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数量的变化 (2)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11
第2课时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主梳理——————————————1.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比较(2)转运蛋白①概念: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些蛋白质称为转运蛋白。
②分类(2)离子不能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3)当肺泡内氧的浓度大于肺泡细胞内部氧的浓度时,氧便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肺泡细胞内部。
()提示(1)√(2)×离子在顺浓度梯度时可以借助膜转运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3)√[典例](2021·洛阳市期中)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它介导被动运输,允许大小适宜的分子和带电离子通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道蛋白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膜的通透性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时不需要消耗ATPC.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都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行D.通道蛋白运输物质的速率只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有关答案B解析通道蛋白与物质运输有关,它的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会改变膜的通透性,A错误;据题干信息,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是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ATP,B正确;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是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通过通道蛋白进行,C错误;通道蛋白的物质运输速率与膜两侧浓度差有关,与通道蛋白的数量也有关,D错误。
[对点训练] (2021·福州市检测)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物质可代表甘油分子B.这种转运方式不可逆浓度梯度进行C.细胞产生的能量不影响图中物质的运输速率D.在图中物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的构象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甘油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所以图中的物质不可代表甘油分子,A错误;图示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可逆浓度梯度进行,B正确;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所以细胞产生的能量不影响图中物质的运输速率,C正确;在图中物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的构象会发生改变,D正确。
必修1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探究案1细胞周期和细胞的有丝分裂考点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任务1细胞增殖的周期性(1)细胞增殖①细胞增殖包括和整个连续的过程。
②方式③意义:是生物体的基础。
(2)细胞周期①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②适用范围:a.进行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b.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3)判断下列哪些细胞具有细胞周期A.根尖分生区细胞B.植物形成层细胞C.神经细胞D.人表皮细胞E.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F.干细胞G.生发层细胞H.洋葱表皮细胞I.浆细胞①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②判断的理由:这些细胞都是的细胞。
任务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1)细胞周期以为起点,而不能以分裂期为起点。
(2)分裂间期的时间分裂期。
任务3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间期和分裂期所占的比例。
(2)外部因素:温度、pH、射线、生理或病理状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影响细胞周期。
师说突破4图示1.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1)“先长后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的间期,再经过一个短的分裂期。
(2)“终点到终点”:从完成时开始,到完成时结束,为一个细胞周期。
(3)“先复制后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完成DNA的复制,才能完成细胞的分裂。
2.细胞周期中的三种变化分析策略(1)基因突变: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容易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而发生差错,即发生基因突变。
(2)染色体变异:在细胞分裂前期,秋水仙素或低温都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多倍体细胞。
(3)细胞癌变: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DNA分子不能复制,可抑制癌细胞的无限增殖。
3.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有三种去路:4.细胞周期检验点(见图文智连)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中的一套保证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检查机制。
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时,这类调节机制就被激活,及时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变化的量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变化的量。
2.掌握变化的量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3.能够正确运用变化的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变化的量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能够正确运用变化的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解读变化的量的图示。
2.能够正确运用变化的量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变化的例子,如腰围、身高、体重、温度等引入变化的量的概念及定义。
2. 学习变化的量的相关概念通过PPT展示,简单介绍变化的量的相关概念,如变化、变化前后的差、变化的速度等。
3. 深入理解变化的量的相关概念让学生观察图示,理解变化前后的差,强化变化的概念。
4. 学习变化的量的图示表示通过PPT展示,让学生了解变化的量可通过折线图、直方图、曲线图等方式进行表示。
5. 强化变化的量的计算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对变化的计算、运用进行强化,如让学生计算小明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的变化量等。
教学方法1.演讲式教学2.PPT展示3.课堂讨论教学评价1. 测验通过给学生一个变化的量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计算、分析,加深对变化的量相关知识掌握。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及巩固训练。
教学板书变化前变化后差值腰围60cm65cm5cm身高145cm150cm5cm体重40kg45kg5kg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对变化的概念、变化的量及其相关概念、图示表示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学生对于变化的计算及应用更加熟练。
4.1数量的变化(1)-- ( 教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经历操作、观察事物变化的过程,能用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记录、描述变化的数量;2.能从记录数量变化的表格或图形以及数学式子中获取有关信息,探索数量的变化规律;学习难点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由数据进行推断..教学过程自学质疑预习P114-115,弄懂以下问题:1.各表格或图形中的数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2.这些数量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吗?交流展示思考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发现和问题互动探究师:生活中有数据的变化吗?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一个问题: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变化。
接着,教师介绍弹簧及钩码(每个50g),围绕同学们感兴趣的弹簧分小组开展操作活动,并给出一个实验表格学生分小组实验,有的学生挂钩码,有的学生测量弹簧的长度,有的学生记录结果。
[点评:此处让学生实验可亲身体验数据的变化,并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精神]精讲点拨某报报道,贺奶奶从1958年起,连续46年记录了家里每天的花费,每年年终还对收支情况进行结算.以下是她家某些年份的收支情况: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说明贺奶奶家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收入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收入与支出不断增加,日子越过越好;结余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不断减小,日子越过越好…..议一议我们的大家:“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说一说你从下表中获得的信息.GDP逐年增加;GDP增长速度稳中有升;……….思考:从小家到大家,对照比较贺奶奶家的收支和国家GDP增长率变化间的关系.矫正反馈完成巩固案的练习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和体会.学到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而探究是离不开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