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岐江公园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4
以下是一个空间形态案例: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是一座城市公园绿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
该公园是一个空间形态设计的案例,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和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体验。
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他们利用自然元素,如树木、花草、水体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运用建筑元素,如亭台、廊道等,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
在空间布局方面,设计师注重空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他们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和排列,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他们设计了一个宽敞的广场,供人们聚集和交流。
而在公园的深处,他们设计了一些幽静的角落,供人们静心思考和放松身心。
在空间细节方面,设计师注重空间的舒适度和人性化。
他们运用了大量的绿化和软质材料,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便捷的交通和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总之,中山岐江公园是一个成功的空间形态设计案例。
它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和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2级中山岐江公园姓名:刘人源学号:2012512280院系:农学院林学系班级:园林2012教师:王翠日期:2015/3/28一、简介项目名称:中山岐江公园地点:广东省中山市建成时间:2001年10月造价:4000万规模:占地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6公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俞孔坚简介: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
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
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
代表作:陕西省体育馆、法门寺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等。
总述: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
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
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
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
本着同样的目标,工程与设计人员之间不断相互融合又相互征服,其中的诸多事件,使贯彻土人理念的路程充满历史意义,甚至就象作品本身一样,最终成为土人发展史上永远的经典。
二、区位分析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如图1),与八个省份接壤,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我国公园设计案例分析——中山歧江公园中山歧江公园,在各类杂志上看到过多次其设计介绍,多少有些了解,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公园的图片的时候时候还持有一些疑惑,毕竟这类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案例在国外颇多,比如美国西雅图的煤气厂公园,德国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等,虽未能亲身体验,但对其设计手法了解颇多。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地处南亚热带。
园址东临石岐江),南依人民桥,北距富华酒店百米,场地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
从总体规划平面图(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与传统设计手法明显不同,多采用工业化上的一些符号,比如在总体道路布局采用直线形的道路系统,公园里构筑物多以规则的几何体呈现等。
在全园的游览中,对我们印象深刻的当属下面几个景点:(1)榕树岛,(2)铁轨,(3)红色记忆装置(红盒子)。
下面将结合公园中这几个典型的景点谈谈我们自己的感感性认识和触,藉以形成对该公园设计途径的理性分析。
景点一:榕树岛公园原有场地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
传统的设计手法多是将这些原有的植被清除或移栽,该公园的设计师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采取了开设支渠形成内湖的方式,对原始的驳岸和植物群落加以保留利用,并形成了整个公园中独特的小岛一榕树岛(图2).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保留处理的设计途径获得了成功,现在的榕树岛已经成为一个天然的水岛,在南方炎热的环境当中显得尤其重要。
景点二:铁轨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和铁轨的出现为标志。
铁轨也是造船厂最具标志性的景观元素之一。
铁轨使机器的运动得以在最少阻力下进行,却为步行者提出了挑战。
而正是在迎对这种挑战的过程中,人们找到了乐趣:一种跨越的乐趣,一种寻求挑战和不平衡感的乐趣。
图3所示,我们能看到铁轨现在的状态,设计师对原有的铁轨进行了适当的再利用:在铁轨的枕木之间放置大小适当的卵石,同时铁轨两旁种植当地的乡土野草,形成公园里独特的景观步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