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5
2.3 常见天气系统读常见天气系统(图甲、图乙)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甲、图乙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是暖锋示意图B.图甲天气系统产生的降水发生在锋前C.图乙是南半球反气旋D.图乙天气系统的中心气流在垂直方向下沉2.下列天气现象与其成因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图甲B.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的台风—图甲C.重庆夏季的伏旱—图乙D.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图乙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3—5题。
3.该天气系统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4.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A.29日 B.31日 C.1日D.3日5.该天气系统南下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A.寒潮B.洪涝C.锋面气旋D.干旱下图为某年12月11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6—8题。
6.此时A.甲地气压低于周边B.乙地风向为偏北风C.丙地风力大于乙地D.丁地盛行上升气流7.图中A.①锋面将会向西北方向移动B.②锋面过境时可能带来降水C.③锋面过境后气温会降低D.④线区域受到冷锋的控制8.下图中的天气系统与上图中甲地类型相同的是A.B. C.D.下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该天气现象是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10.该天气系统是A.快行冷锋B.反气旋C.强热带气旋D.准静止锋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读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图,回答11—13题。
11.据图可知,A.台风只在夏秋季节才会形成B.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C.我国全年各地均会受到台风影响D.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少12.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B.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C.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D.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13.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④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⑤读中国东部雨带移动示意图和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图,回答14—15题。
常见天气系统一单选读“昆明准静止锋示意图”,回答1~3题。
1.此锋面形成的季节多在()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此时贵阳附近的天气特征是()A.阴雨连绵B.晴空万里C.大雪纷飞D.暴风骤雨3.据图分析昆明准静止锋的成因主要是()A.暖气团势力强B.冷气团势力强C.地形影响D.海陆位置影响读右图,回答4~5题。
4.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场分布状况看,它属于A.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5.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A.阴冷潮湿B.晴朗干燥C.高温多雨D.阴雨绵绵6.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锋面系统的降水区域与其前进方向一致B.冷暖空气相遇的地区往往形成大风和阴雨天气C.气旋的气流为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为上升,易成云致雨D.反气旋控制的中心地带多大风7.我国东部地区夏秋降水多,主要类型是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台风雨8.赤道处不易形成气旋和反气旋主要是因为()A.全年高温多雨 B.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C.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D.没有地转偏向力9.造成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准静止锋 C.冷锋 D.反气旋10.若这种天气系统(第5题)在夏季出现,则北方地区往往形成的天气现象是 ( )A.暴雨 B.大风降温 C.沙尘暴 D.连绵阴雨11.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12.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该气压系统在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A.60°N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14.下列天气现象,哪些与冷锋有关()A.长江流域的梅雨 B.冬半年,云贵高原阴雨连绵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冬半年爆发的寒潮15.右图为某气象站1月上旬根据观察作出的气象资料,则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16.读图2-23所示,关于气压中心E和锋面F的叙述正确的是()A.E是北半球气旋,F是暖锋B.E是北半球气旋,F是冷锋C.E是南半球气旋,F是暖锋D.E是南半球气旋,F是冷锋17.下列地区不是世界台风(飓风)多发地区是 ( )A.地中海地区B.加勒比海C.孟加拉湾D.中南半岛二非选题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常见的天气系统同步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1.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B.降水都降在锋前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D.都属于气候系统2.关于暖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锋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B.降水多发生在锋后C.暖锋过境时多形成连续性降水D.锋面从高纬方向移来3.下图所示四幅冷、暖锋示意图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地形和海陆因素)4.下列天气过程中,属于暖性反气旋控制下的是A.寒潮B.台风C.梅雨D.伏旱5.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其中心为高气压B.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C.其中心有上升气流D.地面气流呈辐散状6.下列属于南半球反气旋的是7.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A.气旋B.反气旋C.锋面气旋D.冷锋8.能正确表示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A.副极地低压B.反气旋C.气旋D.赤道低压9.下列关于气旋与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气候系统B.同一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水平气流方向相同C.我国冬、夏季受反气旋影响的天气特点相同D.温带多雨带气旋活动频繁,多气旋雨10.北京冬季盛行偏北风的原因A.气旋西部B.气旋东部C.反气旋西部D.反气旋东部二、双项选择题读下图,完成下列11——13题11.北京处在①阶段时,天气现象和气压分布状况是A.天气晴朗温暖B.气压高C.天气阴D.气压低12.北京处在②阶段时,如果有大风天气出现,可能的影响因素是A.锋面两侧水平气压梯度较大B.冷气团移动速度很快C.暖气团含有大量水汽D.冷气团携带有大量沙尘13.北京处在④阶段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冷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B.暖锋移出本市,天气晴朗C.冷空气已经变性,气温开始回升D.天气已转阴,出现降水迹象14.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天气旋涡有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15.读下面所示图形中,能带来阴雨天气的是三、综合题16.下图中锋面移动是30 km/小时,城市目前是14时,说明:(1)该锋是锋,判断依据是方向移动。
考点规范练9常见的天气系统考点一锋与天气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图1)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图1图21.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B.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D.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2.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A.道路表面湿滑B.出现降雨天气C.出现逆温现象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2023陕西榆林期中)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
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示意部分摘取记录),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验证实践。
据此完成3~5题。
726—30日雨31日早晨31日白天晴好3.该县1月主要受()A.冷高压影响B.锋面气旋影响C.副热带高压影响D.中纬西风影响4.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A.云层消散水汽减少B.水汽增加云层消散C.水汽减少云层增厚D.云层增厚水汽增加5.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A.弃耕荒地B.平原公路C.居民社区D.大型水库锋后气团性质一旦发生改变,被更后面的气团追上会形成新的锋面。
此新锋面称为副锋,原锋面称为主锋。
下图示意我国某日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
据此完成6~7题。
6.主锋、副锋的锋面类型分别是()A.冷锋、冷锋B.暖锋、暖锋C.冷锋、暖锋D.暖锋、冷锋7.导致主锋锋后气团变性的主要原因是()A.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下降B.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升高C.途经高原山地高海拔区,气温下降D.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气温升高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改变性质,锋面稳定少动,当第二个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
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基础练习知识点1锋与天气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据此回答1〜2题。
甲乙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A.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会出现短时雷暴天气2.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长江下游伏旱B.华北平原春旱C.北方寒潮D.江淮梅雨某天气系统过境后,家住我国南方的梅老师打开手机中的天气预报软件,获得了当地从昨天到接下来一周的天气资料。
完成3〜4题。
3.上述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4.关于图中所示各日的说法正确的是()A.昨天大气污染较为严重B.今天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C.明天大气保温作用较好D.周二白天洗车店生意较好8.该气压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B.晴朗干燥 D.阴雨绵绵 25 .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植被覆盖率6 .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A.气压低 B.气温低 C.降水少 D.云量少知识点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读图,回答7〜8题。
近地面7 .从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状况看,上图天气系统属于( A.北半球、高气压C.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低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A.阴冷潮湿C.高温多雨读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完成5〜6)下图为北太平洋2017年11月某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10.甲处的风向为()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提升练习下表为某市2019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 题。
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3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
3.1常见天气系统考点基础练考点一锋与天气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
下面两图中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中,关于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暖气团被迫抬升,可形成降雨天气B.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C.乙图中暖气团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2.两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后,出现的共同天气现象是()A.气温降低,气压升高B.气温升高,气压降低C.连续性降水D.天气转晴3.我国东部受甲图中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B.华北平原地区春旱C.北方地区寒潮D.江淮地区梅雨2020年8月12日,京津冀地区受西太平洋副高外围偏南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产生了一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影响该地区的天气系统是()A.B.C.D.5.下图中能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气温变化的是()A.B.C.D.2020年10月19日北京气象台发布:北京20日天空将由蓝转灰,空气质量以中等污染为主。
下图是北京2020年10月21日8时的地面天气简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19日北京天气状况是()A.晴朗B.多云C.阴雨D.大风7.20日天空由蓝转灰时,北京正处于()A.冷气团控制B.冷锋过境前C.冷锋过境时D.冷锋过境后8.21日北京天气状况是()A.狂风暴雨B.多云转雨C.升温转阴D.降温转晴9.下图中A,B,C为不同时期出现于我国的三条锋面,其中B,C为准静止锋。
读下图完成下题。
当B锋面出现时,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一场春雨一场暖,田间农夫忙种田考点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天气系统为()A.北半球反气旋B.北半球气旋C.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气旋11.若类似的低压系统控制我国某地,该地可能出现()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台风D.寒冷干燥的天气图是“某地区水平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天气系统高三练习题天气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地球上无处不在的自然现象。
了解天气系统对我们预测天气、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高三练习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气系统。
一、选择题1. 太阳能为地球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 热辐射B. 电磁辐射C. 重力作用D. 磁场2. 下列哪个是主要的热力循环模式?A. 季风B. 温带C. 潮汐D. 热带3. 热带气候区的特点是A. 温度变化较小,降雨量丰富B. 温度变化较大,降雨量不稳定C. 温度变化较小,降雨量不稳定D. 温度变化较大,降雨量丰富4. 下列哪个是风的主要原因?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潮汐引力D. 大气压力5. 气温的长期平均数被称为A. 平均气压B. 日落C. 气候D. 昼长二、判断题1. 高气压区的空气下沉,导致气温升高。
(错误)2. 季风是由于地球旋转引起的。
(正确)3. 纬度越高,温度越低。
(正确)4. 高山上的气温通常比低地上的气温更高。
(错误)5. 潮汐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
(正确)三、简答题1. 解释气候与天气的区别。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长期时间内的天气情况的总体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天气是指一个具体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态。
2. 解释地球的气候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的辐射和地球表面的各种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太阳能提供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能量,地球的旋转和公转方式使得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和热量分布不均匀,形成了气候带。
大气层和海洋起到调节地球气候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热力循环模式,如风、季风和洋流。
地球上的地形和植被也对气候产生影响。
3. 请列举两种重要的天气现象,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a. 暴雨: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水量特别大的一种天气现象。
暴雨通常是由于强热对流引起的,当大气中的水汽饱和并遇到冷空气时,水汽凝结成水滴形成云层,而巨大的上升气流将云层所积累的水滴尽快往下运动,形成暴雨。
常见的天气系统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现象是天气系统中的热带气旋造成的?A. 季风B. 龙卷风C. 暴雨D. 飓风2. 投影法是一种常用的天气系统绘图方法,以下哪种投影法适用于世界气候带的研究?A. 等经纬线投影B. 等角度投影C. 等面积投影D. 圆锥投影3. 热带雷暴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以下哪个是热带雷暴的主要特点?A. 降雨强度大B. 持续时间长C. 风力较弱D. 温度下降明显4. 高空急流是影响大气环流的重要因素,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高空急流指的是大气中的垂直气流B. 高空急流一般出现在低纬度地区C. 高空急流强度与海平面温度密切相关D. 高空急流对航空和天气变化有重要影响5. 雷电属于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以下哪种描述是准确的?A. 雷电是由冷暖空气的对流造成的B. 雷电只会出现在夏季C. 雷电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度D. 雷电可以预测并避免二、填空题1. 大气的_________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情况。
2. 热带气旋通常在_________海洋上形成,并向陆地移动。
3. 在气压系统中,气旋一般对应着_________的天气。
4. 暖锋和冷锋交汇处常常会出现_________的天气现象。
5. 平地上的风是由_________引起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天气系统中的高压和低压的特点及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2. 请解释热带气旋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对应的天气现象。
3. 请简要描述冷锋和暖锋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4. 请解释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并说明它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
5. 请解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机制,并说明它对风的影响。
四、解答题1. 请根据以下某个地区的天气数据,绘制相应的天气图。
气温:27°C相对湿度:70%风向:西北风速:4 m/s2.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天气系统(例如季风、风暴等),请描述其形成过程、特点及对当地的影响。
五、如何应对天气系统挑战天气系统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应该学会应对不同的天气系统挑战。
天气系统专题练习下图为北半球某锋面气旋云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东南风2.此时,乙处A.暖气团主动抬升,阴雨连绵B.冷气团主动抬升,狂风暴雨C.暖气团被迫抬升,狂风暴雨D.冷气团被迫抬升,风沙肆虐下图为我国某测站在某日北京时间02:00-10:00台风途经前后风向与风速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3.06:00-08:00A.台风中心总体向偏北移 B.台风中心经过测站上空C.观测站的降水逐渐变小 D.观测站的风速不断增大4.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季奥运会开幕。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搭载的微波成像仪可全天候、全天时精准探测大气状况,为气象部门天气预报提供服务,保障冬奥会户外项目的顺利举办。
下表为2月10日~16日北京天气预报信息。
完成下面小题。
日期10日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16日要素天气多云多云转阴阴转小雪中雪多云转阴多云晴转多云最高温53-2-5-6-5-1最低温-9-10-9-16-16-17-8风速1-2级1-2级3-4级3-4级1-2级1-2级1-2级5.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探测大气状况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RS C.GIS D.BDS6.2月13日部分室外雪上项目延期举行,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 B.风速 C.能见度 D.空气质量锋后气团性质一旦发生改变,被更后面的气团追上会形成新的锋面。
此新锋面称为副锋,原锋面称为主锋。
下图示意我国某日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和副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主锋锋后气团变性的主要原因是A.途经地面辐射更强地区,气温升高 B.阴雨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升高C.途经高原山地高海拔区,气温下降 D.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下降8.关于近地面①②③三地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位于副锋锋前,风力最大 B.①位于暖锋锋后,风力最大C.②位于主锋锋后,风力最小 D.③位于冷锋锋前,风力最小在温度等其它因子相近的情况下,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当干空气向湿空气移动时,会将湿空气强迫抬升,形成类似冷锋的天气过程。
《常见天气系统》基础练习一、选择题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
据此完成第1~2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句中所描述的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一种锋,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C.阴雨连绵D.影响范围很小读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完成第3~4题。
3.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4.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下图为某同学通过网络获得的某城市未来三天的天气预报(部分)。
阅读天气符号图,完成第5~7题。
5.周一时,与该城市在某天气系统中的位置相似的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6.下面各图与该城市三天来气温、气压变化相符的是()A.甲B.乙C.丙D.丁二、综合题7.下图为春末夏初东亚近地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字母A、B、E所示的位置,判断气压场类型(低气压、低压槽、高气压、高压脊、鞍部)。
(2)判断C、D两地的风向。
(3)比较D、E两地风力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4)分析F、G两地的天气状况,并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从题中“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信息可知,该天气系统应为冷锋。
2.C【解析】诗句描述的是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是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
该天气系统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3.D【解析】当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即亚洲高压强盛的时候为我国的冬季,故D 项正确。
4.C【解析】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即上海位于高压的西方,则上海吹东南风。
5.A【解析】根据天气符号和三天来气温的变化可知,该地经历了冷锋过境,周一时为阴雨天气,说明其正处于冷锋的锋后,与甲地的位置相符。
《常见天气系统》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A.右图中剖面是东西向 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 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答案 B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
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
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
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读下图,回答2-3题。
2. 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A. 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B. 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C. 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D.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3. 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答案 B B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月14日6时的气压形势,图中L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乙地14日6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5.图中L天气系统中心移到甲地的时间约为A.14日12时 B.14 日18时 C.15日0时 D.15 日6时6.图中L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最有可能是A.晴朗B.暴雨C.暴雪D.沙尘答案 B C B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天气形势图,完成7-8题。
7.图示时刻,下列四地平均风浪最大的是A.辽东半岛西岸 B.台湾岛东岸 C.朝鲜半岛东岸 D.本州岛西岸8.图示时刻的天气状况是A.①地吸热慢,气流冷却下沉形成高压 B.本州岛此时天气状况为阴雨C.黄海海域气流上升,此时为阴雨天气 D.②地天气晴朗,利于出海捕鱼答案 D B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
下图为美国五大湖区年平均降雪量(1971---2000年)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图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常见天气系统复习题2一、选择题某月5日10时至6日10时,某天气系统过境我国江淮地区某城市,下图为该城市该时段气温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A.高压B.低压C.冷锋D.暖锋2.与过境前相比,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当地A.气温升高B.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C.气压降低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2014 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
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正常路径与大气受阻塞后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地区的天气系统为( )A.反气旋B.气旋C.冷锋D.暖锋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其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全面的是( )①该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使巴西东南部地区干旱少雨③使亚马孙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增加④该气流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读“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6000 m高空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此时,丙处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若不考虑其它因素,此时该地区近地面出现雾霾天气( )A.甲处近地面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乙处近地面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长C. 甲处近地而有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D,乙处近地面有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短下图甲图为中纬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运动;乙图为甲图中MN -线气压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Q地的风向为A.东南风B.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8.甲图所示时刻A.①地的降水概率较②地大B.①地的气温较②地低C.③地风力较④地小D. ③地气压较④地高据南充气象台2017年12月15日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三天我市将有降温天气。
并伴有5-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8℃。
常见天气系统练习题(2020·东营一中模拟)下表为某市2019年3月5日至11日天气信息统计表。
读表,完成1、2题。
1.2.与3月5日相比,3月10日( )A.空气质量更差B.大气辐射增强C.可能出现作物冻害D.气压更低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从表格信息看,该市经过了气温下降、阴雨、大风天气,说明该天气过程是冷锋过境。
图A是准静止锋,图B是暖锋,图C是气旋,图D是冷锋。
第2题,由上题可知,3月5日~11日冷锋过境。
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大气辐射将会减弱;3月10日有4~5级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会变好;最低气温降至0 ℃,可能会出现作物冻害。
(2020·重庆期中)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3~5题。
3.此时,北京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C.偏北风D.偏南风4.甲地风力大于乙地的直接原因是甲地( )A.水平气压高B.水平气压差大C.水平气压梯度力大D.摩擦力大5.此时,若某旅行者到达长江源头附近,其实测当地气压值应为( )A.等于1 010 hPa B.大于1 005 hPaC.等于1 005 hPa D.小于1 005 hPa答案 3.D 4.C 5.D解析第3题,读图分析,北京此时处于低压中心的东南部,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中心,向右偏转为偏南风。
第4题,读图分析,甲地风力大于乙地的直接原因是甲地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第5题,读图可知,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源头位于等压线1 005以南地区,气压值小于1 005 hPa。
(2020·青岛城阳模拟)读南半球某地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a~d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A.a西北风B.b东北风C.c东南风D.d西北风7.此时,图中a、b、c、d四地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a B.bC.c D.d答案 6.B 7.A解析第6题,根据等压线分布特征,a地的风向为东北风,A项错误;b地的风向为东北风,B项正确;c地的风向为西北风,C项错误;d地的风向为西南风,D项错误。
练习1图中四点受暖气团控制的是()A. ①③B.②④C.①④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 此图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C. ②地吹偏南风,③地吹偏北风D. ③地出现连续性降水3.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个影响的结果(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D.反气旋4•读图,A、B C、D几种天气系统中,能形成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台风天气的是(5. 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有()A. 降水都发生在锋前C.暖空气均位于锋面以下6. 指出在准静止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A.贵阳冬季的阴雨天气C.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7. 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近地面低压中心的空气(A.按逆时针方向辐散C.按顺时针方向辐散B. 按逆时针方向辐合D.按顺时针方向辐合&可以促使气流上升,带来降水的是()常见的天气系统BD 右图中甲地位于低气压中心,读图回答B .过境时气压升高D.过境时天气常有风云雨雪等 : )E.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D.我国冬季的寒潮天气A.高压与低压C.冷锋与暖锋B .气旋与反气旋D .迎风坡与背风坡9. 2006年重庆地区遭受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主要是下列哪个天气系统的影响:练习10. 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A .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C. 南半球,高气压D.南半球,低气压11. 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12.当该天气系统位于上海正东方向海面时,上海市吹(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13 •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A.连续性降水B .沙尘暴天气C 14.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 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狂风暴雨 D .晴朗天气'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
新高三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出题人:葛世天一、选择题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图中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4.乙地的风向最不可能是A.意大利罗马温和少雨 C.华北平原正收获小麦B.东北平原冰天雪地D.中国东部台风频繁下表为2017年6月19日我国部分城市的气温资料。
据此完成第9~10题。
图3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局部示意图,请回答6—8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可能是 气压带3.甲地的气压可能为 A.1006百帕B.1002百帕C.1000百帕D.998百帕 A.东北风 5.丙地A.受冷锋影响6.该图所示季节 B.西北风 B.受暖锋影响C.东南风 C.受气旋影响D.北风D.受反气旋影响北京北方南方天津济南杭州上海福州B.副热带高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最高温/℃303035282825 最低温/℃2022242223237 .影响表中南、北方城市该日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气象条件D.海陆位置 8 .表中城市该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最明显的是 A.北京B.济南C.上海D.福州下图为某气压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 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11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12 .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9.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A.20°〜30°盛行东北风B.30°〜40°盛行上升气流 10.图示季节A.贵阳空气清凉,冻雨不断B.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0时行时此时相时21时甲乙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完成第13-14题。
常见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2.每年的二、三月份,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地板、墙壁会出现大量水珠,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南天”。
这
种现象主要与有关。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静止锋活动D.反气旋控制
3.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问题。
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4. 读下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个呈现多变的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1005
1010
1015
1005
1000
1000
1005
H
H
L H
995
1015
1020
1025
1020
杭州
杭州
L H1015
1020
1025
1010
1015
H
杭州
L
1005
1000
1010
H
H
杭州
①②③④
图7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④
图8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双选)
5.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6.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
B. e
C. d
D. c
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7~8题
7.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为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8.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日白天气温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
B. 3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
C. 1日、2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D. 2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
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图,完成9~12题。
9.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10.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11.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12.下列关于我国沙尘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沙尘暴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B.增温快、降水少、风力大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C.沙尘暴会影响交通安全、破坏作物生长D.沙尘暴会使气温急剧升高,危害人体健康图1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
读右下图,回答13~14题。
13.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并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14.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①南②西③北④东南⑤西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15.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
读图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锋面可能属于暖锋B.甲地13日气压比11日高C.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11日的日出前后
D.该锋面的降水主要位于锋前,降水的强度比较小,多连续性降水
下图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据此完成16~17题。
16.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
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
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17.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
B.冷锋缓慢过境
C.反气旋缓慢过境
D.暖锋缓慢过境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18-19题。
18.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19.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读“我国部分地区生长期资料图”(图8),图中数据分别为“生长期日数”和“生长期初日”,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示地区生长期初日的变化规律是()
A.自西南向东北提早B.自南向北推迟
C.由东向西推迟D.自东南向西北推迟
2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甲区域()
A.生长期初日提早,生长期时间延长
B.生长期初日提早,生长期时间缩短
C.生长期初日推迟,生长期时间延长
D.生长期初日推迟,生长期时间缩短
近年来,人们发现高山滑雪场地普遍萎缩,这使得未来冬奥会举办地也将随之发生变动。
据此回答22题。
22.未来冬奥会举办地可能会()
A.移向较低纬度的山区B.移向海拔更高的地区C.移到两极地区D.移向海拔更低的地区23.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经营热带丛林木材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原因是( )
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
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
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
D.森林减少会造成CO2增加使这些国家农业增产
图3为我国两个时段年等温线变化比较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 我国气候变暖最明显的地区是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
25.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最可能是
A.甜菜种植区域南移
B.小麦种植海拔降低
C.水稻种植北界北移
D.油菜开花期滞后
二、综合题
读下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图甲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
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10分)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图乙阴影区域的家业生产有何危害?(4分)
27.(24分)2010年8月25日,俄罗斯一艘11万吨级的油轮在破冰船导引下顺利穿越北冰洋东北航道到达中国,打开了中国的北极黄金航道。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北冰洋地理位置示意图。
(1)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沿岸
地区自然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8分)
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
26、(1)冷锋天气特征: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
成因:①暖空气沿锋而被迫抬升,成云致雨;②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③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下降。
(2)农作物遭受冻害,破坏牧场和基础设施。
27、(3)气候进一步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被浸;苔原和冰原减少;森林带北移,针叶林枯萎;河流结冰期(封冻期)缩短,流量增加;物种减少。
(每点2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