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65 MB
- 文档页数:50
经典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及其国内应用胡关举作者:徐宇红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5年第16期1931年,美国的Broadbent[1]提出了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患者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然后对面部软硬组织进行定点、描绘线角以及轮廓,并测量线距与角度进行测量分析。
这一革新使对患者牙、颌、颅面软硬组织结构特点的了解由表及里,让个体或人群的颅面部参数开始步入量化时代,使得区分正常与异常的解剖形态更加形象化、数据化。
如今已发展成为口腔正畸、正颌外科诊断、治疗、预后及科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Tweed三角分析法由Tweed[2]于1945年提出,该三角由眼耳平面、下颌平面和下中切牙长轴围成。
具体为:FMA角: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围成;FMIA角:下中切牙长轴与眼耳平面围成;IMPA 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围成。
临床应用时该分析方法可结合下牙弓散隙来决定与否拔牙。
Tweed认为下切牙相对于基骨的位置关系十分重要,是维持牙合关系稳定的关键因素。
所以主要通过改变下切牙唇舌向倾斜角度来改善面型和维持牙合关系的稳定,他通过对白种人的研究认为FMIA值为65°是建立良好侧貌的重要条件。
所以FMIA 65°成为了Tweed矫治理念中追求的矫治目标。
但Tweed[3-4]也指出对下切牙唇舌向倾斜度的改变可能会加重畸形程度,如颏唇沟较深的AngleⅡ2分类错牙合,下切牙内收畸形会加重,下颌发育不足后缩、上切牙位置正常的AngleⅡ1分类患者,直立下切牙则会加重已存在的深覆盖,上切牙后收又会造成凹面型。
Tweed分析法测量值来自白种人群,不一定适合中国人群;对于较复杂的畸形很难分析出较全面的畸形机制。
临床应用时下切牙的倾斜度和矫正应根据不同患者骨骼下调的具体情况等做出正确的选择。
吕婴等[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weed小三角的概念:即由下颌第一磨牙长轴、下颌平面角、眶耳平面围城的三角。
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
一、原理和方法
X线头影测量是基于X线透射成像的原理进行的。
将头部放置在X线
透射成像设备中,通过发射X射线,X射线会被不同组织结构吸收和散射,形成X线头颅影像。
利用该影像,可以通过测量头颅中的各种参数来评估
头颅的生理和形态情况。
在X线头影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参数包括颅骨间距、颅骨厚度、颅骨
角度等。
颅骨间距是指头颅内部各个关键结构之间的距离,如颅骨板间距、颅底间距等。
颅骨厚度是指头颅骨的厚度,可以用来评估颅骨质量和颅骨
疾病的程度。
颅骨角度是指头颅内部关键结构之间形成的角度,如脑颅角、额颅角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自动测量,也可以通过手工测量
来获取。
二、应用领域和意义
其次,X线头影测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也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头颅内的结构和参数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脑部异
常的程度和性质,并且更好地指导手术操作。
此外,X线头影测量还可以应用于人类进化学研究、骨科手术规划、
颅颌面外科的评估和治疗等领域。
通过测量头颅参数的变化,可以更好地
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也可以为骨科手术和颅颌面外科手术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X线头影测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分析方法,它可
以通过测量头颅中的各种参数来评估头颅的生理和形态情况。
在临床医学中,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儿童头骨发育情况、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程
度和性质,为手术治疗提供指导,并且在人类进化学研究等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X线头影测量分析D各年龄阶段个体作X线头影测量分析,从横向研究颅面生长发育,同时也可用于对个体不同时期的测量分析,而作颅面生长发育的纵向研究。
由于X线头颅照像是严格定位的,因而系列的X线头颅片具有可靠的可比性。
Brodi e1941年以X线头影测量,对出生后3个月至8岁的儿童的颅面生长发育作了纵向研究,所得出的头影生长图迹重叠图,至今仍广为应用。
Enlow提出并为大家所推崇的颅面生长发育新理论,也是以X线头影测量作为研究手段。
林景榕在60年代中亦以X线头影测量对我国儿童的颅面生长发育作了横向研究。
林久祥、张兴中等在90年代中纵向研究分析了我国儿童的颅面生长发育。
通过颅面生长发育的X线头影测量研究,明确了颅面生长发育机制,快速生长期的年龄、性别间差异,以及颅面生长发育的预测。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颅面畸形的个体进行测量分析,可了解畸形的机制、主要性质及部位,是骨骼性畸形抑或牙合性畸形,使对畸形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这种诊断的依据,来源于明确了颅面软硬组织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而对于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基础,又首先必须通过X头影测量对正常合人颅面结构进行分析,得出正常合人各项测量的参考标准,并应用到对畸形的诊断分析中去。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从X线头影测量分析研究中得出正常合关系可存在于各种不同的颅面骨骼结构关系中,而一些牙齿的位置能在一定的颌面结构下得到稳定,因而当通过测量分析牙颌、颅面结构后,根据错合的机制,可确定颌位及牙齿矫治的理想位置,从而制定出正确可行的矫治方案。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X线头影测量亦常用作评定矫治过程中,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发生的变化,从而了解矫正器的作用机制和矫治后的稳定及复发情况。
如关于口外支抗唇弓矫正器及下颌颏兜矫正器等对牙颌、颅面结构的作用及变化,都是在使用X线头影测量以后才得以明确和澄清的。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通过X线头影测量对需进行外科正畸的严重颅面畸形患者进行颅面软硬组织的分析,得出畸形的主要机制,以确定手术的部位、方法及所需移动或切除颌骨的数量,同时应用X线头影图迹进行剪裁,模拟拼对手术后牙颌位置,得出术后牙颌、颅面关系的面型图,为外科正畸提供了充分的根据,从而提高了其诊断及矫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