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0.52 KB
- 文档页数:1
试述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心泵是一种体外循环设备,用于支持或代替心脏的泵的功能。
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及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心泵功能的关键指标是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等。
这些指标可通过侵入性监测技术,如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2. 机械参数:评价心泵功能的机械参数包括泵流量、泵压力、泵耗能等。
泵流量和泵压力会直接反映心泵的流体输送能力和压力支持能力,而泵耗能则反映心泵的能耗情况。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电子传感器或仪器进行实时测量和评估。
3. 血液生物相容性指标:心泵与血液直接接触,评价心泵功能的血液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评估血小板聚集、凝血功能、炎症反应、溶血等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情况。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血液学检测、炎症指标测定、凝血功能测试等。
4. 心脏功能恢复评估:评价心泵功能的最终目标是支持和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因此,对于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这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非侵入性检测手段进行评估。
评价心泵功能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方法和临床方法。
实验方法包括体外模拟实验、动物实验等,可以模拟心泵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情况,评估其性能和影响因素。
临床方法则通过针对患者
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测、实时监测等。
总的来说,评价心泵功能需要综合考虑血流动力学参数、机械参数、血液生物相容性指标以及心脏功能恢复情况等多个方面的指标,采用实验方法和临床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
1.简答评定心泵功能的生理学指标?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指标与方法有:(1)心率。
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安静时心跳有力徐缓、运动时心率增加幅度小、运动后心率恢复较快,均是心脏功能较好的标志。
(2)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出量是指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二者均与心肌的收缩力量成正比心肌的收缩力量越大、心脏搏出量越多、射血分数越大、心脏泵血功能越强。
(3)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随着机体的代谢状况而变化,在肌肉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输出量增加。
以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身材高大和矮小的人,由于新陈代谢的总量不同,因此在进行不同个体之间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时,心指数较心输出量更准确。
(4)心力储备。
它是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这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储备能力的有效指标。
2.简述运动心脏泵血功能的改善?长期运动训练后,运动员的心脏功能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三种不同的状态。
①在安静状态下,长期运动训练的人和普通人由于机体的代谢水平相同,心输出量并无太大差异。
但普通人的心率快,搏出量较小,而运动员则表现为心动徐缓,搏出量大。
②在定量负荷运动时,有训练者心率的增幅小,而心搏量的增幅大,心输出量的增幅亦较普通人小,表现出心泵功能的节省化现象。
这是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使心肌工作的机械效率提高,在与普通人完成相同的运动量时,能耗少,更加轻松省力,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减小。
③在完成极限负荷运动时,运动员的心泵功能表现出较高的机能储备量。
虽然,有训练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心率与无训练者差别不大,但心搏量和心输出量却明显大于无训练者。
一般人心搏量最大可达 120mL,心输出量约为 20—25L·mn-1,而有训练者心搏量可高达 160mL左右(优秀运动甚至高达 180-200mL),心输出量最大可达 40L·min-,表现出很高的心脏机能储备量。
官网:/hubei/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生理学之心脏泵血功能武汉人事考试网提醒您2016湖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即将开始,现根据2015年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详情对2016年武汉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北人事考试网汇聚第一手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最新真题,模拟题,各类考试资讯,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查看。
1.心脏泵血过程心脏的泵血功能主要依赖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泵血过程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2.心脏泵血功能评价(1)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心搏中射出的血量。
(2)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健康成年人的射血分数为55%~65%。
(3)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心输出量。
(4)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和基础代谢率一样)。
心输出量与体面面积的比值称为心指数,正常人约3.0~3.5L/(min·m2)。
(5)心脏的做功可分为两类,外功及内功,内功消耗远大于外功。
3.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1)前负荷:是心肌收缩前所负载的负荷,主要决定于心室舒张末期充盈的血液量;心室舒张末期充血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射血后心室内剩余血量二者之和。
(2)后负荷:是心肌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
是指心室收缩时必须克服的大动脉的阻力。
(3)心肌收缩力:是心肌不依赖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内在特性。
(4)异长调节及等长调节,对前负荷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异长调节,对后负荷的调节既有异长调节又有等长调节。
(5)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使心输出量增加。
当心率过快时,心室舒张明显缩短,充盈期减少,因此搏出量会减少。
以上为武汉人事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最新资讯消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详情,可以查看湖北人事考试网,武汉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全知道。
心脏功能指标评估报告心脏功能指标评估报告是通过对心脏相关的生理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以评估个体心脏功能状态的一种手段。
心脏功能是指心脏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输血功能的能力,通常包括心脏收缩能力、心脏舒张能力以及心律的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
心脏收缩能力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使用心脏收缩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来评估。
EF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将射血区容积中的百分比,正常范围为50%到70%。
EF低于50%可能表示心脏泵血功能出现问题,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疾病等。
心脏舒张能力是评估心脏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值)、E/A比值和心室松弛时间(DT)等。
E峰值可以反映心室的舒张功能,E/A比值可以反映心室舒张和收缩之间的协调性,DT可以反映心室的松弛能力。
这些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心肌僵硬、心室填充不良等问题。
心律的稳定性也是心脏功能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常的心脏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心率,不应该出现心率过快、过慢或者心律不齐的情况。
心律不齐可能是心房颤动、心室颤动等疾病的表现。
除了上述指标,心脏功能评估报告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的指标,如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电图特征(如QT间期)、运动耐力等。
根据心脏功能指标评估报告的结果,医生可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是否正常,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心脏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来改善心脏功能。
总的来说,心脏功能指标评估报告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的评估数据,帮助医生确定心脏功能的异常情况,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这对于提高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心脏功能指标评估报告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五项指标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去收缩末期容积,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最基本指标。
2、每分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又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3、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4、心指数:在静息、空腹情况下,动物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指数可以进行不同品种与个体间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
5、心做功量:血液能够在血管内流动,其原始动力来自于心做功。
心脏收缩将血液由压强较低的静脉推送到压强较高的动脉,并且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即心脏做功包括压强能和动能两部分,其中动能占的比例很小。
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
与心输出量相比,心做功量是评定心泵血功能更为全面的指标。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The evaluation of cardiac pump function)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以适应机体的代谢需要。
对心脏泵血功能进行评价,在医学实践中十分重要。
心脏在单位时间内的射血量是反映心泵功能的基本指标,但必须结合其他一些指标,才能对心脏泵血功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一)心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一侧心室在一次搏动中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简称搏出量。
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左室舒期末期容积约为120~130ml,搏出量为60~80ml,平均约70ml。
由此可见,每次心脏搏动,心室只射出心室腔内的一部分血液。
搏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即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反映心室泵血的效率,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射血分数约为50~60%。
心脏在正常工作范围内活动时,搏出量始终和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
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时,搏出量也相应增加,射血分数基本不变。
在医疗实践中,射血分数比搏出量更有临床意义。
例如在心室收缩功能减退而心室腔异常扩大时,其搏出量可能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差别,但它和已经增大的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比例已不正常,射血分数明显下降,说明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弱。
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简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等于心率和每搏输出量的乘积。
左右两侧心室在整个循环体系中呈串联关系,故输出量基本相等。
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平均搏出量为70ml(60~80ml),则每分输出量约为5L/min(4.5~6.0L/min)。
心输出量和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可因性别、年龄、身材大小和活动情况不同而有差异。
试述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心泵是一种用于辅助心脏功能的医疗设备,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的血液泵动,提高血液循环,并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是评价心泵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监测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可以评估心泵对血液循环的改善程度。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有创方法和无创方法。
有创方法包括心导管监测和动脉压监测,可以直接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无创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和无创血压监测,可以非侵入性地评估血流动力学参数。
2. 机械性能:评价心泵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机械性能。
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泵流量、泵压力、泵速度和泵效率等参数。
泵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泵出的血液量,泵压力是指泵对血液产生的压力,泵速度是指泵的转速,泵效率是指泵的能量利用效率。
评价心泵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 安全性:评价心泵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安全性。
心泵作为一种外科手术设备,使用时需要进行切开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评价心泵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泵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泵与患者血液之间的血液适应性、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评价方法包括材料测试、生物相容性试验、临床观察等。
4. 使用便捷性:评价心泵功能的另一个指标是使用便捷性。
心泵是一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评价心泵的使用便捷性可以从操作界面的设计、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人员的培训等方面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和模拟操作等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和方法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机械性能、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等方面。
通过全面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心泵的功能,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同的指标和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从不同角度全面评价心泵的功能,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一、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1、临床特征:
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低血压,发热,头晕,乏力,心功能衰竭等。
另外,患者体征检查中可以检查出来,例如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有异常发出的杂音等。
2、血液生化指标:
主要包括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等,其中血清肌酐可以反映出心脏泵血功能的病情是否发生变化;而乳酸脱氢酶和肌钙蛋白则可以反映出心脏肌肉的损伤情况。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可以反映出心脏大小、肺血管、心室有无变形、心肌内血流量、心脏节律和心肌组织等。
4、实验室检查:
一般包括心肌酶的检查,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情况,以及CK-MB 酵素检查,可以评价心肌梗死的情况。
二、总结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特征,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可以反映出心脏泵血功能的病情变化以及心肌损伤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心脏节律和心肌组织等情况。
- 1 -。
生理学谁的心脏功能强?第四章血液循环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一)心输出量(二)心脏做功量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1)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一侧心室一次搏动所射出的血液量,简称搏出量。
搏出量=收缩前心室容积-收缩后心室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值:60~80 ml(约70ml)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2)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值:55%~65%射血分数 =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120-135 ml)搏出量 (60-80 ml) ×100%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1)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简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值:4.5~6.0 L/min2.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2)心指数(cardiac index):单位体表面积(m2)的心输出量。
心指数=心输出量 / 体表面积空腹和安静状态下,人体表面积=1.6~1.7 m2静息心指数:3.0~3.5 L/(min.m2)意义:用于评定不同个体的心功能。
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呈正比1.每搏功(stroke work ):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简称搏功。
心室射血的机械能(心室搏功) 压强能 动能 + = = 搏出量 × 射血压力(射血期左心室内压-左心室充盈压) 左心室搏功 = 搏出量 × (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左心室搏功 = 搏出量 ×2.每分功(minute work):心室每分钟所做的功。
每分功 = 搏功×心率意义:心脏作功量评价心泵功能比心输出量更全面,是目前评定心脏泵血功能的常用方法。
心功能实验理论试题:1、衡量心泵血功能的指标有哪些?(10分)答: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
(每项2分)2、影响心输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答:前负荷(4分)、后负荷(4分)和心肌收缩力(2分)。
3、何为前负荷?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10分)答:前负荷是指心室肌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它决定着心肌的初长度。
(3分)而心室肌的初长度取决于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或充盈压。
前负荷对心脏搏出量的调节属于异常自身调节。
(2分)在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增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也就是前负荷增加、使心肌纤维初长度拉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
(5分)4、何为后负荷?阐述后负荷对心功能的影响。
(10分)答:动脉压是心室收缩的射血时所承受的后负荷。
(3分)如果其它条件不变、动脉压升高,后负荷将增大,导致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这样搏出量必然会减少。
(3分)然而在正常情况下,搏出量的减少会造成射血期末心室内的余血量增多,如此时静脉回心量不变。
将使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增加使心肌初长度增加、心肌收缩强度就会增大。
这样搏出量会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
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后负荷增大。
心输出量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4分)5、何为最适前负荷?并论述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10分)答:心肌纤维也有最适前负荷:肌肉处于最适前负荷,也就是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时,开始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而且其收缩速度也最快。
(5分)缩短的长度也最大,作功效率也最高。
超过最适前负荷,心脏做功下降。
(5分)6、简述心肌收缩力对心功能的影响。
(10分)答: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
(3分)这种特性形成的基础主要是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活化的横桥数量和ATP酶的活性。
(2分)心肌收缩能力对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发挥等长自身调节。
(2分)神经、体液、药物等都可以通过改变心肌收缩力来调节心输出量,如:NA使心肌收缩力增强,乙酰胆碱则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
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包括:
1. 中心静脉压:反映心脏泵血功能,正常值为0.49~0.98kPa,意义在于保证全身静脉血大部分回流至心脏,以维持循环功能。
2. 血压:收缩压(收缩时血压)正常值90~139mmHg,舒张压(舒张时血压)正常值60~89mmHg,用于判断血容量和血管张力。
3. 心排血量:与心率、心肌收缩力、血容量等有关,可反映心功能。
4. 外周阻力(血管阻力):如红细胞生成量、破坏情况、血管张力有关,变化可致外周阻力降低或增高。
5. 脉搏波压力:反映动脉血压,通过检测动脉压力变化,可了解血管循环情况。
6. 血流速度:反映血流状态,如红细胞聚集性、血小板活性等,可判断血流是否通畅。
此外,还有心输出量、血细胞比容、血液粘稠度等指标,也可以在特定情况下作为血流动力学的参考指标。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原理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压力梯度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
瓣膜的单向开放,阻止了血液的逆流,使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左、右心室的搏出血量是相等的,血液不会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某一部位聚集。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3.心输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的调节(Starling定律):心肌的初长越长,肌肉的收缩力越强。
在整体中,心肌的初长表现为心脏舒张的充盈压、长度和回心血量等。
(2)后负荷的调节:心脏的后负荷越大,心肌缩短的距离越小,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越小。
在整体中,后负荷主要表现为大动脉血压的高低。
(3)心脏收缩能力的调节:心脏收缩能力越大,每搏输出量越多。
心脏收缩能力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输出量可以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力储备)。
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每搏输出量的储备。
5.心音心音的产生与瓣膜关闭、心肌收缩、血流撞击室壁和大动脉管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有关。
其中,瓣膜关闭具有重要的
意义。
第一心音代表房室瓣的关闭和心室收缩的开始。
第二心音代表动脉瓣的关闭和心室开始舒张。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与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的百分比。
人体安静时的射血分数约为55%~65%。
射血分数与心肌的收缩能力有关,心肌收缩力越强,则每搏输出量越多,在心室内留下的血量将越少,射血分数也越大。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
3.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每分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年龄在10岁左右,静息心指数最大,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4.心脏做功量:心脏收缩将血液射人动脉时,是通过心脏做功释放的能量转化为血流的动能和压强能,以驱动血液循环流动。
其中压强能的大部分用于维持血压,搏出血液的压强能一般用平均动脉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