页数:63
建筑知识: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工作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要。
通风设计是我们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良好的通风设计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建筑工程中的通风设计。
一、通风设计的意义在建筑设计中,通风设计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通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氧气和污染物的含量。
如果房间内不处于一个正常的通风状态,建筑物内部就容易产生不良气味、潮湿、有害气体和病菌等。
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住户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通风设计还可有效预防室内氧气含量不足导致的吸入性损伤和有害气体的辐射影响。
因此,通风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通风方式的选择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可以根据建筑结构和设计要求,同时考虑到外部环境、使用功能和使用场所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通风方式。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风方式之一。
此方式利用窗户、门、隔板和风口等为住户提供室内外空气交换。
设计者可以设置不同尺寸和位置的窗户,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同时,在夏季,通过装置遮阳板、通风屋檐等设施,可以提高通风效果。
自然通风方式优点明显,比如气流清新、成本低廉、不受电力限制等。
此外,自然通风方式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积聚,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2、机械通风机械通风以通风设备为主要依托,通过设备的贩换作用达到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在选定机械通风设备时,设计者需要考虑建筑物需求和通风机械的性能。
机械通风装置有利于有效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干净度等因素。
在气候恶劣的时候,采用机械通风也能有效地避免污染物积聚,提高住户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三、通风设计的关键点为了达到较好的通风效果,设计者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点。
1、设计合理的通风量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风量的大小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太小就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太大就会浪费太多建筑能源,增加建筑物的制冷、制热负荷和造价。
(新版)通风安全技术交底一、目的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通风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特制定本技术交底。
本技术交底旨在对通风安全的相关知识、要求、措施进行详细解读,使员工充分了解并掌握通风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适用范围1. 本工程项目的所有员工;2. 涉及到通风安全的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3. 所有与通风安全相关的施工环节和操作过程。
三、内容1. 通风安全基础知识1.1 通风的定义和作用:通风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方式,将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蒸气、粉尘等污染物及时排出,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员健康。
1.2 通风安全的重要性:通风安全是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
2. 通风安全要求2.1 设计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效果。
2.2 施工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通风设施的质量和安全。
2.3 运行要求:定期检查通风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通风安全措施3.1 机械通风:采用机械通风设施,如风机、风管、通风柜等,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
3.2 自然通风:利用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实现室内外空气的自然流通。
3.3 局部通风:针对特定作业区域,采用局部通风设施,如抽风罩、通风柜等,提高通风效果。
3.4 通风防护措施:对于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作业环节,采取隔离、净化、解毒等防护措施,确保员工安全。
4. 通风安全管理与培训4.1 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管理职责。
4.2 定期进行通风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3 开展通风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执行与监督1. 本技术交底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传达,确保全体员工了解并掌握通风安全知识。
2. 项目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通风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3. 各级领导和员工应积极参与通风安全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共同保障项目通风安全。
第二章粮油保管基础知识第四节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常规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常规储藏:粮油经过干燥入仓后,在常温常湿条件下,对粮油采取适时通风和密闭的方法进行保管。
(二)种类和分类1、自然通风和密闭:(1`)自然通风:指利用空气自然对流,让外界干燥的低温冷空气与粮堆内湿热空气进行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和水分的目的。
通常要求:合理选择通风时机,既降温又降水。
如果不能同时达到,应尽量争取在不增加粮温的前提下降水或在不增加水分的前提下降温。
一般情况下,当大气湿度小于70%、外温低于粮温5℃时,通风对降温降水都有利。
(2)常规密闭:指通过采取关闭仓房的门窗或用异物压盖粮面等一般性的密闭措施,使粮堆内空气相对静止,并与外界隔绝。
包括低温密闭和高温密闭两种。
条件①储粮质量:储粮水分应在安全标准内,没有害虫,杂质少,各部位水分、温度基本一致。
条件②仓房密闭性能:仓房有较好的密闭性能,门窗结构严密,不透气。
仓顶不漏雨,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地坪和仓墙完好,并且有防潮层。
(三)应用情况二通风与干燥应用基础知识(一)通风技术:利用风机产生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增进储粮稳定性的一种储粮技术。
1、创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2、均衡粮温,防止结露3、防止高水分粮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4、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5、增湿调质,改进粮食的加工品质(二)干燥技术:1、分类:2、合理干燥工艺:使粮粒内部的扩散速度等于或接近于粮粒表面的蒸发速度。
目前粮食部门采用的干燥工艺:预热→[烘干→缓苏]→冷却三、低温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低温任期原理:控制粮堆生物体所处环境的温度,限制有害生物体的生长、繁育,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最终达到粮食安全储藏的目的。
(二)低温储藏方法:(三)低温储藏管理四气调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一)概念:以调节环境气体成分为依据、增强粮食储藏稳定性的技术称气调储藏。
《通风系统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通风系统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的空气,还能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异味和有害物质,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从古老的自然通风到现代的机械通风系统,通风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通风系统的基本概念1. 定义通风系统是指为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而设置的一系列设备和管道的组合。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污浊空气、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室内空气流速等。
2. 组成部分通风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进风口:用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
(2)排风口:用于排出室内污浊空气。
(3)通风管道:连接进风口、排风口和通风设备,输送空气。
(4)通风设备:如风机、空气过滤器、空气加热器、空气冷却器等,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净化空气和调节空气参数。
(5)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通风系统的运行,如启停风机、调节风量等。
3. 分类通风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1)按通风动力分类: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压和热压实现空气流动,无需额外的动力设备;机械通风则是依靠风机等动力设备驱动空气流动。
(2)按通风范围分类:可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以改善室内整体空气质量;局部通风是针对特定区域或设备进行通风,如厨房炉灶上方的排油烟机、实验室的通风柜等。
(3)按通风目的分类:可分为换气通风、降温通风、除湿通风、排烟通风等。
三、通风系统的核心理论1. 空气流动原理通风系统的核心是空气的流动。
空气流动的原理主要包括自然风压和热压。
自然风压是由于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空气压力差,促使空气流动。
热压是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度的差异而产生的空气浮力,使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流动。
机械通风则是通过风机产生的压力差驱动空气流动。
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模版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建筑通风烟气排放方式。
它通过利用建筑的自然风力和烟气的热浮力,实现建筑内的空气流通和烟气排放,既可以提供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又能有效地排除烟雾,保证建筑内的安全环境。
接下来,将为大家介绍防烟排烟系统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的模板。
一、自然通风的原理及设计要点1. 自然通风的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通过建筑自身的开口和屋顶的气流出口,实现建筑内、外的空气交换。
2. 自然通风的设计要点(1)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应有利于利用自然气流,提供通风的通道,如设置室外窗户和通风孔。
(2)建筑的通风口应根据室内的通风需求和外部气候条件确定,保证室内通风的效果。
(3)建筑的通风口设计应合理,尺寸宜大宜小,可根据建筑时期确立,需与建筑设计相协调。
(4)建筑的通风口位置应考虑到建筑内气流的流动规律,采取合理的设置位置。
(5)建筑的通风口和横通面积之比应保持适度,通风口需求合理,以便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二、自然排烟的原理及设计要点1. 自然排烟的原理自然排烟是利用烟气的热浮力和建筑内外的气流压差,通过建筑内自然产生的排烟口和外部气流出口,实现建筑内烟气的排放。
2. 自然排烟的设计要点(1)建筑的排烟口应根据烟气产生的位置和数量确定,保证烟气的及时排放。
(2)建筑的排烟口设置应符合烟气排放规范,保证烟气的顺利排放。
(3)建筑的排烟口位置应考虑到烟气的产生位置和流动规律,采取合理的设置位置。
(4)建筑的排烟口和横通面积之比应适当,以保证烟气的顺利排放。
(5)建筑的烟气产生量和排烟口的数量应相匹配,保证烟气排放的效果。
三、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综合设计1.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合理布局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布局、通风口和排烟口的位置,合理布置建筑内的空气流通通道和排烟通道,以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和排烟效果。
2. 自然通风与自然排烟系统的设计参数(1)通风量和排烟量的计算:根据建筑的使用类型、人员数量、燃烧物质数量和烟气产生量,计算出合理的通风量和排烟量。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介绍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矿井通风不仅可以提供矿工们所需的氧气,还能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矿井温度、稀释浓度高的煤尘和爆炸性气体,从而维护矿山工作环境的安全与舒适。
本文将介绍矿井通风的基础知识,包括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通风方式、通风效果及相关设备。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入风井口:入风井口是矿井通风系统的起点,其主要作用是引入新鲜空气。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入风井口的位置通常选择在矿井的风口附近。
2.风流导向器:风流导向器的作用是引导新鲜空气在矿井中的流动方向,以确保新鲜空气能够覆盖整个工作面。
3.风井:风井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
风井通常配备有风机、风门等设备。
4.主通风道:主通风道是连接风井和工作面的通道,其作用是将新鲜空气从风井送到工作面。
5.辅助通风道:辅助通风道是连接主通风道和其他部分的通道,其作用是为矿井系统的其他部分提供新鲜空气。
6.出风井口:出风井口是矿井通风系统的终点,其主要作用是排除井下的废气,包括有毒有害气体和煤尘等。
通风方式矿井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进行通风的方式。
它依赖于矿井的自然形状和地势,通过通风道和存在的气压差来实现。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简单、经济,但通风效果不稳定,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
机械通风机械通风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通风的方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正压通风:通过风机将新鲜空气送入矿井,使矿井中保持一定的正压。
这种方式适用于较小的矿井和需要控制矿井气流方向的情况。
2.负压通风:通过风机将矿井内的废气抽出,形成矿井的负压。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排除有害气体和煤尘的情况。
3.局部通风:主要是为了对工作面进行局部通风,降低工作面的温度和浓度。
常用的设备包括局部通风机、湿帘等。
通风效果矿井通风的效果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1.通风量:通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通风道的空气量。
自然通风的名词解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然通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所谓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自然的气流传递来实现空气流通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建筑物的门窗、天窗、通风孔和气流通道等结构来实现。
与人工通风相比,自然通风更加节能环保,因为它不需要额外的电力或机械设备来驱动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气流产生、流动路径和调节等。
首先,气流是由温度和压力差异引发的。
当气流受到热源的加热,例如太阳辐射或人类活动,周围的空气会因为温度升高而形成上升气流。
这样的上升气流会导致空气流动,从而形成通风效果。
其次,自然通风的流动路径也是至关重要的。
空气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这一原理被称为气压均衡规律。
因此,建筑物的布局和形状会影响气流的流动路径。
合理的布局可以促进气流的引导和流通,从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最后,自然通风还涉及到调节的问题。
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通风孔的大小和方位,以及开启和关闭的时机。
在夏季,通风孔需要更大程度地打开,以便排出热空气,降低室内温度。
而在冬季,通风孔可以适当地关闭,以保持室内温暖。
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和环境控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它可以减缓建筑物内部的湿度和空气污染物的积累,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空调和人工通风系统的依赖。
但是,自然通风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气流的控制相对困难。
由于自然通风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风力的变化和风向的不稳定,人们很难准确地掌握和调节通风效果。
其次,自然通风对建筑物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
建筑物需要合理布局,通风孔的设计需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才能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总之,自然通风是一种以自然气流传递为基础的空气流通方式。
它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和布局来实现,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同时也与节能环保的理念相契合。
虽然自然通风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但通过合理调节和改善条件,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然通风的优势,为人们创造更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矿井通风基本理论知识概述1. 矿井通风的重要性矿井通风是矿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保证矿井内安全的工作环境:通过通风系统,及时排除矿井内的尘烟、有害气体和热量等有害因素,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提高矿井开采效率:通过控制矿井内的气体组成、温度和湿度等因素,调节矿工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保证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通风系统,为矿井设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合适的温度湿度条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2. 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矿井通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利用气流来实现矿井内外气体的交换,达到通风的目的。
2.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依靠自然气流作用实现的通风方式,通常通过矿井的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压力差驱动气流的流动。
自然通风的原理是:当矿井出口的风压大于进口的风压时,气体会在两者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形成气流。
这种压力差主要是由于温度差引起的,冷气下沉使进口处的气体密度增大,而热气上升使出口处的气体密度减小,从而形成气流。
强制通风是利用机械设备,如风机、排风机等,通过外部能源来实现气体的流动。
强制通风通常采用关于通风系统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在矿井中产生压力差,驱动气流的流动。
强制通风的原理是:通过安装风机在矿井入口处产生高压气体,使矿井内形成压力差,进而气流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
这种压力差主要是由于风机产生的气体流速与矿井内气体流速之间的差异所引起的。
3. 矿井通风系统的组成矿井通风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通风井是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风井的作用是引导和调节矿井内的气流,促使气体在矿井内的流动。
通常,通风井分为主井和副井两种类型,主井负责进风,副井负责排风。
3.2 风机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负责产生气流和压力差。
根据使用的工作介质和机械原理的不同,风机可分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和混流风机等多种类型。
3.3 排风机排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排除矿井内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等。
通风重点内容:1、通风的含义就是更换空气。
它是以空气为介质,使之流通,用来排除房间或生产车间内的余热、余湿、消烟、排毒、灰尘等,同时送入一定质量的新鲜空气,以满足人体卫生和车间生产工艺要求。
2、空气调节简称空调,是指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四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使之保持室内空气参数相对稳定,不受室外气候条件和室内各种条件变化之影响,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人们身体健康,满足生产工艺需要的措施之一。
3、通风工程是送风、排风、除尘、气力输送以及防排烟系统工程的统称。
空调工程是空气调节、空气净化与洁净室空调系统的统称。
4、通风方式按其作用范围划分为:①全面通风②局部通风③混合通风;按动力不同划分:①自然通风②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作为一个独立的通风系统,一般由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两部分组成。
5、为达到进行有效控制“四度”的技术措施。
它包括空气处理(调温、调湿、净化)、空气输送(风机、风管)和空气分配(风口)三部分。
6、空调系统分类:①集中空调系统②局部空调系统③混合式空调系统(也称为半集中式空调系统)。
7、净化空调系统按空气洁净等级及其悬浮粒子浓度限值划分,共分为6个级别,1级为最高,即空气中含悬浮粒子浓度最少,6级为最低,空气中含悬浮粒子浓度最多。
定额中按5级编制的,每m3空气含0.1μ悬浮粒子为100000。
8、除尘系统是指由局部排风罩、风管、通风机和除尘器等组成的用以捕集、输送和净化含尘空气的机械排风系统。
一般采用湿法(喷水雾)除尘和机械(除尘器)除尘两种第十一节刷油、防腐蚀、绝热基础知识1、按锈蚀的程度可分为微锈、轻锈、中锈和重锈四个等级。
2、除锈的方法分为人工除锈、半机械除锈、机械除锈和化学除锈四个方法。
3、油漆的粉刷一般有刷涂和喷涂两种操作方法。
4、防腐工程的施工方法有喷漆、涂刷、镀、渗等多种。
5、绝热结构一般由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三部分构成。
保冷结构在绝热层外必须设置防潮层,以防止冷凝水的产生;而保温结构一般不设防潮层。
Website:通风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一、基本计量单位:(法定单位)二、全面通风1、按照通风动力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2、按对有害物控制的不同,全面通风分为:2.1 稀释通风:用新鲜空气把整个房间、车间有害物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
通风量大,控制效果差。
Website:2.2 单向通风:通过有组织的气流运动,控制有害物的扩散和转移,保证工作区达标。
通风量较小,控制效果较好。
2.3 均匀流通风:利用送风气流在均流室内形成的均匀气流把室内污染空气全部压出室外。
控制气流速度0.2-0.5m/s。
通风量较大,能有效排出室内污染空气。
2.4 置换通风:(与我公司采用的分层送气原理相同)。
条件:a) 有余热,较封闭,高度方向具有稳定的温度梯度。
b) 送风量大、风速低。
V<0.2-0.5m/sc) 送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2-4℃特点:与传统的稀释通风方式相比,具有节能,通风效率高等优点。
3、全面通风设计原则:3.1 有效散热,或有害物质的建筑物,当不能采用局部通风,或采用局部通风不能达到卫生标准,应辅以全面通风或采用全面通风。
3.2 宜尽可能采用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和投资,当自然通风达不到卫生或生产要求,应采用机械全面通风。
3.3 根据卫生标准,排出空气经净化处理后,如其中有害物质浓度不超过室内最后允许浓度的30%,可返回车间再循环利用。
4、全面通气流组织设计:4.1 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质源,以便迅速排出。
4.2 送风口尽量靠近操作地点。
(清洁空气)4.3 在整个通风间内,应尽量使送风气流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质在局部地区的积累。
4.4 要求清洁的建筑物,当其周围环境较差时,送风量应大于排风量。
使室内保持正压.对于室内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可能污染周边相邻建筑时,送风量应小于排风量,使室内保持负压,一般送风量为排风量的80-90%。
5、全面通风换气次数:L=nVfL:全面通风量m3/h n:换气次数次/hVf :建筑物体m3 Vf=长×宽×高Website:三、空气幕1、空气幕是利用条形空气分布器喷出一定速度和温度的幕状气流,封闭大门、通道等,减少或隔离外界气流侵入,阻挡粉尘、有害气体进入。
通风及风管系统基础知识常用的通风方法可分为两类: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
前者是利用室外风力或室内、外温差产生的密度差为动力进行通风换气;后者则依靠机械动力(如风机风压)进行通风换气。
(一)全面通风与局部通风1、全面通风只有当局部通风无法适用时才考虑全面通风。
在设计全面通风系统时应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应将干净空气直接送至工作人员所在地或污染物浓度低的地方。
常用的送、排风方式有上送上排、下送上排及中间送、上下排等多种形式。
2、局部通风局部通风包括局部送风与局部排风两类。
局部送风比较适用于大面积的空间、人员分布不密集的场合。
(二)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气流速度无严格要求的场合,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
(三)置换通风置换通风是基于空气的密度差而形成热气流上升、冷气流下降的原理实现通风换气的。
低速、低温送风与室内分区流态是置换通风的重要特点。
(四)通风系统的设备与构件1、风机风机是输送空气的动力装置。
在空调工程中常用的风机有离心式。
轴流式、混流式和贯流式等几种。
2、风管(1)风管材料。
可用作风管材料的有薄钢板、胶合板、纤维板、砖及混凝土等。
薄钢板是最常用的材料,它分普通钢板和镀锌钢板两种,一般通风空调系统采用厚度为0.5-1.5mm的钢板。
聚氯乙烯板也可作为风管材料,它光洁,不积尘,耐腐蚀,在净化空调工程中有时被采用。
但其造价和施工安装费用大。
近处来,还有用经过表面处理的玻璃纤维板作风管材料的,它兼有消声和保温的效果。
l)薄钢板风管。
用薄钢板制作风管,以采用低碳钢板为宜,以冷轧钢板最适用于通风与空调工程。
厚度在1.2mm以内的薄钢板风管采用咬口连接,厚度2mm以内时采用焊接。
根据有关规定,薄钢板风管与镀锌钢板风管,当矩形风管边长≥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800mm,其管段长度在1.2mm以上的均应采取加固措施。
一般使用角钢加固风管,边有采用起高接头(立咬口〕或在风管管壁上滚槽压出凸棱等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