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中山岐江公园,北京798
- 格式:ppt
- 大小:16.48 MB
- 文档页数:22
以下是一个空间形态案例: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是一座城市公园绿地,位于广东省中山市。
该公园是一个空间形态设计的案例,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和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体验。
在中山岐江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注重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他们利用自然元素,如树木、花草、水体等,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运用建筑元素,如亭台、廊道等,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和视觉效果。
在空间布局方面,设计师注重空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他们通过不同的空间组合和排列,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例如,在公园的入口处,他们设计了一个宽敞的广场,供人们聚集和交流。
而在公园的深处,他们设计了一些幽静的角落,供人们静心思考和放松身心。
在空间细节方面,设计师注重空间的舒适度和人性化。
他们运用了大量的绿化和软质材料,营造出宜人的环境。
同时,他们还设计了便捷的交通和设施,如座椅、垃圾桶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总之,中山岐江公园是一个成功的空间形态设计案例。
它通过运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和设计手法,创造出独特而富有吸引力的空间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宜人的休闲场所。
中山岐江公园规划分析首先,中山岐江公园规划的设计理念是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完美结合。
公园内主要包括湖泊、森林、山地等自然景观,通过保留和修复原有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景观,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休闲娱乐场所。
此外,公园内还设置了步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道路,方便市民进行休闲健身活动。
其次,公园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场所。
公园内设有各种户外运动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可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此外,公园还规划了游乐设施区,提供了儿童游乐设施、水上游乐设施等,适合家庭、儿童玩耍。
同时,公园还规划了音乐喷泉、景观广场等场所,方便市民举办各种文艺活动。
再次,公园规划注重文化内涵的塑造。
公园内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点,如畲族文化园、木雕艺术馆等,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公园还规划了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如舞台、露天剧场等,方便举办各种文艺演出,推动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最后,公园规划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友好。
公园内设有生态池塘、湿地花园等景观,通过湿地植被的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保护和改善周边的水质环境。
公园还规划了植树造林的区域,通过植被的种植和养护,改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供应。
此外,公园还规划了太阳能路灯、垃圾分类桶等环保设施,推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中山岐江公园的规划设计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结合,提供了丰富的娱乐设施和活动场所,注重文化内涵的塑造,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与环境友好。
通过这些规划,中山岐江公园将成为一个兼具生态、娱乐、文化的综合型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好去处。
同时,公园的规划设计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岐江公园案例总结引言岐江公园作为一座城市公园,旨在提供市民休闲、娱乐和运动的场所。
本文将对岐江公园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进行总结,分析公园目前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建设过程岐江公园的建设是经过多年规划和筹备的结果。
在建设过程中,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土地购置、景观设计、设施建设以及绿化工作。
公园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市民的需求,包括休闲区、儿童游乐设施、运动设施等。
公园的主要景点包括湖泊、花坛、儿童游乐场、健身广场等。
这些景点的建设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旨在打造一个美丽、舒适、安全的公园环境。
运营管理岐江公园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有效的运营和管理。
公园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以及景点的运营。
日常维护公园的日常维护包括绿化养护、道路清洁、设施设备的检修等工作。
为了确保公园的美观和安全,管理团队需要定期巡逻,清理垃圾,修剪花草树木等。
安全管理公园的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管理团队需要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他们需要设置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和管理,防止偷盗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发生。
景点运营除了日常维护和安全管理,公园管理团队还需要对景点进行运营。
他们可以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社区聚会、庆祝活动等,吸引更多的市民到公园游玩和参与。
优势与问题优势岐江公园具有以下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公园位于市中心附近,交通便利,可方便市民前往游玩。
2.环境优雅:公园绿化良好,湖泊清澈,为市民提供了休憩、散步的舒适环境。
3.设施完善:公园内设有丰富的游乐设施和健身设施,满足了市民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问题岐江公园也存在一些问题:1.设施老化:部分游乐设施和健身设施已经老化,需要进行更新和维修。
2.安全隐患:由于人员不足和监控设施不完善,公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缺乏活动引导:公园管理团队缺乏创新意识和活动引导能力,导致公园内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活动缺乏吸引力。
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岐江公园的品质,我提出以下建议:1.设施更新:及时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和维修,提供更好的游乐和健身体验。
探索城市空间的场所精神——从知觉现象学出发解读中山岐江公园摘要:近20年来,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量没有空间灵魂,忽略身体体验,高度同质化的城市空间被不断地复制出来,造成了国内城市千城一面的现象。
传统的景观设计以注重形式轻精神。
而随着现象学理论进入建筑领域,建筑师开始重新思考场所精神,思考身体与空间体验的关系。
本文从现象学角度出发,重新解读中山岐江公园这一经典案例,试图寻找营造城市景观场所精神的方法。
关键词:景观体验;场所精神;工业改造;岐江公园背景介绍中山岐江公园是位于中山市市中心,岐江河边的一个以造船主题的全开放式休闲观光的滨水公园。
公园的旧址是令中山人骄傲的粤中造船厂,起办于1953年,是长期以来中山贸易最繁华,水陆路交通最发达的地方,它占地11公顷,临江还含湖,湖与江通,闹中去幽。
工厂刚创办是有200来人,最鼎盛时候达到1500人的规模。
46年间船厂生产的船只,从船坞开出,经岐江河以及珠江水系开往各地,承担着重要的人货运输。
跟国内任何一家大型国企相比,他都不算大。
但在中山市民心目中确是岐江边一个历史地标。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船厂自然受到不少冲击,随着经济的开放发展,为了适应城市更新。
在1999年,船厂的历史走向到终点。
工人们造好最后一艘船,一些老职工自发地回来送船出航,站在岸边,不禁老泪纵横。
从1953~1999年,走过发展到消亡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船厂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是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对城市文明的延续和历史的凝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船厂倒闭后,政府打算把这里改造为城市休闲公园,同时应具备记载历史文化,丰富城市资源的功能。
笔者试图从建筑材质,建构,视线,流线等因素出发,结合梅洛?庞蒂的理论,探讨岐江公园项目如何将身体感知,人的行为和日常体验结合在一起,通过空间情景的设置,唤起人们记忆和空间之间的联系,创造真正的具有场所精神的城市空间。
一、场景构建与记忆保留北京土人景观公司承担起船厂的改造工作,他们确立其适度改造,保留该地场所记忆的设计思想。
实习报告之中山岐江公园——后工业景观设计再利用一、后工业景观简介:1、概念:后工业景观设计是欧美发达国家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逐步兴起,90 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
伴随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发达国家传统工业逐渐衰微,产生大量工业废弃地和废置工业设施。
这些国家在对工业废弃地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再生的同时,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 , 逐渐形成了一门具有特定对象的景观设计门类和一套相对完整的景观设计理论体系。
2、国外后工业景观更新实践实例: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园,20 世纪 90 年代,德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鲁尔区,进行了一项对欧洲乃至世界上都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它的最大特色是巧妙的将旧有的工业区改建成公众娱乐、休闲的场所,并尽可能的保留了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创造了独特的工业景观。
解决了这一地区由于产业的衰落带来的就业、居住和经济发展的诸多方面难题,赋予旧的工业基地以新的生机,这一意义深远的实践,为世界上其他旧工业的改造树立了典范。
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坐落在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鲁尔区杜伊斯堡北部,具有百年历史,但无法抗拒产业的衰落于 1985 年关闭。
厂址成为了一个废弃地,拉茨的思想和他的开拓性工作为工业遗产地赢得了新的价值,人们愿意在废弃的场地上看到艺术和生态的完美结合。
工厂遗留下来的废弃建筑如货棚、烟囱、鼓风炉、铁路、起重机等用生态的手段对这些破碎的地段进行处理,保留了工业场地的工业结构和工业元素,毫不加以修饰,通过有线的新元素对工业景观进行重新阐释,更新和改造集中在对设施内部的功能转换。
改造后场地,新的景观元素完全镶嵌在旧有的工业结构和工业景观背景之中,改造是局部的小规模,甚至是微观的,最大限度的保留遗产地的历史信息,用原有的材料塑造公园新的艺术和景观。
二、中山岐江公园档案:设计时间:1999年6月-2001年10月设计委托方:中山市规划局建成时间:2002年1月公园面积:1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设计人员:俞孔坚庞伟黄征征邱钦源李向华凌世红概况:中山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场地原为粤中造成厂旧址,水面与岐江相联通。
中山岐江公园平面图岐江公园景区分析岐江公园在设计上集场地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生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于一体。
并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将机器、龙门吊等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来,记录着船厂曾经的辉煌成就与火红记忆,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分区整个场地被分为三个区域,即:北区以广阔草地为主,作为公共休闲区;中区以内湖与保留下来的工厂构筑物构成,作为公园的服务与后勤管理的所在地;南区内以其保留的大叶榕,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
构图原则从图中可知,在岐江公园,它的每一个基质都必有一个核心板块和一个外向的廊道。
其核心原则是,占据所属基质20%时,空间体系的板块便具有很大的发展和稳定优势,且是核心板块。
空间上,还遵循着聚散原则,在对基质进行时空体系划分时,是按60%:40%的原则。
总体布局及其板块划分:岐江公园的绿地中,草地占整个系统的40%,其整个体系以观赏性为主。
乔、木、草三者绿化布局: 此园中,乔灌植物占据该绿地系统偏重于一角。
铺装地面的板块构成:公园铺装地面大致按照60%:40%的原则来进行空间划分的。
整个铺装地面的核心板块建筑处于视觉焦点处,以削弱其他板块的影响。
植物造景在岐江公园,可分为四类:一是广场的方格子式的棕榈科植物列阵;二是自由式的树林草地,以榕树与其他大型林荫树为主;三是路边及岐江岸边的大叶榕作为行道树和庭荫树;四是水边的生物群落。
轴线此园场地以环绕公园的园路作为主线轴,园路由西侧路口开始,经过北侧入口一直到达南区出口才结束,并且,主要景观均沿道路展开。
其中,西侧的儿童活动场所、中部的广场、主题餐厅茶室成为公园的主要景观节点,而骨骼塔、琥珀塔、红房子等都作为次要的景观节点。
场地中保留的铁轨那笔直的造型形成一条明显的视觉轴线,在此基础上,加上柱阵,并运用铁轨方向的湖,另一端布置了湖心岛,以此而形成一条景观次轴线。
次要节点小品琥珀水塔这是一座经历了50—60年的水塔,看起来十分普通,但经过被罩进一个现代科技的玻璃盒后,便具有了别样的艺术价值。
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中山歧江公园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文.图/简圣贤何志华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
传统的设计手法多是将这些原有的植被清去中山歧江公园之前,在各类百米,场地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
从除或移栽,该公园的设计师为了保杂志上看到过多次其设计介绍,多总体规划平面图(图1)中,我们可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少有些了解,但当我们第一次走进以看到该公园总体规划设计与传统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采取了这个公园的时候,还持有一些疑设计手法明显不同,多采用工业化开设支渠形成内湖的方式,对原始惑,毕竟这类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的一些符号,比如在总体道路布局的驳岸和植物群落加以保留利用,案例在国外颇多,比如美国西雅图上采用直线形的道路系统,公园里并形成了整个公园中独特的小岛一的煤气厂公园,德国的杜伊斯堡景构筑物多以规则的几何形体呈现等。
一榕树岛(图2)。
从某种意义上来观公园等,虽未能亲身体验,但对在全园的游览中,对我们印象讲,这种保留处理的设计途径获得其设计手法却了解颇多,这次能有深刻的当属下面几个景点:(1)榕了成功,现在的榕树岛已经成为一机会前往中山歧江公园亲身体验,树岛,(2)铁轨,(3)红色记忆装个天然的水岛,在南方炎热的环境自然也多了许多期待。
置(红盒子)。
下面将结合公园中这当中显得尤其重要。
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几个典型的景点谈谈我们自己的感景点二:铁轨地处南亚热带。
园址东临石岐河(歧触,藉以形成对该公园设计途径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和铁轨的出江),南依人民桥,北距富华酒店近感性认识和理性分析。
现为标志。
铁轨也是造船厂最具标14(krdenl#I初冬版2006.11 万方数据点,对公园的总体设计来说具有代湖的收尾之处,处理非常唐突,缺表性。
我们基本能从中感受到公园乏交代,游人走到这里突然没有了在景观设计中.主要采取了三种设计前行的道路,也没有停留的空间,应途径:保留、再利用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