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 格式:ppt
- 大小:792.50 KB
- 文档页数:59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一、判断题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1、1923年8月,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决定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同时保持组织的独立性。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2、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国民党一大,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3、1925年5月30日,上海两千余名学生游行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开枪打死13人,打伤数十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4、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了“清共”会议,决定清除武汉国民政府和军队中的共产党员。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召开了“分共”会议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5、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党独立领导和创建武装力量的新时期。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6、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8、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对”。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2、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的是( C )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3、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党政府的性质是( C )A、资产阶级政权B、小资产阶级政权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D、封建君主专制政权4、中共八七会议召开的地点在( B )A、九江B、汉口C、武昌D、上海5、中共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D )A、反对右倾投降主义B、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党领导了( A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五卅运动7、毛泽东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是在( B )A、北京特别会议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古田会议8、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著名起义是( A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B、赣南秋收起义C、湘南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9、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将革命的重心( B )A、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由城市转移到乡村C、由大城市转向小城市D、由南方转向北方10、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是( C )A、《战争和战略问题》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反对本本主义》11、中国共产党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要靠( A )A、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马克思主义本本C、听从共产国际的指挥D、照搬苏联经验12、1930年5月,毛泽东写了( C )一文,阐明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极端重要性,为中国共产党正确解决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统治与社会矛盾(一)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1、蒋介石下野1927年4·12政变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于18日南京举行国民政府成立大会,至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际,面对的是国民党内的三个集团(即武汉的汪精卫集团、上海的西山会议派、南京的蒋介石集团)都力图享有国民党“正统”地位。
面对这种局面,南京国民政府充分地运用政治上、外交上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目的。
在此后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在先事取得国民党内部主要政治集团统一之后,进而又取得了全国政权的统一。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就形成了宁、汉对峙的局面,随时都有可能兵戎相见,但蒋介石突然于1927年8月13日宣布辞职,蒋介石的辞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宁、汉合作的实现,于是在8月25日,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南京,宁、汉合作正式实现。
在改组过程中由于权力分配不均,武汉方面变卦,策动唐生智打出“护党”旗帜,挟鄂、湘、赣三省,反对改组特别委员会。
10月下旬,演成宁汉战争,结果武汉方面战败,南京方面的势力扩展到武汉。
武汉方面遭此打击后,一些政治、军事人员陆续到达广州,成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办公室,同南京抗衡。
正值国民党内部各派别纷争不已的时候,北方的奉张乘机对山西的国民革命军和陕西、河南的国民革命联军发动进攻。
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在全国各地出现,严重威胁着国民党政权的巩固。
为此,国民党各派、各集团又主张蒋介石复职。
辞职后的蒋介石在老家奉化停留了一个半月,随后于1927年9月28日前往日本,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会谈,以不危害日本在中国东北特殊利益为保证,换取了日本不干涉国民革命军行动,不再支持北洋军阀的承诺。
在获悉国内急需复职后,蒋介石于1927年11月10日回国。
12月10日,国民政府复任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8年1月2日,蒋介石回南京复职,并立即着手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决策若干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