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2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9
商洛市教育学会、教研室新课程教案研究设计封面《“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刘成发高坝店镇骆驼巷初小教材依据《东方之珠》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14课。
设计理念教学的本质是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了体现这一全新的阅读理念,本教学设计立足于“阅读文本”,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品味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和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总分的叙述方式,学习仿写。
教法选择1.指导观察法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2. 多媒体辅教学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到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优美的图画,也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词语做铺垫。
3.鼓励欣赏法.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激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力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4.情境教学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扮演播音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法指导1. 合作学习法.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呢?在整个充满灵性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涵的情感,感悟出学习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Pearl of the Orient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案2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案2、篇章2: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案篇章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词语“鳞次栉比、琳琅满目”,能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通过读书学习,了解香港的美丽与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
1、指名朗读第1节。
2、提问:在课文中,这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呢?3、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至第4节,边读边想。
4、讨论板书: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二)教学课文第2、3、4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2节。
⑴指名朗读。
板书:舒服极了。
⑵自由练读,读出“舒服极了”的感觉。
⑶指名朗读。
教师范读,结合生动的描述,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读出感情。
⑷指名朗读(配音乐)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节并背诵片断。
⑴指名朗读。
板书:精彩⑵结合录象,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⑶提出背诵任务。
3、指导学生学习第4节。
⑴结合录象,理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⑵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三一文库()三年级作文
东方之珠_300字
听,远处又传来那熟悉的旋律,“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这首歌不就是《东方之珠》吗?对了,你猜对了!这首歌我最喜欢听了,听着听着,我不由自主随着音乐哼唱起来。
每一次,我在听音乐老师弹《东方之珠》的时候,我眼前便会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好像顺着河流划着小船儿来到了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东方之珠像温柔的母亲立刻将我揽入怀抱,耳边响起妈妈经常唱的那熟悉的催眠曲。
夜深了,东方之珠依然没入睡,一盏盏五颜六色的夜灯还在闪烁着,把东方之珠照得更加繁华热闹的。
东方之珠,你日夜照耀着我,东方之珠,你就是我的爱人,请你别忘记我这个永远不变的“黄色脸”!东方之珠,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我的自豪,你让我心醉,让我永远来保佑你吧!
20 × 20。
期末真题卷(一)根据新教材编写满分:100分1.卷面书写:认真书写,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5分)2.抄写句子:要写得正确、规范、工整。
(3分)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3分)(1)请你仔细看看,茶几.(jǐjī)上摆放着几.(jǐjī)种图形呢?(2)我们应.(yīnɡyìnɡ)该学会保护自己,懂得随机应.(yīnɡyìnɡ)变。
(3)爸爸依依不舍.(shěshè)地离开了我的宿舍.(shě shè)。
4.看拼音写词语。
(8分)冬天,虽然天气yán hán,却是人们xǐài的季节。
雪花fēiwǔ,大人、小孩尽情wán shuǎ,大街小巷,人人ɡē chànɡ,处处kuánɡ huān,许多人的tónɡ nián因为冬天而chōnɡ mǎn欢乐!5.下面哪个词语不是..描写丰收景象的?请选出来,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2分)A.春暖花开 B.五谷丰登 C.瓜果飘香 D.果实累累6.演出要开始了,观众们__▲__进入会场。
“▲”处填哪个词合适?()(2分)A.陆续 B.连续 C.继续 D.持续7.下列停顿合适的一项是()(2分)A.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D.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才大叫:“立——定!原地休息”!B.“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C.“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D.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9.下列故事哪一个不属于《安徒生童话》?()(2分)A.《丑小鸭》B.《白雪公主》C.《拇指姑娘》 D.《海的女儿》10.读一读,按要求书写句子。
13课第二课时练习
1.把下面的画线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1)这个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特别引人注目。
( )
(2)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
( )
(3)香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
( )
2.用“闪耀”造句。
3.填一填。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
(1)在香港,人们能够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大饱口福,所以人们把香港称作( )。
(2)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还是购物、美食、旅游的好去处,所以,人们把它称为( )。
(3)香港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到这里做生意。
所以,人们把香港的市场叫做( )。
参考答案:
1.(1)注意(2)闪烁(3)出名
2.闪耀——昂首仰望天空,满天的星星闪耀着。
3.(1)“美食天堂”(2)“东方之珠”(3)“万国市场”。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案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1、生字词卡片。
2、课文录音、钢琴曲。
3、香港风景图片。
4、练习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
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2、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读一读第1节。
(生齐读第1节)三、学习第2-5节1、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
香港到了!我们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一下。
《东方之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商州区陈塬惠明希望小学林雪萍〔教材依据〕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东方之珠》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东方之珠”》这篇课文语言文字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东方之珠——香港的繁华与美丽,课文配有精美的图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语文本之间的距离。
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从而激发学生爱香港、爱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诵读朗读品味文本感受到香港的繁华、美丽。
但孩子对生活周围的东西感受更为真切,让感知远离生活的食物则比较困难也不能够真切的感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真切的感知香港的繁华与美丽。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 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让学生初步感知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品读课文,感受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教学难点〕了解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的表达方法。
〔教法选择〕讲、读、议〔学法指导〕抓重点词、品读、体味〔教学准备〕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导入课题,2.板书课题:东方之珠3.(课件)出示:香港,真是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设计意图:以课文最后一段为主线,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渡: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东方之珠”—香港去旅游。
二、精读感悟(一)读课文2—5自然段,相想你最喜欢去哪里玩,为什么?画出相关的词句。
(二)自由读第三小节。
(课件出示)1.说感受(举世闻名,精彩)2.是啊,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里,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4.想不想欣赏一下他们精彩的表演?(想)那你们可要睁大眼睛看仔细它们是怎么顶球,怎么钻圈,怎么举重,怎么嬉水跳跃的。
【原文】香港是我國通向世界的南大門,那裏有迷人的沙灘、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
浪平沙細、陽光和煦的淺水灣,是旅遊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節假日,人們結伴來到這裏,漫步在金色的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真是舒服極了。
香港的海洋公園舉世聞名。
那裏的海洋劇場,經常聚集著許多觀賞海豚、海獅精彩表演的遊客。
在碧波蕩漾的人工湖上,幾只海豚和海獅正在表演節目。
它們有的頂球,有的鑽圈,有的舉重,有的嬉水跳躍,遊客不時被逗得開懷大笑。
銅鑼灣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摩天大樓鱗次櫛比,商店裏的各種商品琳琅滿目,寬闊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個香港就成了燈的海洋。
港灣裏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教案】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學寫傾、舒兩字。
【教具準備】1、錄音帶。
2、投影片。
【教學重點】指導朗讀、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1、揭示課題。
(1)出示課題:東方之珠。
(2)釋題。
①東方之珠指哪里?(香港)②簡介香港。
③珠原指珍珠,你見過的珍珠是什麼樣的?那麼為什麼把香港稱為世界東方的珍珠呢?(3)感知畫面。
(這就是香港,新穎別致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寬闊的街道上人流如潮;碧波蕩漾的海面上行船如梭;景色迷人的沙灘上笑聲不斷……)難怪人們稱它為一顆璀璨的東方之珠。
2、初讀課文。
課文對這顆東方之珠作了更具體、更精彩的描述,請同學們打開書,聽錄音。
(1)聽配樂朗誦後,誰能用下麵的句式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出示:香港(2)自由輕讀課文:要求:①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②挑選自己最喜歡的一須,準備讀給大家聽。
(3)檢查初讀效果。
①認讀生字詞。
②指名選讀,及時矯正。
(板書:沙灘公園街市)3、細讀課文。
(1)師:剛才幾位同學讀的很好,我們知道有(板書:沙灘公園街市)但是,東方之珠的魅力,不僅僅是因為它有沙灘、公園、街市,而是因為它有迷人的沙灘,的公園,繁華的街市……請一個同學用一句話把這個意思說出來:香港有(香港有迷人的沙灘,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這句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把它放在文章的開頭,就叫總領全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东方之珠》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东方之珠”》(板书),课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赞美了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介绍了香港这个繁华的都市,语言简洁,优美,对香港的介绍层次清晰,呈现出香港夜景的迷人,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由此,学生了解香港的愿望、热爱香港的情感油然而生。
但对于从未亲临香港的孩子来讲,让他们陶醉在语言文字的描述情境中有一点难度。
根据教材特点和我班学生实际,综合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倾听”“闪耀”口头造句3.感受香港的繁华与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其中,目标1、2是本课的重点,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为了达到预设的目标,我准备分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我将采用多种形式地读,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我将出示多幅香港的投影图片,配合香港回归时“东方之珠”这首歌,让学生走入香港这个繁华都市,接着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香港,接题。
让学生带着“为什么说香港是‘东方之珠’?”是我们祖国的南大门?这两个个问题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通的就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
结合初读检查,对翘舌音“舒、串、潮”;前鼻音“浅、店、串”;以及后鼻音:“铜、精”进行正音。
在此基础上,我还将指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一些词语,圈画出难以理解的词句,还要指导学生处理好一些长句子的停顿,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接着,让学生分段读全文,说说课文的大意,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读过课文后,你了解香港哪些有特色的地方?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知道课文以总——分——总的方式,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