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设计院战略的思考:三个并重,积聚前行的力量
- 格式:docx
- 大小:46.62 KB
- 文档页数:5
设计院三年发展规划我院的发展规划是一个长期而系统性的思考和实践过程,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调整方向,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
在未来三年内,我们将集中精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我们将加强设计团队的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引进高水平的设计人才,提升设计水平和品质。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深化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提供更优质的设计服务,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再次,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具创意和前瞻性的设计方案,不断提升设计的竞争力。
最后,我们还将加强对行业动态的关注和研究,通过参加行业会展、沟通交流等方式,不断学习和积累行业经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总的来说,我们将以提高设计水平和服务品质为核心,以客户满意和品牌价值为目标,不断提升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也将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注重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绿色理念,提倡节能减排,推动绿色建筑和生态设计,为社会和环境贡献更大的价值。
在未来三年内,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设计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培养更多的设计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我们也要加强内部管理与规范建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科学、严谨的项目管理体系,确保项目进展顺利、质量可控。
在市场开拓方面,我们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拓展海外客户资源,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设计院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总之,我们的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而全面的工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通过未来三年的持续努力,相信我们的设计院定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跨越式的进步,为行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院发展策划书3篇篇一设计院发展策划书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设计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发展策划书,旨在明确设计院的发展方向、目标和策略,提升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
二、设计院现状分析1. 优势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设计团队,在某些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2. 劣势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业务范围相对较窄;内部管理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流程不够优化。
3. 机会建筑市场的持续增长带来更多的业务需求;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设计创新提供了契机。
4. 威胁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加和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三、发展目标1. 短期目标在一年内,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知名度,优化内部管理流程。
2. 中期目标三年内,拓展多元化业务领域,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3. 长期目标五年内,成为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领先地位的设计院。
四、发展策略1. 市场拓展策略加强市场调研,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积极参与各类招投标活动,拓展业务渠道;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联盟。
2. 人才发展策略3. 技术创新策略关注行业新技术发展动态,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创新。
4. 质量管理策略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设计成果的高质量和高满意度。
5. 品牌建设策略五、实施计划1. 第一年(1)制定详细的市场拓展计划并实施。
(2)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开展一系列人才培训活动。
2. 第二年至第三年(1)逐步拓展多元化业务,进入新的领域。
(2)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出创新设计成果。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3. 第四年至第五年(1)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与国内外知名设计院开展交流与合作。
六、风险评估与应对1.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市场策略;加强市场预测和分析。
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建言献策稿子以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日益发展,勘察设计院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如何使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提高设计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和加强人才培养四个方面,为勘察设计院的稳步发展提出建议。
提高设计能力是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的关键。
勘察设计院应加强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优秀设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引高水平的设计师加盟。
同时,勘察设计院还应注重培养设计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举办设计竞赛、组织研讨会等方式,激发设计师的潜力,不断提升设计水平。
加强创新能力也是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的重要方面。
勘察设计院应鼓励设计师进行创新实践,注重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勘察设计院还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理念,将其应用于实际设计中,不断推动设计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第三,完善管理体系是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勘察设计院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的内部沟通和协作机制。
同时,勘察设计院还应加强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激励优秀设计师,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此外,勘察设计院还应加强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监督,确保设计方案的及时交付和优质完成。
加强人才培养是勘察设计院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勘察设计院应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吸引优秀毕业生加入勘察设计院。
同时,勘察设计院还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和进修,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通过多种培养方式,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设计团队,为勘察设计院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勘察设计院的稳步发展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勘察设计院应提高设计能力、加强创新能力、完善管理体系和加强人才培养。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勘察设计院才能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设计院高质量发展思路探讨摘要: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传统勘察设计行业在新常态经济运行发展中将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
推进设计院的战略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结合当前设计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探讨设计院业务推进战略转型升级是提高发展质量、实现企业的愿景目标的基本思路。
纵观设计院近些年的转型发展,其自身发展理念转变尤为重要,成功的设计院转型从思维转变到组织调整、到资源能力匹配均不可或缺。
关键词:设计院高质量发展理念组织项目能力培养人才支撑一、设计院发展面临的问题当前,在国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筑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推进设计院的战略转型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
结合当前设计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探讨设计院业务推进战略转型升级是提高发展质量、实现企业的愿景目标的基本思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
人口红利下降、工程行业吸引力下降、互联网时代员工理念带来的管理挑战等都将加速建筑行业的转变。
行业见顶时代来临,业务模式快速转变、细分市场加速分化、行业监管市场化,勘察设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设计院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1.转型势态之政策推动2016年5月,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倡导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
2019年3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将全过程工程咨询工作推向了一个高潮。
2019年12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建市规〔2019〕12号),明确要求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活动,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极大推动了设计院总承包模式转型发展。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作为一家设计公司的创始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制定最佳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从而制定了以下几个策略来支持公司的发展。
第一,不断提升设计水平设计公司的核心是设计。
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我们的设计技能和水平,以保持竞争优势。
这包括提高团队的专业素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研究市场趋势,关注新的技术和工具,积极参加行业的培训和展览等等。
我们还应该注重设计团队的结构,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在各个方面形成协作的力量。
第二,扩大业务范围在扩大业务范围方面,我们应该持续寻找新的项目,发扬公司的特色和优势。
为此,我们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寻找新的商机和领域。
同时,我们还可以采取并购等手段来拓展业务范围,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第三,注重客户体验客户体验是设计公司的关键。
我们要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设计方案和高质量的服务。
要通过多种渠道与客户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反馈。
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挖掘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期望。
只有在客户体验方面作出了重大改进,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和优秀的口碑。
第四,提高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设计公司的重要资产之一。
通过全面深入的策略,我们可以建立公司的品牌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形象。
要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认知和影响力,持续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和强度。
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各种传媒和渠道,包括公关,广告和社交媒体等,在市场中增强传播力,最终促进品牌的成长和影响力的扩大。
第五,注重创新创新是设计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我们要积极引入颠覆性的设计思维模式和新的工具,并推进项目的创新和多元化。
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化,为公司创造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动力。
只有不断地保持行业的创新和变革,才能在市场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记。
以上是我对于设计公司发展策略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作为设计公司的创始人和设计师,我们必须紧密跟进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变化,采取适当的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浅析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林纮【摘要】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建筑设计院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才能确保其能长久立足于市场中.本文就当下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相应分析,以作参考.【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6(000)017【总页数】2页(P132-133)【关键词】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现状;问题;对策【作者】林纮【作者单位】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01.2进入21世纪,建筑设计院的改革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调整内部经营策略、加强经营管理、拓宽市场开拓能力与范围、改变经营机制,快速适应市场的需要,可以说是建筑设计院改革的关键之处。
目前,国内建筑设计院众多,依照规模大小的不同,所从事的业务也不尽相同,通常排名越靠前的建筑设计院,其涵盖的业务范围就越广。
虽不乏技术型人才,但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管理以传统设计为主,还没有及时转变观念。
目前很多的设计企业基本是属于自收自支,自盈自亏的企业管理。
且“双轨制”使设计市场的竞争在日渐激烈之余,显得更不公平。
各地的建筑设计院群英荟萃、人才众多,优秀的人才可以推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设计院虽没有资本资源上的优势,但是拥有着相当大的技术型人才资源,国内大多数的建筑设计院在发展上却依然受到很大局限[2]。
2.1 缺乏市场运营管理人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企业管理人员直接代表着企业的外在形象,且好的管理人员无疑能助推企业的发展,不当的经营管理则会致使设计院人才的大量流失。
从目前的总体形势看,设计院不缺技术人员,但是却严重缺乏经营管理人员,同样,设计院不缺领导者,但是缺乏有雄心、有战略的企业家与战术经营人员。
一个好的带头者能引领企业在市场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但是却一直未被设计企业中的广大职工所重视。
设计院发展最核心问题的思考与建议核心问题一:设计院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方向究竟应该怎样走?思考与建议:每个设计院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要根据每个不同的设计院的类型、规模、发展程度来具体分析。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设计院的发展一定和国家的整体宏观调控的趋势和社会的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如果和国家的趋势背道而驰,那一定走不长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多角度、多方面提到与国家发展方向相关的分析和计划。
所以,在制定设计院的发展方向的时候,就要分析国家的整体发展计划中和自己行业相关的关键信息并迅速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和国家的宏观发展方向相一致。
就拿我本人举例而言,我是从事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管理者,对十四五规划首先要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乡村振兴战略、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战略、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
这些关键的信息对一个风景园林设计院的发展的方向上就要认真的进行思考和解读,在战略上及时的进行新形势下的战略部署和模式创新。
每一家设计院在整个行业上的排位的方阵不同,战略思考也差异很大。
处在第一梯队的设计院的战略原点是巩固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处在第二、第三梯队的战略原点是追赶和超越,而追赶和超越是需要在模式上进行创新的。
综上所述,模式创新在十四五战略规划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之前较为传统的设计院所施行的“技术+服务”的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目前主流市场的发展。
多元化、专业化、集成化、运用多种方式促进设计与施工融合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新的主流要求。
模式的创新将进一步加剧行业的大分化及细分化,未来的竞争格局很有可能变为不同商业模式的联合体之间的竞争,同时模式创新将撬动更多的资源要素、创新要素、技术要素等加入到竞争体系中,加速变革。
就现今主流的发展较稳定的设计院而言,符合VRIO的原则(价值、稀缺性、难以模仿、组织)是大的方向,而响应国家的生态战略,搭建优质资源整合的战略平台,管理上融入韧性创效管理的机制是战术上大的趋势。
设计院工作思路作为一家设计院,其工作思路应当具备创新性、专业性和实践性,以此保证其作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设计院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性思路设计院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其工作思路首先应当具备创新性。
这包括从项目策划、设计理念、创意手段等方面保持持续的创新。
设计院应当鼓励其设计师不断进行前沿的设计研究,跟踪国际设计潮流,引领市场潮流。
在项目策划阶段,设计院应当与客户深度沟通,挖掘客户需求的内在逻辑,从而形成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理念。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院应当鼓励设计师大胆创新,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手段和材料,从而产生具有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创新性思路的持续落实,能够为设计院带来持续的市场竞争力。
二、专业性思路设计院的工作思路还应当具备专业性。
专业性思路的体现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专业团队的建设、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设计作品的专业化。
在团队建设方面,设计院应当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设计团队。
设计院可以组织内部培训、外部招聘、与高校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设计人才的专业水平,保证设计团队具备高水平的设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项目管理方面,设计院应当建立专业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管理流程、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进度控制等。
这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设计质量。
在设计作品方面,设计院应当坚持设计与工艺的高度融合,力求每一个设计作品都能够体现专业的设计标准和工艺水准。
三、实践性思路实践性思路是设计院的工作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设计院只有将创新的理念和专业的技术真正转化为实际的设计作品,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在设计院的实践性思路中,应当强调设计作品的实际性、可行性和商业性。
设计作品的实际性。
设计作品应当符合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在色彩、造型、功能、材料等方面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设计作品的可行性。
设计院应当与工程技术部门紧密配合,确保设计作品在施工和制造过程中的可行性。
设计院还应当充分考虑成本、工期、施工难度等因素,保证设计作品的可实施性。
设计院⾼质量发展:六⼤问题要系统解决2020-04-30 08:20(本⽂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设计,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和物质⽂明的重要环节。
在⾼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背景下,设计及其相关主体的作⽤也更为重要——近⽇,国务院公布的204户科改⽰范企业中就有不少设计单位。
应对竞争环境深刻变化,向⾼质量发展或创新发展⽅式转型,设计院⾸先要改的就是“改⾰模式”。
这其中,也包括开展有各类设计业务的科研院所。
过去的改⾰,基本是局部优化、部件式改⾰,怎么改都还是原来的发展模式;现在,需要⾸先把发展模式作为改⾰⽬标与对象,对企业系统实施整体性改造,即不再简单按职能领域分别改,⽽是系统的改。
以下六个问题是设计院⽬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当务之急是:把它们作为整体加以解决,形成设计院总体改⾰⽅案——且要保证真正建⽴在新型发展模式上。
1.设计业务缺乏明确有效的建设模式,跳不出“销售-⽣产”的简单循环,长期发展缺乏过程积累性和理论必然性。
如果是“销售-⽣产”的简单循环,没有任何类型企业可以基业常青。
⽣产类企业靠研发、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作为其基本建设模式,从根本上产⽣⾃⾝竞争优势和长期发展根据。
⽽很多设计院即便有优势领域,也多是历史业绩、地域影响、⼈脉联系等⾃然产⽣的,⼈为的、战略性的建设和竞争优势构造并不普遍,也很少有设计院将此纳⼊到明确、务实的战略规划中,尤其是与当期经营和⽣产形成良好的融合与互促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业务的增长只能靠提⾼销售的市场密度和市场⼴度,⽽这样做并⽆优势可⾔、所有设计院都在这样做,于是必然陷⼊令⼈痛苦的低⽔平市场纠缠中。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的加快推进,很多科研院所在加快产业化发展时都将设计业务、⼯程承包等作为重要突破⽅向。
这对设计院,尤其是前⼏⼗年没有形成发展⼒的设计院,⽆疑是严峻的“降维打击”威胁。
2.组织分化风险⼤。
除⼀些具有长专业特征的设计院,很多设计业务都可以在很⼩的组织单位中完成,内在的存在着组织分化倾向。
设计院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设计院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在过去的几年中,设计院在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设计院作为一个专注于创新和设计的机构,一直在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全面评估设计院近年来的改革发展成绩,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设计院集聚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设计院注重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
通过引进外部专家和全球视野,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设计院成功地吸引了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为设计院注入了新鲜血液,还为设计院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灵感,推动了设计院的改革和创新。
2. 设计院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
作为一个专注于设计和创新的机构,科研创新是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设计院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
设计院加强了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合作,提升了科研能力和水平。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设计院不断提炼和优化设计工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设计院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3. 设计院积极探索国际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设计院意识到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性。
近年来,设计院积极探索国际市场,与外国企业开展合作,参与国际项目。
设计院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参与国际项目,提高了自身的设计水平和服务质量。
设计院也将国外的优秀设计理念和创意引入国内,促进了国内设计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4. 设计院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作为一个对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机构,设计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各项公益事业。
设计院参与了城市规划和社区改造项目,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设计院还注重环境保护,提倡绿色设计理念,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设计院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社会影响力。
在总结回顾设计院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时,我想强调几个关键点。
设计院经营管理思路设计院作为一家专业从事设计工作的机构,其经营管理思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设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设计院需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
一、明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设计院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明确了定位,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做到有的放矢。
设计院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市场需求,选择特定领域进行深耕,打造自己的品牌。
二、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设计院的项目管理体系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设计院可以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立项、任务分工、项目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成果评审等环节。
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效率,保证项目质量。
三、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才。
因此,设计院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管理能力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同时,积极打造团队文化,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影响力设计院要注重市场营销,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行业展览、发布设计成果、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等方式,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可以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推动创新,提高设计水平设计院要不断推动创新,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
可以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创新设计思路。
同时,设计院可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设计方案。
六、加强质量管理,提升设计质量设计院要注重质量管理,提升设计质量。
可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计审核、质量评估、成果检查等环节,确保设计成果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设计师的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平,不断提升设计质量。
七、关注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设计院要关注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设计服务。
对规划设计院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规划设计院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规划设计院存在的问题
1、规划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不仅缺乏先进的理念,而且在一些基本专业常识上也会出错。
2、业务效益点逐渐丧失。
因为规划院只有规划乙级资质,市政、园林项目均要挂靠外单位,因此业务范围受限,市场逐步萎缩。
3、没有更新思考观念,认为实行绩效考核,干多干少一个样。
4、院领导班子缺乏沟通,连续三年均未能完成局下达的经济责任指标。
5、管理乱
(1)技术管理上缺乏质量把控机制,有时图纸不经审核就上报;
(2)内部管理漏洞多,造成效能办每年督查均有违纪人员。
6、人才缺乏,尤其缺乏高层次的技术带头人。
二、个人对规划院发展的几点建议
1、工作上要做到有目标,抓重点。
(1)围绕局下达的经济责任指标(780万),强化效益,必须完成800万产值,争创1000万。
(2)业务构成上应以规划为主多元发展,尤其是园林、市政,争取通过多方面努力能拿到丙级资质。
(3)深化内部结构改革,使全体职工都明确责任。
通过努力,每年争取1-2项省评得奖。
林业调查规划20031Sept128(3):19~23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N53-1172/S ISSN1671-3168现代工程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关键*林振华(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结合工程设计院实际情况,借鉴国家、区域、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研究方法,阐述工程设计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框架;分析工程设计院管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明确市场定位和发展目标;增加科技进步投入。
创建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构建和提升工程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现代工程设计院;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03)03-0019-05Core Competitive Strength and Critical Points in Development ofModern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 teLIN Zhen-hua(Fujian Institu te of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Fuzhou Fujian350003,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and using the study method on compositive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 ability of national,regional or that of enterprises for reference,the con-ception framework of compositive strength and cor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was de-scribed.The situation and task of administra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 were analyzed,th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bjectives were identified,and the importance of increase input and promote scientific progress was emphasized.Creating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was proposed to be a critical prerequisite for establishing or increasing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eng-i neering design institute.Key words:modern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core competitive strength;compositive strength1现代工程设计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111北京奥运会设施规划设计方案的启示2002年3月28日,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向社会发布了5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征求意见稿)6。
建筑设计院经营工作思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行业也日益发展壮大。
作为一家建筑设计院,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每个设计院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建筑设计院经营工作的思路,以期为设计院的经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建筑设计院应注重提升设计水平和创新能力。
设计是建筑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断提升设计水平,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设计院应该加强对设计师的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通过与国内外设计机构的合作交流,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不断拓宽设计思路,提高设计质量。
同时,要鼓励设计师进行创新设计,在项目中注重独特性和个性化,为客户提供与众不同的设计方案。
建筑设计院应积极拓展业务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设计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
设计院应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开展住宅、商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的设计项目。
同时,要注重与政府、开发商、建筑施工单位等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此外,建筑设计院还可以开展设计咨询、设计评估、设计咨询等相关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服务。
第三,建筑设计院应注重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
项目管理是保证设计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
设计院应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量完成。
此外,要注重项目成本控制,合理安排设计资源,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
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进展的跟踪和监督,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四,建筑设计院应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
品牌是设计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要注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设计院应加强对设计作品的宣传推广,通过参加设计竞赛、举办设计展览等方式,展示设计成果,提升品牌形象。
同时,要注重客户关系的维护和拓展,建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誉,争取更多的项目机会。
此外,要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把握市场机遇,提高市场竞争力。
设计院战略规划一。
制定发展战略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一)外部环境1.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环境分析(PEST分析)在社会方面,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也对绿色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政治上,政府对于建筑行业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对于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建筑市场的繁荣与经济景气程度有关。
技术方面,建筑设计行业的技术不断更新,需要不断研究和掌握新技术。
2.房地产市场和设计市场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同时,建筑设计市场也需要进行分析,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3.行业竞争对手分析建筑设计行业竞争激烈,需要对行业内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了解其优势和劣势,以便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
二)内部环境1.资源评估对于公司现有的资源进行评估,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以便更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
2.经营能力分析对公司的经营能力进行分析,包括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3.管理情况分析对公司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包括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管理状况。
三)对XXX的SWOT分析1.SWOT-潜在的关键因素对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
2.SWOT战略分析根据SWOT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便更好地利用公司的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会,应对威胁。
四)环境分析总体结论综合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结果,得出公司当前的环境状况和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
二。
宗旨、经营思想和战略目标一)宗旨公司的宗旨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建筑设计服务,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二)经营思想公司的经营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基础,以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目标。
试析如何完善设计院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试析如何完善设计院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设计院作为工程设计行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其本身性质,对我国的经济创新体制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设计院的发展矛盾初见倪端,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挑战,要想设计院在全球化浪潮中稳中求进,必须要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
1 设计院面临的形势和市场挑战1.1 在新形势下提高竞争意识2008年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力,大部分国家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萧条。
反思过后,世界经济重整旗鼓继续前行,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
在这个经济背景下,设计市场的市场结构、产业模式、竞争方式发生了转变,打破了以往同一市场过度竞争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多领域、多层次、特色竞争的市场格局。
同时经济的开放格局使得市场竞争从单独企业实力竞争向产业链竞争方式转变,因此设计院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构筑企业竞争力。
1.2 市场层面遇到的挑战经济的一体化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市场化的一体化还会进一步的扩大和延伸,因此企业承担跨行业、跨地域的项目将成为一种常态。
同时,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速了市场的多元化,多元化不仅表现在竞争主体上,还表现在市场要素上。
海外公司、境外公司、民营合伙人也进入市场打破了以往单一竞争主体的模式。
设计院的市场定位、经营理念、企业体制出现变革性的影响。
这就要求在一体化、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形势下,设计院必须依据市场重新定位,进行生产经营体制深刻变革,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设计院综合竞争力。
2 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设计院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顺應市场发展的变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设计院必须建立新的经营策略,构筑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是设计院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化经济的内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2.1 满足设计院市场竞争需要的必然要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工行业、工程机械产能过剩,正处于低谷的状态。
目前,很多设计院正在编制“十四五”规划,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少设计院对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如何高效编制以及实施落地等存在一定的疑惑。
一方面是2020年国际形势及新冠疫情黑天鹅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战略规划在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到底能否有效编制并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这些年制定的战略规划大多停留在纸面上,指导性不强、实施效果不佳。
关于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及是否需要编制笔者不想多言,但仅仅指望战略规划就解决企业发展的所有问题,指望一个规划文本就把企业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本文尝试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认识、编制和实施战略规划,供设计院从事战略编制和战略管理的同仁参考。
一、战略制定与能力建设并重
行业发展的大的假设前提在改变
工程行业是“被动行业”,其业务来自其他行业投资的“物化过程”,难以自己创造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各行业天量的投资带给工程行业史无前例的市场机会,城镇化、基建大发展等让广大设计院有做不完的项目,毕业后能进入设计院意味着金饭碗、CBD办公、人生赢家……似乎行业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近年来,这个发展的大前提正在发生改变:投资顶点已现,增速和边际效益都在快速下降;高端市场并不那么广阔,中端市场血拼成本,低端市场竞争无序又无利,习惯了高端市场的设计师们好像进入低端市场也蛮难为情的……短短的几年,我们发现市场上原来的挑肥拣瘦,变成了狼多肉少,于是取费越来越低、服务承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日子越来越难过。
设计院的战略同质化严重
笔者查阅了众多设计院的战略规划,大型设计院在发展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区域布局、纵向一体化等方面大同小异,不管是大型综合设计院还是一般行业设计院,都恨不得把自己
规划成一个全能选手,把各种业务、各种模式都涵盖,成为通吃的赢家。
一个千把人的设计院,硬生生的做出十几个不同的专业所,看起来每年有几个亿的设计收入,但分开来算的话,每个业务都很小、很浅,没有任何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项目的平均合同额一百来万,压根就没有进入各领域的主航道,一旦市场有波动,很快就会出局。
组织能力建设成为关键
由于信息传播的加快、行业内交流和人员流动的加快,各设计院在战略制定和业务选择时并没有秘密可言,很难有“一招鲜吃遍天”和“弯道超车”的机会。
十四五期间,构建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能力就成为制胜的关键。
从企业管理的完整系统来说:战略是核心、组织是保证、流程是支撑、人力资源是基础,这些要素的合理匹配构成了企业的组织能力(如图1)。
设计院里牛人众多,都是武林高手,但专业、所室或区域割裂,习惯小团队作战的武林高手们组成的“团伙”是松散群体,根本打不过纪律严明、组织严密的军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会失去整体优势。
如何整合内部资源、协同业务发展、构建组织能力成为设计院在十四五期间的头等大事。
图1:企业管理的完整体系
二、战略制定与实施落地并重
剖析战略落地效果不好的原因
“一流的战略二流的执行,不如二流的战略一流的执行”。
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性谁都知道。
但战略规划制定出来以后,挂在墙头上、锁在抽屉中、扔在角落里,实施效果差被广为诟病,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企业为做战略而做战略,追求高大上和文本完美,完全不具备实施的可能性,当然原本就没打算实施;其二:战略制定完全是个别领导拍脑袋,没有广泛研讨、论证和征求意见,要么得不到广大实施者的认可,要么就是大家压根就不知晓、不理解;最后是没有目标分级和绩效考核,没有承载体,整个战略规划没有形成闭环。
资源与举措的匹配
兵法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必须有相应的资源配套。
我们目标实现需要承接多少项目、多少设计师、拓展哪些新领域?这些项目和人员从哪来、实现的策略是什么?我们向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咨询转型需要多少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分包分供的资源怎么整合?(如图2)现在行业里说的比较多的一句话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市场就是我的资源库”,优质资源在市场上都是稀缺的,我们凭什么能去整合和驾驭资源?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很抢手,这就需要我们在规划中优化我们的配置策略,构建起共赢、多赢的资源平台。
图2:战略性资源配置及路径
做好变革管理
行业里有个说法“逼出来的改革,放出来的活力”,设计院这些年的日子都挺好过,设计院管理者们多为“风度翩翩的学者、君子”,很难主动去做变革这样自讨没趣的事情,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转型升级的成功离不来变革和变革管理,特别是行业到了巨变的前夕。
设计院
如何推进变革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思想统一、改革坚定的领导班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团结一致不退缩;其次要抓好关键的少数,核心是各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据管理学者研究,一个组织是由5%的精英和90%的跟随者、5%的破坏者构成,抓好了5%的精英就能带动中间90%的跟随者,激发团队和组织的活力,变革自然就能成功;最后是变革主导者要根据企业文化、变革的内容等合理地采用变革方式,如小步快跑式,时间换空间式,或者快刀斩乱麻式等。
三、战略制定与使命担当并重
时代和企业呼唤担当者
《人民日报》曾撰文“使命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导致企业失败最为重要甚至唯一的原因,就是缺乏对企业使命的充分思考”。
相对于施工企业而言,设计院管理者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方面的略显魄力不足,是由行业性质、知识型企业等所决定的,在行业持续向上发展的时代这不是问题,但在“乌卡时代”各要素都在急剧变化,在不确定加大的未来,设计院的管理者们需要承担起更大的使命,在制定战略规划的时候站在更高、更长远的未来来思考问题(如十年、二十年后我们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要交给下一代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更加主动、勇敢地担当起企业未来发展和前行的重担。
关注、研究变化并与时俱进
“鸵鸟思想”在企业界非常盛行,遇到问题和挑战的时候,一些管理者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假装没看见或者刻意逃避。
我们在编制规划时不能自说自话、闭门造车,对外需要深刻地去研究宏观、行业、细分领域及竞争对手,进而找准自己的定位、市场和竞争策略;对内要深度剖析自身的管理、核心资源/能力、员工诉求等,为战略落地设计更合适的路径。
另外,战略规划制定出来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战略管理部门每年需要对规划进行评估和
微调,以保证方向和目标的正确性、策略和路径的有效性。
激励个人成为奋斗者
华为的一句“以奋斗者为本”激发了多少企业、感动了多少员工,然而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如何先让自己成为奋斗者。
笔者认为需要从四个方面去思考,第一是保持学习,心态更加开放,不被这个时代所抛弃;第二是关注并研究行业变化,思维和行动跟得上行业发展,不被行业所抛弃;第三是把企业规划制定和实施当成是自己责无旁贷的工作,让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匹配上公司的转型升级,不被企业抛弃;最后是自己保持良好的身体、学习和工作状态,积极进取、带动身边的人都成为奋斗者,始终不被自己所抛弃。
设计院编制一个优秀的战略规划只是向未来迈出发展的第一步,建设与之匹配的组织能力、设计有效的资源配置路径和实施举措、激励管理者更具使命和担当去推动战略落地、管理变革,这些都与战略本身同样重要,他们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体系,共同积聚着设计企业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