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2.02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要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我们将以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为主,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例如:计算2/3 ÷ 4/5,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4. 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4 ÷ 2/35/6 ÷ 3/57/8 ÷ 4/7(2)应用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作业答案:(1)计算题目答案:3/4 ÷ 2/3 = 9/85/6 ÷ 3/5 = 25/187/8 ÷ 4/7 = 49/32(2)应用题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1个苹果。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2《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主要涉及教材中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运算中的分子与分母的转化。
2. 教学重点:分数除法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华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每个人能吃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2. 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 讲解演示: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5. 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4,如果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2. 板书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分子乘以分母的倒数。
3. 板书例题及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设计一道分数除法的应用题,并给出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分数除法的其他应用,如分数的四则运算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分数除法运算中的分子与分母的转化在进行分数除法运算时,学生常常困惑于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如何将分子与分母进行转化。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的难点。
我需要通过讲解和例题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转化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乘法和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和整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
2.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和相关例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3.学习用品:为学生准备练习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际情境,如购物、烹饪等,引出分数除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技巧。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二》(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模型和算式解决分数除分数的问题;2.能够通过练习和应用,掌握计算分数的技巧;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的除法。
二、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2.能够应用示例,较为熟练地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三、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地进行带分数的除法计算;2.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分数的除法。
四、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和实际场景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2.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具体计算步骤及技巧;3.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分数除法运算能力;4.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1.观察课件中给出的分数模型,让学生根据模型回答问题;2.给出一个实际场景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尝试用分数解决。
2. 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数模型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2.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步骤;3.用多个分数相除的例子演示分数除法的具体计算过程;4.让学生根据示例练习分数除法的计算。
3. 讲解带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1.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带分数除法的概念;2.讲解带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和计算步骤;3.用多个带分数相除的例子演示带分数除法的具体计算过程;4.让学生根据示例练习带分数除法的计算。
4. 练习分数除法的技巧及应用能力1.给出多组分数除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2.给出一个实际场景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尝试用分数除法解决。
5. 总结归纳1.再次讲解分数、带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和技巧;3.让学生思考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对分数除法模型的理解,是否能够正确回答问题;2.考核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熟练进行分数除法以及带分数除法计算;3.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2《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5.2《分数除法(二)》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除法(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分数除法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一)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分数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及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除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课件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何不同?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设计分数除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
2、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法学法: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熟悉法则。
1、口算。
9/10÷3= 4/7÷4= 3/10÷1= 3/5÷6=口答出答案,并说出得到答案的具体过程。
分数除以整数:是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2、梳理相关的知识。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只要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举例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把9/1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二、激活记忆,引出课题。
1、出示课件。
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的饼分给小朋友。
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每人吃1/2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口答答案和算式)板书:4÷1/2=8(个)2、观察算式,引出课题。
观察算式,揭示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三、探究算法,形成法则。
1、交流得数8个人的想法。
分一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体会8个苹果的由来;用算式表示4×2=8;比较算式4÷1/2=8和4×2=8,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整数除以分数的算法,4÷1/2=4×2=8。
2、变换数据,增加感性认识。
每人吃1/3个,可以分给几个人?每人吃1/4个,又可以分给几个人?先列算式,再在图中分一分得出结果,最后把算式写完整。
4÷1/3=4×3=12(个)4÷1/4=4×4=16(个)3、出示课件有1根2米长的绳子(1)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2)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3)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几段?列出算式;在图中分一分,写出结果;思考计算方法,形成法则后再计算。
分数除法(二)(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操作。
2.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培养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通过练习题复习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等内容,复习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操作。
2.分数除法1.引入:回顾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所学的除法,了解除法的概念与四则运算的关系。
2.分组讨论:随机分成小组讨论分数除法的概念、规律和注意事项等,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讲解:简要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
4.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解决几道分数除法的题目,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5.知识点归纳:对分数除法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6.练习:通过多道分数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分数除法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注意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法则。
2.发扬小组互动合作的精神,提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把握分数的基本操作规律。
2.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策略1.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同其他学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1.分数除法2.分数除法的概念3.分数除法的规律和运算方法4.分数除法的注意事项七、课后作业1.完成分数除法的相关练习题。
2.解决实际问题,如:班级里有50个学生,食品数量是8袋,每袋有1 7/20 公斤,这些食品够班级同学每人分几斤?3.阅读分数除法相关知识,准备下次课的小组讨论。
八、教学反思本次课采用了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体验帮助他人和被帮助的过程。
通过练习和小组讨论,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规律和运算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培养。
也会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数学。
分数除法(二)——除数是分数的除法教学内容:北师大五年级下册五单元 《分数除法》第二课《分数除法二(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教材原结构 结构调整:两删两补 调整后结构学生分析: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 理解基础 研究基础两删:整数除以整数(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内容)借助长方形面积,用整数除以分数单位计算过程解释除数是不为零的数的算法 (证明不严谨) 两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按照已经形成的研究思维路径,借助直观图形分析,探索出“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对比发现其中的关键点是“1里面有几个几分之几”3.学生在算理算法中找共性,梳理通识性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方法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沿着“除法的意义→乘法的意义”这样的思维路径主动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会观察、会分析、会类比、会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按照已经形成的研究思维路径,借助直观图形分析,探索出“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探究整数除以分数(非分数单位)及分数除以分数算理的过程中怎样从除法的意义落到乘法的意义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同屏器、学习单(一)通过探索整数除以分数单位的算理,确定研究路径“从除法的意义→乘法意义“ 1,ppt 出示情景11、4米长的彩带,若每31米剪一段,可以剪多少段?师根据生的汇报板书:(生汇报时师主要关注学生研究的路径是否清晰、明了。
) 师ppt 出示结果和答语。
生汇报后师梳理研究路径:从除法算式回到除法的意义,借助图形分析,转化成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
(二)沿着路径探索整数除以分数(非分数单位)的算理1、师:能否用相同的路径解决下一个问题 ppt 出示情景2 4米长的彩带,若每32米剪一段,可以剪多少段?师根据生的汇报板书:2、聚焦学生分析过程中“1里面有23个32”怎么来的? 问:怎么数的?生演示数的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以及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运算基础,对分数乘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分数卡片、计算器等,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数除法在烹饪、药学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分数除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以及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则。
《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猜测与交流,使学生经历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对算理的理解,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5= ÷4= ÷7=二、学习整数除以分数1、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两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指名回答,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2、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指名回答,并说出列式的依据。
)3、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二分之一张为一份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并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 =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
4、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三分之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在小组中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回答:4÷ 13=4×3=12(份)5、有4张同样的大饼,每四分之一张为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每五分之一张为一份呢?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回答:4÷14=4×4=16, 4÷15=4×5=206、小结运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三、理解运算法则1、填空4÷18=4×() 4÷23=4×()4÷()=4×4 2÷()=2×3 5()÷()=2×3 2÷()=2×()2、借助面积理解运算法则3运用法则计算,并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5÷16 34 ÷ 58 512÷ 3 四、巩固练习1、课本中的画一画。
《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设计人:赵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7-2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判断、归纳、推理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师出示:有4张同样大的饼,
(1)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生列式:4÷2=2
(2)每1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生列式: 4÷1=4
(3)每1/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列式:4÷1/2=
提问:这个除法算式该如何解决?
学生画图,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1/2=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
(4)每1/3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列式:4÷1/3=
(5)每1/4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列式:4÷1/4=
学生画图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汇报:
从图上可以看出:
4÷1/3=12,也可以用4×3=12来表示。
4÷1/4=16,也可以用4×4=16来表示。
(师板书算式)
二、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师出示:有1根2米长的绳子
(1)截成每段1/2米,可以截几段?
(2)截成每段1/3米,可以截几段?
(3)截成每段长2/3米,可以截几段?
2、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1)学生先画一画
(2)学生观察图,利用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3、学生展示汇报,师板书:2÷1/2=(4)
2÷1/3=(6)
2÷2/3=(3)
三、探索规律,归纳总结
1、出示课本第28页“填一填,想一想”
(1)先让学生计算,交流结果。
(2)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小结: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2、完成课本第28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全班交流,小结: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28页“练一练”的第1题。
六、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