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泵血功能
- 格式:pdf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48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吗知识点:心脏的功能与重要性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是循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泵送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
心脏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泵血功能: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运动,将血液从心脏泵送到全身,确保血液在体内循环。
左心室泵送氧合血到全身,右心室则将二氧化碳丰富的血液泵送到肺部进行氧合。
2.调节血压:心脏通过调节每次收缩时泵出的血液量,来维持适当的血压水平。
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对维持组织灌注和器官功能至关重要。
3.协调循环:心脏通过其自身的节律系统,以恒定的节律进行收缩和舒张,确保血液流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心脏的电生理系统负责产生和传导电信号,控制心脏的跳动节奏。
4.细胞组成:心脏由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包括心肌细胞、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心脏瓣膜细胞和间质细胞等。
这些细胞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共同维持心脏的正常运作。
5.瓣膜作用:心脏内部有四个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这些瓣膜的开闭作用确保血液在心脏内和血管间的单向流动,防止反流。
6.内分泌功能:心脏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能分泌多种激素,如心房钠尿肽、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对调节血压、电解质平衡和水盐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7.缓冲作用:心脏能缓冲血糖水平的波动,通过调节心脏输出量和血流分配,帮助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综上所述,心脏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器官,它不仅负责泵血,还参与调节血压、血糖水平以及内分泌平衡等多个生理过程。
心脏的正常功能对维持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习题及方法:1.习题: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解题思路:回顾心脏的功能知识点,明确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送血液。
答案: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送血液,确保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带走。
2.习题:心脏如何调节血压?解题思路:根据心脏调节血压的知识点,思考心脏如何通过泵血量和血管阻力来影响血压。
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五项指标
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去收缩末期容积,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最基本指标。
2、每分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又称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3、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4、心指数:在静息、空腹情况下,动物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心指数可以进行不同品种与个体间心脏泵血功能的比较。
5、心做功量:血液能够在血管内流动,其原始动力来自于心做功。
心脏收缩将血液由压强较低的静脉推送到压强较高的动脉,并且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即心脏做功包括压强能和动能两部分,其中动能占的比例很小。
心室每收缩一次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
与心输出量相比,心做功量是评定心泵血功能更为全面的指标。
心脏的泵血功能名词解释生理学心脏的泵血功能是指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的动作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应养分和氧气的过程。
这一过程在生理学中被称为心脏的泵血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心脏的泵血功能进行名词解释和生理学探究,介绍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
心脏是位于胸腔中央的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它通过收缩和舒张两个阶段泵动血液之前,需要明确的是泵血功能涉及到的一个名词——心肌收缩。
心肌收缩是指心肌细胞收缩的过程,由心脏内的传导系统和激素调控共同控制,产生的力量推动血液向体循环和肺循环传递。
心肌收缩与心脏的泵血功能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血液的循环。
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通过心脏内的电信号传导系统进行调节的。
这个系统主要由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肯野纤维等组成。
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产生电信号并传导到房室结,这样心房就会收缩。
接着,电信号通过希氏束传导到心室并引发心室的收缩。
这个电信号传导系统为心脏的有序收缩提供了保证,确保了有效的泵血功能。
除了电信号的调节,激素也在心脏的泵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它通过了刺激心脏细胞的肾上腺素受体,增加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收缩力。
这样,心脏的泵血功能就会得到增强,在应对一些应急情况时,比如运动、恐惧或其他刺激时可以调动更多的能量。
此外,与心脏的泵血功能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心排血量。
心排血量是指心脏每分钟排出的血液量,通常用毫升/分钟来计量。
它是由每搏输出量(每次心脏收缩时排出的血液量)和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两个因素决定的。
心排血量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心脏对全身血液循环的适应能力和供应各个组织的血量。
除了心排血量,还有一个与心脏的泵血功能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心脏的灌注压。
心脏的灌注压是指血液通过冠状动脉进入心脏的压力。
冠状动脉是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当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时,会导致心脏的灌注压降低,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一、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1、临床特征:
心脏泵血功能的主要临床表现有低血压,发热,头晕,乏力,心功能衰竭等。
另外,患者体征检查中可以检查出来,例如心肌肥厚,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有异常发出的杂音等。
2、血液生化指标:
主要包括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血尿酸、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等,其中血清肌酐可以反映出心脏泵血功能的病情是否发生变化;而乳酸脱氢酶和肌钙蛋白则可以反映出心脏肌肉的损伤情况。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心脏彩超、心电图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可以反映出心脏大小、肺血管、心室有无变形、心肌内血流量、心脏节律和心肌组织等。
4、实验室检查:
一般包括心肌酶的检查,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情况,以及CK-MB 酵素检查,可以评价心肌梗死的情况。
二、总结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特征,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可以反映出心脏泵血功能的病情变化以及心肌损伤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心脏节律和心肌组织等情况。
- 1 -。
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心脏的泵血功能
生理学是重要的基础考查科目,医学基础知识很多时候都会考到,今天今天通过整理中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内容总结如下:
一、心室充盈、心脏泵血
1.取决于左心室的舒张抽吸。
2.等容收缩期:心室压力上升最快;
3.等容舒张期:心室压力下降最快。
二、心动周期
1.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2.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快、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压力最低。
3.快速射血期: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和左心室压力最高。
4.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初主动脉瓣关闭、等容舒张期末左心
室容积最小。
5.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期末左心室容积最大。
总结:
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快等容收缩期;
左心室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
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
左心室容积最小等容舒张期末。
主动脉瓣关闭等容舒张期初。
三、瓣膜开闭
1.射血期:房室瓣关闭、半月瓣(肺动脉瓣)开启;
2.充盈期: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开启;
3.等容期:半月瓣关闭、房室瓣关闭;
四、心脏泵血功能评价
1.每搏输出量:一次、一侧心脏的输出量。
2.每分输出量:每分钟心脏输出量。
等于心率每搏输出量。
3.射血分数: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
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正常值为55~65%。
4.心脏指数: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正常值为3.0~3.5。
是评价不同个体的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
心脏的顺序性去极化触发了心肌细胞的机械活动,心肌细胞的周期性同步收缩和舒张为血液体循环和肺循环提供了必要的驱动力,因此,心脏是具有泵血功能的循环动力装置。
心脏的泵血功能是依靠心房及心室收缩和舒张的交替活动得以完成的。
心室收缩时将血液射入动脉,并通过动脉系统将血液分配到全身各组织;心室舒张时血液通过静脉系统回流到心脏,使心脏充盈,为下一次射血做好准备。
下面重点介绍心脏泵的基本机械特性、影响和(或)调节心输出量的因素、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一、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一)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心脏是由心房和心室构成的,所以,心动周期包括心房活动周期和心室活动周期。
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心动周期通常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分为两个主要时相,即收缩期(systole)和舒张期(diastole)。
在收缩期,心室收缩射血;在舒张期,心室舒张,血液充盈。
心动周期的持续时间与心率呈反比关系。
例如,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为每分钟75次,则每个心动周期持续大约0.8 s,其中心室收缩期约占0.3 s,心室舒张期约占0.5 s;对心房而言,心房收缩期约占0.1 s,心房舒张期占约0.7 s。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是按一定的次序和时程先后进行的,左右两侧心房或两侧心室的活动几乎是同步的。
一个心动周期中,两个心房先收缩,持续0.1 s,继而心房舒张,持续0.7 s。
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处于舒张期,心房进入舒张期后,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s,随后进入舒张期,占0.5 s。
心室舒张的前0.4 s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可见,心动周期中心房或心室的收缩期均短于舒张期。
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则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程度较大,将明显影响心脏的血液充盈,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在心脏的泵血活动中,心室起主要作用。
心脏的泵血功能范文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泵血和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指的是通过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过程,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传递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并将代谢产物和废物带回心脏,再通过肺脏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制,下面将详细讨论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是由四个心房和四个心室组成的。
通过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心瓣膜,血液可以顺序地流入和排出心脏。
心脏的泵血功能主要依赖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两个步骤。
心脏收缩称为心脏收缩期,也叫做舒张期。
在心脏收缩期,心房和心室的肌肉开始收缩,形成一种连续有力的泵血力量。
在此过程中,心脏起搏细胞通过电信号的传导,触发心肌细胞的收缩,从而推动血液顺利流动。
通过体表的动脉脉搏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过程。
心脏舒张称为心脏舒张期,也叫做舒张期。
在心脏舒张期,心房和心室的肌肉松弛,充满血液。
此时,心脏内部的压力减小,心脏可以重新接受来自体循环系统的血液。
在此过程中,肺静脉和体静脉的血液经过心脏的房室瓣膜流入心房,然后经过心室瓣膜进入心室。
这个过程与心脏收缩期形成对比,是一个无声而无力的步骤。
在心脏的泵血功能中,心脏有自动起搏和传导功能。
心脏起搏细胞由SA节点、AV节点和His束组成。
SA节点是心脏的起搏点,它产生电信号并通过传导系统传递给心脏的其他部位。
AV节点是通往心室的唯一通道,它将电信号从心房传导到心室。
His束是将电信号从AV节点传导到心室的纤维束。
心脏的泵血功能还与心肌的收缩力和心脏的射血分数有关。
心肌是由心肌细胞组成的,它们具有高度的收缩能力和弹性。
心肌细胞在收缩时通过收缩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运动来产生力量,将血液推入主动脉和肺动脉。
射血分数是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之一,它是指心脏每次收缩中排出的血液量与收缩前的血液量的比值。
正常情况下,射血分数约为55%到70%。
心脏的泵血功能还受到心脏和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的影响。
当身体处于休息或睡眠状态时,心脏的泵血功能较弱;而当身体处于运动或应激状态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