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可能与不可能
- 格式:pdf
- 大小:404.67 KB
- 文档页数:4
【叙事医学】临床医学人文:困境与出路重要小贴士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现已推出V2.5密码狗版本,将于2015年8月7-9日举办第四期培训班,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培训报名】⊙作者:王一方⊙编辑:小余在当下,医学人文正滑向空壳化,如果它无法融入临床路径和制度,就无法根植于临床大夫的观念与行为,推动医学人文关怀从自发走向自觉,怎样认知医学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如何推动医学人文关怀走进临床,在观念拓展与路径选择方面都存在诸多误区与误解,也存在许多待开垦的领域和开发的机遇,需要我们着力去批评、去建设。
1 临床医学人文的困境与原因在很多人心中,医学人文关怀只是一份理想的职业姿态,一种美好的情愫,一场职业自新运动,一个反抗职业傲慢、冷漠的温暖呼吁。
既不具备扎实的学理建构,也无法成为行动逻辑,更谈不上内化成为一种职业人格。
无法根植灵魂。
于是,医学人文关怀的实践遭遇到“叶公好龙”式的尴尬境遇,需要我们花气力去理顺人文关怀体系中的矛盾与困惑。
无需指责社会人文氛围,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医学人文关怀的交叉与边缘定位,它本是一种职业服务,却被当作“买一送一”的赠品,原因是它既在技术(药物、手术)外,又在技术中(谈话、抚慰),渗透、内化、融会在技术服务的流程与细节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是人文关怀游离于实证的科学真理谱系,也无法归属于医疗技术规程。
常常被排斥在诊疗价值之外,或者勉强承认其辅助价值。
无疑,人文关怀是技术后服务、价外服务,既是基础服务,又是升级服务、超值服务。
既是世俗关爱,又是神圣至爱。
人文关怀是高端服务品质的体现、服务人格的外化。
必须在行业内树立起对医疗高端服务品质、服务人格的关注与投入。
在全人医学的价值谱系中,人文关怀意义重大。
技术服务着眼于患病的躯体(病灶),是专业知识的效能化、人文关怀着眼于蒙难的人,直指心灵、情感、意志,是苦难的救赎。
随着一些资深临床学家的积极倡导和推进,医学人文关怀意识在不断复萌与回归,更多的医院管理者和中青年临床医生逐渐加深了对医学人文关怀的价值认同,形成许多共识,譬如,医学人文关怀意识和制度安排是高端服务业的基本诉求,是患者顺应性、满意度、忠诚度的基石;医学人文关怀制度安排是医院医疗风险防范的隔离带,是医患冲突的减压阀。
叙事医学综述一、叙事医学的定义与起源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是一种将叙事技巧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方法,旨在提高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效果,增强医生对患者的理解和共情。
叙事医学起源于文学和医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借鉴文学中的叙事技巧,使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患者的经历和感受。
二、叙事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叙事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而叙事医学通过运用文学技巧,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患者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叙事医学也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和社会背景,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三、叙事医学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在医疗实践中,叙事医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例如,在儿科中,医生可以通过倾听患儿和家长的叙述,更好地了解患儿的症状和病情,从而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在神经科中,医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叙事描述,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和疾病发展过程。
在精神科中,医生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心理治疗。
四、叙事医学在医疗教育中的作用叙事医学在医疗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叙事医学可以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其次,叙事医学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能力。
此外,叙事医学还可以为医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理念和方法。
五、叙事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叙事医学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叙事医学将会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和高效的患者信息分析和处理工具。
其次,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叙事医学将会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北京协和医学院叙事医学课程教学经验探索李飞【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9(040)015【总页数】4页(P51-53,78)【关键词】叙事医学; 叙事能力; 医学人类学; 缓和医疗【作者】李飞【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1 叙事医学教育现状与课程缘起叙事能力指倾听、阅读、识别、吸收、解释并被听到或读到的故事所感动的能力[1]。
叙事医学被界定为由叙事能力所实践的医学,是一种新的临床框架,是医者的职业理想[2]。
正如发起人丽塔·卡伦[3](Rita Charon)医生所说:“叙事知识指向的是参与者或观察者的本土的、独特的理解。
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及实践能够去激发叙事行为并且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叙事能力。
”2011年以来,叙事医学理念结合医学人文的探索在国内正式发端,学术界积极引荐理论的同时,临床实践表现出强烈需求:肿瘤、护理、缓和医疗、康复照护等领域开始初步积累叙事医学的实践经验。
朱婷婷[4]对国内叙事医学研究演进、现状和热点分析进行梳理后发现,近几年的主流和热点集中于理念引进、理论梳理和初步实践的阶段,应用推广刚刚起步,基于本土的叙事医学教育和临床应用体系架构还比较少,现阶段中国叙事医学领域呈现“强理论、弱应用”的特点。
本文视叙事医学课程为教学应用与实践的一种探索,致力于寻求适合我国社会文化框架的叙事医学教学模式,抛砖引玉,希望能为国内叙事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
自2012年起,笔者从事的系列相关教学、科研及撰写成为开设叙事医学课程的基础:针对医学研究生学医动机主题[5],被医学生的故事所触动,是直面医学叙事的开端;每年阅读医学生的医学叙事文本(年均300万字);曾酝酿开设一门课程疾病的表达,其实是对叙事医学的自发的认知。
自2014年起,开始接触并系统学习临床医生卡伦发起的叙事医学概念与方法,结合医学人类学学者凯博文(Arthur Kleinman)的病痛叙事研究,包括两位学者分别提出的叙事医学实践的工具,以及其他相关学者的成果;2017年,对近百名住院医师开展“成长危机”事件主题调查并出版叙事医学著作。
|名家论道|《叙事医学》:请您先给读者介绍一下他们所关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叙事医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叙事医学研究中心的相关进展。
郭莉萍:谢谢大家的关心。
原本定于2020年春节后印刷,受疫情影响推迟了。
目前,该教材已经出版,很多电商平台上都可以买到。
这本教材只是一种探索,请各位老师多提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提高。
至于叙事医学研究中心的筹备情况,北京大学每一个研究中心在成立前都要召开业内专家和学校主要领导参加的论证会,只有在绝大多数与会成员认可的情况下,才会批准建立。
学校认为,研究中心的核心任务是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这一领域理论向前发展,因此研究中心不能办学,包括继续教育,只能编者按: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教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划教材《叙事医学》的主编,亦是本刊副主编。
郭莉萍教授系统地把叙事医学引入我国,主译了叙事医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叙事医学:尊重疾病的故事》,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多次在全国各医学院校、三级医院、临床专业学/协会组织的培训会上作报告,推广叙事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叙事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专注于研究。
我们刚向学校提出为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开论证会的申请,希望能在近期召开。
拟成立的叙事医学研究中心主要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教师和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的临床医务工作者组成。
根据学校要求,叙事医学研究中心3/5的学术委员会成员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韩启德院士曾在数次会议上提出,北京大学医学部作为国内叙事医学的发源地,要有责任意识,要提出本土化理论、提出课程建设纲要、制定叙事医学临床路径。
虽然对国内叙事医学“发源地”的称号有些不安,但我特别认同韩院士—我们更习惯称呼他韩校长—提出的期望,这也是未来北京大学医学部叙事医学研究中心和我们团队努力的方向。
叙事医学:共情与反思—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郭莉萍访谈录本刊编辑部文章编号:2096-5893(2020)04-0229-06|名家论道|《叙事医学》:此次疫情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作为学界领军人物,您如何安排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治学和教学?郭莉萍:疫情期间,跟全国所有的大学教师一样,我也走上了被迫“在线营业”之路,成了“十八线主播”。
叙事医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程艳【摘要】在我国临床护理工作中, 由于床护比失衡, 护理人员处置性操作多, 相比国外人文护理略显不足.叙事医学能够有效地将病人的经历、情感、体验外化, 促进护士与病人的共情, 弥补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不足.本研究从叙事医学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如何采用叙事护理的新思路、新途径, 更好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提供人文关怀.【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9(017)006【总页数】3页(P681-683)【关键词】叙事医学;临床护理;人文关怀;研究【作者】程艳【作者单位】山西大医院 03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6人文回归作为现代医学心之所向,叙事医学已成为它的载体,近年来备受欧美国家关注,但是在国内叙事医学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相关文献不多。
国内对叙事医学的介绍多以对医学人文反思的形式呈现[1-2],在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甚少[3-4],本研究旨针对叙事医学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叙事医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Charon[5]2001年首次在《内科年报》上发表了《叙事医学:形态、功能和伦理》一文,并提出了“叙事医学”的概念。
Charon将其定义为能够采用叙事方式实施治疗的医生开展的,可以提供人性化且可行而有效诊疗活动的医学治疗模式[6]。
一般来说,就是医生勇于去倾听病人的各种疾苦,然后用心将这些疾苦记录下来,通过这种叙事模式达到医生对病人疾苦感同身受的效果,从而在诊疗过程中去唤起医生的悲悯之情,来实现提高诊疗效果的一种医疗模式。
2 叙事护理叙事医学的主导概念是将文学与医学相结合,要求护理人员以文学作者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病人的故事,观察每一段病情的发展,不再是一本又一本的病例,一个又一个单薄的病人,而是一段段充满色彩的故事,一首首感人至深的歌谣。
叙事护理源于叙事医学,是指护理人员去倾听和感受病人的故事,帮助病人帮助病人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
医疗决策中的循证与叙事依据摘要:一、循证医学在医疗决策中的重要性二、叙事医学的兴起和发展三、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区别和联系四、如何结合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进行医疗决策正文:一、循证医学在医疗决策中的重要性循证医学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决策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中的主流决策方法,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避免个人经验和偏见的干扰,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医疗错误。
二、叙事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叙事医学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方法,它强调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讲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经历,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治疗决策中。
叙事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人们对医疗过程中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重视,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三、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区别和联系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决策方法,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循证医学强调科学研究和证据的重要性,而叙事医学则强调患者的故事和经历的重要性。
但是,这两种方法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结合起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信息。
四、如何结合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进行医疗决策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医生应该结合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需求和治疗效果。
具体来说,医生应该先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然后,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讲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经历,并将这些信息融入到治疗决策中。
这样,医生就可以制定出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总之,循证医学和叙事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决策方法,它们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起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决策信息。
A Critical Review of Narrative-based Medicine -- Its Recent Development andProspective OutlookYE Yun-Je a, HUANG Mimi b( a. Lung Cancer Institute,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0080, China.b.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Northumbria University, Newcastle upon Tyne, UK.)Abstract:Narrative-based medicine is a medical model that provides clinicians with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empathizing and acting upon patients’ experience of pain and illness. This medical model can work parallel to, and can be integrated with,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narrative-based medicine, examining its theoretical background, its development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recent medical practice.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medicine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is discussed befor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is proposed that allows both medical models to work together in China’s medical care system. Finally, it argues that the narrative-based model can play an im portant role in China’s fast-moving translational medicine.Keywords: narrative-based medicin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narrative competence; social construction; translational medicine综述叙事医学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叶云婕1,黄紫薇2(1.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广州 510080;2.诺桑比亚大学、人文科学院,英国)[摘要] 叙事医学是一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 它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了解患者对病痛的切身体验和感受,与患者共情,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近十年民间中医药发展现状分析作者:王丽颖陈仁波赵学尧王燕平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1年第06期【摘要】近十年来,中医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民间中医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的源头活水,一直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文章通过检索近十年来民间中医药相关的网站、公开数据库等信息,分析民间中医药的政策、机构以及科研情况,探索民间中医药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关建议,冀望民间中医药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增强民众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民间医药;现状分析;建议【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2-0123-04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and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 Fol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the source of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websites and open databases related to fol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ast decade had been search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olicies,institution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fol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al suggestions of fol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proposed. The article is hoped that fol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tter played the role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enhancing public health.Keywords:Folk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Suggestion民間医药是民间医药工作者在数千年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是中医药不断发展的重要资源。
整合医学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对综合治疗的需求增加,整合医学作为一种多学科协同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整合医学通过综合运用传统医学、替代疗法以及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知识,旨在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取得可观效果。
本文将探讨整合医学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
一、整合医学的可行性1. 多学科协同整合医学是在多个专业领域之间进行密切协调与合作的过程。
传统医学与替代疗法、心理社会支持等相结合,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体验。
各领域专业人员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通过互相交流与协商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2. 个体化治疗每位患者都有其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差异,在整合医学中,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心理因素,能够提供更符合患者需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3. 注重预防与康复整合医学不只关注疾病治疗和病人康复,还注重预防工作。
通过整合传统医学和替代疗法,促使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风险并提高康复效果。
二、整合医学的效果评估1. 规范化评价指标针对整合医学的特点,需要制定一套规范化的评价指标来评估其效果。
这些指标应包括身体指标(如生命活力、功能状态等)、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等)、社会参与度以及生活质量等多个维度。
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效果评估不仅需要利用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还需要结合患者主观感受,采用定性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例如,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或焦点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患者对于整合医学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
3. 长期效果跟踪对于整合医学的效果评估,需要长期进行追踪观察。
由于整合医学涉及多个方面,治疗过程可能比传统单一方法更为复杂和漫长。
因此,需要考虑到疗程时间,并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评估,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效果评估结果。
4. 综合性评估整合医学往往包括传统医学、替代疗法和心理社会支持等多个元素,并将其综合实施。
·40· Chinese Hospitals,Aug.2019,Vol.23,No.8叙事医学在人文医院建设中的实践■ 杨 敬① 凌 锋① 陆 夏① 宋林子① 陈 曦① 鲍月红① 赵国光①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摘 要】叙事医学作为医学发展的新领域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带来更多的医学人文思考,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从叙事医学产生背景、发展与起源以及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的关系入手,探讨叙事医学带来的影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将叙事医学理念应用于人文科室建设中,形成了以医学人文精神为指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制度文化体系,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员工职业精神提升,高端人才满意度持续提高。
【关键词】叙事医学 人文精神 科室建设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9660/j.issn.1671-0592.2019.08.14Practice on role of narrative medicine in hospital humanistic care construction / YANG Jing, LING Feng, LU Xia, SONG Linzi, CHEN Xi, BAO Yuehong, ZHAO Guoguang // Chinese Hospitals. -2019,23(8):40-42【Abstract】Narrative medicine, as a new field of medical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more medical humanistic thoughts on both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 The impact of narrative medicine was discussed in aspects of background,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narrative medic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medicine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y applying narrative medicine in clinical humanistic department construction, patient centered and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guided culture system has been shaped in Xuanwu hospital, which gets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medical staff professional spirit and high-level talent satisfaction rate.【Key words】narrative medicine, humanistic spirit, department constructionAuthor's address: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No.45, Changchun Street, Xicheng District,Beijing, 100053, PRC1 叙事医学的起源与发展1.1 叙事医学的起源叙事医学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医学教授丽塔·卡伦(Rita Charon)提出,主要是探讨文学与医学的关系,需要具备叙事能力的医生开展,能够提供人道且有效诊疗活动的医疗模式[1]。
从创意到反思——叙事医学平行病历写作理论与规范【摘要】21世纪初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丽塔∙卡伦教授提出的“叙事医学”,文本细读和反思性写作是叙事能力提升的两大工具。
本文主要通过辨析创意与反思的关系,论证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反思性写作提升叙事能力和人文关怀素养,并总结和陈述平行病历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关键词】创意;反思;平行病历21世纪初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丽塔∙卡伦教授提出“叙事医学”这一概念,她将文学与医学有机结合,通过文本细读和反思性写作的方式实现医学生人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反思性写作作为叙事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是在记录中感受、在感受中共情、在共情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医学人文情怀的途径,是将叙事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引进、体验并巩固的一种方式,是叙事能力的具体呈现方式。
写作原本就是一种创造,是写作者的发现、思考或者反思过程。
但是,长期以来医学界甚至包括患者对创意或创造力充满误解并产生排斥,普遍认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医生是不可靠、不安全的,譬如对于写作,医学界更愿意接受的名称是“反思性写作”,而不是“创意写作”。
因此,首先要厘清创意与反思的关系。
一、创意与反思关系辨析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医生通常在问诊时首先倾听,然后检查患者,搜集更多的症状,以确定诊断。
为完成这一过程,医生有必要听取某些更有意义的细节,认真思考甚至猜测那些并未提及的可能事项,并进行追问以便填补空隙。
耐丽∙赫曼认为,“依现有证据而进行鉴别诊断,决定还需要哪些证据,衡量哪些情况无法知晓,并且理解某些事情有可能错误或误导性的——这项工作本身就是创造性的”[[1]]。
人的身体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结构,疾病的发病机制更是复杂微妙,不确定性是医生和患者面对的最大难题。
对此,哈佛医学院教授、当代最出色的医生阿图∙葛文德有一个不同凡响的理念:医学中最大的困惑还是不确定性,患者因无法确诊而惶恐不安,医生因为不能确诊而左右为难,医疗费用因为不确定性的探究而节节攀升,社会舆论因为不确定性而质疑医学的科学性。
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叙事循证医学的核心是尊重证据,通过锻炼引导护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查询临床证据和经验,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形成理论,为患者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实施护理。
患者急危重症多,病情发展快,要求护理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且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叙事;循证医学;护理引言循证医学是目前主导的医学模式,在科学化、精准化诊疗护理中具有优势,但对于患者主观体验关注不足,易弱化患者疾病背后的潜藏需求。
2001年美国学者Rita基于叙事与医学内在关联提出叙事医学(narrativemdicine,NM),源于人本主义思想,倡导医护人员回归医学照护的情感和社会文化维度,强调尊重患者独特性,成为人文关怀走向实践的有效工具,在临床中迅速推广。
由此延伸出的叙事护理也成为护士易于掌握的心理护理和人文护理必要技能,在护理实践应用中成效显著。
有学者基于叙事医学提出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其核心为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的整合,可促使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间的优势互补,在护理领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本文即从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整合视角,探讨叙事循证医学模式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护理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1叙事在护理中的应用(1)在开展循证护理同时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叙事护理计划制定,制定叙事护理计划应以患者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为依据。
(2)引导叙事。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观察患者心理特点,根据每位患者表达出不同的负性情绪为基础引导患者进行叙事,使其能自我宣泄。
护理人员应在此时耐心倾听患者叙述,对患者表达负性情绪赋予形象化命名,使问题具体化。
(3)叙事改写。
在每次患者进行叙事后,护理人员主动记录并整理内容将积极的内容进行放大化。
同时梳理所有叙事内容将以文字、图片、PPT等方式进行制作,帮患者重新对原有叙事认知进行重新构建,以转变态度。
现代国企研究 2016. 10(下)162摘要:叙事医学是医学发展的新生事物,承载着医者仁心的理念,以人文情怀与医学知识相互融合的方式,建构新型医患沟通模式;它影响着疾病诊断、心理治疗、医患关系的重要变革,促进叙事--循证医学模式的快速发展。
医学生叙事能力培养主张叙事医学理念的临床前灌输,叙事医学与医学教育有机融合,对叙事医学起着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叙事能力;叙事医学;医学教育;医学模式当代医学已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这一体现人性化理念的医学模式,意味着单纯关注病人生理的医学模式已经结束,上升到“心理-精神”的更高境界。
由于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疾病、痛苦以及医患关系等带来了诸多困境,因此提倡以叙事为方式直接关注医学中人性的叙事医学便应运而生。
“叙事医学”指的是一种医疗模式,在该模式中具有“叙事能力(Narrative Competence)”的临床医生通过“吸收、解释、回应患者的故事和困境”,来为其提供充满尊重、共情和生机的医疗照护[1]。
叙事医学最早于200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教授丽塔«卡蓉(R. Charon)提出,主要是探讨文学叙事能力对于医学的积极意义[2]。
随后,医学界就医学的叙事本质、苦难见证、叙事能力、书写身体以及叙事医学中所使用的方法等等进行了极大关注和研讨。
由此国外叙事医学得到了蓬勃发展。
全球著名医学刊物及各大英美医学院校对叙事医学日渐重视,并逐步得到国内医学界的关注。
一、叙事能力培养在国外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叙事医学是当前国外医学实践与教育中新兴的一个热点。
国外叙事医学不仅从理论提出到医学实践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就文学与医学有机融合应用于医学教育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据美国医学院协会2009年统计数据报道,被调查的医学院校共125所,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开启叙事医学课程的先例,并招收培养了叙事医学方向的理学硕士专业;有59所院校开办叙事医学必修课,开设了人文医学课程的106所。
叙事医学——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护理1302班贺迪佳2403130307[摘要]随着现代医学人文关怀观念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医学模式——叙事医学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医学工作者的关注对象。
通过介绍叙事医学的背景及文章内容、分类,阐述国内外叙事医学研究、教育、临床应用进展,分析叙事医学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叙事医学的临床应用在医学人文精神回归及医患关系修复的积极贡献。
[关键词]叙事医学,人文精神,文学叙事,医患关系1叙事医学背景1.1叙事医学概说在循证医学的观念在医学工作者中深深扎根的当下,医者往往表现为沉默的强者的形象,医护人员离现代化的仪器设备越来越近,离患者却越来越远。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成了医疗流水线上需要维修的物品,其人格、痛苦、情感被强行转化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医护人员见病不见人,他们注重技术,缺乏关爱;只有证据,没有故事;只有操作,没有沟通;只有干预,没有敬畏;只有救助,没有拯救;整体的患者被无形的观念分解得只剩下一串陌生而又令人生畏的符号[1-2]。
在当今全球广泛推崇“以患者为中心”、“全人医疗”以及“鼓励患者参与”的社会环境下,医学界意识到对循证医学的盲目推崇可能会导致当代医学的人性丧失[3]。
针对这一情况,叙事医学,一门近年在发达国家兴起的新兴医学学科,因其强调人文关怀和参与者主观能动性的理论,在医学界得到不断认可和提升,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医学人文走向临床[3-4]。
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的普通内科医师和临床医学教授丽塔·卡蓉(Rita Charon)于2001 年 1 月在美国医学协会期刊《内科学年报》提出,主要探讨文学与医学的关系,阐明文学叙事能力对于医学的积极意义。
同年10 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发起了“叙事医学”运动,认为有效的医疗实务需要叙事能力,提出从自传、现象学、心理分析、创伤研究、美学等训练出发,来提升医学生观察、倾听、诉说疾病的“叙事能力”[5]。
·医学人文· 503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 年 第49卷 第4期进一步探讨苦参碱注射液在提高5年生存率上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参考文献:[1] 赵超, 王建六. 预防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选择及预防效果评价[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9): 1036-1038.[2]YANG D X, SOULOS P R, DAVIS B, et al. Impact of widespread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number of cancers prevented and changes in race-specific incidence[J]. Am J Clin Oncol, 2018, 41(3): 289-294.[3] 于艳岚, 徐铭军, 陈晓娇, 等. 北京市怀柔区2013—2016年宫颈癌筛查状况分析[J]. 中国医刊, 2019, 54(2): 209-211.[4]GUPTA S, MAHESHWARI A, PARAB P, et 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llowed by radical surgery versus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 IB2, IIA, or IIB squamous cervical canc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J Clin Oncol, 2018, 36(16): 1548-1555.[5] 杜锐, 张莹莹, 户庆峰. 苦参碱注射液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增敏作用和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12): 3051-3055.[6]王琼, 马晓明, 吴宛桦, 等. 苦参碱抑制前列腺肿瘤进展的机制[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35(9): 1626-16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J]. 慢性病学杂志, 2013, 5(6): 37-46.[8] 周琦, 吴小华, 刘继红, 等.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6): 613-622.[9] 张明发, 沈雅琴. 苦参碱抗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 2019, 16(6): 925-930.[10]LIAO X Z, TAO L T, LIU J H, et al. Matrine combined with cisplatin synergistically inhibited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 cells via down-regulating VEGF/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J]. Cancer Cell Int, 2017, 28(17): 124.[11] 张明发, 沈雅琴. 苦参碱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 2018, 15(5): 737-743.[12]GU Y Y, CHEN M H, MAY B H, et al. Matrine induces apoptosis in multiple colorectal cancer cell lines in vitro and inhibits tumour growth with minimum side effects in vivo via Bcl-2 and caspase-3[J]. Phytomedicine, 2018, 12(51): 214-225.[13]毛丽梅, 杜晓静, 翟芹红, 等. 苦参碱联合卡铂化学治疗方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研究[J]. 中国药业, 2019, 28(11): 62-64.收稿日期:2020-08-28;修回日期:2020-12-05(本文编辑:高天虹)叙事医学与循证医学:医学的一双翅膀王静(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 100070)关键词:叙事医学;循证医学;医学人文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52(2021)04-0503-02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1.04.039通过多种叙事医学方式实现全方位提高医生及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个体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