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设计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57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简介卫华集团有限公司孙明尧技术讲座主要内容● 1、 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2、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工业标准及继承原国家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案;● 3、对本标准修订版返回意见的汇总与处理;● 4、本标准修订版的体系及相关比较;希望达到的效果●对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对学习和贯彻新规范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国家标准GB/T 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从2003年7月起,历时四年多。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国同行各单位、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国起重机标委会秘书处组织领导下,经过本标准修订编写组专家的共同努力,于2006年12月通过全国审查大会的审查,2008年4月30日正式批准发布,并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修订本标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修订本标准的现实需要本标准现行版本GB/T 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是1980~1982年起草制定、1983年起实施的我国第一个起重机设计规范,1987年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年来,对全国起重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20多年未作更新和以下原因,具有修订本校准的现实需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工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近20年来ISO国际标准、EN欧洲标准、FEM欧洲搬运工程协会标准等有关于起重机设计共计70多项新标准的公布实施,对设计原则、整机安全等作出了新的规定,需要本标准与国际同步;——在国内使用的和提供出口的起重机数量日益增多,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要求的提高,要求起重机向产品多样化,性能适应化,技术高端化发展,更要求行业最基础的设计标准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新技术新材料在起重机产品中的应用,新的制造工艺和科学严格的检验技术,促进了起重机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作为国内领军的各主要起重机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要求起重机设计规范做出相应的更新;——本行业在研究、设计、制造、使用中新科研成果的出现,与世界各著名的生产起重机的公司的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和国外相关标准的采用,需要对本标准尽快予以补充,在20多年使用中发现了本标准中个别内容还存在较为陈旧、不实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改正和调整。
起重机设计规汇总提纲对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中关于起重机设计的计算载荷与载荷组合的理解:3811第4章规定了计算各种载荷及选择载荷组合原则和方法,用这个原则和方法验证本标准所适用的各种起重机的金属结构件和机械零部件的防强度失效、防弹性失稳和防疲劳失效的能力,并且还用于起重机的抗倾覆稳定性和抗风防滑移安全性的校验计算。
起重机的结构设计能力验算有两种方法:许用应力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在考虑载荷、载荷系数、载荷组合、许用应力和极限设计应力时,都应以3811中的相关章节、条款和附录来确定。
(载荷的组合)在设计考虑载荷时并不是将所有载荷都考虑进去,若那样的话制造成本太高,同时也是极大的浪费,也完全没必要那样做,如某载荷在此起重机上不可能出现,就无需考虑,起重机说明书禁止出现的载荷、设计未提出要求的、设计中已明确要防止或禁止的载荷都可以不考虑,例如:起重机的静载荷试验的载荷重量,为什么是额定载荷的1.25倍,为什么不定的更高一些,若更高一些起重机岂不是更保险吗,1.25这个数值,据说是前联的很多科学家对起重机的机械故障率和制造成本做了大量的科学统计,找出了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就是这个1.25,可以将此数值加大吗?可以,那样起重机更可靠,强度储备更高,但是将导致提高制造成本,当然最后是使用方买单,但是这对于社会是一个很大的浪费,所以只有非常特殊的起重机在设计时才将此值提高到1.4 (如JB/T7688.5-95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夹钳起重机、7688.6整模起重机、7688.8脱锭起重机、7688.10锻造起重机、)。
作用在起重机上的载荷分为常规载荷、偶然载荷、特殊载荷及其他载荷,只有在分析与这些载荷有关的起重机各种可能的载荷组合时,才需要区分这些载荷的不同类别。
常规载荷:常规载荷是指在起重机正常工作时经常发生的载荷,包括由重力产生的载荷,有驱动机构或制动器的作用使起重机加(减)速运动而产生的载荷及因起重机结构位移或变形引起的载荷。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修订情况说明国家标准GB/T 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从2003年7月起,历时四年多。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在全国同行各单位、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全国起重机标委会秘书处组织领导下,经过本标准修订编写组专家的共同努力,于2006年12月通过全国审查大会的审查,2008年4月30日正式批准发布,并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
一、修订本标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1、修订本标准的现实需要本标准现行版本GB/T 3811-1983《起重机设计规范》,是1980~1982年起草制定、1983年起实施的我国第一个起重机设计规范,1987年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5年来,对全国起重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20多年未作更新和以下原因,具有修订本校准的现实需要:——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工业标准的制定,特别是近20年来ISO国际标准、EN欧洲标准、FEM欧洲搬运工程协会标准等有关于起重机设计共计70多项新标准的公布实施,对设计原则、整机安全等作出了新的规定,需要本标准与国际同步;——在国内使用的和提供出口的起重机数量日益增多,使用范围的扩大和使用要求的提高,要求起重机向产品多样化,性能适应化,技术高端化发展,更要求行业最基础的设计标准必须与时俱进进行修订;——新技术新材料在起重机产品中的应用,新的制造工艺和科学严格的检验技术,促进了起重机行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作为国内领军的各主要起重机制造商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高,要求起重机设计规范做出相应的更新;——本行业在研究、设计、制造、使用中新科研成果的出现,与世界各著名的生产起重机的公司的技术合作、技术引进和国外相关标准的采用,需要对本标准尽快予以补充,在20多年使用中发现了本标准中个别内容还存在较为陈旧、不实用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改正和调整。
钢结构起重机设计规范一、前言钢结构起重机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其设计规范是保证其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规范,包括设计原则、设计要求、设计计算等方面。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安全性。
2. 可靠性原则: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保证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3. 经济性原则: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成本和效益的平衡,尽可能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并保证其在生产中的高效率。
4. 适用性原则: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必须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工况要求进行设计,保证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三、设计要求1. 载荷要求: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载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包括起重机的自重、工作人员的重量、起重物的重量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起重机在工作中可能受到的冲击和震动等因素。
2. 结构要求: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应该满足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保证其在工作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和位移。
同时,还应该考虑起重机的疲劳寿命和承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3. 动力系统要求:钢结构起重机的动力系统应该选用高效、可靠的电机和减速器等设备,保证其在工作中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4. 电气系统要求:钢结构起重机的电气系统应该满足国家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其在工作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控制系统要求:钢结构起重机的控制系统应该选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保证其在工作中的高效率和精确度。
四、设计计算1. 载荷计算:钢结构起重机的载荷计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包括起重机的自重、工作人员的重量、起重物的重量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起重机在工作中可能受到的冲击和震动等因素。
2. 结构计算:钢结构起重机的结构计算应该满足一定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保证其在工作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和位移。
钢结构起重机设计规范一、引言钢结构起重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和建筑等领域,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钢结构起重机设计规范,是确保其质量的重要措施。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单、双梁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桥、门式起重机组合机械、和工业车间等各种类型的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
三、设计基础1.设计负荷根据起重机的使用条件和工作任务,确定起重机的额定起重量、最大起重量、最大风载荷、最大地震力等设计负荷。
2.设计标准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应符合以下相关标准: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14406-2017《起重机制动器与离合器》;GB/T 10183-2015《起重机通用技术条件》;GB/T 5905-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GB/T 1591-2018《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
3.设计参数钢结构起重机的设计参数应包括:起重机的结构形式、吊臂长度、钢材型号、制造材料、结构设计、强度设计、稳定性设计、动力设计、控制设计等。
四、设计计算1.强度计算钢结构起重机强度计算主要包括静载荷和疲劳载荷两个方面。
其中静载荷计算包括起重机的自重、起重负荷、风荷载、地震荷载和制动荷载等,疲劳载荷计算则是根据起重机的工作次数和循环应力大小计算出起重机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
2.稳定性计算钢结构起重机稳定性计算主要包括抗倾覆稳定性和抗侧向稳定性两个方面。
其中抗倾覆稳定性计算是通过计算起重机的自重和负荷大小,判断起重机的倾覆稳定性;抗侧向稳定性则是通过计算起重机的侧向荷载和结构强度,判断起重机的侧向稳定性。
3.动力计算钢结构起重机动力计算主要包括动力分析和振动分析两个方面。
其中动力分析是通过计算起重机的动力参数,判断起重机的动力性能;振动分析则是通过计算起重机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判断起重机的振动性能。
4.控制计算钢结构起重机控制计算主要包括起重机的电气系统、液压系统和气动系统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