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 14-透视复习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12.71 MB
- 文档页数:29
第四章透视制图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大小的物体离我们近就显得大,反之就显得小。
在中国古代的山水画论中也有这样的叙述“远山无石、远树无枝”。
根据这种现象,我们把人眼做为投影中心进行中心投影便可得到物体的透视投影;利用透视投影进行制图称透视制图;用透视制图做出的图形便称透视图。
透视图具有立体感强、真实感强的特点,依据透视图还可以绘制也更加逼真的效果图,也称表现图,它能使观者如睹实物,即使不是专业制图人们一样也能看懂。
因而在众多的竞标审批中,透视效果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图纸。
当年丹麦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伍重就是凭一张小小的效果图赢得了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的设计竞标。
由此可知,透视制图在咱们环境艺术设计制图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第一节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一、透视图的形成透视图属于中心投影,它的形成可看成以人眼为投影中心,假设人眼与物体中间有一层透明的平面,我们称为投影面,然后通过这个透明的投影面来观察物体,把观察到物体视觉印象描绘在该平面上,得到的图形便是透视图。
(如图4—1所示)二、基本概念(如图4—2所示)1、视点:EP(eye point)人眼的观测点。
2、站点:SP(standing point)人在地面上的观测位置。
3、视高:EH(eye high)眼睛距离地面的高度。
4、基面:GP(ground plane)地面。
5、画面:PP(picture plane)假想的位于视线前方的作图面,画面垂直于基面。
6、基线:GL(ground line)基面和画面的交界线。
7、视平线:HL(horizon line)画面上与视点同一高度的一条线,也就是说此线高度等于视高。
8、视心:CV(center of vision)过视点向画面分垂线,交视平线上的一点。
9、中心视线:CVR(center visual ray)过视点向视心的射线。
10、灭点:VP(vanishing point)透视线的消失点,其位置在视平线上,一点透视的消失点称VP,二点透视的消失点称VL(左灭点)、VR(右灭点)、三点透视则增加一个位于视平线外的灭点。
杭州电大普通、成人专科制图及透视复习大纲适用专业:建筑装潢艺术设计第一局部期末考试说明一、期末考试要求考核学生建筑图的根本绘制方法和绘图知识,掌握制图的根本理论。
考核的重点是检查对根底知识的掌握情况。
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以下3个层次:熟练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科学内涵。
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进展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二、组卷原则1. 严格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说明的要求命题。
2. 试题的覆盖面较广,并适当突出重点。
3.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容易占40%,一般占40%,较难占20%。
4.题型参照模拟考核试题。
三、试题类型填空题,作图题。
四、考核形式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包括平时作业。
但凡平时作业未及格者,不得参加考试。
课程总成绩:平时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课程考核的组织:课程形成性考核由教学点组织实施:期末考试由省电大负责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并组织全省统一考试。
五、答题时限90分钟六、其它说明本考核说明按照浙江播送电视大学建筑制图及透视课程教学大纲制定。
本考核说明是考试命题的依据。
考核内容以所用教材建筑装饰制图及阴影透视〔含习题集〕〔第二版〕为根底。
第二局部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投影的根本知识【考试的知识点】1、投影及其分类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3、根本形体的三视图【考试要求】熟练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掌握:根本形体的三视图了解:投影及其分类第二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考试的知识点】1、点的投影2、直线的投影3、平面的投影4、直线及平面、平面及平面的相对位置5、投影变换【考试要求】熟练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掌握:直线及平面、平面及平面的相对位置了解:投影变换第三章、立体的投影【考试的知识点】1、平面立体的投影2、直线、平面及平面立体相交【考试要求】掌握:根本几何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