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实验台+简单输入输出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6
PLC实验报告基础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 PLC 基础指令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 PLC 的基本指令,掌握其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 PLC 控制系统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1、 PLC 实验台,型号为_____。
2、编程软件,版本为_____。
3、连接导线若干。
4、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内容(一)位逻辑指令实验1、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指令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当输入信号 I00 为 ON 时,输出信号Q00 为 ON。
当输入信号 I01 为 OFF 时,输出信号 Q01 为 ON。
2、取反指令设计一个程序,使得输入信号 I02 为 ON 时,经过取反指令,输出信号 Q02 为 OFF;输入信号 I02 为 OFF 时,输出信号 Q02 为 ON。
3、置位和复位指令编写程序,当输入信号 I03 产生一个上升沿时,使用置位指令将输出信号 Q03 置位为 ON,并保持。
当输入信号 I04 产生一个上升沿时,使用复位指令将输出信号 Q03 复位为 OFF。
(二)定时器指令实验1、接通延时定时器构建一个程序,当输入信号 I05 为 ON 时,接通延时定时器 TON 开始计时,设定时间为 5 秒。
5 秒后,输出信号 Q04 为 ON。
2、断开延时定时器设计程序,当输入信号 I06 由 ON 变为 OFF 时,断开延时定时器TOF 开始计时,设定时间为 3 秒。
3 秒内,如果输入信号 I06 重新变为ON,则定时器复位。
3 秒后,输出信号 Q05 为 OFF。
(三)计数器指令实验1、增计数器编写程序,当输入信号 I07 产生一个上升沿时,增计数器 CTU 的计数值加 1。
当计数值达到预设值 10 时,输出信号 Q06 为 ON。
2、减计数器构建一个程序,当输入信号 I10 产生一个上升沿时,减计数器 CTD 的计数值减 1。
当计数值减为 0 时,输出信号 Q07 为 ON。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接线、实验步骤)实验⼀运算器[实验⽬的]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加、减、乘、与的⼯作原理;2.熟悉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3.验证实验台运算器的8位加、减、与、直通功能;4.验证实验台4位乘4位功能。
[接线]功能开关:DB=0 DZ=0 DP=1 IR/DBUS=DBUS接线:LRW:GND(接地)IAR-BUS# 、M1、M2、RS-BUS#:接+5V控制开关:K0:SW-BUS# K1:ALU-BUSK2:S0 K3:S1 K4:S2K5:LDDR1 K6:LDDR2[实验步骤]⼀、(81)H与(82)H运算1.K0=0:SW开关与数据总线接通K1=0:ALU输出与数据总线断开2.开电源,按CLR#复位3.置数(81)H:在SW7—SW0输⼊10000001→LDDR2=1,LDDR1=0→按QD:数据送DR2置数(82)H:在SW7—SW0输⼊10000010→LDDR2=0,LDDR1=1→按QD:数据送DR1 4.K0=1:SW开关与数据总线断开K1=1:ALU输出与数据总线接通5. S2S1S0=010:运算器做加法(观察结果在显⽰灯的显⽰与进位结果C的显⽰)6.改变S2S1S0的值,对同⼀组数做不同的运算,观察显⽰灯的结果。
⼆、乘法、减法、直通等运算1.K0K1=002.按CLR#复位3.分别给DR1和DR2置数4.K0K1=115. S2S1S0取不同的值,执⾏不同的运算[思考]M1、M2控制信号的作⽤是什么?运算器运算类型选择表选择操作S2 S1 S00 0 0 A&B0 0 1 A&A(直通)0 1 0 A+B0 1 1 A-B1 0 0 A(低位)ΧB(低位)完成以下表格ALU-BUS SW-BUS# 存储器内容S2S1S0 DBUS C输⼊时:计算时:DR1:01100011DR2:10110100(与)DR1:10110100DR2:01100011(直通)DR1:01100011DR2:01100011(加)DR1:01001100DR2:10110011(减)DR1:11111111DR2:11111111(乘)实验⼆双端⼝存储器[实验⽬的]1.了解双端⼝存储器的读写;2.了解双端⼝存储器的读写并⾏读写及产⽣冲突的情况。
PLC实验实验一:六种“逻辑门”逻辑功能的PLC 程序设计 一、演示实验的准备第一步 确定逻辑变量,写出逻辑表达式:把PLC 输入继电器(I )的触点看作输入变量,输出继电器(Q )的线圈看作输出变量,按照逻辑门的逻辑关系分别写出各逻辑门的逻辑表达式。
第二步 根据逻辑表达式设计出PLC 梯形图(如图1所示),并写出程序语句。
方法是:输入变量为“原变量”时,用“常开触点”表示;输入变量为“反变量”时,用“常闭触点”表示。
“与逻辑”用“触点的串联”表示;“或逻辑”用“触点的并联”表示。
(1) “与门”逻辑表达式:Q0.0=I0.0*I0.1 (1.1)程序语句表 LD I0.0LDN I0.0 A I0.1 AN I0.1=Q0.0第三步:用电脑或手持编程器将以上所编程序送入PLC用户存储器中。
第四步:进行I/O分配,并接线调试。
为了接线简单起见,我们让六个“门”的输入接线相同,均为:开关K0 ─→I0.0,开关K1 ─→I0.11 (“─→”表示在两个端钮间连线);而输出接线分别为:COM1─→24V直流电源正极,COM2─→24V直流电源正极。
“与门”输出接线:Q0.0 ─→L0(L0---L5为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与非门”输出接线:Q0.1 ─→L1“或门”输出接线: Q0.2 ─→L2“或非门”输出接线:Q0.3 ─→L3“异或门”输出接线:Q0.4 ─→L4“同或门”输出接线:Q0.5 ─→L5接线调试完毕,实验的准备工作即告结束。
二、演示实验的做法比如在做“与门”逻辑关系实验时,可按“与门”逻辑关系接线:K0 ─→I0.0K1 ─→I0.1K0─→L0,并设开关闭合为1,开关断开为0;指示灯亮为1,指示灯灭为0。
让学生观察开关K0、K1通断组合与指示灯L0亮灭的逻辑关系,并列出真值表,从而分析出是什么逻辑关系。
同理,在做“与非门”逻辑关系实验时,则按“与非门”逻辑关系接线:K0 ─→I0.0 K1 ─→I0.1 Q0.1─→ L1,让学生观察开关K0、K1通断组合与指示灯L1亮灭的逻辑关系,列真值表,分析其逻辑关系。
THHE-1型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台使用说明书天煌教仪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一、概述THHE-1型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台是根据目前“电工技术”、“电工学”、“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的要求,广泛吸收各高等院校从事该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师的建议,并综合了国内各类实验装置的特点而设计的最新产品。
全套设备能满足各类学校“电工学”、“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验要求。
本装置是由实验屏、实验桌和若干实验组件挂箱等组成。
二、实验屏操作、使用说明实验屏为铁质喷塑结构,铝质面板。
屏上固定有交流电源的起动控制装置、三相电源电压指示切换装置、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恒流源、功率函数信号发生器、定时器兼报警记录仪和数模双显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以及交流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等。
1、交流电源的启动(1)实验屏的左后侧有一根接有三相四芯插头的电源线.先在电源线下方的接线柱上接好机壳的接地线,然后将三相四芯插头接通三相四芯380V 交流市电。
这时,屏左侧的三相四芯插座即可输出三相380V交流电。
本装置适用于三相四线制和三相五线制电源。
(2)将实验屏左侧面的三相自耦调压器的手柄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零位。
将“电压指示切换”开关置于“三相电网输入”侧,将断路器拨至ON。
此时,实验屏左侧面的三相四芯电源插座即有380V交流电压输出。
此插座可用来串接另一实验台的电源插头;但要注意:最多只能依次串接三台实验台。
(3)开启钥匙式三相电源总开关,“停止”按钮灯亮(红色),三只电压表(0~450V)指示出输入三相电源线电压之值,此时,实验屏左侧面单相三芯220V电源插座和右侧面的单相三芯220V处均有相应的交流电压输出。
(4)按下“启动”按钮(绿色),红色按钮灯灭,绿色按钮灯亮,同时可听到屏内交流接触器的瞬间吸合声,面板上与U1 、V1 和W1相对应的黄、绿、红三个LED指示灯亮。
至此,实验屏启动完毕。
2、三相可调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调节将“电压指示切换”开关置于“三相调压输出”侧,三只电压表指针回到零位。
实验一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认识与基本要求内容一: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平台认识一、THLZD-2型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台实验台包括以下单元:1.输电线路单元:采用双回路输电线路,每回输电线路分两段,并设置有中间开关站,可以构成四种不同的联络阻抗。
输电线路的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3 单机-无穷大系统电力网络结构图输电线路分“可控线路”和“不可控线路”,在线路XL4上可设置故障,该线路为“可控线路”,其他线路不能设置故障,为“不可控线路”。
⑴“不可控线路”的操作操作“不可控线路”上的断路器的“合闸”或“分闸”按钮,可投入或切除线路。
按下“合闸”按钮,红色按钮指示灯亮,表示线路接通;按下“分闸”按钮,绿色按钮指示灯亮,表示线路断开。
⑵“可控线路”的操作在“可控线路”上预设有短路点,并在该线路上装有“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可实现过流保护,并具备自动重合闸,通过控制QF4和QF6来实现。
QF4和QF6上的两组指示灯亮或灭分别代表QF4和QF6的A相、B相和C相的三个单相开关的合或分状态。
为了实现非全相运行和分相切除故障,QF4和QF6的分、合控制与“不可控线路”上断路器操作不同,区别如下:正常工作时,按下QF4合闸按钮,三个单相指示灯亮,而QF4红色合闸按钮灯不亮,手动分闸或微机线路保护装置动作三相全跳时,绿色分闸指示灯亮,三个单相指示灯全灭;当保护装置跳开故障相时,故障相的指示灯灭。
⑶中间开关站的操作中间开关站是为了提高暂态稳定性而设计的。
不设中间开关站时,如果双回路中有一回路发生严重故障,则整条线路将被切除,线路的总阻抗将增大一倍,这对暂态稳定是很不利的。
设置了中间开关站,即通过开关QF5的投入,在距离发电机侧线路全长的1/3处,将双回路并联起来,XL4上发生短路,保护将QF4和QF6切除,线路总阻抗也只增大2/3,与无中间开关站相比,这将提高暂态稳定性。
中间开关站线路的操作同“不可控线路”。
⑷短路故障的设置实验台面板右下方有短路类型设置模块,由短路类型设置按钮,设置短路持续时间用的数显时间继电器(量程为0~99.99s)和短路投入按钮组成。
PLC实验1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实验⼀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实验⽬的1、熟悉西门⼦PLC实验装置。
2、掌握S7-200型PLC的输⼊输出配置及外围设备的连接⽅法。
3、练习掌握STEP7 Micro WIN V4.0编程软件的使⽤⽅法。
4、掌握梯形图、指令表等编程语⾔的转换。
5、掌握与、或、⾮基本逻辑指令及定时器、计数器的使⽤。
⼆、实验设备1、PLC实验台(西门⼦S7-200)1台。
2、安装了STEP7 Micro WIN V4.0软件的计算机⼀台。
3、PC/PPI编程电缆⼀根。
4、导线若⼲。
三、实验接线图和I/O分配表3.1实验接线图I/O分配表四、实验步骤1、电源断电,按图接线将AC220V电源通过单极空⽓开关接⾄PLC主机电源,按纽SB1、SB2、SB3、SB4分别接⾄PLC输⼊点I0.0、I0.1、I0.2,I0.3指⽰灯L1、L2、KM1、KM2分别接⾄Q0.0、Q0.1、Q0.2、Q0.3。
⽤编程电缆连接PLC的PORT1和计算机的COM端。
2、接通电源,打开计算机,进⼊PLC编程界⾯,检查计算机与PLC主机通信是否正常。
3、新建⽂件,保存,将程序逐条输⼊,检查⽆误后,将PLC设为停⽌状态,STOP指⽰灯亮,将程序下载⾄PLC后,再将PLC设为运⾏状态,RUN指⽰灯亮。
4、按下按钮SB1、SB2、SB3或SB4观察输出指⽰灯的状态是否符合程序的运⾏结果。
五、基本指令练习程序1、与、或、⾮逻辑功能实验通过程序判断Q0.0、Q0.1、Q0.2的输出状态,然后输⼊并运⾏程序加以验证。
参考程序:(1)梯形图(2)语句表根据输出结果,绘制时序图2、电动机起动保持停⽌控制程序(1)梯形图(2)语句表LD I0.0O Q0.0AN I0.1= Q0.03、置位、复位指令练习(1)梯形图(2语句表)4、定时器功能的实验(1)得电延时定时电路根据输出结果,绘制时序图根据输出结果,绘制时序图根据输出结果,绘制时序图语句表(2)断电延时定时电路(3) 掉电保护性接通延时定时器(保持定时器)电路注意:PLC 的定时器有⼀定的定时范围。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学号104090459 姓名张晓晓学院物电学院专业、班级10电子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教师及职称罗永道(副教授)开课学期2012 至2013 学年上学期填报时间2012 年10 月9 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实验序号2-1 实验名称简单并行接口74LS244实验时间2012.9.7 实验室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实验室1.实验目的(1)掌握简单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熟悉实验设备的使用。
(3)掌握应用汇编语言进行实验的步骤。
2.实验原理、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一、实验原理1、按下面图2-2简单并行输入接口电路图连接电路(74LS244插通用插座,74LS32用实验台上的“或门”)。
74LS244为八缓冲器,8个数据输入端分别接逻辑电平开关输出K0~K7,8个数据输出端分别接数据总线D0~D7。
2、用逻辑电平开关预置某个字母的ASCⅡ码,编程输入这个ASCⅡ码,并将其对应字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二、实验原理图三、编程提示1、上述并行输出接口的地址为2A8H,并行输入接口的地址为2A0H,通过上述并行接口电路输出数据需要3条指令:3.实验设备及材料通用微机原理实验系统、若干导线、TPC-USB微机接口实验系统集成开发环境。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方法步骤:(1)断开实验箱的电源,根据实验原理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2)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
(3)确定硬件是否连接。
(4)连接硬件后,开始演示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1)连接实物图应在实验箱的电源断开的情况下进行。
(2)在进行演示实验前,应先检查硬件是否连接;若未连接,则应连接好硬件再进行实验。
(2)用逻辑电平开关预置某个字母的ASCⅡ码下图为A的逻辑电平开关下图为C的逻辑电平开关。
JGW—B1 心理实验台操作手册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目 录一、声简单反应时实验 (4)二、光简单反应时实验 (5)三、声选择反应时实验 (6)四、光选择反应时实验 (7)五、减法反应时实验 (8)六、加法反应时 (9)七、句子-图形匹配实验 (10)八、心理差异量测量 (11)九、颜色爱好测验 (12)十、注意广度 (13)十一、注意起伏 (14)十二、划消实验 (15)十三、彩色负后像 (16)十四、 颜色混合 (17)十五、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18)十六、影响闪光融合临界频率(cff)的因素 (19)十七、形状恒常性 (20)十八、图形后效 (21)十九、图形识别 (22)二十、似动 (23)二十一、有凭借再现与无凭借再现 (24)二十二、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 (25)二十三、短时记忆容量测定 (26)二十四、短时记忆的视觉编码实验 (26)二十五、图形再认 (27)二十六、串行—并行加工实验 (29)二十七、心理旋转实验 (30)二十八、镜面实验 (31)二十九、迷津学习 (32)三十、Vincent 集体学习曲线 (33)三十一、表情认知 (34)三十二、绝对感觉阈限的测定 (34)三十三、恒定刺激法 (35)三十四、信号检测法(有无法) (36)三十五、手动作的稳定性 (38)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声简单反应时的程序与方法。
2.测定被试的声简单反应时。
实验仪器:JGW-B 型心理实验台反应时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实验步骤: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 实验台被试侧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0.000”s,正确 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声刺激。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4.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访做按键状。
主试宣布指导语。
东南大学《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五8253 计数器/定时器实验六8255 并行输入输出姓名:学号:08011专业:自动化实验室:计算机硬件技术实验时间:2012年04月27日报告时间:2013年05月15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一. 实验目的实验五:1)掌握计数器/定时器8253 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应用方法;2)了解掌握8253 的计数器/定时器典型应用方法实验六:1)掌握8255方式0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利用直接输入输出进行控制显示;2)掌握8段数码管的动态刷新显示控制;3)分析掌握8255工作方式1时的使用及编程,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
二. 实验内容实验五:必做:5-1 将计数器0设置为方式0,计数初值为N(小于等于0FH),用手动的方式逐个输入单脉冲,编程使计数值在屏幕上显示,并同时用逻辑笔观察OUT0电平变化。
(参考程序p63)5-2 将计数器0、1分别设置在方式3,计数初值设为1000,用逻辑笔观察OUT0电平的变化。
(参考程序p64)实验六:(1)8255方式 0:简单输入输出实验电路如图一,8255C口输入接逻辑电平开关K0~K7,编程A口输出接 LED显示电路L0~L7;用指令从 C口输入数据,再从A口输出。
图一 8255简单输入输出(2)编程将A口 L0-L7控制成流水灯,流水间隔时间由软件产生;流水方向由K0键在线控制,随时可切换;流水间隔时间也可由K4~K7键编码控制,如 0000对应停止,0001对应 1秒,1111对应 15秒,大键盘输入 ESC键退出。
(3)8段数码管静态显示:按图二连接好电路,将 8255的 A口PA0~PA6分别与七段数码管的段码驱动输入端a~g相连,位码驱动输入端 S1接+5V(选中),S0、dp接地(关闭)。
编程从键盘输入一位十进制数字(0~9),在七段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图二单管静态显示(4) 8段数码管动态显示:按图三连接好电路,七段数码管段码连接不变,位码驱动输入端S1、S0 接8255 C口的PC1、PC0。
实验一启东达爱思实验平台
一、实验目的
1.熟悉Dais-8086H+微机接口实验开发系统;
2.掌握程序调试方法,熟悉键盘操作;
3.掌握接口实验的软硬件环境;
4.简单输入输出实验。
二、实验设备
Dais-8086H 教学实验系统1台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Dais-8086H+实验平台系统介绍
1.1 系统组成
Dais系列微机仿真实验系统由管理CPU、目标CPU 和通用电路、接口实验电路及稳压电源组成,通过RS232C串行接口与PC微机相连,系统硬件主要内容如下:
1.2 系统功能与特点
⑴自带键盘、显示器,能独立运行,也可以PC机为操作平台。
两种工作方式任意选择。
⑵系统采用紧耦合多CPU技术,用STC89C58作为系统管理CPU,8032 / 78E438 / STC系列单片机作为目标机仿真与实验CPU,其软硬件资源100%出借。
⑶目标CPU采用主频为11.0592MHz,支持扩展仿真(即RAM仿真),亦支持ROM仿真(即FLASH 下载式仿真)。
在ROM仿真模式下,可实现对P0、P2的I/O口功能。
⑷配有二片61C256静态存储器构成系统的64K程序空间,地址范围为0000H~0FFFFH,还配一片61C256(32K)作为用户设置的断点区(BPRAM)。
⑸通过RS232通信接口,在Windows集成软件的支持下,利用上位机丰富的软件硬件资源,实现用户程序的编辑、编译、调试运行,提高实验效率。
⑹具有最丰富的调试手段,系统全面支持硬件断点,可无限制设置断点,同时具有单步、宏单步、连续运行及无限制暂停等功能,100%保护用户现场,返回监控。
⑺向用户提供ISA总线接口及PARK板接口,为研发与创新实验的实施创造了必备的拓展环境。
1.3 系统资源分配
实验系统寻址范围定义如下:
2 安装与使用
2.1硬件安装
⑴电源连接:通过随机所配的三芯电源线接入AC220V电网。
⑵打开电源开关系统应显示闪动的“P.”,若否应按下RESET键,如仍不显示闪动的“P.”,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后重新进行或与本公司驻当地销售服务中心联系。
⑶系统功能自检
在闪动的“P.”状态下按键:[MOVE]→[EXEC],系统以连续方式运行“8”字循环右移程序,若6位LED出现跑“8”显示,说明系统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可按RESET键返“P.”待令。
2.2 快捷使用
2.2.1 Windows环境
⑴在桌面上点击图标然后选择以实验系统所插串口一致的选项,点击“确定”便进入Dais集成调试环境。
⑵点击工具条中“”图标,在打开对话框中双击LED51.asm文件,进入实验源程序的编辑窗口。
⑶点击工具条中“”图标,进行源文件的编译、装载,在出现编译成功的对话框后点击“OK”框自动进入源文件调试状态。
⑷在工具条中点击所需的运行方式:“”单步、“”宏单步、“”运行。
⑸若需要以断点方式运行,可直接点击源语句行前的“”图标来完成所需断点的设置与清除,然后
再点击“”图标进入断点运行状态。
⑹系统一旦进入运行状态后若需终止该程序的运行请点击“”图标退出当前操作返回待令状态。
2.2.2 LED环境
⑴在“P.”状态下按“0→EV/UN”,装载实验所需的代码程序。
⑵在“P.”状态下键入实验项目所需的程序入口地址,然后按“STEP”或“EXEC”进入实验项目的调试与运行。
⑶若需要以断点方式运行,请在“P.”状态下键入断点地址然后按“SRB”键确认,再键入实验程序入口地址按“EXEC”进入实验项目的断点运行。
⑷系统一旦进入运行状态后若需终止该程序的运行请按“STOP”退出当前操作返回待令状态。
2.2.3 键盘操作
(1)MEM/RW、LS、NX、MOVE/COMP、EV/EC/EP、SB/CB、STEP、SCAL、EXEC等功能键命令操作详见《使用手册》。
(2)寄存器内容显示修改
操作①:在“P.”提示符下,直接按REG键,可依次循环显示或修改PC值(IP)、PSW值(FL值)、SP值。
操作②:在“P.”提示符下,先输入寄存器代号,再按REG键,显示器左边2位显示寄存器名,右边4位显示该寄存器内容。
此时:
·按NX键,则依次循环上下一个寄存器中的内容
·按LS键,则依次循环上一个寄存器中的内容
·输入十六进制数字,则该寄存器中的内容被修改
寄存器代号和寄存器名的关系如下:
3 实验
3.1实验平台检测
1. 实验目的:控制台使用
实验内容:小键盘操作,把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2. 程序框图
3. 实验步骤
1)LED环境
⑴检查:在闪动的“P.”状态下按键:[MOVE]→[EXEC],系统以连续方式运行“8”字循环右移程序,若6位LED出现跑“8”显示,说明系统已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可按RESET键返“P.”待令。
⑵查看:在“P.”状态下按“2000→RW/IS→F2/NX|F1/LS”读取内存数据,按下“MON”退出。
按下“0→RG/FS”查看寄存器的数据,按下“MON”退出。
⑶编程:2000~20FFh的内容清零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3000H
S1:MOV BX, 2000H MOV AL,0
MOV CX, 00FFH MOV DI,2000H
LP:MOV [BX],0
INC BX REP STOSB
DEC CX
LOOP LP
JMP $ ;返回控制台
CODE ENDS
END S1
2)PC环境
在与PC联机状态下,编辑、编译、连接、加载程序,用连续或单步方式运行程序。
3)运行结果检查
⑴在单步运行时,每走一步可观察其运行结果。
⑵在连续运行状态下,应按“暂停图标”或实验箱上的“暂停按钮”,使系统无条件退出用户运行状态返回监控,然后再用相应的命令键观察与检查2000~20FFH中执行程序前后的内容变化。
4. 思考
假使把2000H~20FF H中的内容改成FFh,如何修改程序。
3.2 K口开关亮灯实验
1.实验目的
(1)了解开关、LED灯的使用方法;
(2)了解模拟键盘开关组合的使用。
2.实验内容
K8-K1作为输入端,输出端接八个发光二极管,使发光二极管依次点亮。
输入无缓冲,输出无锁存。
3.3 简单I/O口扩展实验
1.实验目的:学习微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口的硬件实现及编程方法。
2.实验内容
I/O口输入/输出操作的基本要求是“输入缓冲、输出锁存”。
实验中开关量K1~K8的输入经74LS244八位缓冲输入接口实现,74LS273作为锁存输出接口,控制L1~L8八个发光二极管的亮灭。
即利用74LS244作为输入口,读取开关状态,通过74LS273驱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来。
3.实验程序框图
4.实验接线图
5.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⑴74LS244的输入端PI0-PI7接K1-K8,74LS273的输出端PO0-PO7接L1-L8。
用8芯扁平电缆将I/O IN区、I/O OUT区的数据总线插座与数据总线单元任一插座相连。
⑵连接138译码输入端A.B.C,其中A连A2,B连A3,C连A4,138使能控制输入端G与位于地址线A0引出孔所在位置下方的使能控制输出端G作对应连接,该端的寻址范围为0FFE0H~0FFFFH。
⑶用连续方式从起始地址3380H开始运行程序。
拨动K1—K8,观察L1—L8是否对应点亮。
2)实验程序(自己完成)
实验说明:244和273的地址是0FFXXH(高8位必须是1,低8位是按74LS138译码得到的。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CODE,ES:CODE
ORG 3380H ;273,244
P4: 。
;从244取数据,即读244的状态。
;送273驱动发光二极管
JMP P4 ;循环执行
CODE ENDS
END P4
3)PC环境
在与PC联机状态下,编译、连接,用连续方式运行程序。
4)观察运行结果
以连续方式运行程序,拨动K1-K8,观察L1-L8点亮情况。
5)终止运行
按“暂停图标”或实验箱上的“暂停按钮”,使系统无条件退出该程序的运行返回监控状态。
6.思考
修改程序,使发光二极管依次移位闪亮。
注意设置合理的延时。
四、实验报告要求
1. 244和273地址如何计算得出;
2. 写出实验程序并标出注释;
3. 讨论实验现象并进行理论分析;
4. 做出实验总结,完成3.3实验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