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
- 格式:ppt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12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检测、药敏分析及预后影响【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院行微创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预后情况以及防治原则。
方法:按照我院接收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术后,分为有肺部感染组(a组)与无肺部感染组(b组),对比分析二组的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病死率以及气管插管时间,并分析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a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低于b组患者(p<0.05),而在神经功能缺损、病死率以及气管插管时间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肺部感染病原菌检测后主要发现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大肠埃希菌。
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及时把握与控制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正确监测患者的病原体,并合理使用抗生素,能够促进患者脑血肿的有效清除,降低治疗病死率,有利于保护患者脑组织,值得临床上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微创术;高血压;脑出血;病原菌检测;药敏分析;预后影响【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047-02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出现死亡、残疾的主要原因,患者由于脑部出血发生血肿、水肿以及脑疝,导致脑组织受到压迫、颅内压不断升高以及血肿淤积等情况[1]。
由于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患者,往往容易并发肺部感染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质量[2]。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微创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探讨分析该疾病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预后情况以及防治原则,具体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术患者共100例,其中,有肺部感染组(a组)与无肺部感染组(b组),两组均50例,男性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60例与40例,年龄范围为29~80岁,平均年龄为(55.25±2.31)岁。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恢复期,同时还会面临各种并发症的威胁,比如肺部感染。
以下就是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一、中医药治疗
1. 清热解毒:选择适当清热解毒的方剂,加速病情好转。
如连翘、金银花、蒲公英等。
2. 润肺止咳:患者手术后容易有咳嗽症状,用润肺止咳的中药可以有效缓解。
如燕窝、银翘片等。
3. 强壮体魄:手术后患者体能下降,体质虚弱,可以在中药治疗中加入一些强壮体魄的药材,如人参、黄芪、枸杞等。
二、中医按摩
1. 耳穴按摩:可以刺激耳部穴位,调整神经系统,缓解焦虑、失眠等不良情绪。
适用于手术后患者。
2. 全身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增强体质。
适用于手术后患者。
三、合理膳食
1. 多喝水:每天喝足量的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体内水肿症状,减少肺部积液的发生。
2. 少食生冷:手术后的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应当少食生冷食物,尤其是肺部感染患者更应该避免。
3. 饮食清淡:患者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减轻消化系统负担,提高食欲。
四、情志疏导
肺部感染患者应该尽量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家人可以和患者交流,鼓励患者乐观、向上。
可以通过音乐治疗、漫画治疗等方式疏导情志,减轻患者的负担。
总之,对于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应该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结合中医药治疗、按摩、合理膳食、情志疏导等手段,全面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同时,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壁有大的内皮间隙,通过这些间隙毛细血管的渗出和出血可进入血肿腔内使血肿逐渐扩大。
本病诊断要点:(1)原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部位多在内囊附近;(2)出血量≤30m L,临床症状和体征较轻,且C T占位效应不明显;(3)经脱水治疗后高颅压症状缓解,而在吸收期高颅压症状又重新出现,且渐进性加重,再行脱水治疗症状不再缓解;(4)头颅C T见原血肿高密度影明显缩小,血肿密度低且边缘模糊,在缩小的高密度影周围出现大范围的混杂密度影,占位效应明显;(5)增强C T显示血肿周围出现环形强化影,范围大于原血肿范围;(6)保守治疗效果差[3-4]。
本组患者均符合上述特点。
此类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虽能彻底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但创伤较大,且花费高,有的患者还需行颅骨修补术。
微创清除血肿抽吸术对脑组织的创伤小,定位准确,患者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术后大多数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因脑内晚期张力性血肿大部分已液化,故该术式为最佳选择。
本组9例恢复良好-故张力性血肿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黄红云,刘宗惠,康桂泉,等.高血压脑内晚期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21:63—64.[2]Rei d JD.K om m ar edd i S,Lan ker ani M,et a1.C hroni c expan di nghe m at om a s.A cl ini cop at hologi cent i ty[J].J A M A,1980,244:2 441.[3]李建章.神经系统疾病疑难病例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lO。
[4]李有运,张天霞,马梅霞.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7):81.(收稿2010—08—18)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50例临床分析李庆伟郭娴范波胜河南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焦作454150【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5110(2010)23—0058—02高血压脑出血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特征,肺部感染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个案护理神经外科暖XXX【摘要】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因需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你,容易引发肺部感染。
目的:对此该病人脑出血现状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重视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方法: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心里护理,管道护理等全方面进行预防感染的护理,及时对症处理肺部感染的措施。
结果:循环渐进,总结新护理方法,更好的运用于临床护理,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感染率下降。
结论:重视及预防脑出血长期卧床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住院天数及其医疗费用。
【关键字】脑出血;肺部感染;预防;护理【前言】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脑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是提高脑出血临床治愈水平及降低其致残率、死亡率的关键,由于此病残废和死亡率高,又是常见病,故应高度重视[2]。
一、病例介绍1.患者胡仁信,男,67岁,首次入院。
2.起病急,病程短。
3.主诉:突发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3天余。
4.现病史:患者于3天前因无诱因出现头痛伴右侧肢体乏力,当时无昏迷史,发病后患者自觉有头晕,无恶心,呕吐,右侧肢体不能自行动弹,无发麻及抽搐,无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
5.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病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外伤、手术史。
否认有药物、食物过敏史。
6.体格检查:体温:39.4℃,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0/92mmHg。
模糊状态,自动睁眼,遵命动作尚配合,对答不切题,查体欠合作,平车入院。
头颅外观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
耳鼻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颈无抵抗,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叩诊清音。
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
右侧肢体肌力1级,肌张力正常。
7. 门诊资料CT:1.左侧外囊及放射冠区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
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合理治疗。
方法常规治疗组21人,按临床经验结合药敏的方法使用抗生素。
循证治疗组26人,按循证医学的系统分析结论指导抗生素使用,包括系统+局部预防用抗生素,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尽早停用抗生素等措施。
结果循证治疗组显效时间、肺部感染吸收时间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明显缩短,痊愈率、退热时间2组无明显差别。
结论应用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结论,指导抗生素使用能缩短脑出血术后获得性肺部感染疗程。
[关键词]脑出血;肺部感染;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占脑卒中病例的8%~15%,但在所有的脑卒中亚型中病死率和致残率最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还在逐步增加。
对于意识障碍明显、血肿量大的患者,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清除血肿能减轻继发性的脑组织损伤,改善预后。
由于老年人机体反应性降低、各脏器功能减退和术后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昏迷,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见,而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术后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常难以控制,致病程迁延,甚至呼吸衰竭[1]。
本文通过比较来观察应用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抗生素使用能否提高脑出血术后获得性肺部感染疗效。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总结自2004年9月至2007年10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行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47例。
开始抗生素干预前随机分组,常规治疗组21人,其中男12人,女9人,年龄47~77岁,按临床经验结合药敏的方法,使用抗生素。
循证治疗组26人,其中男14人,女12人,年龄48~75岁,治疗时按循证医学的证据使用抗生素。
手术方式为开颅血肿清除术或钻孔血肿引流术2种,根据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CT中线移位程度选择手术方式,对CT中线移位<1cm和尚未昏迷的患者,采用钻孔血肿腔置管引流术。
手术前意识程度分级参照王忠诚《神经外科学》对高血压脑出血意识状况的1~5级分级,5级最重,术前的病情危重总体评分参照APACHE 11评分。
1.2 病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外科手术介入清除血肿,且术后无再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问题;(2)患者无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合并症;(3)患者无免疫缺陷、自体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等;(4)治疗前无典型院外肺部感染,但术后确诊并发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5)无相关抗生素过敏;(6)术后10天意识仍无明显好转,呈持续昏迷状态的病例因机体反应性极差予以剔除(考虑血肿引流常需数天,加上水肿期,故将意识观察延长至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