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 格式:ppt
- 大小:12.11 MB
- 文档页数:167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背景)(一)国民党政权性质(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毛泽东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所做的贡献(四)反“围剿”战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的建设三、中国革命的艰苦实践,力证这条新道路的正确性(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三次“左”倾错误(二)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并巩固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对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国民党政权性质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而失败了。
蒋介石集团用无数革命人民的鲜血换取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建立了南京政权。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十数年的分裂之后,中国重新获得名义上的统一,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政权性质:这时的中国国民党完全改变了过去的革命性质,成为一个由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比起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1、国民党的军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支柱。
2、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使全国人民处于法西斯特务的监视之下。
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控制广大人民。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查禁进步书刊,监视、拘捕乃至枪杀进步作家。
(派遣特务、侦探,组织流氓、暴徒袭击和捣毁进步的文化机构、报馆、书店和电影院,投寄匿名恐吓信,绑架和暗杀共产党员作家和进步人士。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的领导,以及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实践总结和创新。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可以追溯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中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目标的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共的成立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找到了一个新的道路。
毛泽东的领导是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重要方面。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者,他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时期积累了宝贵的革命经验。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为基础、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中国革命新道路。
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实践总结和创新也是中国革命新道路探索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创新。
例如,中国人民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争,有效地削弱了国民党政权,为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国农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自发组织起来,建立了农民协会,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和组织能力,为中国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经验和路径。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继续进行。
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以人民大众为中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探索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变革。
例如,中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解决了土地问题;推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实现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运动,试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这些实践虽然也有不少问题和错误,但为中国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专题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4学时)一、教学目的(1)了解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2)正确理解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3)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
二、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基本点。
三、教学难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提问、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五、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六、教学过程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首歌曲。
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十送红军(江西民歌)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表达了江西人民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亲人不得不面临痛苦的分离,依依不舍忍痛送别自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