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教程第三章英汉语言的对比,词汇、句法
- 格式:ppt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27
第3章英汉语言的对比3.1 英汉词汇现象对比一、试译下列各短语,注意英汉语中词的多义性和搭配能力的不同1. ①soft music②soft life③soft drink④soft goods⑤soft light⑥soft breeze【译文】①轻音乐;②安逸的生活;③软饮料(不含酒精);④纺织品;⑤柔和的光线;⑥微风2. ①a handsome car②a handsome man③a handsome profit④a handsome compliment【译文】①漂亮的车;②英俊的男士;③一大笔利润;④大加赞赏3.①good results②good food③a good point④a good deed【译文】①好的结果;②符合标准的食物;③有说服力的依据;④高尚的习惯行为4.①poor health②poor food③poor light④poor soil⑤a poor country⑥a poor swimmer【译文】①身体不好;②劣质食物;③昏暗的光线;④贫瘠的土壤;⑤贫穷的国家;⑥不擅长游泳的人5. ①regular breathing②regular customers③a face with regular features④a regular army/soldier⑤a regular disaster【译文】①均匀的呼吸;②老主顾;③五官端正的脸庞;④正规军;正规军士兵;⑤一场彻底的灾难6. ①to cut wheat②to cut cake③to cut finger-nails【译文】①割麦子;②切蛋糕;③剪指甲7. ①to fuel up on food②to fuel up on water【译文】①吃点食物;②喝点啤酒二、试译下列单词和句子,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进行增添1. sorting【答案】分类法2. allergy【译文】(医学)变(态反)应性/过敏性3. measurement【译文】测量法/测量结果4. neutralization【译文】中和作用/中立状态5. modification【译文】修改方案/修正稿6. oxidation【译文】氧化作用7. transmission【译文】传递方式/传动装置8. cycling【译文】周期变化9. programming【译文】程序编制10. magnetization【译文】磁化作用/磁化强度11. mercuriality【译文】易变特性12. substitution【译文】取代作用13. corrosive【译文】腐蚀剂14. dripping【译文】滴注法15. assimilation【译文】同化作用16. relativity【译文】相对论17. lithonephrotomy【译文】肾结石切除术18. memory【译文】存储器19.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mine-owners of South Wales were unable toproduce coal as cheaply as the more mechanized mines abroad, with the result that for many years there was serious unemployment in South Wales.【译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南威尔士矿主不能像海外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煤矿一样廉价出煤,结果南威尔士多年来有着严重的失业现象。
英汉翻译教程--汉英语言对比第一部分汉英语言对比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基础上。
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置(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的不同特点。
机器翻译是让计算按照人们所制定的程序和指令进行不同语言的对比转换,也离不开对比分析。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因此,对比、分析和归纳这些差异,便是翻译学的重要任务。
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不仅有利于教学和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
通过对比分析,人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语和母语的特性,在进行交际时,能够有意识地注意不同语言各自的表现方法,以顺应这些差异,防止表达错误,避免运用失当,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纪德是最理解莎士比亚的法国作家之一。
在他看来,“没有任何作家比莎士比亚更值得翻译”,但同时,“也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难翻译,译文更容易走样”。
纪德对莎士比亚的理解是双重的,既是精神的,也是语言的。
他在与莎士比亚的相遇与相识中,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
对他在翻译中经历的这番历史奇遇,他曾在为七星文库出版的《莎士比亚戏剧集》撰写的前言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描述了两种文化与两种语言之间的遭遇,也揭示了翻译中译者所面临的种种障碍。
纪德首先看到的,是语言与文化层面的逻辑性,这涉及到不同语言的思维方法。
他说:“莎士比亚很少考虑逻辑性,而我们拉丁文化缺了逻辑性就踉踉跄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