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万立方米)
- 格式:docx
- 大小:375.36 KB
- 文档页数:2
作品名称城市水综合利用系统目录作品概述 (1)创作背景 (3)作品介绍 (7)作品创意 (15)参赛队员信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品概述城市水综合利用系统是一套应用于城市居民集居区的雨水发电及再利用、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分层膜过滤处理和利用的水综合利用系统。
本系统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房屋雨水发电及二次利用,二是生活污水管道分隔过滤及综合利用。
本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雨水的集中利用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提高城市绿化用水率,减少污水向河流或湖泊的直接排放,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低碳效益。
本参赛作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实际,应用前景广泛,适合居民区的节水改造工程,也可以作为城市的市政环保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其中提出雨水发电、污水管道分隔过滤处理、潮气养花养草和净水养江养湖等理念及措施都是新颖而又结合实际的。
这套系统在社会上的使用价值也可以通过一些改造措施得以实现,值得在社会上推广和应用。
同时,通过本次参赛作品的构思和制作过程,参赛队员对环保创新特别是在水利创新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个好的想法是不难被提出的,但是怎样让一个好的想法得以实现或发挥它的价值就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仅靠少数人的创新去促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公民的集体的智慧和创新意识。
创作背景一、水的社会循环人民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天然水体中的水,作为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资以及生产过程的必须物质。
这部分水,经过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过程的使用又重新排入到自然环境中,这种循环方式主要是通过城市的供排水管道网来实现的。
在通常情况下,水经过使用后,水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本来较纯净的雨水与污水混合一起成为污染水,这些水常常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如大江大湖,造成取水水源的污染,从而危及到整个城市的用水安全,如下图中a、传统的循环机制。
但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改造或措施,改变原有的循环机制,如上图b,这也正是参赛作品所要完成的任务。
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状况公报2006-20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二年目录一、概述 (1)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情况 (1)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1)2.排水与污水管网建设长度增长迅速 (3)3城镇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有了一定发展 (4)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5)1.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稳步提升 (5)2.城镇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 (5)3.城镇减排贡献突出 (8)4.污水再生利用得到推广 (9)5.污泥处理处置稳步提高 (10)四、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技术水平 (11)1.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技术紧密跟随社会发展需求 (11)2.确立“无害化、资源化、节能低碳”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 (12)3.城镇排水管道材料及管网维护管理技术不断更新 (13)五、促进城镇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3)1.完善法律法规 (13)2.健全标准体系 (14)3.建立政策机制 (14)4.强化规划引导 (15)5.加强监管考核 (15)6.加大科技支撑 (16)六、城镇污水处理“十二五”发展目标 (17)一、概述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是重要的市政设施,具有防灾减灾、卫生防疫、污染防治与城镇减排、资源化利用等四大基本功能。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国实施了“节能减排”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城市污水处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扭转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化发展的局面。
截至2010年,全国城市、县(以下简称城镇)建成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达到1.25亿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7亿立方米/日,将成为世界上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国家。
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情况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2006年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提升,截至2010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达2496座,提高了140%;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25亿立方米,提高了80%。
我国中水回用现状及对策联合国在2003年3月16日“第三届水资源论坛大会”召开之前发表的最新报告,对180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丰富状况进行排名,中国以平均每人每年拥有近2260m3用水统计数字排在第128位。
中国水资源存在时空分布差异性大的特点,在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严重缺水,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我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
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三废”的大量排放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
据200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60.0亿t,比上年增加4.7%。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12.4亿t,比上年增加2.5%;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47.6亿t,比上年增加6.6%。
我国相当部分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受纳水体,直接造成对水资源的污染。
在我国,与很多发达国家主要用中水冲厕不同,国内冲厕用水主要是洁净的自来水。
因此,我国每年有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仅发挥了最低的功用就被浪费了。
据专家估计,仅冲厕项,我国每年就消耗大约100多亿立方米自来水,这相当于50座中型城市的年自来水用量。
我国城市污水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建设部有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城市2003年污水处理率达到42%,不足污水排放量的一半,即使经过处理后的污水也极少回用,结果一方面导致水体受到污染,另一方面城市水资源短缺。
加上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导致我国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专家们警告:“20年后我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根据卫星拍摄的照片,我国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水资源污染、水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和用水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有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中水回用在国外的发展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近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美国、日本、以色列、英国等国家(尤以日本突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建城函[2010]166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海南省水务厅、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水务局,重庆市市政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的要求,推进城镇减排工作,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建设和运行的监管,我们制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工作中有何问题,请与我部城建司联系。
联系人:毛联华章林伟联系电话:************(兼传真)************附件: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七月二日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工作考核。
第三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水务厅(局)、市政管委会)负责本行政区内城镇污水处理工作考核。
第四条考核采取日常监管、现场核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五条考核指标主要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处理设施利用效率、污染物削减效率以及监督管理指标。
第六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每年5月前,对上一年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通用6篇)希望知晓一个情况、一个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工作结束后,通常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污水处理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篇1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历史第一阶段二十世纪70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修整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稳定塘有38座,日处理量约173万m3。
)第二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有较快发展。
国家适时调整政策,大力推动了一大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兴建。
我国第一座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天津世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就是此时建立起来的。
第三阶段“八五”期间随着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化以及各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高潮时期。
(城市污水处理厂169座,年处理污水17.49亿m3。
)第四阶段“九五”期间我国正式启动对“三河”(淮河、海河和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和环渤海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国家给与相应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到20xx年底,全国已建设成污水处理厂427座,其中二级处理厂282座,二级处理率约为15%。
二、城市污水处理现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水污染严重,污水治理起步晚、基础差、要求高的形势。
近些年,城市污水处理的建设有很大的发展,20xx年生活污水处理潜力每一天大概是2544万立方米,处理率为22.3%左右;工业污水排放达标率为88.3%。
据国家环保总局带给的数字,目前全国共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452座,其中二、三级污水处理厂307座,城市排水管道约15.8万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到达36.5%。
到20xx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到达45%,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要到达60%以上。
20xx年全国污水处理量为6153万立方米,其中40.6%为华东区域内所处理。
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目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说明“九五”期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环境立法和执法取得进展,全民环境意识有较大提高。
结合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取缔、关停了8.4万多家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前景的企业。
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增长,占同期GDP的0.93%。
以重点流域、地区、城市、海域核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启动了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开始实施。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国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九五”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实现。
2000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酸雨区范围和频率没有增加;工业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得到一定的控制;“三河三湖”水质恶化趋势基本得到控制;近岸海域海水水质总体上有所改善;全国辐射环境质量良好。
但全国城市空气污染依然严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仅占三分之一;地表水污染普遍,特别是流经城市的河段有机污染较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环境2000年,我国七大重点流域地表水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各流域干流有57.7%的断面满足三类水质要求,21.6%的断面为4类水质,6.9%的断面属5类水质,13.8%的断面属劣5类水质。
长江、珠江水质保持良好,黄河、松花江水质保持稳定,淮河、海河、辽河污染程度有所减轻。
主要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00年,全国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15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94亿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
海洋环境2000年,全国海区中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水质区面积分别为10.2万平方公里、5.4万平方公里、2.1万平方公里、2.9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