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材料的感温性
- 格式:pptx
- 大小:1015.25 KB
- 文档页数:31
一名词解释1沥青:指黑色到暗黑色的固态,或半固态粘稠状物质,含有某些矿物,其主要成分和石油沥青相同的一种混合物。
2石油沥青:从处理油渣中得到的,由烃及其可溶于二硫化碳的衍生物组成的暗褐色或黑色的半固体产品。
3道路沥青:属于半固态的沥青,其针入度(25°,100g,5s)在41—200(0.1mm)之间,主要是用于铺设道路的一种石油沥青。
4液体沥青: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沥青稀释而成的沥青产品,也称轻控沥青或稀释沥青。
在25°以下,在其上施加50g的重量1s后,针入度大于350(0.1mm)的沥青产品。
5稀释沥青:将油渣与石油馏出油相调和而得到的一种使用上比较方便,流动性能好的沥青混合物。
溶剂在使用的过程中挥发而残留出沥青。
6乳化沥青:将水与沥青在乳化剂存在下形成的沥青乳化液,也称沥青乳液。
7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材料等外加剂,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8改性乳化沥青: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乳胶,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
9沥青质:采用固定的沥青溶剂比,用轻质烃类沉淀出来的高分子量组分。
10沥青结合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的总称。
11沥青混合料: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12黏附性:是指沥青与别的物体之间的黏附能力,主要是由于吸附剂和被吸附的物质相接触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引起的。
而黏结性是指沥青本身内部的黏结能力。
13触变性:假塑性流体在剪切流动时,发生分子定向,伸展和解缠绕,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当剪切流动停止或剪切速度减小时,分子定向等就立刻丧失恢复至原来状态。
14软化点:沥青材料是一种非晶质高分子材料,它由液态凝结为固态时,或由固态融化为液态时,没有敏锐的固化点或液化点,通常采用条件的硬化点和滴落点来表示。
Sasobit对沥青感温性能的影响分析季节冉晋徐世法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摘要通过对Sasob it与沥青配伍性的研究,表明Sasob i t与沥青之间的混合时间、混合温度以及混合方法对其性能稳定性影响不大,故采用在130e下人工搅拌15m i n的方法进行Sasobit沥青的制备。
利用不同剂量的Sasob it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粘度和软化点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计算了Sasobit沥青的感温性能指标:针入度指数、粘温指数、针入度粘度指数和针入度软化点指数。
由计算结果可知,在沥青中添加不同剂量的Sasobit会提高其在不同温度区域内的感温性能,且各个感温性能指标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根据其感温性能的变化可以确定在沥青中添加3%Sasobit最为合适。
关键词道路工程Sasob it感温性能针入度指数粘温指数针入度-粘度指数针入度-软化点指数Sasobit是德国SasolW ax公司的产品,是一种窄分布的长链脂肪族烃,其主链分子中含有40~115个碳原子,使用Fischer-Tropsch(费托,FT)方法从煤炭气化中获取,因此也称为FT石蜡。
Sasob it的外观呈片状或粉状,其熔点大于100e,高于普通石蜡,在超过115e时能完全溶解于沥青。
在沥青中加入Sasobit对感温性能的影响,沥青感温性能与Sasob it剂量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研究,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原材料性能测试a)Sasob it性能测试。
试验采用德国Saso l W ax公司生产的Sasob i,t其性能测试技术指标见表1。
表1Sas obit的性能测试结果项目熔点/e闪点/e粘度/(mPa#s)135e150e针入度/(10-1mm)25e60e测试值1002905147312618b)基质沥青性能测试。
试验采用SHELL 60/80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其主要性能测试指标见表2。
改性沥青及其效果评价指标
所谓改性沥青,也包括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改性剂是指“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人的天然的或人工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可熔融、分散在沥青中,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性能(与沥青发生反应或裹覆在集料表面上)的材料”。
改性效果的好坏,主要用改性沥青指标来进行评价,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为:
(1)感温性指标:针入度指数(针入度)。
(2)低温性能指标:5℃延度和当量脆点。
(3)高温性能指标:60℃粘度、软化点与当量软化点。
(4)热稳定性(耐老化)指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
(5)沥青粘弹效应指标:弹性恢复。
⑥沥青与集料握裹力指标:粘韧性试验。
⑦施工及安全指标:闪点、135℃运动粘度。
⑧离析指标:软化点差。
沥青的介绍、分类、标准、⽤途及检验指标沥青材料沥青材料是由⼀些极其复杂的⾼分⼦碳氢化合物和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属(氧、硫、氮)衍⽣物所组成的⿊⾊或⿊褐⾊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的混合物,憎⽔性材料,结构致密,⼏乎完全不溶于⽔、不吸⽔,具有良好的防⽔性,因此⼴泛⽤于⼟⽊⼯程的防⽔、防潮和防渗;沥青属于有机胶凝材料,与砂、⽯等矿质混合料具有⾮常好的粘结能⼒,所制⽯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组成⽯油沥青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及⾮⾦属(氧、硫、氮)衍⽣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元素组成主要是碳(80%~87%)、氢(10%~15%);其余是⾮烃元素,如氧、硫、氮等(<3%);此外,还含有⼀些微量的⾦属元素。
2.组分组成通常将沥青分离为化学性质相近、与其⼯程性能有⼀定联系的⼏个化学成分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
我国现⾏规程中有三组分分析法和四组分两种分析法两种。
⽯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将⽯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
1)油分为淡黄⾊透明液体,赋予沥青流动性,油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沥青的柔软性、抗裂性及施⼯难度。
我国国产沥青在油分中往往含有蜡,在分析时还应将油、蜡分离。
蜡的存在会使沥青材料在⾼温时变软,产⽣流淌现象;在低温时会使沥青变得脆硬,从⽽造成开裂。
由于蜡是有害成分,故常采⽤脱蜡的⽅法以改善沥青的性能。
2)树脂为红褐⾊粘稠半固体,温度敏感性⾼,熔点低于100℃,包括中性树脂和酸性树脂。
中性树脂使沥青具有⼀定塑性、可流动性和粘结性,其含量增加,沥青的粘结⼒和延伸性增加;酸性树脂含量不多,但活性⼤,可以改善沥青与其它材料的浸润性、提⾼沥青的可乳化性。
3)沥青质为深褐⾊固体微粒,加热不熔化,它决定着沥青的粘结⼒、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软化点等。
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
⽯油沥青的技术性质1、粘滞性粘滞性是反映沥青材料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种特性。
各种⽯油沥青粘滞性的变化范围很⼤,与沥青组分和温度有关。
沥青性能指标分析及改性沥青等级选择王丽丽;杨泉华;吕锡坤【摘要】沥青是一种黏弹性材料,无论是黏性还是弹性都取决于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文章根据美国实测公路研究计划提出的沥青结合料性能规范,结合苏州地区路面温度,选择改性沥青的等级并测试了其路用性能.【期刊名称】《现代交通技术》【年(卷),期】2016(013)005【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沥青胶结料;性能指标;改性沥青;性能等级【作者】王丽丽;杨泉华;吕锡坤【作者单位】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苏州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4沥青是一种黏弹性材料,无论是黏性还是弹性都取决于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
高温或长久荷载作用时呈黏性流体,低温或瞬时荷载作用时呈弹性固体,一般温度及荷载作用下呈黏弹性。
沥青主要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以沥青为胶结料的路用性能受沥青流变性的影响远大于它的化学成分对路用性能的影响,因此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了针对沥青物理特性的试验,如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检测项目[1-2]。
美国战略公路研究计划提出了沥青结合料性能规范,其特点是各项指标与各项路用性能直接相关。
(1)黏性。
在高温条件下,沥青呈黏性,沥青的黏性是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黏度是描述液体流动阻力的材料特性,用运动黏度、动力黏度、旋转黏度表示沥青的黏性。
(2)感温性。
沥青的感温性是指沥青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沥青材料在高温时会软化,低温时会脆化,用针入度指数表征沥青温度敏感性。
(3)黏附性。
沥青黏附性是指沥青与石料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吸附能力,用水煮法、浸水法试验测试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
(4)耐久性。
沥青的耐久性是沥青性质随时间变化的现象,也就是沥青的老化。
沥青老化后针入度变小,软化点变大,延度变小。
用薄膜烘箱、旋转薄膜烘箱、Superpave规范中压力老化容器测试沥青的老化指标。
沥青技术指标范文沥青是一种常用的道路铺设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它的技术指标直接关系到其品质和使用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沥青的一些重要技术指标。
1.黏度:沥青的黏度是指其抗剪切性的表现,是衡量沥青流动性和粘附性能的重要指标。
黏度大小与温度密切相关,常用单位是克/厘米秒。
黏度对于沥青的加热、搅拌和施工工艺具有重要影响。
2.软化点:软化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沥青从固态转为液态的温度。
软化点反映了沥青的柔软性和温度敏感性,较高的软化点表明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
3. 温度敏感性:温度敏感性是指沥青粘度变化对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
温度敏感性可以通过沥青的Penetration(贯入度)或RTFOT(对流退火)指标来评估。
较高的温度敏感性意味着沥青在高温下易变软和流动,容易产生变形和老化。
4.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沥青材料的抗拉断裂能力,反映了沥青的韧性和强度。
抗拉强度越高,表示沥青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
5.密度:沥青的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克/立方厘米。
密度的大小与沥青的质量和致密性有关,密度较大的沥青具有较好的质量和耐久性。
6.含水率:含水率是指沥青中水分的质量百分比。
过高的含水率会降低沥青的抗压强度和耐候性能,影响其使用寿命。
7.粘度温度特性:粘度温度特性是指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变化规律。
通过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可以了解沥青的变形性能和流动性能。
8.动态剪切流变性:动态剪切流变性是指沥青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流变性能,可以通过动态剪切应力和剪切变形速率的关系来评估。
动态剪切流变性对沥青的混合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9.短期压缩强度:短期压缩强度是指沥青在短时间内受到压缩力作用下的抗压能力。
短期压缩强度反映了沥青的初始结构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
10.欠压变形性:欠压变形性是指沥青在受到持续压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能。
欠压变形性对于沥青材料在道路使用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