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窄性心包炎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41
缩窄性心包炎有哪些明显症状?
一、概述
心脏是人体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同时它也非常的脆弱,常常会有很多疾病产生在这个器官上。
缩窄性心包炎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这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导致了心包增厚,使得心脏舒张、收缩的功能都收到了限制,心脏的功能就减弱了,这样人体的全身血液循环都会不通畅。
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积极防治急性心包炎
二、步骤/方法:
1、缩窄性心包炎主要是由于急性心包炎引发的,其次和创伤性心包炎衍变而来的,不过有的患者目前患有缩窄性心包炎的原因并不是很明确。
这样的疾病会导致患者有全身疼痛的症状,也会有持续高热的一些症状表现。
2、患有缩窄性心包炎患者的血压会变低,而且脉搏跳动是比较快的,会导致患者有一些胸闷气短的症状,需要大家格外重视,肺部往往会出现罗音,腹腔里有会有积液,所以要重视及时的做好检查。
3、所以短信心包炎患者在早期的时候可以进行手术切除治疗,以免发展的更加严重,给患者带去更大的危害,因为这样的疾病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肌萎缩,肝功能不全。
所以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比较好。
三、注意事项:
缩窄性心包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很多患者并不是死于这种病而是因为衰竭和腹腔积液导致的心脏衰竭才死亡的。
所以及早治疗及早治愈才不会越来越严重.。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查房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是指心包被纤维化、增厚或钙化等病变导致心包腔狭窄,心包的纤维组织增生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舒展与收缩。
本文将介绍缩窄性心包炎的护理查房内容。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程、症状及治疗史,包括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
2.主诉及体征观察:询问患者的主诉,如心前区不适、胸闷、气急、乏力等,并观察体征,如颈静脉怒张、心脏搏动增宽、谵妄等。
3.生命体征监测: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收缩压和舒张压,以便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变化。
4.心电图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发现心律失常等。
5.氧饱和度监测:使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测量患者的氧饱和度,以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
6.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吸痰,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
7.体位护理:提醒患者避免长时间同一体位,并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以减少心脏负荷。
8.安全护理:提供安全环境,预防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9.液体管理:监测患者的入水量和出水量,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液体管理计划。
10.药物治疗: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抗心绞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抗炎药等治疗,严密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1.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缩窄性心包炎的危害、治疗方法和护理要点,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定期复诊。
12.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活动。
13.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胃肠功能和饮食习惯,合理调整饮食,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避免过度进食引起消化不良。
14.定期复查:安排患者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X线胸片等检查,以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15.并发症预防:定期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如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缩窄性心包炎护理查房内容涵盖了患者个人信息、主诉及体征、生命体征、心电图、氧饱和度、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安全护理、液体管理、药物治疗、患者教育、心理支持、营养支持、定期复查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旨在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概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系心包纤维增厚、粘连收缩,限制了心室舒张,造成心排量减少,静脉回流受阻的综合征。
国内报道发病率占心脏病的1.6%。
【病因与发病机制】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心包疾病的最终结果,在我国最常见的病因为结核性和化脓性心包炎。
但国外报道结核性已减少,而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则明显增多。
【病理】心包脏层、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最后导致心包腔完全或部分闭塞成一个纤维瘢痕组织的硬壳。
压迫心脏、限制心室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降低。
然而,由于代偿性心率增快,心输出量降低不明显。
因此,与心衰比较右房压升高明显,而心输出量降低较少。
右房压可高达0.981~1.962kPa(10~20cmH2O)。
由于右房压力升高,故体循环压力升高,静脉淤血。
导致静脉回流发生困难,静脉压升高、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腹水、下肢水肿。
另外左心充盈受限,心室舒张压力升高,造成肺充血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一系列左心功能不全表现。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概述颈静脉怒张、压力增高、奇脉、肝大、腹水。
结合心电图和X线上的心包钙化阴影多可确诊,必要时行心导管检查。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30~50岁居多,无性别差异。
1.症状起病较缓慢,常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轻度胸痛、疲劳、软弱无力、食欲减退,是由于低排血量所致。
因心包缩窄,右心输出量受限。
因此,夜间阵发呼吸困难较少,很少发生肺水肿。
2.体征(1)颈静脉怒张:因回心血量减少,体静脉压持续增高所致。
可出现吸气时颈静脉充盈更明显的Kussmaul征,一般强心利尿、限钠治疗效果不佳。
(2)心脏体征:心尖搏动消失、心音减弱、第二心音分裂和心包叩击音。
后者为心室舒张受限,流入心室的血液突然中止,引起振动所致。
心尖搏动常不能触及,心浊音界通常不扩大,若心脏明显扩大应考虑合并其他疾病。
很少出现心包摩擦音。
(3)肝大、腹水:早期即可出现淤血性肝肿大,肝大伴有压痛,并发心源性肝硬化时出现腹水,此病腹水出现早且量大。
缩窄性心包炎是各种原因引起心包脏壁层炎症、纤维素性渗出物沉积,并逐渐机化增厚挛缩甚至钙化,压迫心脏和大血管根部,致心脏舒张期充盈受限从而导致右心房、腔静脉压增高及心排出量降低等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
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目录展开编辑本段疾病概述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是由于心包慢性炎症所导致心包增厚、粘连甚至钙化,使心脏舒张、收缩受限,心功能减退,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
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多数由结核性心包炎所致。
急性化脓性心包炎迁延不愈而成者约占10%,其他亦可由风湿、创伤、纵隔放疗等引起,占极少数。
我国导致这方面炎症最多见的原因是结核和化脓性感染其次为霉菌或病毒感染等。
普遍增厚的心包束缚心脏,全身各脏器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胸水等征象。
结核性心包炎可在急性期后3~6个月出现症状。
常见的有疲乏、气短、尿少、腹胀、食欲减退、腹水、肝大乃致全身水肿者,呼吸困难加重。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右心导管检查可诊断。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一旦确定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术前应根据病人情况作好准备工作。
如限制钠盐、适当应用利尿剂(速尿,双氢克尿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小量输血或血浆、结核性病人抗痨治疗,以及适量排除胸水腹水等。
编辑本段疾病分类心血管内科编辑本段疾病病因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继发于急性心包炎,其病因作我国仍以结核性为最常见,其次也见于心包外伤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
霉菌或病毒感染未及时得到治疗,也可以导致本病的发生。
有许多缩窄性心包炎病人虽经心包病理组织检查也不能确定其病因。
心包肿瘤和放射治疗也偶可引起本病。
在临床上缩窄性心包炎有时可见到由急性心包炎发展而来,但多数病例急性阶段起病隐匿,难于发现,故在就诊时就已成为缩窄性心包炎而失去原有的病理特征,使病因常难确定。
在能肯定的病因中,欧美和日本以特发性心包炎为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病因,但现以结核性占首位,其次为化脓性、创伤性;并认为非特异性、尿毒症性、红斑狼疮性心包炎也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肿瘤性、放射性和心脏直视手术引起缩窄性心包炎者在逐年增多,偶有血吸虫、阿米巴等寄生虫感染、心包异物、乳糜性心包炎、胆固醇性心包炎、透析治疗、肾移植和抗凝治疗后心包积血引起缩窄性心包炎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