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看星座
- 格式:ppt
- 大小:8.35 MB
- 文档页数:46
《看星座》教学案例兰德洪一、教材分析《看星座》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的第三课,本课以引领学生看夜空、认星座,建一个“星座”模型来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涉及星座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星座,第二部分建立自己的“星座”。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知未知的科学领域。
但他们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有效的观察、探究,借助星空图片和视频发现规律,从而在前概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星座。
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天空的主要星星和星座。
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
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
四、教学重点:看夜空,认星座。
难点: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星空电子图。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太阳系的家族成员,今天,让我们的视野走出太阳系去看看。
(出示“银河系”视频)每当我们仰望星空,看着那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我想任谁都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当你凝视着这星星辉映成一片的银河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交流观星感受:生: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生:星星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生:每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星星都是恒星。
师:是的,茫茫宇宙无穷无尽,宇宙中有无数的星星。
出示投影讲解:银河和恒星。
(银河资料)师:这下我们明白了银河的组成,原来那一颗颗小星星就是一个个巨大无比的恒星,那为什么在我们看来却那么小呢?生:因为星星都离我们很远,所以看上去它们都很小。
【评析】通过震撼、有趣又生活化的“银河系”视频情景导入,引发学生探究星空的兴趣,从而引出要研究的问题。
2.观察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星座知识出示“电子星空图”。
师:天空中繁星点点,这些数不清的星星,他们看起来眨呀眨的,我们怎样才能把天空中的星星区分开来观察呢?生讨论:【评析】此处安排了分钟的讨论,目的是让学生经历一次古人观测星空时,把星空划分区域观测的过程。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3_看星座》苏教版_(9)一. 教材分析《4.3_看星座》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了解常见的星座,并掌握寻找星座的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认识星座到学会寻找星座,再到了解星座的传说,旨在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天文知识有好奇心。
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地球和宇宙的相关知识,对夜空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星座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观察夜空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星座,学会寻找星座的方法,了解星座的传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夜空,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增强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星座,学会寻找星座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夜空,独立寻找星座,了解星座的传说。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星座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寻找星座的方法。
2.观察法:学生观察夜空,寻找星座,培养观察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寻找星座的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4.故事法:教师讲述星座的传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讲解星座知识和寻找星座的方法。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准备观察夜空。
3.教学资源:教师准备星空图、星座卡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宇宙知识,激发学生对星座的好奇心。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星座吗?你们能说出几个常见的星座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星空图和星座卡片,呈现常见的星座,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星座知识。
教师讲解星座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如何寻找星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观察夜空,寻找星座。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3《看星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看星座》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认识一些常见的星座,了解星座的位置和名称,培养学生对天文观测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天文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勇于探究,但对于星座的认识和观察还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星座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星座,了解星座的位置和名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夜空,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天文观测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星座,了解星座的位置和名称。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夜空,独立找到星座,并理解星座的形成和变化。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夜空,找到星座,并了解其位置和名称。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找到的星座,增进合作意识。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观察星空,提高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提前了解星座知识,准备教学PPT和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观察夜空的设备和记录笔记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夜空中的星座,激发学生对星座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一些常见的星座,如大熊座、小熊座、猎户座等,并简要介绍其位置和名称。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利用设备和工具观察夜空,寻找教师呈现的星座。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将自己找到的星座画在纸上,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学习。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星座的形成和变化,让学生知道星座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为什么星座的位置会变化。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与反思《4.3_看星座》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4.3_看星座》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星座的概念、起源和发展,以及如何观察和辨认星座。
这一章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宇宙中的星座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和星空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星座的认知可能较为肤浅,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星座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观察星空和辨认星座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星座的概念,了解星座的起源和发展,学会观察和辨认星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培养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宇宙产生兴趣,增强探索宇宙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星座的概念,学会观察和辨认星座。
2.难点:学生对星空的观察和星座的辨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星空,学会辨认星座。
2.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星座的起源和发展。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星座的图像和星空的图片。
2.教学道具:教师准备星座的模型或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星座。
3.观测工具:教师准备望远镜等观测工具,方便学生观察星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中的星座现象。
提问学生对星座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星座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同时,展示星座的模型或挂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星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望远镜等观测工具,观察星空。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会辨认星座。
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观察和辨认星座。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星座。
《看星座》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看星座》,这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探索宇宙》中的第3课课文,下面我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学情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看星座》通过指导学生去实际地观察星座,认识星座,从而将学生的视野由太阳系拓展到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
以引领学生看夜空、认星座,激发小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
通过认识星座、观察星座,初步学会探究星空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索宇宙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推测、模拟实验、实际观测等方法研究地月系、太阳系的组成;本课将通过建模型的方法来建立星座的空间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1、能够找到北斗星和北极星;能认出北斗星和北极星等一些著名星座;2、能够制作“星座”放映器。
3、知道什么是星座及划分星座的原因;知道星等是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4、建立星星运动规律的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学难点: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宇宙中的天体都是运动变化的;能够坚持长期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探究态度;三、说学情对于星座学生并不陌生,但仅限于生辰星座有哪些等,对于星座的科学概念学生确并不了解。
对于恒星、行星等学生都知道,如何区分少部分学生清楚。
五、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学生知道星座是指一组恒星,知道划分星座的原因,能认出北斗星等少数著名的星座。
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建立“我的星座”,又是培养学生恒心和毅力的大好时机,从而达到坚持长期持久观察,在科学学习中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目标。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激趣(出示星空图)谈话:你们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在晴朗的夜晚观察过星空?什么是星座?2、PPT出示:星座。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星座的概念。
探索和调查(一)、了解星座1>你知道哪些星座?2、为什么10月24日-口月22日是天蝎座?3、学生模拟太阳视运行规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看星座》教案课件PPT优秀教学设计(注:本篇文章仅供参考,具体的教案和PPT内容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
此处仅提供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和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1.掌握星座的基本知识和分类方法;2.了解星座的来源和传说,并能简单描述几个典型的星座;3.能够通过观察星座图案并辨认出其中的主要星座;4.能够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星座图案并简单地描述其中的主要元素。
二、教学要点及重难点:1.星座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典型形象的介绍;2.星座的神话传说以及与文化、历史有关的知识点;3.观察星座图案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星座图案中的主要元素和关键特征;4.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星座图案,并简单地展示和介绍其中的主要元素和组成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边讲授边示范,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入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实物、制作手工等课堂互动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3.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多媒体课件和PPT,展示精美的图片、视频、声音等素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掌握知识点。
四、教学流程:1.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介绍星座的概念和基本分类方法,激发学生探索星座的兴趣。
2.正文(30分钟)1)星座的分类方法和典型形象。
讲授星座的基本分类方法(黄道十二宫)和每个星座的典型形象(双子座、天蝎座、水瓶座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每个星座的特征和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不同星座之间的不同和联系,并能够简单地描述其中的几个典型星座。
2)星座的神话传说和文化背景讲授星座的神话传说和文化背景,介绍它们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名称和图案是如何来的,与什么文化和背景有关;让学生了解星座的神话传说和文化渊源,比如天蝎座的神话故事等。
3)观察和分析星座图案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介绍星座图案的构成和关键特征,让学生了解如何观察、识别星座图案,分析其中的主要元素和关键特征。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4.3_看星座》苏教版_(6)一. 教材分析《4.3_看星座》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观察和记忆来认识星座,培养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包含了星座的定义、星座的分类、星座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观察星座的方法和一些常见的星座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星座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天文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然而,学生对星座的认识还相对较少,对星座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认识星座,激发他们对天文科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观察和记忆来认识星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星座的基本知识,学会通过观察和记忆来认识星座。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星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观察星座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星座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星座图片,学会观察和记忆星座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星座图片和星座卡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展示和操练。
2.准备相关的天文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教学重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星座,激发他们对星座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