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比赛操作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3
欢迎阅读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细线、待测物体(随机给出);电源、导线、开关、线圈(或直导线及导轨)、蹄形磁体;玻璃瓶、水、细管、带孔胶塞。
试题一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创新实验试题别说明两种物理知识或物理现象。
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温度计原理了解和掌握;试题二创新实验试题理解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并联电路。
试题三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实验教学指导:知识与技能:会调节天平平衡,会使用游码,会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品质和认真实验的态度。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2)实验教学指导: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且能根据成像特点作图,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创新实验试题1、自制简易热机并演示(2)实验教学指导: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天女散花实验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生活现象;能说明的物理知识热、光、电,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②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③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1、筷子提杯实验(2)实验教学指导:1. 知道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解静摩擦试题六(2)实验教学指导: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2.照相机的原理条件,会利用平衡条件研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试题九1、用玻璃板和铁屑模拟磁体的磁场分布(2)实验教学指导: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铁屑在磁体周围的分布情况,知道常见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
2.通过活动,知道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3.会画常见磁体的磁感线。
4.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知道地磁场的N、S极所处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转换法的方法。
2015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比赛操作试题演示操作:选做其一。
试题一: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器材准备:干电池(带电池盒)六节,铁架台(带有铁夹)两个,导线足够使用,演示电流表(量程足够),小灯泡两个,滑动变阻器(20欧)一个,小磁针(带底座)一个。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评分标准:要求5分钟内能完成该演示实验。
要求:1、电路连接正确,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0分)2、电路走向合理,小磁针摆放正确。
(10分)3、电路能够导通,主要现象明显。
(20分)4、为增强可视性、客观性、说服力,实验做了更加合乎同学认知规律的科学设计,且效果良好。
(5分)5、演示过程能引导观察,科学概括,教学仪态舒展大方。
(5分)试题二: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两个(不同量程),指针式台秤(或电子台秤)一个,大烧杯两只,量筒一只,阿基米德实验演示器两套,水,细线。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平分标准:要求5分钟内能完成该演示实验。
要求:1、最恰当地选择、并以较合适的方式布展器材和呈现实验现象。
(10分)2、演示浮力现象、浮力的变化、计算浮力,概括并突出强调浮力的变化原因及变化规律。
(15分)3、结合台秤,演示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明显。
(15分)4、能引导观察,对实验现象做科学地概括、总结,教学仪态舒展大方。
(10分)技能操作:选做其一试题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供器材:光具座及附件,蜡烛,火柴,学生电源,导线若干,实验报告用纸。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评分标准:要求15分钟完成实验。
序号考核要点分值得分1 方法较为妥当地测出所用透镜的焦距 52 正确组装器材并调节到实验所需要求 53 正确操作,现象明显204 记录表格设计合理,且准确记录,结论科学105 完成实验报告(不计入总时间)10合计试题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提供器材:干电池(含电池盒)四节,能正常使用的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两只,5欧、10欧、15欧、20欧的定值电阻(或电阻圈)各两只,滑动变阻器(20欧)一只,导线足够用,螺丝刀一把,剥线钳一把。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前言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
通过物理实验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加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此外,物理实验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就显得尤为重要。
竞赛背景介绍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是由教育部门组织或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一项重要赛事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检测和鼓励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
此外,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也为各中小学物理教师提供一个检验教学效果和水平的平台。
竞赛内容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实验室安全1.实验前如何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完好;2.实验前如何正确选择个人防护装置;3.实验中如何注意实验室卫生和灭火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的使用1.实验中仪器使用前如何检查仪器是否完好;2.实验中电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3.仪器的维护和维修。
三、试验操作技能1.常见物理实验的操作步骤;2.实验数据及实验误差的处理;3.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的得出。
四、示范实验1.能够熟练地操作常见物理实验仪器;2.实验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和安全;3.实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竞赛评分标准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主要分为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和结果处理两个方面。
一、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主要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仪器和仪表、处理实验数据、做记录及讨论、实验和心得分享等方面的技能。
评判重点包括操作正确、简洁明了、行为得当、实验记录详细和规范、分析准确等。
二、实验数据和结果处理实验数据和结果处理主要评估学生在实验中测量数据的正确和精确性,以及数据处理、图形说明、和解释的准确全面性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评判重点包括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数据结果处理的全面性和正确性,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等。
竞赛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试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科兴趣和实用价值。
2023年九年级物理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试题一、考试依据九年级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结合各县区教学实际情况进行。
二、考试范围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列出的21个学生必做实验,其中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9个,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12个,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并考虑实验考试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列出以下14个实验作为考试范围。
三、考试形式1.实验操作考试采用现场动手操作形式。
2.实验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3.依据考试范围中14个实验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并考虑实验考试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抽取其中若干个实验进行考试,每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1个实验进行独立操作考试。
4.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1.能按步骤进行实验;2.能安全、规范地使用各种实验仪器;3.能真实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4.能科学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相应结论;5.实验结果基本正确;6.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每个实验的考试内容及要求如下:2023年九年级物理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试题(一)(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仪器:斜面、小车、金属片、小木块、刻度尺、停表(秒表)2023年九年级物理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试题(二)(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摩擦块、砝码(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实验仪器:天平、固体(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测量已知质量的固体的密度实验仪器:量筒、烧杯、水、固体、细线(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物块、细线、烧杯(2只)、水、盐水(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仪器:铁架台、杠杆、金属钩码(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设计并连接并联电路实验仪器:电源、小灯泡(2只)、开关(3只)、导线若干(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仪器:电源、定值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仪器:电源、小灯泡、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仪器:蹄形磁铁、导体、开关、灵敏电流计、导线若干2023年九年级物理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试题(十一)(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仪器:激光笔、平面镜、纸板、量角器、刻度尺、笔(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实验仪器: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两只等大的蜡烛、白纸、刻度尺、量角器、打火机(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仪器: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打火机(考查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实验题目: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实验仪器:温度计、烧杯(2只)、冷水、热水。
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试题精选第一组试题:(每位选手都有100分的基础分)1.(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有两问,答对了加10分,答错了不扣分,满分60分。
)(1)实验员的展演有两处操作错误,请将错误简单写在答题卡上。
(限时40秒钟)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经。
错误1:实验前未对游标卡尺进行调零;错误2:读数前未固定游标上的螺母。
(事先未固定螺母即读数:19.1mm)(2)讲台上(或屏幕上)是平面镜成像实验装置,在玻璃板前后各竖直放置一段相同长度的蜡烛A和B,前面蜡烛A是点燃的,请在答题卡上简单回答以下问题(限时20秒钟):①实验中,无论怎样调节蜡烛B,都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可能是什么原因?玻璃与桌面不垂直;不合理。
②解决了上面问题后,找出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位置,并分别测出A的物距为80cm,A的像距为80.1 cm,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平面镜成像中,像距与物距相等”,这是否合理?(3)讲台上(或屏幕上)是奥斯特实验装置。
请问(限时20秒钟):①为效果更好,图中的直导线应该()A.南北方向放置 B.东西方向放置②为了使学生观察清楚,通电后磁针能静止在通电直导线该处合磁场的位置,电路中应该串联1个()A.“2A,50Ω”的滑动变阻器 B.“12V,50W的灯泡”2.(共2个小题,每答对一问加10分,答错一问扣10分,满分90分。
最好屏幕出示,以便控制时间。
)(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约8Ω电阻的阻值。
请观察实验员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过程,将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找出来。
(在竖直放置的示教板上演示;答题限时3分钟。
)错误1:电流应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或电流表的正接线柱应与电源的正极连接);错误2: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是断开的;错误3:滑动变阻器不应将金属杆两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错误4:电压表不应与串联的电源与开关并联;错误5:电压表不应选用大量程。
(2)某同学用天平和刻度尺测量金属圆柱体的密度。
试卷C
一、9B-01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1.实验内容: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
2.主要器材:电源(电池盒,2-3节干电池)、开关、电流表(两个)、电压表(两个)、小灯泡(共4只,2.5V两只,
3.8V两只,供选用)及灯座、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3.实验时间:10分钟
4.本题分值:7分
说明:(1)步骤1和2的先后可以互换;(2)是否使用滑动变阻器不作要求,使用正确不加分,若使用错误扣1分。
二、8B-01测盐水的密度
1.实验内容:测盐水的密度
2.主要器材:量筒3个(10ml、100ml、500ml),盛有盐水的烧杯1个,空烧杯1个,托盘天平(未调平衡)及砝码一套。
3.实验时间:10分钟
4.本题分值:7分
5.评分要点:
三、8A-05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实验内容: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2.主要器材:激光笔、水、牛奶(或颜料)、水槽、塑料板、量角器(两个)、双面胶
3.实验时间:10钟
4.本题分值:6分
5.评分要点:。
“五・四杯”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初中物理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这个选项的序号填在答题卡的表格内)■4 31.将重为4N,体积为6× IOnI的物体投入一装有适量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g .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 一A •物体上浮,浮=6NB •物体悬浮,F浮=4 NC •物体漂浮,F浮=4ND •物体沉在水底,F浮=63N2.如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图1.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
水位没有到达金属块 A 时,绿3 2灯亮;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红灯亮。
下列关于它的工作原理的讨论中,正确的是A.容器中的水不能导电B.电磁铁有无磁性与水位有关C.红、绿灯是并联的图24.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nl)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3所示,结果是C .水将全部流出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4所示,一块0°C的冰放在盛有0°C的水的容器中。
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融化为0°C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A. 上升;B. 下降;C. 保持不变;D. 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6.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的是A. 人人都要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能源和人为毁坏物品B. 关闭全部现有的火力发电站C. 停止使用石油、煤炭资源,而改用核能和太阳能D. 各地都要大力兴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7. 如下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 从底部接触水面开始缓慢到完全没入水中到底部 A 的过程中,以下能表示圆柱体所受浮力 F 浮与浸入水中深度 h关系的图象是8.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 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 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以下解决危机问题措施切实可行W⅛ /cm S⅛ A*j39L I■--- ---------------------------- ■ II■少⅛∕cm -冲CADQ图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①“露似珍珠月似弓”一一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②“人画桃花相映红”一一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③“飞流直下三千尺”一一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④“孤帆一片日边来”一一“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大赛试题教育专区初中教育学中学生物理实验操作大赛试题考试内容预测: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准备: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米尺、铅笔、白纸。
实验要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过程与记录:(1)选择实验器材:所给的器材中既有凸透镜,也有凹透镜,用简单的方法(如做放大镜、对太阳光聚焦、观察透镜形状等)选出凸透镜。
(1分)(2)安装实验器材:在桌面上放好白纸,在白纸中心上画一条长约1米的直线,将蜡烛、光屏、凸透镜等按照正确的顺序摆放在已经画好的直线上,最好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在直线的中心,做好记号O。
(2分)(3)调整实验器材: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火焰的中心大致在。
(2分)(4)会估测凸透镜的焦距(大概10cm左右)(5)实验观察记录:调整蜡烛、透镜或光屏的位置,观察成像的情况,并完成下表。
(4分)成像情况物距(cm)像距(cm)成放大的实像时成缩小的实像时成虚像时(5)整理实验器材。
(1分)评分细则:实验一: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0分)实验过程评分要点分值扣分(1)选择器材有选择实验器材的意识,并能用简单的方法(如做放大镜、对太阳光聚焦、观察透镜形状等)选出凸透镜。
待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透镜选择错了,再更换,扣1分1(2)安装器材蜡烛、光屏、凸透镜等按照正确的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或者事先画好的直线上)2(3)调整器材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火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4)观察记录能得到蜡烛火焰经过凸透镜后成放大的实像、缩小的实像、虚像,并能完成表格。
4(5)整理器材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1。
2015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技能大赛笔试试题一、实验基本知识考查(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实验通常包括 演示实验 和 分组实验 等。
2、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测量总会有误差。
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误读、误算和视差等,这样的误差叫做 偶然误差 误差;由于量具、方法或环境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叫做系统误差误差。
3、小明、小刚、小芳和小夏分别用皮卷尺对教室的宽度进行了一次测量,结果分别是、、、7.6m,如果有一位同学的记录有问题,他的问题是有效数字读取不对(或没读出估计值),小芳测量的绝对误差为m ,相对误差是 %% 。
4、电学测量中所用的测量仪器主要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它们都是由具有一定电阻的小量程灵敏电流计经改装组成。
某灵敏电流计,其电阻为75欧,最大可测电流为1毫安,若把它改装成量程为3安培的电流表需将其并 联 Ω 欧姆的电阻器。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所以电流表测某段电路中的电流时,要和该段电路 串 联。
5、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物体的 质量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采用透光平板玻璃作为平面镜。
6、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 点处,如图1所示。
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其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 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 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
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35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大;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10 厘米。
7、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液p 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同的猜想,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①小红猜想:液p∆与放入的物体所受重力G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A B C、、,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并测得液p∆。
中学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初赛)初中物理试卷注意: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有关项目填写清楚。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请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下面1.下列行为动词中,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理解”的是 A .知道 B .描述 C .说出 D .说明2.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现代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A .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B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C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D .学生是过程的体验者 3.下列所设计的初中“重力”一节的教学流程中,最为合理的是 A .感性引入→实验探索→讨论交流→开拓创新→课外延伸 B.实验探索→感性引入→讨论交流→开拓创新→课外延伸 C .课外延伸→感性引入→实验探索→讨论交流→开拓创新D .开拓创新→感性引入→实验探索→讨论交流→课外延伸 4.下列作图完全正确的是县区 学校 姓名 考号 考场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A .电磁铁 C .通过透镜的光线15.随着我国工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近期煤炭价格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
为了不让购煤客户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中的 A .煤的比热容 B .煤的热值 C .煤的温度 D .煤的密度 6.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 ,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A .大于120mm B .恰为120mm C .小于60mm D .略大于60mm 7.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A .分子动理论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引力斥力 B .C .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依次为:D .8. 一天,气象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得室外操场上的风向为东风、速度为3m/s 。
2015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教学基本功比赛操作试题
演示操作:选做其一。
试题一:演示电流的磁效应,即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器材准备:干电池(带电池盒)六节,铁架台(带有铁夹)两个,导线足够使用,演示电流表(量程足够),小灯泡两个,滑动变阻器(20欧)一个,小磁针(带底座)一个。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评分标准:要求5分钟内能完成该演示实验。
要求:
1、电路连接正确,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0分)
2、电路走向合理,小磁针摆放正确。
(10分)
3、电路能够导通,主要现象明显。
(20分)
4、为增强可视性、客观性、说服力,实验做了更加合乎同学认知规律的科学设计,且效果良好。
(5分)
5、演示过程能引导观察,科学概括,教学仪态舒展大方。
(5分)
试题二: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两个(不同量程),指针式台秤(或电子台秤)一个,大烧杯两只,量筒一只,阿基米德实验演示器两套,水,细线。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平分标准:要求5分钟内能完成该演示实验。
要求:
1、最恰当地选择、并以较合适的方式布展器材和呈现实验现象。
(10分)
2、演示浮力现象、浮力的变化、计算浮力,概括并突出强调浮力的变化原因及变化规律。
(15分)
3、结合台秤,演示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现象明显。
(15分)
4、能引导观察,对实验现象做科学地概括、总结,教学仪态舒展大方。
(10分)
技能操作:选做其一
试题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供器材:光具座及附件,蜡烛,火柴,学生电源,导线若干,实验报告用纸。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评分标准:要求15分钟完成实验。
试题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供器材:干电池(含电池盒)四节,能正常使用的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两只,5欧、10欧、15欧、20欧的定值电阻(或电阻圈)各两只,滑动变阻器(20欧)一只,导线足够用,螺丝刀一把,剥线钳一把。
其它所需器材可向实验管理员要求。
评分标准:要求15分钟完成实验。
说明:
1、演示操作和技能操作各占50分。
2、参赛老师随机完成一项演示操作和一项技能操作试题,两项总分为实验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