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合欢树》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25
01课程介绍与背景Chapter史铁生简介及成就0102《合欢树》创作背景及主题创作背景主题思想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要求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史铁生以简练的文字,直接切入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对生命、成长和母爱的独特理解。
时空交错的叙述手法文章在叙述上采用了时空交错的方式,将过去与现在、现实与回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和深度。
象征手法的运用合欢树作为文章的核心象征,承载了作者对生命、成长和母爱的深刻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及其意义母亲形象儿子形象合欢树形象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深沉的母爱01生命的坚韧与顽强02意境的营造0303文学手法与技巧探讨Chapter象征手法在《合欢树》中的运用季节变化的象征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小说中季节的转换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象征着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色彩运用的象征叙事策略及视角转换分析第一人称叙事视角01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02视角转换的巧妙运用03语言风格特点及表达效果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史铁生的语言风格质朴自然,贴近生活,使得小说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作者擅长细腻入微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富有诗意的环境描绘小说中环境描绘富有诗意,不仅烘托了人物心情,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04主题思想与社会价值探讨Chapter家庭伦理观念在作品中的体现亲情与母爱的伟大家庭责任与担当家庭和谐与幸福的追求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追求真理与信仰的力量1 2 3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与希望倡导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传递05知识拓展与跨文化对比Chapter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影响儒家思想中的家庭伦理家庭观念与社会稳定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西方文化中的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松散,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合欢树》ppt课件完美版•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语言艺术与修辞手法探讨目录•情感教育与人文关怀传递•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01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史铁生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合欢树》创作背景•《合欢树》是史铁生怀念母爱的一篇散文。
文章用平淡的语调,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作者十岁那年由自己作文获奖引发的一件事情、二十岁母亲为他治病和鼓励他写小说的事情以及三十岁以后对母亲的那种压抑在心里、让自己又悲痛又愧疚的思念。
文学地位与影响•《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
这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
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
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简洁明快的叙述风格文章以简练的文字叙述了合欢树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
清晰的层次结构文章从合欢树的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层层递进地展示了合欢树的生命历程。
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合欢树的形态、色彩、气息等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如“翠绿的叶片”、“金黄色的花朵”等,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合欢树形象。
视觉描绘通过描述合欢树的花香,如“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环境中。
嗅觉描绘借助风声、鸟鸣等自然声音,营造出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