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提高四川小麦产量途径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提高四川小麦产量途径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提高四川小麦产量途径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提高四川小麦产量途径

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途径

摘要:

小麦产量由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因素所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协调,乃是小麦产量丰欠的关键。小麦籽粒产量的高低,是由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决定的,只有三者的乘积达到最件组合时,才能使产量最高。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但小麦的产量决定于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每穗粒数三者的乘积,所以如只注重有效穗数的增加可能导致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减少,从而使整体产量减少。

关键词: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1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小麦产量由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因素所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合理协调,乃是小麦产量丰欠的关键.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是小麦成产结构的三因素,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关系。

穗数的形成是分孽的发生与两极分化的结果,最后决定穗数多少的时期是抽穗期。从播种到抽穗以前的各种生态环境和生育况,都对穗数多少存在一定影响和制约作用穗粒数的多少是开花授精6-7天后决定的,它取决于分化小花的数量和小花与子粒退化的比率。穗粒数的多少受穗分化到粒数定型期间的生态环境和植株有机、无机营养状况的影响.其中包括穗数的影响;而粒数对穗数并无影响关系。粒重除了其遗传因子控制外,还受制于子粒灌浆期间的各种生态因素和植株的营养状况,穗数的多少是制约粒重的原因之一,粒数的多少对粒重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由此可知,在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因素中,穗数是对穗粒数和粒重有较强作用的制约因素,穗数的多少对穗粒数和粒重始终处于主动的影响,支配的地位;而穗粒数和粒重基本上处于被动的,接受影响和支配的地位。因此,在生产中协调三因素关系时,主要通过调节穗数来实现[1]。

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但小麦的产量决定于有效穗数、千粒重和每穗粒数三者的乘积,所以如只注重有效穗数的增加可能导致千粒重和穗粒数的减少,从而使整体产量减少。在不同的年份间,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可调节的力度也最大,因此,千粒重在该麦区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很多的研究[5-7]已证明千粒

重的遗传力较高,效应潜力很大,显性作用明显,在育种中适合作早代选择:在栽培上主要是通过提高灌浆强度及延长灌浆时间来提高千粒重,比如采

取适期早播,保证小麦充足的灌浆时间,增加小麦的灌浆强度。抓好后期浇水,进行适当的叶面喷肥及适当喷施生长调节剂,进行病虫害防治,为粒重增加创造条件,提高产量潜力[2]。

2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对有效穗数的影响,对于有效穗数,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密度越大有效穗数越多。说明增加密度对增加有效穗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低密度下有效穗数增加明显,高密度下有效穗数增加的幅度有所降低。

对穗粒数的影响,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但在相同的密度条件下,各自的穗粒数有较大差别,穗粒数的多少还受品种本身的影响,各品种穗粒数随密度变化较有效穗数小。

对千粒质量的影响,千粒质量变化趋势跟穗粒数的相似,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经方差分析,各品种的千粒重在相邻密度处理下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品种千粒质量在不同密度下表现均较稳定,该性状本身遗传力较强,受环境影响小。

综上分析得出,在低密度下,由于光、温、水、气、肥因素影响,田间小气候良好,各品种植株生长健壮,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高,有效穗数增加明显,但每公顷有效穗数依然较高密度低,产量均较低。增加基本苗,产量均显著增加,但当密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加剧了群体对光、温、水、气、肥的竞争,从而使个体性状变劣,导致群体产量下降。小麦籽粒产量的高低,是由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来决定的,只有三者的乘积达到最件组合时,才能使产量最高。小麦的单产是由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共同决定的。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侧重穗、粒、重范围,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就要通过合理密植,使穗、粒、重得到协调发展。势,而粒值产价呈增加的趋势,重值产价基本上也为增加。在低密度条件下穗值产价最大,在高密度条件下,粒值产价最大。在低密度条件下应注重穗数的增加,高密度条件下注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增加,即在保证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小麦单产提升的机理问题还需要作深入

探讨[3]。

3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途径

四川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四川麦区属于西南秋冬播春性麦区,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六位,西部第一位。2006年全省播面2049万亩,总产量556.2万吨主产区:盆西平原、盆中浅丘和盆东南丘陵区占小春粮食产量的75.7%,播面的69.9%发展对策:适当调减种植面积,优化小麦布局,逐步实现小麦生产产业化;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合理调整品种结构,建立简化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高效。

我国三大麦区:黄淮海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西南麦区。在连续增产的情况下,总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总产新的增长点在北纬33度地区左右的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等省约有1亿亩麦田,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30%。由于栽培耕作粗放、生产条件差、生产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这里的小麦单产较低,但这里光热资源丰富,降水量多,地下水位较高,提高单产有很大潜力。

要想提高四川小麦产量,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

一是大力推广小麦良种。

1.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促进了种植面积稳定增加。2.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带动了小麦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3.提高单产水平,促进了小麦增产、农民增收。4.推动了小圭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规范化栽培和产业化经营通过良种补贴项目.有效引导小麦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了规范化种植。项目区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储。井将栽培管理要点印制成册或图表.向农民宣传如何进行规范化栽培管理.推动了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提高了优质小麦品质的一致性和商品化供应水平.小麦加工及收购企业有了稳定的基地和原科来源。促进了订单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4]。

二是注重提高播种质量。

为了提高播种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l、深耕,精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2、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3、科学施用化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5]。4科学选用良种5确定合理的播种量,适期播种。

三是进行科学平衡施肥。

不同的肥料处理对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质量均有一定影响,增施氮磷肥对增加植株生物量有显著作用。不同施氮量水平问的总茎数差异显著,且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大[6]。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小麦穗数和穗粒数,但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拔节期随施氮量增加,冬小麦产量及穗数、穗粒数均增加,但超过一定量后,施氮量继续增加穗粒数则明显下降,导致产量增加不显著甚至降低[7]。

四是加强抗灾应变技术推广。

提高四川小麦产量的途径出路就是:提高单产。小麦单产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低产变中产阶段,中产变高产阶段,高产更高产阶段。在每一阶段影响小麦单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这是划分阶段的主要依据[8]。在第一阶段,影响小麦低产变中产的主要矛盾是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与土、肥、水为主的生产条件的矛盾;第二阶段,要使小麦中产变高产。必须处理好群体与个体这一对矛盾;第三阶段,要使小麦高产更高产,植株个体内部的矛盾是影响小麦单产进一步提高的主要矛盾。正因为在小麦单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单产提高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9]。因此。在不同阶段,提高小麦单产的主攻方向、技术措施也各不相同。

矮秆基因和 1B/1R 易位系的利用使株高降低、收获指数提高、穗粒重增加, 这是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的主要原因[10]。这说明我国小麦育种在产量改良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还应看到,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常规育种技术改进不大, 效率较低, 亟待提升完善[1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新技术代表了未来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 在发达国家应用日益广泛[12]。

总结四川多年的育种经验,上世纪末,多数育种者提出下一步四川小麦超高产育种的主攻关键是在保持现有穗数(300万~390万穗/hm2)水平上,通过提高千粒重或增加小穗数来提高穗粒数以显著增大穗粒重,提高收获指数。通过分析认为1996--2005的10年中,四川小麦提高产量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在保持穗数的水平上,提高穗重,尤其是千粒重,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所以,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在现有基本的产量结构(300万~350万穗/hm2、40粒/穗、40,-459/1000粒)上,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向的突破,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1996--2005的10年间,四川小麦产量增长缓慢,整个产量育种还处于平台期,育种在产量上的主要贡献是克服了条锈病引起的产量降低。四川小麦区试中有效穗数缓慢增长。试验平均有效穗和达标品系平均有效穗从每公顷315万穗左右上升到335万穗左右;穗粒数很稳定,基本维持在40粒左右;千粒重在40--459之间波动,且在年度间变化较大;株高维持在86-90cm之间。今后四川省小麦产量育种应当在现在基本的产量结构上,注意增加穗数和增加千粒重两个方向的突破,建立新的平衡,实现四川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10]。

参考文献

[1]吴金城,小麦产量构成因素;适用技术

[2]周芳菊,陈桥生,张道荣.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湖北农业科学,2012,12,51期12卷

[3]赵永萍,张保军,张正茂.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西北农业学报,2009,18(6):107-111

[4]赵香云,关于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思考,理论研究专刊

[5] 王敏.农机农艺相结合提高小麦的播种质量[J]-现代农业科技2011(2)

[6] 赵雪飞.水氮运筹对冬小麦群体物质生产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09.

[7]宁东蜂,李志杰,孙文彦,等.限水灌溉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6):1312一1318.

[8]蔡承智.Harrij van Velthuizen.GuentherFischer.SylviaPrieler [M]-2007

[9]蔡承智.Harrij van Velthuizen.GuentherFischer.SylviaPrieler.CAI Cheng-Zhi.Harrij van Velthuizen.GuentherFischer.SylviaPrieler基于AEZ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

[10]Zhou Y, He Z H, Sui X X, Xia X C, Zhang X K, Zhang G S. Ge-netic improvement of grain yield and associated traits inthenorthern China winter wheat region from 1960 to 2000. Crop Sci,2007, 47: 245–253

[11]Gupta P K, Langridge P, Mir R R. Marker-assisted wheat breed-ing: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Mol Breed, 2010, 26:145–161

[12]Gupta P K, Langridge P, Mir R R. Marker-assisted wheat breed-ing: 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Mol Breed, 2010, 26:

145–161

[13]伍玲,朱华忠. 四川省1 O年来小麦育种的产量变化[J].中国农学通报,第24卷第1期,2008(1)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前言 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粮食作物产量,谷物产量,小麦产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研究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南阳市谷物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南阳市谷物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南阳市谷物产量占全省谷物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南阳市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南阳市谷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XX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

20XX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 2017四川省十大最美古镇排行榜上里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免费 交通线路:距成都约136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成渝环线高速—成雅高速、京昆高速—雅安市内驾车方案 上里古镇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当年红军四万八千里长征曾经经过这个,上里古镇的特色有风格各异的桥文化、独特的牌坊文化、罕见有趣的泉文化、栩栩如生的塔文化、工艺精湛的建筑文化。 李庄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15元 交通线路:距成都约360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成自泸高速—成泸高速—渝昆高速—宜宾市内驾车方案 李庄古镇从最早的居民依靠长江繁衍生息、建立镇子开始,已经有1460年历史,不仅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更有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称。 街子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免费 交通线路:距成都57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灌温路—成青旅游快速通道 街子古镇在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相邻,是典型的清代西南小镇。街子古镇不仅有天府之地的山灵水秀,也有晋代古刹的庄严肃穆,同时街子古镇还是成都市五大天府古镇之一。 黄龙溪古镇 景区级别:aaaa景区 票价:免费 交通线路:距成都40km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剑南大道中段—x062—黄龙大道 黄龙溪古镇是是川西保存最为完好的古镇,是川西民居最具完整性和代表性的古镇。黄龙溪古镇的建筑以老式木建筑为主,溪水贯穿整个小镇,坐着船随着溪水漂流,就像是徜徉在历史的河流中。 阆中古城 景区级别:aaaaa景区 票价:100元 交通线路:距成都329公里,距南充138公里,距广元150公里 成都市内驾车方案—沪蓉高速—成巴高速—兰海高速—阆中市内驾车方案 阆中古城不仅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也是中国国四大古城之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

全球小麦生产历史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情况 近年来,世界粮食作物产量增长幅度正常,但落后于需求增长幅度,总体上产不足消,供需缺口依靠库存弥补. 2008年末,全球粮食库存量降至30 年来的最低点,仅只够消费53 d,这不仅直接带来了粮食安全隐患,而且也导致粮食价格飙升,仅2007年全球粮价就上涨了40%。当前,世界正经历着60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粮食危机,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 30多个国家爆发粮食危机. 1.世界主要生产国的小麦产消格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总耕地面积稳定,约为14. 15亿hm2 .在美国、印度、中国、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中,约有1/3~3/4的耕地用于发展谷物生产,主要产麦国10% ~40%的耕地用于发展小麦生产.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 4亿hm2,其中57%用于发展谷物生产, 16%用于发展小麦生产. 就世界小麦收获面积而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稳定在2. 1亿~2. 3亿hm2之间, 21世纪最初几年的平均数和20世纪60年代基本相当.中国小麦生产和世界小麦发展趋势一致,所不同的是,中国小麦总产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有所减少,不同年代的平均单产提高幅度更大,约是世界平均单产提高幅度的2倍.有关资料还表明,从1949—2007年,中国小麦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其中1997年前,小麦生产稳步向前发展,1998年后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减少,总产呈下滑趋势, 2004年后由于国内粮食供求偏紧、粮食直补政策与免农业税等,播种面积有所恢复,到2007年约为2 298万hm2,单产和总产分别达到4 781 kg·hm-2和1.098 6亿t。(世界小麦产消与贸易形势动态分析及小麦生产发展战略研究贺德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V o.l 43 No. 2 2009)

四川城市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成都文化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以巴蜀文化为底蕴 摘要 本文一共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巴蜀文化为底蕴分析了成都文化旅游 资源的概况,并对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划分的不同类型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从 目前成都文化旅游发展的问题出发,总结了成都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据此 提出了相关的发展战略建议。 关键词:成都巴蜀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发展 1.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 1.1.成都文化旅游的背景 成都是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长江上游古文明起源和发展的中心,是巴蜀文化永恒的故乡。源远流长的巴蜀文明有悠久而独立的始源,有4500年以上从未间断的文明发展史,传承至今,积淀深厚。早在4500年前宝墩文化时期,成都平原就诞生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到3000年前殷周时期,成都产生三星堆青铜文明。秦汉时期成都成为世界漆器的中心和我国西南地区的冶铁中心。西汉时期的成都是全国五大商业都市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地方郡学,使汉代巴蜀文化比于齐鲁,与中原文化并肩发展。唐代,成都手工业盛极一时,是当时全国最繁荣的城市,曾有“扬一益二”之说。宋元时期工商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成都也曾拥有领先世界1000年以上的深井钻探、采盐和制盐技术,闻名全国的川菜、川剧、川酒也得利于岷江所赋予的富庶的物质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岷江流域更显示出现代经济、文化的蓬勃生机,位于成都盆地的成都既有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又具备了全国闻名的时尚、创新和休闲等适宜现代人类活动的流行元素,具备开展“城市游”的良好条件。传统的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补充,提升了成都盆地及相关区域的经济文化社会竞争力。 1.2.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江源文明类、巴蜀文明历史古迹类、宗教文化类、名城古镇文化类、红色文化与英杰伟人故里类、民间文学艺术及手工技艺、民间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现代餐饮娱乐节庆民情风俗等7大类,1依此划分;成都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 1.2.1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文化旅游资源 岷江流域是古蜀人最早开发的经济文化区域,古称“江源”,为江、淮、河、济“四渎"之首2。古蜀人整治岷江经历了大禹治水、鳖灵凿金堂峡、李冰建都江堰与开锦江、文翁开湔江、高骈改道府河、今天的锦江和沙河整治工程等六个大阶段,从而以“江源”为源头,发展出如锦如绣的锦江文明。在这里

河南省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数据专题报告对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做出全面梳理,从粮食作物产量,谷物产量,小麦产量,玉米产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的理解,洞悉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郑州市小麦产量和玉米产量现状 (1) 第二节郑州市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分析 (3) 一、郑州市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三、郑州市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统计 (3) 四、郑州市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郑州市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郑州市粮食作物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郑州市谷物产量指标分析 (7) 一、郑州市谷物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郑州市谷物产量占全省谷物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郑州市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郑州市谷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各个省份城市知识讲解

一、中国共有省级行政区34个,具体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3个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 东、海南、甘肃、青海、台湾。 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 二、各市省会目录 1.北京市北京 2.天津市天津 3.上海市上海 4.重庆市重庆 5.河北省石家庄 6.山西省太原 7.陕西省西安 8.山东省济南 9.河南省郑州 10.辽宁省沈阳 11.吉林省长春 12.黑龙江省哈尔滨 13.江苏省南京 14.浙江省杭州 15.安徽省合肥 16.江西省南昌 17.福建省福州 18.湖北省武汉 19.湖南省长沙 20.四川省成都 21.贵州省贵阳 22.云南省昆明 23.广东省广州 24.海南省海口 25.甘肃省兰州 26.青海省西宁 27.台湾省台北 2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30.西藏自治区拉萨 3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3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33.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 34.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

三、5 - 32省会的地级市与县级市 5.河北省(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22个县级市: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遵化市、迁安市、武安市、南宫市、沙河市、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霸州市、三河市、冀州市、深州市。 6、山西省城市(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 11个县级市:古交、潞城、高平、原平、介休、侯马、霍州、永济、河津、孝义、汾阳 7.陕西省(10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 10个地级市: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3个县级市:兴平市、韩城市、华阴市。 8.山东省(17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31个县级市:章丘市、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滕州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招远市、蓬莱市、栖霞市、海阳市、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乳山市、文登市、荣成市、乐陵市、禹城市、临清市。 9.河南省(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21个县级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偃师市、汝州市、舞钢市、林州市、卫辉市、辉县市、沁阳市、孟州市、禹州市、长葛市、义马市、灵宝市、邓州市、永城市、项城市、济源市。 10.辽宁省(14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 14个地级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17个县级市:新民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海城市、东港市、凤城市、凌海市、北镇市、大石桥市、盖州市、灯塔市、调兵山市、开原市、凌源市、北票市、兴城市 11.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州、20个县级市): 8个地级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 1个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个县级市:九台市、榆树市、德惠市、舒兰市、桦甸市、蛟河市、磐石市、公主岭市、双辽市、梅河口市、集安市、临江市、大安市、洮南市、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

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 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 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小麦产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小麦产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小麦和水稻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小麦和水稻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现在让小编告诉你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是小麦。小麦的世界产量,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2010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 简介 学名:小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麦子软粒。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的重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花,上部花不育;自花授粉;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家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种酶类。不但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小麦苗、麦芽、麦麸、麦籽均可入药.早在1700年前,我国医圣张仲景就创立了“甘草小麦大枣汤”这一著名药方。由此可见小麦用于治病的悠久历史。 主要分布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 北方地区:内蒙古 来源产地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总产占45%。3-5月江淮平原光温水较协调。3-5月降水量大于450mm的地区属不适宜种麦区。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每年小麦产量都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0%以上。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 西南麦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冬暖,温水适宜,但光照少,病虫严重。高原光照强,灌溉成熟期温度低,利于高产。

成都地域文化特色

前言 “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不是越来越有差异,而是越来越雷同。……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愈演愈烈,一个城市在拷贝着另一个城市,而正在城市化的乡镇却拷贝着更加恶俗的城市。……那时,你见不到相同的面貌,你每到一地,都会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关于独特空间的构成。”对于马钦忠在《公共艺术基本理论》一书中所提到的城市问题,吴良镛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也同样指出:“现在全世界城市正面临所谓‘特色危机’。几十年来我们一度对巨大的建设量颇为自豪。曾几何时,在全国范围的大兴土木之后,惊然发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城市城外一个样’,对清一色的单调的建筑样式,人们越来越不满,并提出了批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我们对公共艺术的需求不是仅限于形式上的基础层面,而应该越来越注重内在的精神。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设计者们也似乎体会到了大众的精神诉求,开始放慢脚步,回望曾经的城市痕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此时开始反复被大众所提及,一方水土孕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孕一座城市,这样的联系也使得快速发展下的公共空间除了其本身的作用外,更肩负起了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精髓、推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形象的使命。作为城市人流量相对密集的公共场所,公共艺术是传达城市名片,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公共空间,为此,把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当中,从而提升城市整体品味,满足市民精神诉求,促进城市建设发展。由于当代艺术的多样性,公共艺术的形式和载体更加丰富多元,当代公共艺术更加重视文化属性,艺术如何发展、怎样发展重新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城市公共艺术应以地域文化为导向来督促其自身的发展和创新,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原因。

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 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 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小麦产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安徽省小麦产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安徽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安徽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安徽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安徽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安徽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安徽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安徽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安徽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安徽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安徽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安徽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小麦和水稻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小麦和水稻 哪个产量高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现在让WTT告诉你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是小麦还是水稻? 是小麦。小麦的世界产量,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于中东新月沃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产量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年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位居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 简介 学名:小麦、浮麦、浮小麦、空空麦、麦子软粒。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叶子宽条形,子实椭圆形,腹面有沟。子实供制面粉,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

播种时期的不同有春小麦、冬小麦等。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的重 要栽培谷物。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具4~7节,有效分蘖多少 与土肥环境相关。叶片长线形;穗状花序直立,穗轴延续而不折断;小穗单生,含3~5花,上部花不育;自花授粉;颖革质,卵圆形至长圆形,具5~9脉;背部具脊;外稃船形,基部不具基盘,其形状、色泽、毛茸和芒的长短随品种而异。颖果大,长圆形,顶端 有毛,腹面具深纵沟,不与稃片粘合而易脱落。 小麦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之一,它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家 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种酶类。不但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小麦苗、麦芽、麦麸、麦籽均可入药、早在1700年前,我国医圣张仲景就创立了“甘草小麦大枣汤”这一著名药方。由此可见 小麦用于治病的悠久历史。 主要分布 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 华东地区:山东、江苏、安徽 华中地区:江西、湖北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 北方地区:内蒙古 来源产地

河南省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粮食作物产量,谷物产量,小麦产量等,对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信阳光山县小麦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信阳光山县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分析 (3) 一、信阳光山县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三、信阳光山县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统计 (3) 四、信阳光山县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信阳光山县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信阳光山县粮食作物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信阳光山县谷物产量指标分析 (7) 一、信阳光山县谷物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信阳光山县谷物产量占全省谷物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信阳光山县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信阳光山县谷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产量的形成 小麦产量是指有机物质和数量或生物质量和经济产量。 生物产量是指小麦生产和积累的有机质的总量,经济产量是指栽培目的需要的那一部分产品,即籽实。 1、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形成 小麦的生物产量中90%以上是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生产是形成产量的主要基础,小麦的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质的主要器官,光合生产量=光合面积X光合时间X光合生产率,当小麦灌浆结实期当地气温适宜而偏低时,昼夜温差大,呼吸作用减弱,对有机物质消耗减少,叶片光合寿命延长,小麦灌浆时间延长,光合生产率提高,增加有机物质的积累和向籽粒输送。 小麦一生干物质积累速度和积累量: 拔节——抽穗期,占一生总积累量的45-50%(最快); 抽穗——成熟期,占一生总积累量的30-35%(次之); 茎杆输出,占一生总积累量的70%; 叶鞘和叶片输出,占一生总积累量的30%; 抽穗扬花期光照、温度、水分、营养状况的好坏,对小麦产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 小麦的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亩实粒数及千粒重三个因素构成, 每亩穗数X每亩实粒数X千粒重(克) 产量(667㎡)= 100 (1)穗数的形成。小麦穗数是由主杆穗和分蘖穗组成,由于小麦的播种不同,基本苗数不同,主穗在总穗数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一般在25-70%之间,增加分蘖穗提高成穗率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目标之一,小麦分蘖成穗规律是:低位蘖分蘖成穗率提高,高位蘖分蘖成穗率减弱,主茎基部第一、二分蘖成穗率可达60-80%,随着分蘖节位的提高,成穗率急剧下降。早发生蘖成穗率高,迟发生蘖成穗率低。 (2)粒数的形成。小麦在幼苗期前就开始进入小穗分化发育期,一般在短日照5-10℃的温度能延长小穗分化期,增加小穗数,为多花多粒打基础。拔节至孕穗期是小花发育的关键期,营养不足或密度过大,导致小花大量退化而减少穗粒数。孕穗至开花期,是花粉粒和小花发育的重要时期,光照不足影响有机营养缺乏,低于10℃的温度造成小花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影响小花正常结实,因此,只有在形成较多小穗小花的基础上,改善小麦拔节后的营养和光照条件,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减少小花退化,形成较多粒数。 (3)粒重的形成。小麦开花后8-10天,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籽粒形成,随后灌浆速度加快,中期籽粒增重达到60-70%,前期、后期各占15-20%。因此小麦灌浆期间,日照充足,温差较大,气温适宜有利于籽粒灌浆和提高千粒重。

四川区位优势分析

四川区位优势分析 要素: 产业集群 政策支持 一:产业集群 1、 含义: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2 附图1 从附图1中看出,四川省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的比例居于第一位。下面我们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这个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分析 3% 1% 40% 9% 1% 0% 21% 6% 1% 7% 5% 2% 4% 四川上市公司行业比例图 A 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业 G 信息技术业 H 批发和零售贸易 I 金融、保险业 J 房地产业 K 社会服务业 L 传播与文化产业 M 综合类

附图2 由四川省上市公司制造行业分布图知,从事制造业的167家公司中,从事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占20%)、食品、饮料业(占17%)、金属、非金属业(占14%)、医药、生物制品业(占13%)和机械、设备、仪表业(占11%)的居多,均超过了10%。电子业(占7%)、纺织、服装、皮毛业(占7%)、其他制造业(占5%)介于5%-10%之间。木材、家具业(占3%)和造纸印刷业(占3%)都低于5%,说明其发展程度较低。 下面,将结合四川本地情况,对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和食品、饮料业作具体分析: (1)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占20%):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缘优势 四川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目前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因此,四川的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借助于其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石油和油气,借助核心的产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的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形成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尤其像石油和油气,只存在于特定的地区,切其获取和采集需要大量的其他资源支持,受勘探和采掘技术发展的限制,加之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石油和油气更加稀缺。因此,为了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四川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使石油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生产厂商而言,一方面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由国家控股有相关政策扶持,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能较好的发展。 (2)食品、饮料业(占17%):川酒天下 水井坊有限公司、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均主营的17% 7% 3% 3% 20% 7% 14% 11% 13% 5% 四川上市公司制造业行业分布图 C0食品、饮料 C1纺织、服装、皮毛 C2木材、家具 C3造纸、印刷 C4石油、化学、塑胶、塑料 C5电子 C6金属、非金属 C7机械、设备、仪表 C8 医药、生物制品 C99 其他制造业

河南省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粮食作物产量,谷物产量,小麦产量等,对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新乡卫辉市小麦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新乡卫辉市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分析 (3) 一、新乡卫辉市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三、新乡卫辉市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统计 (3) 四、新乡卫辉市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新乡卫辉市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新乡卫辉市粮食作物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新乡卫辉市谷物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新乡卫辉市谷物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新乡卫辉市谷物产量占全省谷物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新乡卫辉市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新乡卫辉市谷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红色文化遗产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也面临着变化转型。应积极适应这一转型,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四川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有关人文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一、社会转型期的特征及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社会转型是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科学技术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1〕。社会转型的内容不仅包括社会体制的变迁,还包括经济体制、文化氛围、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社会转型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我国的社会转型,对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行为也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首先,社会转型期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者开始不仅仅关心旅游产品本身的特质,还会关心其能在消费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获得什么。也就是说,游客开始重视在旅游活动中所获得的消费体验,这种体验实质上是对其获得高质量生活方式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其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消费者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旅游消费实质上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希望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并表达自己的社会地位、个人情趣、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消费已经从一种相对理性的消费转变为一种理性与感性并存的复杂消费形式。第三,随着精神文化从单调到多样化的转变,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从单纯的观光游转变为多种旅游诉求的个性化旅游,从单一旅游项目的消费转变为多种旅游项目的扩展性消费,即从一次旅游活动中获得多种类型的满足。第四,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并存与相互影响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状态。现代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消费,尤其是人文旅游与游客对文化的需求密不可分,但是复杂的文化交错状态将给文化旅游带来较大的挑战,需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并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与规划。总的来说,社会转型对消费者的旅游需求产生的巨大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旅游消费的变化。红色旅游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在西方的文化遗产旅游中没有“红色旅游”的概念。 二、四川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四川的红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要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弘扬“艰苦卓绝,革命奇迹”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和弘扬“川陕苏区,红岩精神”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都主要分布在四川地区。四川更是朱德、邓小平、陈毅、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伟人故里也是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亮点,形成了“一线(中央红军长

湖北省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湖北省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针对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粮食产量,小麦产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襄阳市粮食和小麦产量现状概况 (1) 第二节襄阳市粮食产量指标分析 (3) 一、襄阳市粮食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产量现状统计 (3) 三、襄阳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比重统计 (3) 四、襄阳市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襄阳市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襄阳市粮食产量同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襄阳市小麦产量指标分析 (7) 一、襄阳市小麦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小麦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襄阳市小麦产量占全省小麦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襄阳市小麦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襄阳市小麦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小麦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小麦产业分析2016-2020

小麦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 一、我国小麦产业概况和发展趋势 (一)我国小麦产业概况 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的30%左右,而贸易量占世界谷物贸易量的45%左右。在我国小麦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谷物,近年来每年种植面积在2400万公顷左右,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 1960年以来,中国小麦产业呈现五个显著特点:一是面积下降、总产增加,均以1997年和2003年为拐点,呈三段式波动。二是单产持续提高,2015年比1960年增长了5.64倍。三是总产增加主要由单产驱动。四是集中度高,河南、山东和河北三省常年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5.3%,产量占全国的55.5%。五是主产省份的种植规模和单产均较高。消费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持续增长,2014年比1961年增加了1.05亿吨,年均增长率为3.6%,略高于同期小麦总产的年增长率 3.3%;二是长期产不足需,1960-2014年55年间仅有11个年份国内小麦供大于求,其余年份均产不足需。2008年至今一直为净进口国,进口量逐年增加,2013年一度达到677万吨,这两年预计增速有所减缓。 (二)我国小麦产业发展趋势 1、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是我国小麦生产发展的长期战略需求

据预测小麦产量每年递增1.7%才能满足到2050年全球需求的增长,而目前的增长率仅为 1.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耕地逐年减少,而人口仍在增加,粮食需求将呈刚性增长,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据预测,未来20年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小麦产量需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1.4%,而主产麦区产量潜力年均增长率仅为0.8%。至2020年我国年小麦需求量约为1330亿公斤左右,2013年我国小麦总产1221亿公斤,缺口达109亿公斤。据统计,2014/2015年度我国小麦国内总消费量为13160万吨,2013/2014年度为12920万吨,增加240万吨,增幅1.86%。因此,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障供给是我国小麦生产及产业发展的长期任务。 2、优质专用和绿色安全是我国小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一直比较重视小麦的品质。随着我国小麦生产和育种目标由过去的以产量为主向增产与品质并重转变,优质专用小麦育种取得较大进展,主产区小麦品质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目前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发达国家优质专用小麦占小麦总产量的80%,而我国只占15%。据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2016年对国内强筋小麦市场需求形势分析表明,我国对优质强筋小麦总需求量约500万—700万吨,而当前我国优质强筋小麦总产量约300万—450万吨,缺口达200-250万吨。需求的增加拉动了强筋小麦的价格,譬如2014年国际小麦价格连续走高,

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 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 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小麦产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小麦产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内蒙古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内蒙古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小麦产量形成要素分析

小麦产量形成因素分析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小麦也是一样的,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小麦产量的基本来源,小麦一生中通过光合作无产生的有机物质,除少量用于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外,大部分都用来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小麦的生物产量主要决定于三个方面:光合面积的大小,主要是叶片面积的大小。其次是光合时间的长短,它取决于生长期,日照时数,和叶片的寿命;其三,光合生产率的大小,一般以每日每平方米多少克干重来计算。所以光和面积大,光照时间长,光合生产率高,产量也就高。因此,一切栽培管理措施,都要围绕着为小麦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及群体结构来进行,小麦的生产亩地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而小麦的籽粒产量又是有一穗穗,一粒粒积累形成的,因此,穗数,穗粒数是构成小麦产量最基本的因素。同时籽粒大小和饱满程度也影响产量的高低。因此粒重也是构成产量的重要条件。现在我们知道了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共同构成了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更直接的说小麦产量等于穗数、穗粒数和粒重的乘积。对于单位面积来说,不论改变哪个因素,都可使单产增加,但是,上述三个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形成,造成的影响力

是不同的。那么,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大小又是怎样的呢? 小麦的产量潜力可以从生态环境影响和品种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所谓生态环境是指有自然气候和生态措施所营造的生态环境,而品种影响则是由小麦自身特性和品种决定的。小麦的有效穗数主要受环境条件制约,而较少受品种条件影响,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则更多的受品种特性影响,而千粒重的潜力则主要是受品种特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环境对有效穗数的影响力度最大,对穗粒数的影响次之,而对粒重的影响最小,从小麦实际产量构成来分析,穗数影响约占47.5%,穗粒数影响约占29.5%,粒重仅占23%。可见,穗数因素对产量影响最大,也是最容易通过栽培措施来实现的因素,也就是争取穗数,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我国小麦生产实践也表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由低产到中产再到高产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增穗增产,同时也可以看到,单位面积的粒数在产量中比重可占到77.7%。这就是说穗数和穗粒数的形成对产量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小麦产量潜力的发挥,只有通过各产量因素协调的,成比例的改善,才能完整实现。一般情况下,单位面积上的穗数主要表现群体密度,而穗数和穗粒数主要反映一定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